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859发布日期:2019-02-12 21:2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然而在冲压的过程中力度过大容易导致模具损伤,不利于生产加工,其次对于上模具下压力度无法实时监控,进而不能较严格保障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柱,且下模具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上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孔,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且缓冲板的两侧设置有内槽,所述限位块的下方安装有EVT-14T2压力传感器,所述EVT-14T2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有压力接收器,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块、滑槽、第一连接杆、复位弹簧、第二滑块、第二连接杆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复位弹簧的外侧设置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EVT-14T2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压力接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缓冲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缓冲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复位弹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电动液压推杆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与下模具通过限位块和内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了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稳固性较强,且受力缓冲均匀,当缓冲板受上模具下压时,进而推动第一滑块移动,第一滑块受复位弹簧影响,使得缓冲板具有下压的缓冲力度,直至缓冲板下降到最低高度,能较好的保护了下模具不受损伤,大大提高了模具生产的安全性。

2、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推动第二滑块移动,能改变复位弹簧的挤压强度,当电动液压推杆伸长时,第二滑块向内侧移动,进而使得复位弹簧受压增强,此时的缓冲板的缓冲性将减小,该设计能便捷控制和改变缓冲力度的强弱。

3、通过设置了EVT-14T2压力传感器,能对上模具下压进行实时监控作用,解决了上模具下压力度大小无法知晓的问题,避免了下压力度改变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中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中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控制开关;4、显示屏;5、导向柱;6、缓冲板;7、导向孔;8、EVT-14T2压力传感器;9、缓冲机构;91、第一滑块;92、滑槽;93、第一连接杆;94、复位弹簧;95、第二滑块;96、第二连接杆;97、第三滑块;10、电动液压推杆;11、压力接收器;12、内槽;1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模具,包括上模具1,上模具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2,下模具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柱5,且下模具2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4,上模具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孔7,下模具2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9,缓冲机构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6,缓冲板6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3,且缓冲板6的两侧设置有内槽12,限位块13的下方安装有EVT-14T2压力传感器8,EVT-14T2压力传感器8的一端连接有压力接收器11,缓冲机构9的下端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10。

为了便于增强下模具2的缓冲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机构9包括有第一滑块91、滑槽92、第一连接杆93、复位弹簧94、第二滑块95、第二连接杆96和第三滑块97,第一连接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一连接杆9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6,第二连接杆9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1,第一滑块91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94,复位弹簧9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95,且复位弹簧94的外侧设置有滑槽92。

为了便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高效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EVT-14T2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压力接收器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压力接收器11的输出端与显示屏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动液压推杆10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提高缓冲机构9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连接杆9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杆93的中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93与缓冲板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96与第一连接杆93通过轴杆转动连接,第三滑块97与缓冲板6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为了便于调节缓冲力度的强弱,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滑块91和第二滑块95均与复位弹簧94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96和电动液压推杆10分别与第一滑块91和第二滑块9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对缓冲板6进行限位处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板6与下模具2通过限位块13和内槽12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在下模具2内部设置了缓冲机构9,该缓冲机构9稳固性较强,且受力缓冲均匀,当缓冲板6受上模具1下压时,两个第一连接杆93夹角变大,进而推动第一滑块91移动,第一滑块91受复位弹簧94影响,使得缓冲板6具有下压的缓冲力度,直至缓冲板6下降到最低高度,进而较好的保护了下模具2不受损伤,大大提高了模具生产的安全性,其次通过电动液压推杆10推动第二滑块95移动,能改变复位弹簧94的挤压强度,当电动液压推杆10伸长时,第二滑块95向内侧移动,进而使得复位弹簧94受压增强,此时的缓冲板6的缓冲性将减小,该设计能便捷控制和改变缓冲力度的强弱,最后通过在限位块13下方设置了EVT-14T2压力传感器8,能对上模具1下压进行实时监控作用,解决了上模具1下压力度大小无法知晓的问题,避免了下压力度改变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