用于对工件进行倒角的装置和方法、铣齿加工中心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82019发布日期:2018-12-14 22:5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工件进行倒角的装置和方法、铣齿加工中心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内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边缘进行倒角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工件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工件接收部和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倒角铣刀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刀具接收部。特别地,倒角铣刀能够是斜面切削铣刀。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对工件进行倒角的铣齿加工中心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加工用于制造工件胚料上的齿部的工件时,在被加工的工件边缘上产生边缘锋利的材料剩余物。被称为毛刺的剩余物必须通过对齿部的边缘的去毛刺来被去除,因为剩余物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起干扰作用或者在手动局部处理时对机器操作者来说代表有受伤危险。此外,齿部的边缘通常还具有专门的保护倒角。

通常由专门匹配的去毛刺刀具在工件胚料上的齿部制造结束时进行工件的倒角。对于该倒角过程,存在多个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在批量生产中,首先根据de8328237a的方法应用挤压去毛刺,以及根据de20320294a和de202007016740a应用倒角去毛刺。

在此,de20320294a示出了利用所谓的斜面切削铣刀(chamfer-cut-fraeser)进行倒角去毛刺。这种斜面切削铣刀是片状的去毛刺刀具11,去毛刺刀具在圆周上具有切齿12和槽(spahnnuten),优选各自具有相同的周向间距。切齿具有在周向方向上的螺纹线形状的延伸。斜面切削铣刀是多行程的,其中,每个行程设置一个齿。然而,设置在齿的转动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切削边缘位于一个共同的行进圆上。

上述倒角方法通常用于对具有外齿部的工件进行倒角,例如通过将去毛刺刀具与铣刀一起在相同的刀具芯轴(werkzeugdorn)上夹紧,并且在铣磨过程之后与齿部的边缘啮合。

从de102013015240a1中已经已知使用一种倒角铣磨站(anfas-fraes-station),其中作为刀具主轴中的唯一刀具使用的是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此外在那里提出,在那里示出的用于对内齿部进行倒角的装置也能够布置在内铣齿的工件的内部。在此,装置在内齿部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布置在机身中心中的固定的支架上或经由机身布置在支座上,并因此应该用于内齿部的倒角加工。然而,在内齿部具有较小的内直径的情况下,用于该实施方式的结构空间不再够用。

此外根据例如从de102013015240a1中已知的现有技术,当对于两个边缘期望在倒角铣刀和齿部之间有相同的切割方向时,为了对在工件的上侧或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采用两个倒角铣刀。

对于外齿部的倒角,从de102009019433a1中已知的是,以相同的倒角铣刀加工两个边缘,其中为了提供在倒角铣刀和齿部之间的相同的切割方向,将刀具接收部转动180°。在此未描述对内齿部的倒角。此外,从该文献中已知的设计方案要求结构上巨大的耗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根据第一观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的装置和改善的方法,以用于对内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根据第二观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的装置和改善的方法,以用于利用相同的倒角铣刀对在上侧和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

在第一观点中,本发明包括用于对内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边缘进行倒角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工件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工件接收部和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刀具接收部。根据本发明,根据第一观点提出,刀具接收部布置在内铣臂处,内铣臂的自由端部经由装置的机器轴能够至少部分地移动到由工件的内齿部形成的中央开口中。

该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能够通将内铣臂的自由端部置入到工件的中央开口中来实现内齿部、特别相对较小的内齿部的简化的铣齿。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设计为能够加工具有在50mm和800mm之间的范围中的直径的、内铣齿的工件。优选地,该装置允许加工具有在150mm和500mm之间的范围中的内直径的工件。

优选地,内铣臂的自由端部能从工件的上侧移动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此外优选地,内铣臂的自由端部能从工件的中央开口中移出。

特别地,通过内铣臂的可移动性,能够实现工件的无问题的转换,而不会在铣磨时降低功能性。

如果本发明提到工件的上侧或下侧、或者在工件之上、之下或旁的构件的布置,那么这并不表示:工件接收部必须具有竖直的转动轴,或上侧以竖直方向布置在下侧之上,或者构件的相应布置实际上以竖直方向实施在工件之上或之下,或者以水平方向实施在工件旁。

更确切地说,这些概念仅是在由工件转动轴预设的方向上的相对布置的说明,通过该说明限定了工件的上侧和下侧。在此有利地,将内铣臂从一侧置入到内齿部的中央开口中的该侧视为工件的上侧,和/或将工件的朝向工件接收部的那侧视为工件的下侧。

根据机器设计,也能考虑如下布置,其中工件轴在加工期间水平地布置,这又要求本发明的装置的水平的取向。

优选地,布置在内铣臂处的刀具接收部能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以使倒角铣刀与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啮合。由此,该装置允许对工件的朝向工件接收部的、此外不能接触到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在此涉及专门在内齿部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内铣臂解决。

优选地,内铣臂的自由端部穿过在工件接收部中接收的内铣齿的工件的中央开口,直到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在接收在工件接收部中的内铣齿的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下位于倒角铣刀的半径的至少10%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内铣臂能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直到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在接收在工件接收部中的内铣齿的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下至少20%、进一步优选至少30%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工件接收部具有罐形凹进部,该罐形凹进部允许倒角铣刀在工件的朝向罐形凹进部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下移动。工件接收部的罐形凹进部优选地允许对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加工。

