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633发布日期:2019-07-17 06:33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提高板件质量就摆在了所有厂家的面前,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要看谁能提供更高的质量,质量意识决定一个厂家的长远发展,因为只有更好的质量才能真正的留住客户,因此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创新来不断的提升板件质量,以及降低成本。

很多厂家在开发模具阶段,针对他们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会提出模具使用浮料机构顶起取件。

目前常用的方案分为使用顶料气缸和提升器两种,前者需要采购多个气缸,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因为气源的不稳定,顶起不同步而造成板件偏移;后者所占空间较大,很多小型模具没有空间设置,而对于大型模具则会破坏很多付型区域,影响板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顶料机构,以达到顶料稳定可靠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冲压模具顶料机构,包括一组提升杆和设在每个提升杆顶部用于顶料的浮料块,还包括连杆结构和用于驱动提升杆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连杆结构与一组提升杆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一个,气缸设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座的型腔内部。

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转轴和连接块,所述转轴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相连,连接块一端与转轴固定相连,连接块另一端与提升杆下端铰接相连。

还包括导向套筒,所述提升杆穿过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设在下模座上。

所述下模座上对应气缸设有行程限位块以及对应转轴与活塞杆的铰接处设有限位块。

所述转轴为并排设置的一组,转轴之间通过连杆铰接相连。

还包括转轴安装座,所述转轴安装座设在下模座的型腔内部。

所述限位块为橡胶块。

所述相邻转轴上均固定有转动块,连杆端部与对应的转动块之间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冲压模具顶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把气缸安装在模具型腔内,仅底面需加工安装面,无需破坏较多付型面,提升板件质量;仅通过一个气缸驱动多个部件,保证了工作过程中气源的稳定性,减少板件偏差;采用一驱多的形式,保证各个浮料机构同步顶料,提高板件提升机构的同步性,提高板件顶料平稳性,并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料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

1.导向套筒、2.卡紧板、3.提升杆、4.连接块、5.提升杆驱动杆、6.气缸连接杆、7.安装块、8.转轴安装座、9.转轴安装座垫板、10.Y型连接杆、11.转轴、12. 连杆、13.行程限位块、14.限位块、15.气缸、16.浮料块、1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冲压模具顶料机构,包括导向套筒1、卡紧板2、提升杆3、连接块4、提升杆驱动杆5、气缸连接杆6、安装块7、转轴安装座8、转轴安装座垫板9、Y型连接杆10、转轴11、连杆12、行程限位块13、限位块 14、气缸15、浮料块16以及固定块17。

气缸15为一个,提升杆3为并排设置的四个,转轴11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浮料块16设置在提升杆的顶部,提升杆的下端与转轴通过提升杆驱动杆铰接相连,两个转轴之间通过连杆铰接相连,气缸一端与一个转轴的端部铰接相连。通过一个气缸驱动多个部件,保证了工作过程中气源的稳定性,减少板件偏差;采用一驱多的形式,保证各个浮料机构同步顶料,提高板件提升机构的同步性,提高板件顶料平稳性,并且成本低。

气缸15的缸体通过安装座铰接在下模座反面型腔内部,气缸前部连接行程限位块对其限位,气缸前部通过Y型连接杆与气缸连接杆6一端相铰接,气缸连接杆另一端通过安装块7固定在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

下模座上对应气缸连接杆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为橡胶块,材料采用聚氨酯,使用柔性限位,限制气缸连接杆的转动角度。

转轴11通过轴承设在转轴安装座8上,转轴安装座和安装座垫板安装在下模座型腔内部。每个转轴上设有相对应的转动块,连杆的端部与相对应的转动块通过销轴铰接相连。

转轴11通过连接块连接提升杆驱动杆,本装置通过连接块完成装置之间的卡死连接,以便运动的联动和方向的转换。具体为,连接块固定在提升杆的下端,提升杆驱动杆一端与转轴相连接,提升杆驱动杆另一端与连接块之间过孔配合。通过提升驱动杆转动驱动提升杆上下升降运动。

卡紧板2反面安装在下模座型腔内部,导向套筒1通过卡紧板固定,提升杆穿过导向套筒,对提升杆进行导向,保证顶料的稳定性。

提升杆的顶端连接浮料块16和固定块17,浮料块16随形自制,固定块17 一侧与浮料块焊接,固定块另一侧和提升杆使用螺钉配合连接。浮料块16适当安装磁铁,以保证板件平稳。

通过图2可以看出初始状态a,初始状态时气缸原始状态,这样板件放上来时板件就被连接杆上的浮料块支撑,保证板件不塌陷;模具工作时气缸充气工作,带动转轴旋转,进一步带动连接杆提升杆运动,最终到达状态b浮料块下降;模具工作完毕,上模抬起,气缸回复原始状态,顶起板料取件。

使用这种多连杆顶料机构,模具上表面所需空间小,即使是小模具也可满足顶料取件需求,减少模具让位面,提高板件质量;避免因多个气缸串联导致的气压不稳的情况,提高顶料稳定性和同步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在保证模具生产要求的同时,减少占用空间提升板件质量,并且优化细节设计,操作使用更方便更人性化。

上述仅为对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