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9449发布日期:2018-12-01 01:3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折弯机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折弯机在使用过程中受滑块弹性变形影响,常出现折弯不到位、效果差等问题。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挠度补偿的结构,通过对工作台的支撑,使其产生与滑块一致的弯曲变形,从而与变形后的滑块配合高效、稳定的对工件进行折弯。

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之后发现,由于工作台属于受压零部件,结构强度通常较高,因此,在长期反向受力且处于弯曲状态下后,极易出现裂纹、裂缝,严重的甚至出现破损等问题,给工作台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可靠性高、补偿效果好且工作台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损坏的折弯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滑块、工作台和一对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连接在机架的一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竖直设置,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且位于工作台的上方,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块做直线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包括主板、一对上夹板、一对下夹板和若干补偿油缸,一对所述下夹板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一侧的底部,两所述上夹板分别架设在两下夹板上、且两上夹板均与机架固定相连,所述主板的上部容置于一对上夹板之间、且主板的下部容置于一对下夹板之间;

所述主板中部开设有若干与补偿油缸一一对应的竖直通孔,两所述上夹板的下部均开设有若干与补偿油缸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补偿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中部容置在竖直通孔中、且缸体的两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孔中,所述活塞杆自缸体的顶面伸出、且抵在竖直通孔的顶面上。

所述折弯机还包括位移检测组件和补偿驱动组件;

所述位移检测组件包括横梁、若干支杆和若干位移传感器,所述滑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背向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沿上模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板,所述支杆与补偿油缸一一对应、且竖直设置在补偿油缸的上方,所述支杆的底端贴合于固定板的顶面上;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直线驱动机构的顶端,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均穿设且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杆伸出至横梁的下方,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支杆一一对应、且当滑块处于上死点时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杆与支杆的顶端相贴合;

所述补偿驱动组件包括控制中心、油箱和若干油泵,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若干所述油泵均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油泵与补偿油缸一一对应、且连接在油箱和补偿油缸之间。

所述位移检测组件还包括若干与支杆一一对应的支杆扶持组件,所述支杆扶持组件包括连接架和滑动套筒,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的底面上,所述滑动套筒的外壁与连接架的底端固定相连、且套接在支杆的中部;

所述支杆的底端铰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固定板的顶面上、且在约束组件的作用下与固定板保持贴合。

所述约束组件与支杆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凸环和弹簧,所述凸环固定连接在支杆的下部,所述弹簧空套所述支杆、且抵在滑动套筒和凸环之间。

所述约束组件与支杆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凸块、上磁铁和下磁铁,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支杆的底端的一侧,所述上磁铁固定连接在凸块的底面上、且位于滚轮的一侧,所述下磁铁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顶面上、且位于上磁铁的正下方,所述上磁铁的底部与下磁铁的顶部极性相反。

本发明在缸体进油加压活塞杆上行时,可有效顶起局部的主板,这样,即可通过若干补偿油缸的协同配合,最终使得主板的顶面弯曲成与滑块适配的弧度,起到良好、稳定的补偿作用。其中,受分体式结构的工作台影响,将使得出现变形的将仅为主板,而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均无变形,从而显著降低了工作台出现裂纹、裂缝的可能,使得工作台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可靠性高、补偿效果好以及工作台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损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案的优化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案补偿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案的进一步优化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案中约束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案中约束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是机架,12是滑块,13是工作台,131是主板,1310是竖直通孔,132是上夹板,1320是固定孔,133是下夹板134是补偿油缸,14是直线驱动机构,15是上模,150是固定板,16是下模;

2是位移检测组件,21是横梁,22是支杆,220是滚轮,23是位移传感器,230是检测杆;24是连接架,25是滑动套筒,26是约束组件,261是凸环,262是弹簧,263是凸块,264是上磁铁,265是下磁铁;31是油箱,32是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8所示,包括机架11、滑块12、工作台13和一对直线驱动机构14,所述工作台13连接在机架11的一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4固定连接在机架11上、且竖直设置,所述滑块12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4、且位于工作台13的上方,通过直线驱动机构14驱动滑块12做直线升降运动;使用时可将上模15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底面上,并将下模16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顶面上,从而在滑块做升降运动时通过上模、下模的配合完成对工件的折弯;所述工作台13包括主板131(其顶面与下模的底面固定相连)、一对上夹板132、一对下夹板133和若干补偿油缸134,一对所述下夹板133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固定连接在机架11的一侧的底部,两所述上夹板132分别架设在两下夹板133上、且两上夹板132均与机架11固定相连,所述主板131的上部容置于一对上夹板132之间、且主板131的下部容置于一对下夹板133之间;