在此优选地,罐形凹进部的深度从用于工件的下侧的支承边缘出发大于倒角铣刀的半径的50%,进一步优选地大于倒角铣刀的半径的60%、70%或80%。

此外优选地,罐形凹进部的侧壁在径向方向上回移,直到倒角铣刀以其半径的一部分能够布置在工件的未铣齿的区域之下,以便加工铣齿的区域的边缘。

优选地,该装置设计用于,使内铣臂的自由端部能进入到中央开口中的机器轴自身不延伸到工件的中央开口中。优选地,该机器轴布置在工件接收部之上或旁边。通过该设计方案能够提供特别狭长的内铣臂,其作为整体移动经过一个或多个布置在工件之外的轴。由此也能加工相对小的内齿部。

因此,机器轴能够设计用于,使其能够实现内铣臂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的移动。该机器轴优选地是线性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内铣臂不具有移动轴,而是经由内铣臂所处于的加工头的移动轴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内铣臂布置在处在工件接收部旁或之上的加工头上并且能够经由加工头运动。

加工头能够具有用于使内铣臂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运动的机器轴、和/或用于使内铣臂绕着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和/或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垂直的摆动轴摆动的摆动轴、和/或用于使内铣臂在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和/或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机器轴。优选地,机器轴是经由机器的控制器进行运动的nc(数控)轴。

优选地,加工头布置在机座上,机座布置在机架上的工件接收部旁并且提供移动轴。

在本发明的范畴中,内铣臂的形状首先不进一步确定并且必须仅仅选择为,使得内铣臂的自由端部、或者具有在其上布置的刀具的刀具接收部能够借助于内铣臂的移动置入到中央开口中或者穿过中央开口。在此必须保障的是,内铣臂经由装置的摆动轴能够根据齿部的倾斜角度和刀具的上升角度摆动到所有的加工位置中,而不与内齿部相撞。

为了匹配内齿部的各种直径,能够设置各种大小的内铣臂,以用于接收具有各种直径的不同的刀具。经由合适的接口,能够在装置之中可转换地实施这些臂。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内铣臂至少也在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此外优选地,内铣臂布置或能通过装置的移动轴的移动布置为,内铣臂至少也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内铣臂的主轴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轴方向地延伸。此外优选地,内铣臂布置或能够通过机器轴、特别是移动轴的移动和/或装置的摆动轴布置为,使得内铣臂的主轴以到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的一定的角度延伸,该角度由内齿部的倾斜角度和刀具的上升角度给出,和/或使得内铣臂的主轴在相对于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30°、优选±15°的角度范围中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内铣臂布置在保持器上。优选地,保持器从布置在工件接收部旁的加工头出发与刀具接收部的轴方向和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垂直地延伸。可选或附加地,内铣臂能够利用保持器形成钩状,从而使内铣臂与加工头间隔开地延伸。此外优选地,用于刀具加工部的传动器布置在保持器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内铣臂中设有传动系,传动系使布置在机身侧的传动器穿过内铣臂与布置在内铣臂处的刀具接收部连接。因此,传动器不再必须直接布置在刀具接收部的区域中并且由此不再形成干扰边缘。

传动系能够具有沿着内铣臂布置的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此外可选或附加地,传动系能够具有在内铣臂内延伸的皮带和/或链条传动器。

根据本发明内铣臂设计为,使其允许在倒角铣刀和工件的要加工的边缘之间的啮合。为此优选地,内铣臂具有相对狭长的结构形式。

优选地,刀具接收部的刀具芯轴仅承载一个倒角铣刀。由此减小了内铣臂的、包括刀具芯轴在内的宽度,因为仅需要较短的刀具芯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刀具芯轴的宽度小于倒角铣刀的宽度的5倍,进一步优选地小于倒角铣刀的宽度的3倍。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内铣臂的、包括刀具芯轴的宽度在内的宽度沿着刀具接收部的轴小于倒角铣刀的宽度的10倍,优选地小于倒角铣刀的宽度的5倍。可选或附加地,内铣臂的、包括刀具芯轴在内的宽度沿着刀具接收部的轴小于工件的要加工的齿部的内直径的50%。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从延伸通过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的平面出发到至少朝向一侧的方向,由刀具接收部和/或内铣臂的自由端部形成的干扰边缘的最大延伸部比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的半径小至少10%、优选小至少20%,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小至少25%。

离开干扰边缘一定间距的平面能够是内铣臂的中间平面。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平面能够平行于工件的转动轴地延伸。然而可选地,也能够将适用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的平面用作为基准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用于使倒角铣刀插入和/或定心到工件的内齿部中的传感器。

这样的传感器因此特别必要,当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为独立的设备或者边缘应当被倒角的工件之前在制造齿部时布置在另外的工件接收部中时,以及当例如经由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工件接收部的工件转换器传输该工件时,因为在该情况下无法获知齿部相对于装置的位置。

传感器优选地是非接触的传感器。例如能够使用感应传感器和/或光学传感器。

优选地,传感器布置在内铣臂处。优选地,布置在内铣臂处的用于确定齿部在工件上的位置的传感器借助于内铣臂移动至齿部,并且工件经由工件接收部在传感器处转动。由此能够确定齿部的位置,例如通过检测齿头的位置。

优选地,传感器在刀具接收部之上或之下布置在内铣臂处,从而使倒角铣刀在传感器移至齿部时不形成干扰边缘。优选地,传感器借助于内铣臂能够置入到齿部的中央开口中和/或移至内齿部处。优选地,传感器在刀具接收部之下布置在内铣臂的自由端部处。

