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面反铣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570发布日期:2019-05-28 17:5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面反铣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面反铣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形状有很多种,普通铣床和数控铣床加工槽与直线轮廓、铣镗加工中心上加工型腔、型芯、曲面外形、轮廓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铣刀应用在切削刀具领域。在中国公开号为CN104339009A,公开日为2015年2月11日,实用新型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铣刀,该申请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铣刀,它包括铣刀柄、锥形铣刀连接部以及刀体、刀头,锥形铣刀连接部与刀柄一体设置的,刀体焊接在锥形铣刀连接部端部,刀头焊接在刀体端部,刀头与刀体焊接处固定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的截面为弧形。该申请案中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但在加工一些沉孔类工件,待加工的沉孔的正上方设置有其他部位遮挡,例如,如图1所示的工件,利用该申请案中公开的技术方案直接加工时,待加工的沉孔上方部位与该申请案中公开的铣刀会发生干涉,导致无法加工,在加工过孔直径和加工直径不同的工件时,需要进行刀具的更换。而且铣刀在铣削沉孔时,当排屑过大时,一方面导致铣刀发热严重,另外由于阻力变大,很容易使铣刀出现断刀的问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退屑的装置,能够使铣刀在铣削的过程中方便退屑,进而使铣刀寿命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加工上方有遮挡的沉孔时,不方便退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底面反铣铣刀,能实现工件的加工和退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底面反铣铣刀,包括安装在铣床上的刀杆、设置在刀杆上扇形的刀盘、刀盘靠近刀杆一侧的周缘上设置有可改变切削角大小的刀片和与刀盘相连的用于切断切削屑的切刀,切刀可相对于刀盘摆动,切刀上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双螺纹结构,切刀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为13~15厘米,扇形的刀盘的圆心角为180~270度。现有技术的刀盘为圆柱形,刀盘设置成扇形,相比于现有技术更方便排屑,切刀加工产生的排屑能从刀盘的侧边排出,便于工件的退屑;刀片处于刀盘靠近刀杆一侧的周缘上,刀片和刀杆伸入待加工的孔内,使加工上方有遮挡的沉孔时,刀杆与待加工的沉孔上方部位不会发生干涉;刀盘的周缘上设置有可改变切削角大小的刀片,能实现不同切削角的要求;切刀上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双螺纹结构,双螺旋结构便于将排屑传输出去,有利于退屑;切刀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为13~15厘米,铣削过程产生的排屑过大时,切刀能对排屑进行切削,便于退屑,另外,当排屑堆积过多时,切刀可以起到疏松的作用,便于退屑,当距离大于15厘米时,由于相隔太远达不到便于退屑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和待加工沉孔的加工直径均适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双螺纹结构由梯形螺纹和三角形螺纹组成。梯形螺纹和三角形螺纹,能适应不同排屑的要求,实现更好的排屑。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梯形螺纹的牙高大于三角形螺纹的牙高。梯形螺纹的牙高大于三角形螺纹的牙高,使排屑通过三角形螺纹两侧排出,能满足不同排屑的要求,梯形螺纹起到螺纹间的间隔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刀盘上设置有刀架,刀架端部开有安装槽和支撑翼,切刀安装在安装槽内,支撑翼托住切刀。支撑翼主要用于支撑切刀,安装槽主要用于切刀的安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切刀铰接在刀架的安装槽内,切刀两侧与刀架通过弹簧连接。切刀与刀架通过弹簧连接,使切刀能相对于刀架摆动,便于更好的排屑。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设置在刀盘上刀片的切削角为40~50度。当切削角大于40度或50度时,不便于铣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刀盘和刀杆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螺纹连接。刀盘和刀杆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螺纹连接,便于刀盘的安装和拆卸;能根据孔的大小,对刀盘大小进行调整,能适应不同孔径的要求。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刀片为TCMT16硬质合金刀片。TCMT16硬质合金刀片具有超强耐磨性能、性能稳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刀杆的材料为40Cr。40Cr的刀杆具有制造承受重负荷、低冲击及具有较好耐磨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加工上方有遮挡的沉孔时,不方便退屑的问题,能实现工件的加工和退屑;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反铣的方式加工,能够对上方有遮挡的沉孔进行加工;

3.本实用新型的刀盘采用扇形结构,便于铣削时的退屑;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针对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一样待加工沉孔的加工直径不一样或者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不一样待加工沉孔加工直径一样或者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不一样待加工沉孔的加工直径不一样的情况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待加工的工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螺纹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刀杆与刀盘的安装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刀片,2、刀盘,3、刀杆,4、切刀,5、固定螺钉,6、双螺纹结构,7、三角形螺纹,8、梯形螺纹,9、刀架,10、安装槽,11、支撑翼,12、螺钉,13、待加工工件,14、待加工沉孔,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底面反铣的铣刀包括刀片1、刀盘2、刀杆3、切刀4和刀架9。

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刀杆3安装在铣床上,刀杆3的材料为40Cr。刀盘2为扇形结构,扇形的刀盘的圆心角为180~270度。刀盘2和刀杆3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螺纹连接,刀盘2与刀杆3之间通过螺钉12连接。刀盘2上设置有刀片1,刀片为TCMT16硬质合金刀片,刀片1的切削角为40~50度。刀片1安装在刀盘2靠近刀杆3一侧的周缘上,刀片1为三角的星形结构,刀片1三角的端部的切削角均不相同,刀片1与刀盘2之间通过固定螺钉5紧固,通过送开固定螺钉5和旋转刀片1可实现切削角大小改变。

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刀盘2上设置有刀架9,刀架9端部开有安装槽10和支撑翼11,切刀4安装在安装槽10内,支撑翼11托住切刀4。安装槽10为T形结构,切刀4铰接在刀架9的安装槽10内,切刀4两侧与刀架9通过弹簧15连接,使切刀4能相对于刀盘2摆动。切刀4上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双螺纹结构6,双螺纹结构6由梯形螺纹8和三角形螺纹7组成。梯形螺纹8的牙高大于三角形螺纹7的牙高。切刀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为13~15厘米。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使用时,将待加工工件13固定安装到铣床上,使工件上待加工沉孔14朝下放置;将铣刀安装到铣床上;控制铣刀向下移动,使其到达待加工沉孔14内;沿待加工沉孔14的径向方向移动一个设计偏心值;控制铣刀旋转,加工待加工工件13;按照进刀方向的相反方向退刀;取下待加工工件13和卸下铣刀。通过调整设计偏心值,使针对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一样待加工沉孔的加工直径不一样或者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不一样待加工沉孔加工直径一样或者待加工工件的过孔直径不一样待加工沉孔的加工直径不一样的情况均适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