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185发布日期:2019-03-27 09:4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片加工装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叶片设备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叶片会以顶尖孔作为工艺基准,完成成型面的粗、精加工,所以顶尖夹具装置在叶片成型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而现有的夹具定位精度不高,使叶片回转加工不稳定,导致型面加工质量不高,加工速度无法提升等情况。目前已有的夹具通用性差、工装成本较高,使用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准确定位的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包括装夹装置主体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与装夹装置主体相连,装夹装置主体上设有装夹横杆,装夹横杆上设有装夹固定顶尖装置、装夹旋转件和装夹活动顶尖装置,装夹旋转件和装夹固定顶尖装置均与装夹横杆固连,夹持装置将待加工件固定,装夹固定顶尖装置和装夹活动顶尖装置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装夹装置主体为柱体结构,装夹装置主体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装夹主体座和装夹安装座,装夹装置主体沿轴线方向设有装夹装置通孔,装夹装置通孔穿过装夹主体座和装夹安装座;装夹装置通孔沿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阶梯状结构,装夹安装座为圆柱体结构,装夹安装座一端与装夹主体座固连,另一端向外突出形成环状的装夹安装环;装夹主体座上设有第一装夹主体槽和第二装夹主体槽,第一装夹主体槽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第一装夹主体槽和第二装夹主体槽的结构相同且与装夹装置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夹主体槽的延长线方向和第二装夹主体槽的延长线方向重合。

优选地,所述装夹主体座的端面上设有数量为二的第一装夹主体座孔,第一装夹主体座孔的轴线与装夹装置通孔的轴线平行,装夹主体座的圆弧面上设有第二装夹主体座孔,第二装夹主体座孔的轴线与第一装夹主体座孔的轴线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装夹安装座上设有装夹安装座孔和装夹安装槽,装夹安装座孔的轴线与装夹装置通孔的轴线平行,装夹安装槽位于装夹安装座的端面上且为“U”形结构,装夹安装槽与装夹安装环在装夹安装座的同一面上。

优选地,所述装夹安装座孔的数量为八个,装夹安装座孔呈圆形分布在装夹安装座上,每个装夹安装座孔的圆心连线围成的圆的圆心与装夹装置通孔在装夹安装座端面上的圆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装夹活动顶尖装置包括顶尖套和顶尖件,顶尖套与装夹横杆相连,顶尖件位于顶尖套内部;顶尖套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第一顶尖套凸台和第二顶尖套凸台,顶尖套设有顶尖套通孔,顶尖套通孔为阶梯孔,顶尖套通孔贯穿于第一顶尖套凸台和第二顶尖套凸台,顶尖件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顶尖头、第一顶尖段和第二顶尖段,第一顶尖段与第二顶尖段位于顶尖套通孔内部。

优选地,所述装夹横杆为柱体结构,装夹固定顶尖装置与装夹旋转件分别位于装夹横杆的两侧,装夹横杆上设有横杆固定孔组和横杆安装通孔,横杆固定孔组包括第一横杆固定通孔、第二横杆固定通孔和第三横杆固定通孔,第一横杆固定通孔、第二横杆固定通孔和横杆安装通孔位于装夹横杆的同一端,第三横杆固定通孔位于装夹横杆的另一端,横杆安装通孔沿自身轴线的截面为矩形状,第一顶尖套凸台和第二顶尖套凸台配合安装在横杆安装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夹持件连接轴,第一夹持件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夹持件弧形块、夹持件过渡块和夹持件连接块,夹持件弧形块的端部内凹形成夹持件球形凹槽,夹持件连接块上设有夹持件连接块通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夹持件连接轴穿设于第一夹持件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与第二夹持件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连接轴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段的端面内凹形成夹持件连接凹槽,夹持件连接凹槽沿夹持件连接轴轴线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通过装夹固定顶尖装置和装夹活动顶尖装置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能够增加待加工件的定位精度,增加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夹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件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横杆与装夹活动顶尖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活动顶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顶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11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顶尖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装夹装置主体;2、夹持装置;3、装夹横杆;11、装夹主体座;12、装夹安装座;13、装夹装置通孔;14、装夹安装环;15、第一装夹主体槽;16、第二装夹主体槽;17、第一装夹主体座孔;18、第二装夹主体座孔;21、第一夹持件;22、第二夹持件;23、夹持件连接轴;31、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2、装夹旋转件;33、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4、横杆固定孔组;35、横杆安装通孔;121、装夹安装座孔;122、装夹安装槽; 221、夹持件弧形块;222、夹持件过渡块;223、夹持件连接块;224、夹持件球形凹槽; 225、夹持件连接块通孔;231、第一连接段;232、第二连接段;233、第三连接段;234、夹持件连接凹槽;331、顶尖套;332、顶尖件;333、第一顶尖套凸台;334、第二顶尖套凸台;335、顶尖套通孔;336、顶尖头;337、第一顶尖段;338、第二顶尖段;341、第一横杆固定通孔;342、第二横杆固定通孔;343、第三横杆固定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到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叶片双顶快速装夹装置,包括装夹装置主体1和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与装夹装置主体1相连,装夹装置主体1上设有装夹横杆3,装夹横杆3上设有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装夹旋转件32和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3,装夹旋转件32和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均与装夹横杆3固连,夹持装置2将待加工件固定,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和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3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