所述主板131中部开设有若干与补偿油缸134一一对应的竖直通孔1310,两所述上夹板132的下部均开设有若干与补偿油缸134一一对应的固定孔1320;所述补偿油缸134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中部容置在竖直通孔1310中、且缸体的两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孔1320中,所述活塞杆自缸体的顶面伸出、且抵在竖直通孔1310的顶面上。当缸体进油加压活塞杆上行时,可有效顶起局部的主板,这样,即可通过若干补偿油缸的协同配合,最终使得主板的顶面弯曲成与滑块适配的弧度,起到良好、稳定的补偿作用。其中,受分体式结构的工作台影响,将使得出现变形的将仅为主板,而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均无变形,从而显著降低了工作台出现裂纹、裂缝的可能,使得工作台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可靠性高、补偿效果好以及工作台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损坏等优点。

优化实施方式:所述折弯机还包括位移检测组件2和补偿驱动组件3;

所述位移检测组件2包括横梁21、若干支杆22和若干位移传感器23,所述滑块1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15,所述上模15背向机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沿上模15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板150,所述支杆22与补偿油缸134一一对应、且竖直设置在补偿油缸134的上方,所述支杆22的底端贴合于固定板150的顶面上;

所述横梁21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固定连接在两直线驱动机构14的顶端,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23均穿设且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1,所述位移传感器23的检测杆230伸出至横梁21的下方,所述位移传感器23与支杆22一一对应、且当滑块12处于上死点时位移传感器23的检测杆230与支杆22的顶端相贴合;

所述补偿驱动组件包括控制中心、油箱31和若干油泵32,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23、若干所述油泵32均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油泵32与补偿油缸134一一对应、且连接在油箱31和补偿油缸134之间。

随着上模的弯曲变形,固定板将一同变形,从而使得滑块处于上死点时支杆顶端的位置出现变化;这样,每当滑块完成一次冲程回到上死点后,位移传感器均可检测一次固定板以及上模的变形量,从而在经过控制中心换算后转化未对油泵的驱动信号,最终驱使该位移传感器下方的补偿油缸根据支杆的位移对主板进行补偿,其工作过程中对滑块的变形反应快速、及时,对主板的补偿精准、高效,具有极为精确、稳定、出色的补偿效果。

本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发现,随着上模、滑块以及固定板的弯曲变形,若将支杆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相连,则将使得支杆的顶端出现偏移,从而严重影响补偿精度,对此,本案还做出了以下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优化实施方式:所述位移检测组件2还包括若干与支杆22一一对应的支杆扶持组件,所述支杆扶持组件包括连接架24和滑动套筒25,所述连接架2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21的底面上,所述滑动套筒25的外壁与连接架24的底端固定相连、且套接在支杆22的中部;

所述支杆22的底端铰接有滚轮220,所述滚轮220滚动连接在固定板150的顶面上、且在约束组件26的作用下与固定板150保持贴合。这样,首先,可确保支杆仅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其次,可确保支杆始终竖直的处于其对应的补偿油缸的正上方,使得控制中心对数据的转换、计算即为方便。从整体上显著提升了补偿精度,避免了因支杆倾斜而出现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

下面通过两种实施例对约束组件进行代表性阐述:

实施例一,所述约束组件26与支杆22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组件26包括凸环261和弹簧262,所述凸环261固定连接在支杆22的下部,所述弹簧262空套所述支杆22、且抵在滑动套筒25和凸环261之间。从而在滑块运动至上死点时,可使得滚轮被压在固定板的顶面上,这样,即可有效避免支杆上行到上死点时因惯性而出现向上跳动,从而使得补偿量过大的问题,有效保障了补偿的精度要求。

实施例二,所述约束组件26与支杆22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组件26包括凸块263、上磁铁264和下磁铁265,所述凸块263固定连接在支杆22的底端的一侧,所述上磁铁264固定连接在凸块263的底面上、且位于滚轮220的一侧,所述下磁铁26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50的顶面上、且位于上磁铁264的正下方,所述上磁铁264的底部与下磁铁265的顶部极性相反。从而在上磁铁、下磁铁的影响下,使得滚轮在滑块动作过程中始终与固定板保持贴合,这样,即可有效避免支杆上行到上死点时因惯性而出现向上跳动,从而使得补偿量过大的问题,有效保障了补偿的精度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