然而,在可选的设计方案中,用于倒角铣刀的插入和/或定心的传感器也能够布置在分离的臂处,经由该臂使倒角铣刀移动到内齿部中。此外,例如在采用光学传感器时也能考虑传感器的在齿部之外的布置。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至少允许加工在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特别通过使内铣臂的自由端部利用刀具接收部穿过工件的由内齿部形成的中央开口从工件的上侧移至工件的下侧的方式。

在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仅用于加工在工件的端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为了加工工件的其他边缘,随后采用根据本发明不是必须实施的、另外的装置。

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优选设计方案中,该装置设计为,使其允许加工在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接下来,现在描述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优选地能够实现在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加工。

在第一设计方案中,该装置包括两个刀具接收部,以用于接收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优选地,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在其他的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特别地,当由于工件的几何形状而必须对上侧和下侧采用不同的倒角铣刀时,采用两个刀具接收部、以及用于加工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边缘的两个倒角铣刀是有利的。在此优选地,在具有齿部处的、不同设计的端面的锥形工件中采用两个刀具接收部和/或两个分离的倒角铣刀。

当应当交替地加工两个不同的工件时,采用两个刀具接收部以及两个倒角铣刀也能够是有利的。随后,一个倒角铣刀用于对第一工件进行倒角,另一个倒角铣刀用于对第二工件进行倒角。

优选地,两个刀具接收部能经由至少一个共同的机器轴移动。由此减少了结构上的耗费。特别优选地,刀具接收部能经由多个共同的机器轴移动。特别地,多个刀具接收部能布置在一个相同的加工头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刀具接收部不能相对彼此地移动,并且特别地刚性地布置在加工头处。

优选地,两个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相互平行地延伸。

优选地,两个刀具接收部能以相反的转动方向驱动。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用于两个刀具接收部并且因此用于加工上侧和下侧上的边缘的、相反的转动方向的应用允许在刀具和齿部之间以相同的切割方向加工工件的上侧和下侧。这确保的是,在进行倒角时剩余的毛刺要么在两侧上剩余在齿部的端侧处,要么在两侧上剩余在齿部的内部中。

在第一可选方案中,两个刀具接收部布置在相同的内铣臂处。特别地,两个刀具接收部能够堆叠地沿着内铣臂布置。

特别地,在对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时,和/或在对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时,因此能够将下方的刀具接收部布置在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下,并且将上方的刀具接收部布置在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上,其中,内铣臂延伸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

在此,能够首先将布置在刀具接收部中的一个中的倒角铣刀与一个边缘啮合,并且随后通过内铣臂在工件接收部的轴方向上的移动将在另外的工件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与另一个边缘啮合。

在第二可选方案中,两个刀具接收部布置在分开的内铣臂处。优选地,内铣臂在刀具接收部的轴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地布置在加工头处。优选地,内铣臂相互平行地延伸,即内铣臂的主轴相互平行地取向。

优选地,两个内铣臂和刀具接收部的布置实施为,在加工工件的边缘时,通过布置在一个内铣臂处的倒角铣刀将另外的内铣臂布置在工件之外,并且反之亦然。

优选地,通过布置在一个内铣臂处的倒角铣刀能够加工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并且通过布置在另外的内铣臂处的倒角铣刀加工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然而可选或附加地,当应当能无刀具转换地加工两个不同的工件时,也能够随后采用两个分离的内铣臂。在该情况下,布置在内铣臂中的一个上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一个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边缘,并且布置在另外的内铣臂上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其他的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边缘。

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设置不同几何形状和/或结构大小的内铣臂,其中,内铣臂用于接收具有不同大小的直径的倒角铣刀,以用于加工具有不同的内直径的内齿部,和/或其中,内铣臂具有不同的长度,以便加工在其中铣齿的区域以不同的深度布置在工件中的内齿部。特别地,这也能够分别如接下来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独立观点详细描述的那样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刀具接收部能经由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的摆动轴转动180°。摆动轴优选地布置在内铣臂上。特别地,摆动轴能够实现具有工件接收部的内铣臂的下部相对于内铣臂的上部的摆动或者实现与保持器的连接。优选地,摆动轴平行于内铣臂的主轴和/或切割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进一步优选地,当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在其上竖直设置时,摆动轴平行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地延伸。优选地,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边缘的倒角加工利用偏转180°的刀具接收部并且以工件接收部相同的转动方向进行,以便得到有关工件的相同的切割方向。

在第二独立观点中,本发明包括用于对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边缘进行倒角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工件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工件接收部和用于接收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的、能转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刀具接收部,其中,刀具接收部经由至少一个机器轴能够相对于工件接收部移动。根据第二观点提出,该装置通过如下方式允许利用相同的倒角铣刀对工件的两个端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该方式为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在有关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的第一径向方向上与工件的第一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区域啮合,并且通过刀具接收部的相对于工件接收部的移动,倒角铣刀在有关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的第二径向方向上与工件的第二侧的径向对置的边缘区域啮合。

优选地作为使倒角铣刀与第二边缘区域啮合的方法的附加方案,刀具接收部绕着摆动轴进行摆动,该摆动轴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和/或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地延伸。特别地,由此能够进行在倒角铣刀和与倒角铣刀成上升角度和/或与齿部成倾斜角度的工件之间的取向的匹配。

倒角铣刀移动,以便使其在优选相对置的径向方向上与工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啮合,这能够不仅在内齿部中还在外齿部中实现。

