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410发布日期:2019-04-29 11:4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钻头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制电路板(PCB)技术和产品的飞速发展,硬质合金钻头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新型硬质合金钻头不断出现,对硬质合金钻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PCB微钻尺寸微小,其钻尖结构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清楚地观察到。目前,传统的普通直线型钻头一直延续使用, 但随着线路板钻孔的要求越来越高, 包括集成线路板中的高层板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直线型的钻头的适配性有所降低,由于直线型钻头与板材的接触面过多,摩擦阻力大,导致孔壁太粗,影响孔的质量,直接影响线路板的使用质量,且根部容易粘灰,影响排屑,另外现有微钻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爆孔现象,增加废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步切削、根部不易粘灰的微型钻头。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包括钻柄及钻体,所述钻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钻尖部、阶梯钻杆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经一锥形部与钻柄固定连接,所述钻尖部与阶梯钻杆、阶梯钻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过度圆弧刃,其中钻尖部与连接杆的直径相同,且均小于阶梯钻杆,所述钻柄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安装至机床的夹持扁部。

更具体的,所述微型钻头的材质为硬质超细晶钨合金材料,且外部镀有钛层。

更具体的,所述阶梯钻杆的直径比钻尖部、连接杆大0.02mm-0.03mm。

更具体的,所述锥形部的斜面角a为15-18°。

更具体的,所述钻尖部以及阶梯钻杆的螺旋角b为35-40°,所述连接杆的螺旋角为28-32°。

本实用新型存在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采用硬质超细晶钨合金材料,且在外部镀有钛层,有利于提高微型钻头的耐磨性以及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其中阶梯钻杆直径略大于钻尖部,即采用递进式分步完成切削,减少爆孔的出现概率;连接杆的直径略小于阶梯钻杆,减少钻体与孔壁的接触面,避免接触面过大导致孔壁光洁度受损;另外锥形部从传统的20°降至15-18°,有利于根部不粘灰,不易造成排泄物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微型钻头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钻尖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线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头1,包括钻柄2及钻体3,所述钻体3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钻尖部31、阶梯钻杆32以及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一端经一锥形部4与钻柄2固定连接,所述钻尖部31与阶梯钻杆32、阶梯钻杆32与连接杆3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过度圆弧刃34,其中钻尖部31与连接杆33的直径相同,且均小于阶梯钻杆32,所述钻柄2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安装至机床的夹持扁部21。

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微型钻头1的材质为硬质超细晶钨合金材料,且外部镀有钛层,有利于提高微型钻头1的耐磨性以及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其中阶梯钻杆32的直径比钻尖部31、连接杆33大0.025mm,其中阶梯钻杆32直径略大于钻尖部31,即采用递进式分步完成切削,减少爆孔的出现概率,而连接杆33的直径略小于阶梯钻杆32,减少钻体3与孔壁的接触面,避免接触面过大导致孔壁光洁度受损。

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锥形部4的斜面角a为16°,锥形部4从传统的20°降至16°,有利于根部不粘灰,不易造成排泄物堵塞;另外,所述钻尖部31以及阶梯钻杆32的螺旋角b为38°,所述连接杆33的螺旋角为30°,前端钻尖部31以及阶梯钻杆32的螺旋角大,在切削时具有更好的抗弯强度,降低断刀率,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前提下,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