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吸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842发布日期:2018-12-07 23:1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木工吸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工吸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按,木工固定工件的方式,一般均采用夹具固定的方式,惟其夹具固定的方式,使得可以加工的位置大幅度受到限制,因为夹持的两个侧边位置不能加工,夹持也可能造成工件夹持位置的损伤,而其习知木工机械除屑方式均采用由上向下吹屑的方式,反而不利排屑及阻碍加工顺畅度,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木工吸盘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包括:

一基座板固定架,前述基座板固定架顶层为一多孔基准板;以及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固定于前述基座板固定架内,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上方设为一吸盘组,前述吸盘组往上突伸一个以上的吸盘,前述吸盘由前述多孔基准板孔洞穿出;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包括一心轴,前述心轴一端固定前述吸盘组,前述心轴穿贯一气压转换缸后,前述心轴另一端组接一磁力座;前述磁力座得以驱动前述心轴、吸盘组、吸盘上升、下降,前述气压转换缸得以高压气体的正压或负压导通连结至前述吸盘,前述气压转换缸以其正压可进行前述心轴、吸盘组、吸盘上升后的压力保持,所有前述吸盘模块单元的前述吸盘组均独立控制。

其中,前述磁力座内包括一直流电磁铁,前述直流电磁铁固定至前述磁力座内底面,一永磁磁铁,前述永磁磁铁设于前述直流电磁铁上方,前述永磁磁铁固定至前述心轴另一端;电流控制前述直流电磁铁与前述永磁磁铁异极性则相吸引,前述吸盘组下降;电流控制前述直流电磁铁与前述永磁磁铁同极性则互斥,前述吸盘组上升。

其中,前述气压转换缸内部设第一、二、三隔室,其中前述第三隔室内设一活塞,前述活塞固定至前述心轴,前述第一隔室连通第一流道,前述第二隔室连通第二流道,第三、四流道连通至前述第三隔室的前述活塞上、下方,前述第二、四流道间另相互连接导通,前述心轴设轴向的第一、二通道与径向的第三通道相互贯通,前述第三通道并连通至前述吸盘组及前述吸盘;前述第一流道提供负压用于吸固工件,前述第二流道提供正压用于吹屑、气垫,前述第四流道提供正压用于前述吸盘组上升的压力保持,前述第三流道为进或排气。

其中,前述心轴的前述第一通道,得于前述心轴上升时与前述第一隔室及前述第一流道导通,进而得以产生负压于前述吸盘,使前述吸盘吸固工件。

其中,前述心轴的前述第二通道,得于前述心轴下降时与前述第二隔室及前述第二流道导通,进而得以产生正压于前述吸盘,使前述吸盘产生吹屑及气垫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其木工工件以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的吸盘固定,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的吸盘并可配合加工避让,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并具有磁力升降、吹屑、气垫、吸力固定、顶升的压力保持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工件加工的实施状态俯视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吸盘模块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压吹气的吹屑与气垫作用的实施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盘组上升及压力保持的实施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吸盘组上升及压力保持、放置工件进行负压吸固的实施状态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座板固定架;11、多孔基准板;111、孔洞;20、吸盘模块单元;21、心轴;211、第一通道;212、第二通道;213、第三通道;30、吸盘组;31、吸盘;40、气压转换缸;41、第一隔室;42、第二隔室;43、第三隔室;431、活塞;44、第一流道;45、第二流道;46、第三流道;47、第四流道;50、磁力座;51、直流电磁铁;52、永磁磁铁;60、工件 ;61、钻孔;62、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包含有:

一基座板固定架10,前述基座板固定架10顶层为一多孔基准板11;以及

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固定于前述基座板固定架10内,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上方设为一吸盘组30,前述吸盘组30往上突伸一个以上的吸盘31,前述吸盘31由前述多孔基准板11孔洞111穿出;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包括一心轴21,前述心轴21一端固定前述吸盘组30,前述心轴21穿贯一气压转换缸40后,前述心轴21另一端组接一磁力座50;前述磁力座50得以驱动前述心轴21、吸盘组30、吸盘31上升、下降,前述气压转换缸40得以高压气体的正压或负压导通连结至前述吸盘31,前述气压转换缸40以其正压可进行前述心轴21、吸盘组30、吸盘31上升后的压力保持,所有前述吸盘模块单元20的的吸盘组30均独立控制,据以配合加工机动避开者。

参阅图3至图6所示,所述之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其中前述磁力座50内包括一直流电磁铁51,前述直流电磁铁51固定至前述磁力座50内底面;一永磁磁铁52,前述永磁磁铁52设于前述直流电磁铁51上方,前述永磁磁铁52固定至前述心轴21另一端;电流控制前述直流电磁铁51与前述永磁磁铁52异极性则相吸引,前述吸盘组30下降;电流控制前述直流电磁铁51与前述永磁磁铁52同极性则互斥,前述吸盘组30上升。另其为了避免前述吸盘组30上升后,直流电磁铁51长时间通电激磁,特于气压转换缸40设第四流道47正压之上升压力保持,当其心轴21于下降位置时,第二、四流道45、47相通进行吹屑、气垫而形成压降,心轴21与上升位置时封闭第二流道45,则第四流道47进行压力保持,则直流电磁铁51可断电解除激磁状态者。

参阅图3至图6所示,所述之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其中前述气压转换缸40内部设第一、二、三隔室41、42、43,其中前述第三隔室43内设一活塞431,前述活塞431固定至前述心轴21,前述第一隔室41连通第一流道44,前述第二隔室42连通第二流道45,第三、四流道46、47连通至前述第三隔室43的前述活塞431上、下方,前述第二、四流道45、47间另相互连接导通,前述心轴21设轴向的第一、二通道211、212与径向的第三通道213相互贯通,前述第三通道213并连通至前述吸盘组30及前述吸盘31;前述第一流道44提供负压用于吸固工件60,前述第二流道45提供正压用于吹屑、气垫,前述第四流道47提供正压用于前述吸盘组30上升的压力保持,前述第三流道46为进或排气。

参阅图6所示,所述之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其中前述心轴21的前述第一通道211,得于前述心轴21上升时与前述第一隔室41及前述第一流道44导通,进而得以产生负压于前述吸盘31,使前述吸盘31吸固工件。

参阅图4所示,所述之木工吸盘固定装置,其中前述心轴21的前述第二通道212,得于前述心轴21下降时与前述第二隔室42及前述第二流道45导通,进而得以产生正压于前述吸盘31,使前述吸盘31产生吹屑及气垫作用。

参阅图1、图2所示,基座板固定架10内固定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并使前述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的吸盘31由基座板固定架10顶层多孔基准板11的孔洞111穿出,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得对多孔基准板11正压吹出高压气体以进行吹屑用途,并可使多孔基准板11表面形成气垫而利于工件60进入减少阻力与磨擦力,并可避免工件60磨擦磨损多孔基准板11,复数个吸盘模块单元20的吸盘组30与吸盘31得以上升同时以负压使吸盘31吸固工件60形成固定,加工刀具进行各种加工,如其钻孔61或切槽62的加工,刀具移至钻孔61上方时,正下方的吸盘组30即下降避开,其余吸盘组30则仍保持吸固状态,所以不会影响到工件60加工时的稳定性,同理,刀具欲进行切槽62时,刀具移至何处,则该处的吸盘组30避开,刀具移开该处,则该处的吸盘组30立即回到吸固的位置,以达到机动配合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