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高效拉丝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067发布日期:2018-11-07 21:3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节能高效拉丝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拉拔的成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节能高效拉丝模。



背景技术:

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工具称为拉丝模。拉丝模用途广泛,如电子器件、雷达、电视、仪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丝材以及常用的钨丝、钼丝、不锈钢丝、电线电缆丝和各种合金丝等产品都是用拉丝模拉制出来的。现有的拉丝模一般为天然金刚石制作的拉丝模,具有耐磨性强、光洁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各种拉丝厂家不可或缺的工具。拉丝模的中心处为穿丝孔,穿丝孔包括进入区和工作区,且穿丝孔的直径从进入区到工作区逐渐变小。使用的时候将需要拉丝的产品上沾上拉丝粉(即干式“拉丝润滑剂”的俗称,也叫“拉丝润滑粉”),现有技术中是在拉丝模的前方设置一个装有拉丝粉的盒子,盒子上设有通孔,将需要拉丝的产品穿过通孔后再穿过穿丝孔然后进行加工。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产品在沾上拉丝粉后还要运动一段时间才会到拉丝模处,然后才进入到拉丝模上的穿丝孔中,由于产品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拉丝粉盒使得拉丝粉附着在产品表面,由于拉丝粉附着力不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掉落,导致拉丝粉被浪费,而且后续产品在进行拉丝的时候其表面的拉丝粉少,不能够起到较好的润滑作用,无法有效的减小产品与穿丝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已有专利号为2017103900496的中国专利《拉丝模》,包括外模和由金刚石制作的内芯,且内芯的中心部分设有穿丝孔,所述穿丝孔包括供产品进入的进入区和对产品进行挤压的工作区,且穿丝孔的直径从进入区到工作区逐渐变小;所述内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一圈纵截面为L形的凸沿;所述外模的内部设有模孔;所述模孔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入腔,用于放置内芯的芯腔,出料腔;进入腔位于靠近所述进入区的一端,且进入腔的直径大于等于进入区的宽口端的直径;出料腔位于靠近所述工作区的一端,且出料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工作区窄口端的直径;模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用于卡入凸沿的L形凹槽;且外模包括第一模和第二模,所述第一模和第二模的一侧铰接;第一模或第二模内设有与进入腔连通的送料孔;所述送料孔的一侧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上部连通有装有拉丝粉的进料斗;所述进料孔内设有用于向送料孔内送料的滑动送料部;所述L形凹槽内设有在凸沿的按压下使滑动送料部送料的弹性件;L形凹槽内还设有可与所述凸沿接触且具有弹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件和弹性部沿着芯腔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凸沿上设有可卡入所述滑动送料部的缺口。

上述方案内芯上的L形的凸沿和模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用于卡入凸沿的L形凹槽,当凸沿卡入L形凹槽后,产品在拉丝的过程中,与内芯的穿丝孔接触时,会给内芯一个朝着出料腔方向的力,凸沿完全进入到L形凹槽内,进而实现凸沿与L形凹槽的扣合,也实现了第一模和第二模紧紧闭合在一起,非常方便。另外,凸沿完全进入到L形凹槽内的同时,还会按压弹性件,进而使得滑动送料部向送料孔内送拉丝粉,保证了产品在进入内芯的拉丝孔时,外壁上能够沾有一定量的拉丝粉,能够有效的减小产品与穿丝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虽然可以解决产品外壁上沾有一定量的拉丝粉,减小产品与穿丝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但是上述方案结构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结构发生损坏都将导致其功能不能实现,因此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效果并不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节能高效拉丝模,以解决现有拉丝模使用过程中导致拉丝粉在产品上的附着力不够,导致拉丝粉掉落而不能高效利用,引起拉丝粉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节能高效拉丝模,包括外模和由金刚石制作的内芯,且内芯的中心部分设有穿丝孔,所述穿丝孔包括供产品进入的进入区和对产品进行挤压的工作区,且穿丝孔的直径从进入区到工作区逐渐变小;所述进入区的宽口端的侧壁设有通孔,进入区的宽口端还设有活动封堵机构和用于存放拉丝粉的储料盒,所述活动封堵机构包括连杆和压簧,连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孔径,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孔,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封闭通孔的封堵板,封堵板位于储料盒内,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板,所述压簧自然状态下套设在连杆的外部,且压簧位于接触板与进入区的侧壁之间;所述拉丝模还包括静电管,静电管位于靠近进入区的一端,静电管的中心轴与进入区的中心轴共轴;静电管的内壁设有丝绸布或毛绒布。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中压簧的自然状态是指压簧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的自然衍生状态,本方案中的压簧在此状态下,封堵板将通孔封闭的。

