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1685发布日期:2019-06-15 00:0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丝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焊丝是作为填充金属或同时作为导电用的金属丝焊接材料。在气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用作填充金属;在埋弧焊、电渣焊和其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既是填充金属,同时也是导电电极。

焊丝在生产时需要经过拉拔工序,焊丝在进行拉拔的过程中易产生加工硬化,使其强度和硬度升高,影响后续的拉拔处理,因此需要对焊丝进行加热,改善其组织结构,提高焊丝的塑性以利于后续的拉拔。

在对焊丝进行加热时一般采用感应线圈,由于感应线圈的形状固定,而焊丝缠绕在辊体上,导致在对焊丝加热时无法持续工作,影响焊丝加热的效率,进而影响了焊丝拉拔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包括焊丝送料机构以及焊丝加热机构,所述焊丝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辊以及焊丝矫直装置,所述焊丝矫直装置包括两排交错设置的矫直辊,所述送料辊上送出的焊丝从两排矫直辊之间穿过;所述焊丝加热机构包括感应线圈和电源,所述感应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与电源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两排所述矫直辊之间送出的焊丝从感应线圈中部穿过。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感应线圈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焊丝入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焊丝出口。

前所述的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壳体上位于焊丝入口及焊丝出口处均设置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的轴线与感应线圈的轴线重合。

前所述的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限位套管的内径等于焊丝的外径,所述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限位套管的外径。

前所述的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壳体上位于焊丝出口上方的外侧壁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前所述的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感应线圈由导线绕制而成,所述导线内部中空,所述导线的首端开口为冷却水进口,所述导线的末端开口为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辊送出的焊丝先经过焊丝矫直装置进行矫直,然后从感应线圈中部穿过,可连续对焊丝进行加热,提高了对焊丝的加热效率;送料辊以及矫直辊可实现自动送料,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感应线圈设置在壳体内,可将感应线圈散发的热量保存在壳体内,使壳体内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对焊丝的加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开设焊丝入口和焊丝出口,又在焊丝入口和焊丝出口处安装限位套管,对焊丝进行限位导向的作用,使焊丝从感应线圈中部穿过,避免焊丝与感应线圈接触而阻挡焊丝的移动;

(4)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管的的内径等于焊丝的外径,而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限位套管的外径,限位套管的轴线与感应线圈的轴线重合,保证了焊丝从感应线圈的轴线穿过,保证了对焊丝加热的均匀性;

(5)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可对加热后焊丝的温度进行采集,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该温度来调整感应线圈的加热温度,保证了对焊丝温度的可控性;

(6)本实用新型将感应线圈的导线设置为中空结构,并通过冷却水在导线内的循环流动带动感应线圈上产生的热量,使感应线圈处于合适的温度,从而延长了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送料辊;2、矫直辊;3、感应线圈;4、电源;5、壳体;6、焊丝入口;7、焊丝出口;8、限位套管;9、温度传感器;10、冷却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2、冷却水管;13、冷却水箱;14、焊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形焊丝拉拔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焊丝送料机构以及焊丝加热机构。

焊丝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辊1以及焊丝矫直装置,焊丝矫直装置包括两排交错设置的矫直辊2,矫直辊2安装在安装座上,由旋转电机带动。待加热的焊丝14缠绕在送料辊1上,送料辊1旋转,将焊丝14送出,送料辊1送出的焊丝14从两排矫直辊2之间穿过,经过矫直辊2矫直后继续向焊丝加热机构移动。

焊丝加热机构包括壳体5,壳体5内设置有感应线圈3,感应线圈3的首端和末端分别与电源4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在壳体5的左侧开设有焊丝入口6,在壳体5的右侧开设有焊丝出口7。经过矫直辊2矫直后送出的焊丝14从焊丝入口6进入壳体5内,然后从感应线圈3的中部穿过,经过感应线圈3的加热后从焊丝出口7伸出,然后进行后续的拉拔操作或者其他处理工序。

其中,在焊丝入口6和焊丝出口7处均安装有限位套管8,限位套管8的轴线与感应线圈3的轴线重合,限位套管8的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焊丝的外径,焊丝从限位套管8内表面滑动至壳体5内,然后从感应线圈3的轴线处穿过。

在壳体5上位于焊丝出口7上方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可实时采集从壳体5内伸出的焊丝的温度,然后将该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并及时进行调整。

另外,感应线圈3由导线绕制而成,导线内部中空,导线的首端开口为冷却水进口10,导线的末端开口为冷却水出口11,冷却水进口10和冷却水出口11均通过冷却水管12与冷却水箱13连通。冷却水管12上安装有泵体,将冷却水箱13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12及冷却水进口10输送至导线内部,然后从冷却水出口11排出,并通过冷却水管12输送至冷却水箱13内,不仅对感应线圈3进行降温,而且冷却水可循环利用。

具体工作说明如下:送料辊1将焊丝送至矫直辊2之间,安装座上的旋转电机带动矫直辊2旋转,矫直辊2对焊丝进行矫直,同时,将焊丝向壳体5输送;矫直完成后的焊丝伸至焊丝入口6处的限位套管8内,经过限位套管8的限位和导向,移动至感应线圈3的中部,此时电源4通过感应线圈3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这个电磁场在焊丝的表面形成高密度的涡流,从而对焊丝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焊丝从焊丝出口7处的限位套管8伸出壳体5,然后进行后续的拉拔操作或者其他处理工序。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