优选地,对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倒角以与对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相同的工件转动方向进行。然而优选地,将工件的转动方向逆反。因此,工件不仅对上侧还对下侧具有有关齿部的切割方向。在此特别地,不仅在上侧还在下侧,要么以从齿部出来的切割方向,要么以到齿部中的切割方向进行工作。由此,上侧和下侧处在倒角之后剩余的毛刺分别相同地布置,即要么在端侧要么在齿部的区域中。

优选地,刀具接收部布置在铣臂处,其中能从有关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的相对置的两侧接触已接收在刀具接收部中的倒角铣刀,以使倒角铣刀能够利用第一侧与工件的上侧上的边缘区域啮合,并且使倒角铣刀能够利用第二侧与工件的下侧上的边缘区域啮合。对此优选地,倒角刀具在两侧上以倒角刀具的半径伸出超过刀具接收部和铣臂。

优选地,刀具接收部能够通过铣臂相对于工件接收部的移动而移动。

在根据第二观点,在加工外铣齿的工件时,在对一侧上的边缘区域进行倒角之后,必须利用倒角铣刀使刀具接收部围绕工件移动。这能够在单侧压紧工件时通过工件接收部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实现,并且通过刀具接收部在垂直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的平面上的移动实现。

然而优选地,该装置根据第二观点用于对内齿部进行倒角。在此,刀具接收部利用倒角铣刀从第一啮合位置到第二啮合位置的移动是特别简单的,因为为此倒角铣刀仅必须在径向和轴方向上穿过齿部的中央开口。特别地,这能够通过刀具接收部利用倒角铣刀在径向方向上到工件接收部的通过工件中间的转动轴的移动实现,该移动穿过工件的中心和刀具接收部利用倒角铣刀在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的方向上的附加的必要时堆叠的运动的中心。

根据第一和第二观点的装置首先是本发明的相互独立的内容。然而特别优选地,两个观点在唯一的装置中共同实现。

因此特别地,根据第二观点的装置具有根据第一观点的、用于加工内齿部的内铣臂。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通常在批量生产中并且特别在大规模生产中使用。在该情况下,工件的加工以及倒角过程通过控制该装置自动地实现。

因此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用于自动地驱控装置的机器轴的控制器,以用于对在工件的至少一个端侧并且优选两个端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

优选地,装置的控制器被编程,以使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自动地执行上述有关其工作方式和/或应用方面描述的步骤。

特别地,控制器具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在存储器中存储有用于驱控该装置的、由微处理器完成的控制程序。

本发明首先保护如上详细阐述的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并且适用于执行上述应用。

然而,本发明同样包括上述装置,其中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至少一个倒角铣刀,或者其中在多个刀具接收部中分别接收倒角铣刀。在此特别地,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斜面切削铣刀。

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上述装置、啮合机和工件转换器的铣齿加工中心。优选地,啮合机是用于加工内齿部的机器,特别是铣齿机和/或刨齿机或扎制剃齿机(waelzschaelmaschine)。

优选地,在铣齿加工中心中节拍时间平行地进行工件的铣齿加工和倒角。特别地,由啮合机铣齿的工件经由工件转换器继续传输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用于倒角,以便该工件在下一个工件已经在啮合机上铣齿时被倒角。在此,也能考虑在粗加工步骤和精加工步骤之间进行工件的倒角,为此使工件优选地从啮合机移动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并且再次返回。

优选地,工件转换器是环式自动机(ring-automation),其中还优选地将用于倒角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及啮合机布置在环式自动机的不同的角度位置上。

优选地,啮合机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分开的工件接收部。在该情况下,在啮合机的铣齿加工之后,工件转换器将工件从那里的工件接收部转换至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倒角的装置的工件接收部。

然而,在一个可选的设计方案中,铣齿加工中心也能够具有多个工件接收部,其中保留用于铣齿加工和倒角加工的工件。在该情况下,工件接收部优选地从啮合机移动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或反过来。

优选地,工件转换器用于将工件从外部的传输线路或另外的加工站设置到一个或多个工件接收部上,或从工件接收部处取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能够实施为分离的机器。优选地,该机器从传输线路和/或自动机获得铣齿的工件,以便进行倒角加工。相应加工的工件随后优选地被再次移交给运输线路和/或自动机。

根据第一观点,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对内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边缘进行倒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已接收在能转动地支承的刀具接收部中的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实施。在此根据本发明提出,刀具接收部布置在内铣臂处,内铣臂的自由端部为了倒角加工至少部分地移动到由工件的内齿部形成的中央开口中。优选地,刀具接收部通过内铣臂的移动而移动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以便将倒角铣刀与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啮合。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如上述有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装置那样实现。在此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上述有关第一观点描述的装置执行。

根据第二观点,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对铣齿的工件的齿部的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边缘进行倒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已接收在刀具接收部中的倒角铣刀、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实施,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范畴中,通过如下方式利用相同的倒角铣刀对工件的两个端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该方式为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在有关工件的轴的第一径向方向上与工件的第一侧的边缘区域啮合,并且通过刀具接收部的相对于工件的移动,倒角铣刀在有关工件的轴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上与工件的第二侧的径向对置的边缘区域啮合。

优选地,该方法也如上述有关根据本发明的根据第二观点的装置详细描述的那样实现。特别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根据第二观点的装置实现。

根据第二观点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能够不仅用于外齿部的倒角,还用于内齿部的倒角。

