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轧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000发布日期:2019-04-20 04:0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轧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轧辊。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对轧辊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轧辊是生产焊管和冷弯型钢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在轧制过程中,轧辊中的辊身是实际参与工作的部分,辊身与钢板表面会产生滑动摩擦,由于原材料的厚度不均匀,从而导致辊身工作面的磨损也不均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钢板表面质量,这样一来,就得经常更换新的轧辊,轧辊的过量消耗给轧钢厂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轧辊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组合式轧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包括辊身、辊颈和轴头,所述辊身包括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所述左半辊身右端设置有凸起的圆环,所述圆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左半辊身左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大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左半辊身左端设置有小凹槽,所述右半辊身和左半辊身结构相同,所述左半辊身的圆环和右半辊身的圆形凹槽通过螺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第二个实施例,包括辊身、辊颈和轴头,所述辊身包括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所述左半辊身右端设置有凸起的圆环,所述圆环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套,所述左半辊身左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环和圆形凹槽尺寸相同,所述右半辊身和左半辊身结构相同;

所述凹槽轮廓形状为正五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采用左右拼接方式,可单独更换工作面摩损较大的部分辊身,工作面磨损较小的部分辊身可继续使用,或是将两者互换位置继续使用,从而提高轧辊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半辊身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左半辊身1A

右半辊身2A

圆环3A

圆形凹槽4A

小凹槽5A

左半辊身1C

右半辊身2C

圆环3C

圆形凹槽4C

橡胶套5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包括辊身、辊颈和轴头,所述辊身包括左半辊身1A和右半辊身2A,所述左半辊身1A右端设置有凸起的圆环3A,所述圆环3A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左半辊身 1A左端设置有圆形凹槽4A,所述圆形凹槽4A的大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左半辊身1A左端设置有小凹槽5A,所述小凹槽5A轮廓形状为正五边形,所述右半辊身2A和左半辊身1A结构相同,所述左半辊身1A 的圆环3A和右半辊身2A的圆形凹槽4A通过螺纹相连接。

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组装,将手柄插入小凹槽内,人工施力使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紧密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轧辊第二个实施例,包括辊身、辊颈和轴头,所述辊身包括左半辊身1C和右半辊身2C,所述左半辊身1C 右端设置有凸起的圆环3C,所述圆环3C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套5C,所述左半辊身1C左端设置有圆形凹槽4C,所述圆环3C和圆形凹槽4C尺寸相同,所述右半辊身2C和左半辊身1C结构相同。

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采用挤压的方式组装,将凸起圆环挤压进圆形凹槽内,通过橡胶套增加圆环与圆形凹槽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左半辊身和右半辊身之间紧密闭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