如图1到图4所示,装夹装置主体1为柱体结构,装夹装置主体1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装夹主体座11和装夹安装座12,装夹装置主体1沿轴线方向设有装夹装置通孔13,装夹装置通孔13穿过装夹主体座11和装夹安装座12;装夹装置通孔13沿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阶梯状结构,装夹安装座12为圆柱体结构,装夹安装座12一端与装夹主体座11固连,另一端向外突出形成环状的装夹安装环14;装夹主体座11上设有第一装夹主体槽15和第二装夹主体槽16,第一装夹主体槽15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第一装夹主体槽15和第二装夹主体槽16的结构相同且与装夹装置通孔13连通。

第一装夹主体槽15的延长线方向和第二装夹主体槽16的延长线方向重合。

装夹主体座11的端面上设有数量为二的第一装夹主体座孔17,第一装夹主体座孔17 的轴线与装夹装置通孔13的轴线平行,装夹主体座11的圆弧面上设有第二装夹主体座孔 18,第二装夹主体座孔18的轴线与第一装夹主体座孔17的轴线互相垂直。

装夹安装座12上设有装夹安装座孔121和装夹安装槽122,装夹安装座孔121的轴线与装夹装置通孔13的轴线平行,装夹安装槽122位于装夹安装座12的端面上且为“U”形结构,装夹安装槽122与装夹安装环14在装夹安装座12的同一面上。装夹安装槽122的“U”字形开口与装夹安装座12的圆弧边连通。

装夹安装座孔121的数量为八个,装夹安装座孔121呈圆形分布在装夹安装座12上,每个装夹安装座孔121的圆心连线围成的圆的圆心与装夹装置通孔13在装夹安装座12端面上的圆心重合。

安装座孔121为通孔结构,安装座孔121贯穿装夹安装座12。通过装夹安装座孔121 和装夹安装槽122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通过八个装夹安装座孔121与外部设备连接更加的稳固,不会发生晃动。

如图7到图13所示,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3包括顶尖套331和顶尖件332,顶尖套331 与装夹横杆3相连,顶尖件332位于顶尖套331内部;顶尖套331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第一顶尖套凸台333和第二顶尖套凸台334,顶尖套331设有顶尖套通孔335,顶尖套通孔 335为阶梯孔,顶尖套通孔335贯穿于第一顶尖套凸台333和第二顶尖套凸台334,顶尖件 332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顶尖头336、第一顶尖段337和第二顶尖段338,第一顶尖段337 与第二顶尖段338位于顶尖套通孔335内部。

装夹横杆3为柱体结构,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与装夹旋转件32分别位于装夹横杆3 的两侧,装夹横杆3上设有横杆固定孔组34和横杆安装通孔35,横杆固定孔组34包括第一横杆固定通孔341、第二横杆固定通孔342和第三横杆固定通孔343,第一横杆固定通孔 341、第二横杆固定通孔342和横杆安装通孔35位于装夹横杆3的同一端,第三横杆固定通孔343位于装夹横杆3的另一端,横杆安装通孔35沿自身轴线的截面为矩形状,第一顶尖套凸台333和第二顶尖套凸台334配合安装在横杆安装通孔35内。

如图5到图6所示,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夹持件21、第二夹持件22和夹持件连接轴 23,第一夹持件21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夹持件弧形块221、夹持件过渡块222和夹持件连接块223,夹持件弧形块221的端部内凹形成夹持件球形凹槽224,夹持件连接块223上设有夹持件连接块通孔225;第一夹持件21与第二夹持件22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夹持件连接轴23穿设于第一夹持件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225与第二夹持件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 225。

夹持件连接轴23包括依次固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段231、第二连接段232和第三连接段233,第一连接段231和第三连接段233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段231的端面内凹形成夹持件连接凹槽234,夹持件连接凹槽234沿夹持件连接轴23轴线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正六边形。第一连接段231、第二连接段232和第三连接段233均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连接段 231垂直自身轴线的截面圆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232垂直自身轴线的截面圆直径。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叙述一遍:

第一夹持件21安装在第二装夹主体槽16内,第二夹持件22安装在第一装夹主体槽15 内。夹持件连接轴23穿过第一夹持件21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225和第二夹持件22的夹持件连接块通孔225,将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连接在一起。

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3安装在横杆安装孔35内,装夹活动顶尖装置33中的顶尖件332 与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的顶尖方向相同。装夹横杆3的装夹旋转件32安装在装夹装置通孔13内,装夹横杆3的延长线方向与第一装夹主体槽15和第二装夹主体槽16连线所在的方向垂直。即就是,装夹横杆3、第一装夹主体槽15、第二装夹主体槽16构成“十”字形结构。

待加工件安装在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内,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 将工件夹紧固定,装夹固定顶尖装置31对待加工件一端进行定位,调节装夹活动顶尖装置 33,完成对待加工件的另一端定位,从而完成对整个工件精确的定位作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