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053发布日期:2019-03-27 09:4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特点为品种规格多样,长向尺寸长短不一,轴类零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孔加工需依靠后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支撑,后定位装置多为整体式,只能满足单一品种加工,加工不同长度规格品种轴类零件时,需更换整套后定位装置,更换时间长、效率低,成本较高,后定位装置被多次拆装影响其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长短不一多种规格的轴类零件数控机床孔加工的后定位。此后定位连接方式为通过凹槽和外凸台配合连接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并紧在后定位上,如需加工长短不一轴类零件品种只需根据轴类零件长短加、拆不同规格的垫片即可满足后定位要求,该后定位装置制造成本费用低、制造周期短、更换方便快捷、效率高,可满足轴类产品各种规格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它包括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和后定位装置,所述的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凸起,另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凸起的直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一致,且在垫片上沿轴向设置有阶梯连接孔和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和阶梯连接孔沿垫片上圆形凹槽以外的圆均布分布,且垫片与垫片之间的圆形凸起与圆形凹槽为紧配合套接在一起以增加轴向长度;所述后定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沿轴向的圆形凸起,另一端设置有沿轴向的圆形凹槽,且后定位装置的圆形凸起与垫片的圆形凹槽紧配合,且后定位装置的圆形凹槽与垫片的圆形凸起紧配合。

进一步地,相互套接的垫片的同心度及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必须≤0.0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厚度相差5毫米,垫片的最小厚度为1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轴类零件特点为品种规格多,长向尺寸长短不一,轴类零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孔加工需依靠后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支撑,后定位装置多为整体式,只能满足单一品种加工,如需加工不同长度规格品种轴类零件,需更换整套后定位装置,更换时间长、效率低,成本较高,后定位被多次拆装影响其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和外凸台配合连接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并紧在后定位上,加工长短不一轴类零件品种只时需根据轴类零件长短加、拆不同规格的垫片即可满足后定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垫片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孔加工的后定位装置,它包括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1和后定位装置2,所述的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1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凸起3,另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4,所述圆形凸起3的直径与圆形凹槽4的直径一致,且在垫片1上沿轴向设置有阶梯连接孔5和螺纹连接孔6,所述螺纹连接孔6和阶梯连接孔5沿垫片1上圆形凹槽4以外的圆均布分布,且垫片1与垫片1之间的圆形凸起3与圆形凹槽4为紧配合套接在一起以增加轴向长度;所述后定位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沿轴向的圆形凸起3,另一端设置有沿轴向的圆形凹槽4,且后定位装置2的圆形凸起3与垫片1的圆形凹槽4紧配合,且后定位装置2的圆形凹槽4与垫片1的圆形凸起3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相互套接的垫片1的同心度及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必须≤0.01毫米。所述多个不同规格的垫片1厚度相差5毫米,垫片1的最小厚度为15毫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