使用时,待加工的产品先经过静电管,产品的外壁与静电管内壁的丝绸布或毛绒布接触,且最好是使得丝绸布或毛绒布略微受到产品压力而压缩。产品经过静电管过程中,收到丝绸布或毛绒布的摩擦而产生静电,然后再经过进入区,位于进入区的接触板收到产品的作用力而压缩压簧,因为连杆与封堵板连接,封堵板又位于储料盒内,所以连杆会向储料盒内移动,进而将封堵板顶起,再因为连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孔径,所以当封堵板被顶起后,连杆和通孔之间形成间隙,放于储料盒内的拉丝粉便会经过间隙而掉出,在静电作用下吸引附着在产品的表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通过能够产生静电作用的静电管,产品先经过静电管,在产品与丝绸布或者毛绒布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产品表面产生静电,然后再经过进入区,利用压力作用使拉丝粉掉出储料盒,利用静电吸附的作用牢固的将拉丝粉吸附在产品表面,以达到拉丝粉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克服了现有拉丝模使用过程中,拉丝粉从产品上掉落,导致后续产品在进行拉丝的时候其表面的拉丝粉少,不能够起到较好的润滑作用,无法有效地减小产品与穿丝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技术问题。另外,静电能够加快拉丝粉吸附在工件上的速度,提高了拉丝粉吸附在工件上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静电管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热套,加热套内设有加热线圈。该优化方案可以对静电管进行加热,在加热的作用下使丝绸布或者毛绒布更干燥,这样便更容易产生静电,使静电作用更强。

进一步,所述拉丝模还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所述加热套上环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该优化方案可以使静电管转动起来,增加了丝绸布或毛绒布与产品之间产生摩擦力,进一步增强静电作用。

进一步,所述储料盒上设有用于放入拉丝粉的加料口。方便添加拉丝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拉丝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模101、内芯102、工作区103、进入区104、接触板201、压簧202、连杆203、封堵板204、通孔205、储料盒301、活塞302、齿条401、加热套402、摩擦层403、齿轮404、电机405、立柱406。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节能高效拉丝模,包括外模101和由金刚石制作的内芯102,且内芯102的中心部分设有穿丝孔,穿丝孔包括供产品进入的进入区104和对产品进行挤压的工作区103,且穿丝孔的直径从进入区104到工作区103逐渐变小;进入区104的宽口端的侧壁设有通孔205,进入区104的宽口端还设有活动封堵机构和用于存放拉丝粉的储料盒301,储料盒301上设有用于放入拉丝粉的加料口,加料口处设有活塞302。活动封堵机构包括连杆203和压簧202,连杆203的直径小于通孔205的孔径,连杆203穿过通孔205,连杆203的一端连接有将通孔205封闭的封堵板204,封堵板204位于储料盒301内,连杆203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板201,压簧202自然状态下套设在连杆203的外部,且压簧202位于接触板201与进入区104的侧壁之间。

拉丝模还包括立柱406、静电管和电机405,电机405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404。立柱406将静电管支撑于靠近进入区104的一端,立柱406与静电管滑动连接。静电管的中心轴与进入区104的中心轴共轴;静电管的内壁设有摩擦层403,摩擦层403为丝绸布或毛绒布。静电管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热套402,加热套402内设有加热线圈。加热套402上环设有齿条401,齿轮404与齿条401啮合。

使用时,待加工的产品先经过静电管,产品的外壁与静电管内壁的丝绸布或毛绒布接触,且最好是使得丝绸布或毛绒布略微受到产品压力而压缩。产品经过静电管过程中,收到丝绸布或毛绒布的摩擦而产生静电,然后再经过进入区104,位于进入区104的接触板201收到产品的作用力而压缩压簧202,因为连杆203与封堵板204连接,封堵板204又位于储料盒301内,所以连杆203会向储料盒301内移动,进而将封堵板204顶起,再因为连杆203的直径小于通孔205的孔径,所以当封堵板204被顶起后,连杆203和通孔205之间形成间隙,放于储料盒301内的拉丝粉便会经过间隙而掉出,在静电作用下吸引附着在产品的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