优选地,这些方法根据第一和第二观点相互组合。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对正齿轮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工件是齿轮,特别是具有内齿部的齿轮。优选地,具有内齿部的该齿轮具有环形形状,其中内齿部布置在内环面上。

根据本发明,倒角优选地经由斜面切削铣刀实现。特别地,斜面切削铣刀能够如在de10330474a1中描述的去毛刺刀具那样设计。此外优选地,倒角借助于同样如在de10330474a1中用于去毛刺进程那样描述的斜面切削铣刀实现。

然而除了在de10330474a1中示出的那样,斜面切削铣刀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优选不利用用于制造齿部的刀具夹紧在相同的刀具芯轴上,而是在各自的刀具接收部中、优选地作为在各自的刀具接收部中唯一的刀具被夹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倒角铣刀的、特别是斜面切削铣刀的应用,该应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该应用用于以本发明的装置执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现在根据实施例以及附图详细描述。

在此示出:

图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倒角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以立体图示出图1所示的装置的内铣臂和工件接收部;

图3以侧视图示出内铣臂和工件接收部,其中内铣臂还没置入到要加工的工件的中央开口中;

图4示出布置在内铣臂处的、用于在内齿部的区域中的定心和/或插入的传感器的侧视图,为此将内铣臂部分地置入到内齿部中;

图5示出布置在内铣臂处的刀具接收部移动穿过中央过孔到工件的下侧的侧视图,以便利用倒角铣刀加工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图6示出内铣臂在有关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穿过铣齿的工件的中央的侧视图,以便加工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个分离的内铣臂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8示出在第一内铣臂处接收的、用于对第一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铣刀的立体图;

图9示出在第一内铣臂处接收的、用于加工第一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倒角铣刀的立体图,其中内铣臂关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到相对置的侧上;

图10示出在第二内铣臂处接收的、用于对第二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铣刀的立体图;

图11示出在第二内铣臂处接收的、用于加工第二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倒角铣刀的立体图,其中内铣臂关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到相对置的侧上;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在内铣臂处布置有两个刀具接收部;

图13示出图12所示的实施例在一个位置的侧视图,在该位置上传感器为了定心和/或插入而移动到齿部的中央开口中;

图14示出图12和图13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在下方的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用于以第一转动方向加工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

图15示出图12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其中在上方的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其中采用相反的转动方向;

图16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和环形装载器的铣齿中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接下来根据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分别具有:能转动地支承的工件接收部20,用于接收内铣齿的工件21;以及能转动地支承的刀具接收部10,用于接收倒角铣刀11。

工件接收部20和刀具接收部10分别经由传动器能围绕两个接收部的相应的转动轴c3或b3旋转地错开。该装置具有控制器,经由其能够驱控工件接收部20的转动运动和刀具接收部10的转动运动并且优选地相互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刀具接收部10布置在内铣臂30处。内铣臂30能够经由装置的机器轴至少部分地移动到由在工件接收部20中接收的工件21的内齿部形成的中央开口中。

在该实施例中,内铣臂30为此布置在工件接收部20旁布置的加工头40上,加工头能移动经过多个机器轴。

特别地,加工头40能绕着摆动轴a3摆动,摆动轴垂直于刀具接收部10和工件接收部20的转动轴b3和c3地延伸。此外,加工头40经由线性轴z3能在平行于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c3的方向上延伸。特别地,加工头40为此能够经由滑座布置在框架50之中。此外,加工头40能够经由线性轴x3(在框架50之中)在垂直于刀具接收部10和工件接收部20的转动轴b3和c3的方向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机座55为此能够经由滑座对着在其上在机架上布置有工件接收部20的台座60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平移轴v3,经由其能够使加工头在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b3的方向上移动。然而可选或附加地,也设有轴y3,经由其能够使加工头在垂直于轴x3和轴z3的方向上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内铣臂经由轴z3移动到中央开口中。采用另外的机器轴,以便调整内铣臂和/或倒角铣刀相对于内齿部的位置。

也能考虑用于使加工头移动的机器轴的、其他的机械设计方案。例如,能够放弃一个或多个上述的机器轴,例如轴v3和/或轴a3。

此外,加工头能够悬挂地布置在工件接收部20之上,而不是如该实施例中那样在机座上的工件接收部旁。然而,机座上的加工头的布置具有结构上的优点。

在该实施例中,内铣臂30经由保持器31布置在加工头40上。保持器31具有安装板33,该安装板优选地平行于由转动轴b3和c4限定的平面延伸,并且经由该安装板能够将保持器31紧固在加工头上。紧固优选如下地进行,即摆动轴a3切割刀具接收部10的转动轴b3。

保持器31从加工头40的朝向工件的正面起在垂直于转动轴b3和c3的方向上延伸。内铣臂30从与保持器31连接的区域出发在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b3的方向上延伸。内铣臂延伸通过与加工头40的朝向工件的正面间隔开的保持器31的设备。在该实施例中,内铣臂的主轴平行于加工头40的朝向工件的正面和/或平行于由转动轴b3和c4限定的平面地延伸。

内铣臂设计为,使其能够在摆动轴a3的相应的摆动位置上置入到工件21的中央开口中。为此优选地,内铣臂的主轴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b3地延伸,并且能够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绕着摆动轴a3摆动布置,以使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刀具根据刀具到工件的上升角度布置。

