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及座椅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8386发布日期:2018-11-23 19:5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及座椅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及座椅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薄板冲压件因为自身厚度原因在焊接过程中极易变形,其变形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薄板焊接变形问题严重影响着焊接质量,目前仍是国内外焊接工艺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众所周知,由于焊接热输入的不均匀,造成焊后变形,焊接后自由收缩,在长度方向呈现较大面积高低不平的“波浪变形”和“凸凹变形”。

为减少焊接区与非焊接区之间的温差,使焊接应力尽量减少并均匀布置,通常采用均布对称施焊,可防止由于不对称受热引起偏心力而产生的形变;也就是说,即使有应力存在,对称受热也不会引起变形,且越往外越明显,这是因为两侧的应力相等而又有足够的宽度,不会使中心板产生弯曲。但是,受薄板件自身拘束度较小的限制,无法完全规避失稳而产生波浪变形,且很难矫正;具体来说,在焊接过程中,薄板上产生高度不均匀的焊接温度场,最终在焊接接头区域形成残余应力和产生不协调的塑性变形,焊缝附近为拉应力而远处为压应力。如果压缩残余应力σ的数值达到结构的屈曲失稳临界载荷σsr,薄板就会发生失稳(屈曲),产生波浪变形。因此,焊缝金属纵向收缩而产生的压应力是导致薄板失稳的主要原因。例如,乘用车中排座椅后脚安装支架焊合件,其底板中部设置有两个凹坑,圆钢折弯形成的锁杆置入后焊接,两锁杆距离小,焊接后发热量大,由于焊后散热慢,内应力集中将导致底板产生波浪变形,直接影响座椅的装配。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薄板焊接件进行焊接结构优化,以有效克服焊接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通过工艺结构保障待焊薄板件的刚性,以有效规避焊接后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待焊接薄板件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薄板件本体的筋条,所述筋条沿焊后收缩压应力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筋条为平行设置的多条。

优选地,所述筋条冲压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锁杆,所述底板上具有凹坑,所述锁杆置于所述凹坑内焊接固定;所述底板上采用如前所述的防焊接变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两个凹坑,两个锁杆分别置于相应的所述凹坑内焊接固定,所述筋条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凹坑间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凹坑的内侧沿。

优选地,所述第一筋条为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条。

优选地,所述筋条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凹坑旁侧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凹坑的外侧沿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易产生焊接形变的薄板件提出了一种防焊接变形结构,待焊接薄板件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薄板件本体的筋条,具体地,该筋条沿焊后收缩压应力的方向设置。如此设置,可沿焊后收缩压应力的方向增加焊接区域的刚度,有效抵抗该方向的焊接变形,针对性地对变形薄弱处进行结构优化,在不影响装配及零件整体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焊接后薄板类构件可能产生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底板1、凹坑11、内侧沿111、外侧沿112、筋条12、第一筋条121、第二筋条122、锁杆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座椅安装支架作为描述主体,详细说明本申请提出的防焊接变形结构方案。该座椅安装支架的底板1上间隔焊接固定两个锁杆2,具体地,底板1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凹坑11,锁杆2置于凹坑11内焊接固定,用于中排座椅后脚的装配固定。应当理解,本实施方式针对该座椅安装支架提出的解决方案,仅用于理解本方案的实质内容,作为示例性说明,其功能结构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限制。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待焊接的底板1为薄板类构件,其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其本体的筋条12,作为防焊接变形结构,该筋条12沿焊后收缩压应力的方向设置。这里,“焊后收缩压应力的方向”为图示两间隔设置的锁杆2排布方向,也即图中所述底板1的长度方向。

为了获得较佳的抵抗形变能力,该筋条12可以平行设置为多条,从而在可能形成焊后收缩压应力的区域内全面建立防焊接变形结构。

底板1上间隔设置两个凹坑11,距离较近,两个圆钢形状锁杆2分别置于相应的凹坑11内焊接固定,焊接后发热量大。优选地,该筋条12包括设置在两个凹坑11间的第一筋条121,图中所示,两条第一筋条1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凹坑11的内侧沿1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筋条121的设置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两条,具体可以根据待焊构件尺寸及实际焊接发热量设置为其他复数个。

另外,在不影响焊接操作及装配空间的基础上,可以增设第二筋条122。结合图1所示,筋条12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凹坑11旁侧的第二筋条122,具体地,第二筋条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凹坑11的外侧沿112齐平。如此设置,匹配设置的第一筋条121和第二筋条122,可完全满足座椅安装支架焊后底板1变形的问题,简单实用。经验证,增加筋条后,交叉焊接确保零件变形大幅减小,置于检具检测合格,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对于冲压件成形的薄板构件而言,本方案提供的防焊接变形结构,其筋条12优选冲压形成,一方面工艺简单可靠,同时利用原有冲压模具简单改造即可,具有成本可控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实施例,防焊接变形结构的筋条间相对位置关系并非局限于图中所示座椅安装支架的应用,应当理解,只要核心构思与本方案一致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