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丝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992阅读:6337来源:国知局
对拉丝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拉丝杆。



背景技术:

对拉丝杆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构件浇筑前对两相对的混凝土构件模板进行对拉固定。传统的对拉丝杆包括丝杆以及分别螺纹配合于丝杆两端的两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通常包括蝶形螺母以及位于蝶形螺母外端的锁紧螺母,在对拉两模板时,先将丝杆穿设于两模板上,然后拧紧丝杆每一端的蝶形螺母以与模板外的钢管配合压紧钢管,最后利用锁紧螺母进行锁紧。传统的对拉丝杆具有以下缺点:1.拆卸不方便,尤其是丝杆外露端较长的情况下尤为明显;2.当外露端较长时,将锁紧件拧至模板处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影响施工效率;3、振捣过程中易产生松动造成结构几何尺寸不规则而产生胀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锁紧、提高施工效率、方便拆卸的对拉丝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拉丝杆,包括丝杆、与丝杆的外露端配合的锁紧件,在所述丝杆外周上设有至少一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该丝杆的限位槽;

所述锁紧件包括一与丝杆外径相匹配的锁紧套环以及从径向上穿设于该锁紧套环的限位件,所述锁紧套环内壁上相应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向内设置有第一丝扣,当旋转该锁紧套环后,所述第一丝扣能够与丝杆上未设置所述限位槽部分的第二丝扣配合,从而从轴向上对锁紧套环限位;

所述限位件穿设于所述锁紧套环上未设置第一丝扣的位置处,该限位件的外端为按压端,里端在随锁紧套环旋转后对准限位槽时,能够穿过锁紧套环后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以从径向上对锁紧套环限位。

作为优化,所述锁紧件为分别与丝杆的两外露端配合的两组锁紧件。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件为弹性限位件,当按下该弹性限位件的按压端后,该弹性限位件的里端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当再次按下弹性限位件的按压端后,该弹性限位件的里端退出所述限位槽,与锁紧套环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槽为四个U形限位槽,四个U形限位槽均匀间隔的分布于丝杆的外周并与丝杆等长;所述第二丝扣为四组,四组第二丝扣对应设于相邻两U形限位槽之间。

作为优化,每相邻两组的第二丝扣的相对的一端相连后形成完整的具有连续性的外螺纹。

作为优化,还包括穿设于丝杆的外露端且位于锁紧件里侧的蝶形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与现有的对拉丝杆相比,锁紧件能够一推到位,加快对拉紧固速度、显著提高安装效率,方便拆装,大大减少了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加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拉丝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丝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锁紧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第二丝扣与第二丝扣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弹性限位件限位于限位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包括丝杆1、与丝杆1的外露端配合的锁紧件2,在所述丝杆1外周上设有至少一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该丝杆1的限位槽101;所述锁紧件2包括一与丝杆1外径相匹配的锁紧套环20以及从径向上穿设于该锁紧套环20的限位件22,所述锁紧套环20内壁上相应于所述限位槽101的位置向内设置有第一丝扣201,当旋转该锁紧套环20后,所述第一丝扣201能够与丝杆1上未设置所述限位槽101部分的第二丝扣103配合,从而从轴向上对锁紧套环20限位; 所述限位件22穿设于所述锁紧套环20上未设置第一丝扣201的位置处,该限位件22的外端为按压端,里端在随锁紧套环20旋转后对准限位槽101时,能够穿过锁紧套环20后与所述限位槽101限位配合以从径向上对锁紧套环20限位。

具体请参见图1至图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1结构进行具体描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

在所述丝杆1的外周均匀间隔的分布有四组U形限位槽101,每一U形限位槽101由丝杆1的外周面向内开设,其长度与丝杆1等长。丝杆1上的第二丝扣103设于丝杆1上未设置U形限位槽101的位置,即在每相邻的两U形限位槽101之间均设置有第二丝扣103(形成四组丝扣),每相邻两组的第二丝扣103的相对的一端相连后形成完整的具有连续性的外螺纹。在制作时,直接在市面上的丝杆1均匀间隔的开设四个U形限位槽101即可形成上述形状的第二丝扣103。