内铣臂30与保持器31一起具有钩状的轮廓,从而在将内铣臂置入到中央开口中时在内铣臂和加工头之间布置工件的一部分。在此优选地,齿部的该部分或相对置的部分由倒角铣刀加工。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刀具接收器10的传动器32不布置在内铣臂30处,而是布置在保持器31上。由此能够将内铣臂30实施为狭长的,并且因此也置入到具有较小的内直径的工件中。

为了驱动刀具接收部10,传动系在内铣臂30和在保持器31中延伸。对此优选地设有皮带传动器。皮带传动器优选地从驱动侧的皮带盘延伸到布置在内铣臂30和保持器31之间的皮带传动器对的连接区域中,从其中使用于布置在刀具接收部10的转动轴上的皮带盘的、另外的皮带传动器穿过内铣臂30。

可选地,传动器也能够经由齿轮和/或轴实现。

在铣臂30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倒角铣刀11插入和/或定心到内齿部中的传感器60。特别地,传感器60能够是非接触的传感器,例如感应传感器和/或光学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内铣臂移动到工件的中央开口中并利用传感器的工作面61放置在工件21的齿部旁。接着通过转动工件接收部20,使齿部经过传感器,其中传感器检测内齿部的齿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60在刀具接收部10之下布置在内铣臂30的自由端部处。如图3和图13所示,内铣臂因此利用其自由端部置入到由工件21的内齿部形成的中央开口中,从而使传感器60的工作面61位于内齿部旁。在此,传感器布置在刀具接收部10之下,直到在刀具接收部10中接收的倒角铣刀11在铣臂的测量位置上能够不与齿部21接触并且因此不形成干扰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允许:用于倒角铣刀11的刀具接收部10借助于内铣臂穿过工件21的中央开口,以便采用用于对工件21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27进行倒角的倒角铣刀。

对此,内铣臂30具有相应长的延伸并且狭长的形状,该形状允许通过中央开口的移动。

此外,特别如图4和图5的剖面中所示的工件接收部20设计为罐形,并且由此在工件21的中央开口之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以用于接收内铣臂30的和倒角铣刀11的自由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工件接收部具有支承边缘23,在其上支撑具有齿部不伸进去的外部区域的工件的下侧。此外设有夹爪24,其作用于工件的外周并且优选地能够经由居中的夹具25夹紧。

在支承边缘23之下延伸有罐形凹槽26,其能够接收内铣臂和倒角铣刀。对此首先需要凹槽的相应的深度。此外,罐形凹槽26的侧壁28在径向方向上足够远地向外设置,从而使倒角铣刀11的齿12位于工件21的未铣齿的区域之下。对此能够将侧壁向着支承边缘23往回移动。可选或附加地,支承边缘23能够选择为狭长的,从而使工件不以其完全未铣齿的区域支撑在支承边缘23上。

图5示出的加工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27所在的加工位置为在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c3和从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b3出发延伸到下侧上的要加工的边缘27的直线之间的角度,该角度优选在30°和60°之间,还优选在45°和60°之间。由此达到工件上的棱角的相应的角度。刀具接收部必须相应远地布置在要加工的边缘之下,为此使凹槽26的设计方案提供必要的空间。

内铣臂30在刀具接收部的区域中实施为狭长的,以使得至少一侧上的倒角铣刀11的齿12能够超过由内铣臂30形成的干扰边缘,并且因此与内齿部的边缘啮合。在此优选地,倒角铣刀11能够在朝向加工头的那侧上与内齿部啮合。

然而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铣臂30设计为,倒角铣刀能够在两侧上与内齿部啮合。由此,倒角铣刀11的齿12也在背向加工头的那侧上伸出超过内铣臂30。由此得出接下来还详细描述的优点。

齿部的边缘的加工在所有的实施例中进行,以使在加载内铣齿的工件之后首先进行齿部的经由传感器60的测量,以能够将倒角铣刀插入或定心到齿部中,参见图4和图13。然而当已经已知了齿部的位置时,能够在可能的情况下放弃检测,因为例如已经事先铣齿加工了同样压紧的工件。

对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倒角分别进行,以使内铣臂的自由端部穿过工件的中央开口移动到工件接收部中,从而使用于倒角铣刀的刀具接收部位于边缘之下,并且倒角铣刀因此能够倾斜地从下方与边缘啮合,参见图5、图8、图10和图1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倒角铣刀在其朝向加工头的那侧上与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啮合。然而这不是强制的。例如,倒角铣刀也能够在其背向加工头的那侧上与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啮合。

为了加工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实施如下方式,使布置在内铣臂的工件接收部中的倒角铣刀倾斜地从上方与边缘啮合。为此,倒角铣刀通过铣臂的移动而移动到工件的中央开口的区域中,从而使倒角铣刀的齿置入到中央开口中。为此在该实施例中,内铣臂的自由端部也置入到中央开口中,参见图6、图9、图11和图15。

根据实施例,倒角铣刀与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在倒角铣刀朝向加工头的那侧上或在倒角铣刀背向加工头的那侧上啮合。

工件的下侧上的齿部的边缘的加工能够在加工工件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之前或之后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也能像迄今为止所描述的那样独立于内齿部的倒角加工的第二观点,本发明允许利用相同的倒角铣刀对工件的两个端侧上的边缘进行倒角。第二观点在接下来根据也实现了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展示。然而第二观点不取决于第一观点。

根据第二观点,在加工了工件21的第一侧上的齿部的第一边缘之后,倒角铣刀11在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在加工了下侧的边缘之后移动到工件21的另一侧上的齿部的、在有关工件接收部20的转动轴c3方面相对置的第二边缘区域处。在图6中,该边缘是工件21的上侧上的齿部的边缘29。第二边缘随后如第一边缘那样以刀具的相同的转动方向加工。然而,通过相对于工件21的相反的径向的位置,以在倒角铣刀和工件之间的相同的切割方向实现边缘的加工,其中工件的转动方向必须逆反。在此在该实施例中实现从工件的端侧到齿部中的切割运动,并且不仅在加工下侧上的边缘27时还在加工上侧上的边缘29时实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边缘27和29的加工也能分别从齿部以一定的方向进行到相应的端侧上。

如果第二观点用于对内齿部进行倒角并且也实现了本发明的第一观点,那么在加工第一边缘27和第二边缘29所利用的加工步骤之间,倒角铣刀11因此不仅在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c3的方向上穿过工件21的中央开口,还径向朝向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c3地穿过中央开口的中央,以便使倒角铣刀11一方面与下侧上的边缘27在第一径向位置啮合,并且另一方面与上侧上的边缘29在径向相对置的位置啮合。在此优选地,刀具接收部的或内铣臂的移动经由加工头的轴z3和x3实现。

在此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径向位置在垂直于刀具接收部的转动轴b3的方向上相对置,即倒角铣刀在其朝向或背向加工头的侧上与边缘啮合。

如图6中可见的那样,内铣臂30对此设计为,倒角铣刀11的齿12能够在两侧上与工件21的内齿部啮合。

然而,利用相同的倒角铣刀和相对于工件的相同的切割方向,能够实现对工件的两个端侧上的边缘进行倒角的、本发明的第二观点不限制在内齿部上。更确切地说,相同的原理也能在加工外齿部时使用。

为此,刀具、即倒角铣刀11也必须在两个相对置的侧面上能够与齿部啮合。例如,刀具接收部对此也同样能够布置在铣臂上。可选或附加地,倒角铣刀能够布置在长的刀具芯轴上。

然而除了在加工内齿部时,倒角铣刀不能穿过工件的中央,而是必须绕着工件移动。当倒角铣刀仅在一侧压紧和/或在周向方向上围绕工件时,其能够通过刀具在工件的转动轴的方向上的移动实现。

在本发明的图1至图6所示的、实现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观点的第一实施例中仅设置一个具有刀具接收部的内铣臂。

因为在刀具接收部中接收的刀具根据第二观点能够用于加工上侧和下侧的边缘,所以不需要用于多个应用情况的其他刀具接收部或内铣臂。

然而,本发明包括其他设计方案,其具有多个内铣臂和/或刀具接收部,并且在接下来详细展示。

图7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具有两个分离的内铣臂30和30’的设计方案。内铣臂布置在共同的保持器31上。内铣臂30和30’的结构和使用对应于图1至图6的第一实施例,因此参考那里的描述。这同样地适用于该装置的其余的构件。

两个内铣臂30和30’间隔开地布置在保持器31上。该布置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为,两个内铣臂30和30’的两个刀具接收部10和10’的转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且优选相互对齐。

在该实施例中,设有用于两个内铣臂的刀具接收部10的10’的、共同的传动器32。可选地,也能考虑分离的传动器。此外同样能考虑:分别为两个内铣臂设置分离的保持器31,并且保持器仅依次布置在加工头40上。

用于具有两个内铣臂的第一应用情况在没有中间时间的刀具转换的情况下在不同工件的加工中产生。特别地,能够在第一内铣臂30上布置倒角铣刀11以用于加工第一工件,在第二内铣臂30’上布置第二倒角铣刀11’以用于利用其他的齿部几何形状加工第二工件。随后,第一内铣臂能够用于加工第一工件,另一个内铣臂用于加工另一个工件。对此,必须仅通过轴v3的移动使相应的内铣臂与工件啮合。

相应的工件的下侧和上侧的边缘的加工能够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实现,如其已经在有关图1至图6中的实施例方面详细描述的那样。这在图8至图10中示出。图8示出了第一工件21的下边缘的经由在第一内铣臂30上接收的第一倒角铣刀11的加工,并且图9示出了第一工件21的上边缘29的经由相同的内铣臂30和倒角铣刀11的加工,其中,内铣臂为此径向移动通过中央开口的中间。

图10和图11以相同的方式示出了通过在第二内铣臂30’上接收的第二倒角铣刀11’对第二工件21的下边缘27和上边缘29的加工。

可选地,也能够为此采用两个内铣臂30和30’,以利用一个内铣臂30加工工件的下边缘27,并且利用另一个内铣臂30’加工相同的工件21的上边缘29。在该情况下,两个内铣臂的倒角铣刀优选地以相反的转动方向工作,以便因此实现有关齿部的相同的切割方向。

特别地,使用第二内铣臂以用于加工相同的工件的下边缘和上边缘是有利的,当由于要加工的工件的大的内直径而不能实现倒角铣刀移动通过齿部的中央到径向相对置的侧面时。

使用第二内铣臂以用于加工相同的工件的下边缘和上边缘因此还是有利的,当刀具的几何形状要求不同的倒角铣刀以用于加工下边缘和上边缘时。这例如能够是如斜面体的锥形齿部或具有倾斜端面的工件的情况。

具有两个内铣臂的、本发明的图7至图11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应用情况整体上为:一个内铣臂布置在齿部之外,而另一个内铣臂置入到齿部的中央开口中,以便加工齿部的边缘。由此给出有关应用可行性方案的一定的限制。