所述锁紧件2为两组,分别与丝杆1的两外露端(外露于模板的两端)配合,以对拉两相对的模板。每组锁紧件2均包括与丝杆1外径相匹配的锁紧套环20、从径向上穿设于该锁紧套环20的限位件22以及一微调螺母24。其中:

所述锁紧套环20为纵截面呈T形的圆柱状,其内径与丝杆1的外径相匹配,该锁紧套环20的大端向外,小端向里(朝向模板),该小端具有外螺纹,用于与所述微调螺母24螺纹配合,锁紧套环20设计为T形,其好处是可以节省成本、大端端面可以用于抵压微调螺母24,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微调螺母24向外移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套环20也可设计为圆柱形,在其外周面上均设置外螺纹。

请参见图2,所述锁紧套环20的内壁上相应于四组U形限位槽101的位置向内设置有第一丝扣201(四组),每一组第一丝扣201沿锁紧套环20的轴向设置,锁紧套环20内壁上位于每相邻两组第一丝扣201之间位置为光滑面(用于向里推锁紧套环20时避让丝杆1上的第二丝扣103,以使锁紧套环20能够快速被推入指定位置)。

在所述锁紧套环20的外周上对称穿设有两个弹性限位件22,所述两个弹性限位件22穿设于所述锁紧套环20上未设置第一丝扣201的位置处,该弹性限位件22的外端为按压端,里端在随锁紧套环20旋转后对准限位槽101时,能够穿过锁紧套环20后与所述限位槽101限位配合以从径向上对锁紧套环20限位。当按下该弹性限位件22的按压端后,该弹性限位件22的里端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101内,当再次按下弹性限位件22的按压端后,该弹性限位件22的里端退出所述限位槽101,与锁紧套环20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其结构原理类似于按钮开关、按压笔等等,此处便不再对该原理进行一一赘述。

所述微调螺母24具有与锁紧套环20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微调螺母24的外周上对称设置有两侧翼241。所述两侧翼241为微调紧固用侧翼,用于当锁紧套环20紧固力度不够时,旋拧该微调螺母24以使其向模板方向压紧,该微调螺母24向内移动行程根据锁具有外螺纹的小端的长度而决定,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拉丝杆还包括穿设于丝杆的外露端且位于锁紧件里侧的蝶形锁紧螺母3。

当利用上述对拉丝杆对两相对的模板进行对拉连接时,首先将丝杆1穿过两模板,然后在丝杆1外露于两模板的两端分别推入上述锁紧件2进行紧固。锁紧件2的安装具体如下:(1)将微调螺母24螺纹配合于锁紧套环20的小端部分;(2)将微调螺母24朝向模板方向,并且将锁紧套环20内的第一丝扣201与丝杆1上的限位槽101对准,向里推入锁紧件2至模板外侧面位置;(3)旋拧锁紧件2,使锁紧套环20的第一丝扣201与丝杆1上的第二丝扣103螺纹配合,并使弹性限位件22对准限位槽101,向里按压弹性限位件22以使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101内,从而从径向和轴向上固定锁紧套环20;(4)检查锁紧件2是否紧固模板,若有松动,则向里旋控微调螺母24,以使锁紧件2彻底紧固。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上述以四个限位槽101、四组第一丝扣201、四组第二丝扣103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1进行具体说明,但上述数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1,应当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01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多个等等,只要其设计思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调螺母24并非必要的,例如在锁紧套环20能够锁紧模板的情况下,该微调螺母24则为非必要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件并亦并非一定被限定为弹性限位件22,例如它可以是限位柱、限位杆、一切能够限位于限位槽101内以及能够退出限位槽101的限位结构。

在一些场合,可以利用工具来拧紧微调螺母24时,也可以不必设置上述侧翼,设置上述侧翼的意义在于如何更方便、更快捷的控紧微调螺母24。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对拉丝杆1,与现有的对拉丝杆1相比, 锁紧件2能够一推到位,加快对拉紧固速度、显著提高安装效率,方便拆装,大大减少了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加固时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