图12至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在相同的内铣臂30”上布置有两个刀具接收部10和10’。

两个刀具接收部10和10’在该实施例中沿着内铣臂30”堆叠地布置。在刀具接收部10和10’处接收的倒角铣刀11和11’优选地用于加工工件21的下边缘和上边缘。

第三实施例作为内铣臂上的另外的刀具接收部的附加方案还具有工件接收部的更深的罐,以便当采用上方的倒角铣刀用于加工上侧的边缘时接收下方的倒角铣刀。

此外,第三实施例与图1至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没有不同,从而首先参考那里的描述。

两个刀具接收部10和10’经由传动系与传动器32共同驱动连接。然而优选地在加工相应的边缘区域时两个倒角铣刀以相反的转动方向工作。

在此,图13首先示出了具有传感器60的自由端部置入到齿部中,以便能够将倒角铣刀插入或定心到齿部中。

图14随后示出了通过下方的倒角铣刀11对工件21的下侧上的边缘27的加工。图15示出了通过上方的倒角铣刀11’对工件21的上侧上的边缘29的加工。加工分别以相反的方向进行,从而得到相对于齿部相同的切割方向。

在两个加工步骤之间进行内铣臂30”在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c3的方向上的移动,以便使铣刀从外部与配属于其的边缘啮合,并且使另一个铣刀与另一个边缘啮合。

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工件的相同的径向的侧面上、特别是朝向加工头的侧上的两个铣刀来加工边缘。

因此,第三实施例也能在具有很大的内直径的工件中采用,其中不再能在径向方向上移动通过中央,如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设置的那样。

然而作为图14和图15中的第三实施例的可选方案,在采用那里示出的具有两个刀具接收部的内铣臂时,也能够根据第二观点实现移动通过工件的中央。在该情况下,两个倒角铣刀优选地以相同的转动方向工作。

第三实施例以及所描述的可选方案特别适用于由于工件的几何形状而必须采用不同的、用于上侧和下侧的倒角铣刀的情况。

在这些附图未示出的第四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替换方案,能够如下地实现利用相同的倒角刀具加工工件的上侧和下侧的边缘,即刀具接收部10在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围绕垂直于其转动轴b3的摆动轴转动。因此,作为刀具接收部在工件的有关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方面的径向方向上、相对置的侧的移动的替换,能够转动具有倒角铣刀的刀具接收部,以便在相同的径向位置加工工件的另一个边缘。

在此例如能考虑的是,能转动地设计与内铣臂的上方部分相对的或与保持器31的连接的、具有工件接收部10的内铣臂30的下方部分。在此特别地,能够设置平行于内铣臂30的主方向地延伸的转动轴。延伸通过内铣臂的传动系必须相应地设计为,能够在两个摆动位置实现刀具接收部的驱动。

这样的摆动轴能够实施为位置轴,其允许内铣臂的前部利用刀具接收部10在两个对于加工下边缘和上边缘来说必要的位置之间进行摆动。

也独立于具体的实施例地,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优选地将斜面切削铣刀布置为倒角铣刀。斜面切削铣刀是片状的去毛刺刀具11,其在周向上具有优选分别具有相同的周向间距的切齿12和槽(spahnnuten)。

优选地,斜面切削铣刀的切齿12的轮廓专门设计用于内齿部的边缘的倒角加工。

切齿具有在周向方向上螺纹线形状的延伸部。斜面切削铣刀是多行程的,其中每个行程设置一个齿。然而,设置在齿的转动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切削边缘位于一个共同的行进圆上。为了利用斜面切削铣刀对边缘进行倒角,在斜面切削铣刀与工件之间的转动运动被同步,以使齿分别遇到工件的齿隙。

在直铣齿的齿轮中,切齿的切削边缘的轮廓相对于去毛刺刀具的中间平面对称。与之相反,在倾斜铣齿的齿轮中,该轮廓是非对称的。

为了进行倒角,将斜面切削铣刀11带入到如图5中描述的那样的位置中。在加工齿槽的端面边缘期间,使工件21和斜面切削铣刀11以预定的转速比转动,从而使切齿12分别加工齿槽的端面边缘。这表示,斜面切削铣刀11或者齿12与工件21的齿部的参数相应地设计,由此能够实现与齿槽的端面边缘的、期望的啮合。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控制器,通过其控制刀具接收部和工件接收部的转动轴以及机器轴,以用于调整在刀具接收部和工件接收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控制器自动地驱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特别地,控制器在此被编程,以自动地执行本发明的装置的、上述方法或应用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工件进行倒角的装置能够在加工中心中与啮合机组合使用,该啮合机实现在工件上生成齿部。优选地,啮合机是用于加工内齿部的机器,特别是铣齿机或刨齿机或扎制剃齿机。

啮合机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分别具有分离的工件接收部,其中设有工件转换器,以便将工件从啮合机传输至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倒角的装置。可选地,工件能够夹紧地保留在工件接收部上并且在工件接收部上从啮合机被传输至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16示出了铣齿中心的实施例,其中左边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然而,铣齿中心也能采用本发明所有其他的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工件接收部20固定地配属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并且经由环形装载器3配备有工件。图16中未示出的啮合机布置在相对于环形装载器3的另外的角度位置2上,该另外的角度位置例如以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90°的角度布置。因此,环形装载器3能够在啮合机中将铣齿的工件运输至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可能的情况下,工件也能够被再次传输回啮合机,例如以便能够在粗加工步骤和精加工步骤之间实现倒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