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7918发布日期:2019-06-22 01: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门铰链、车门总成属于是大批量生产,不仅是生产量大,组成它的配件情况多样,而且其装配工艺也是很讲究的,从预压装衬套、压衬套、装销轴垫片、铆接等等,这些步骤都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要求紧密性非常高。

就从预压衬套、压衬套进行加工这一步骤来讲,铰链除了位置度以外,还要对扭力进行控制。之前完成这个过程是经过调整位置,衬套在装销轴时不断压伤;无法满足扩大衬套尺寸,扩孔后零件不在原来位置,员工不断把零件摆正;无法满足扭力要求,添加返工步骤实现的,这种模式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圆形转台、均匀设置在转台圆周上的多个工作台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转台旁边的预压单元和压板单元,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圆形定位销,安装时,衬套原件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安装孔中,然后放置在定位销上。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预压单元将衬套原件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贴合,然后通过压板单元将衬套单元的一端翻边,从而将衬套固定在安装孔内,而且,通过转台上设置多个工作台,可以将衬套压制的多个工序依次排列在转台的外周,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的衬套原件呈T字形,包括环形底板、一体化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柱形衬套部,所述衬套部与底板的内圈连接,所述衬套部的由一块铁片围绕形成,且铁片的两侧叠放。

所述的衬套部的高度大于安装孔的深度,该设置使得衬套的一端可以翻边形成水平的压接部,从而通过压接部、底板以及衬套部形成工字型的结构,从而将衬套原件固定在安装孔内。

所述的铁片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的内壁周长,或略大于安装孔内壁周长,使得铁片可以紧贴安装孔内壁,避免铁片与安装孔内壁存在孔隙,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转动,无法满足扭矩要求。

所述的定位销的直径与底板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预压单元包括顶部的预压气缸以及设置在预压气缸底部的扩孔芯棒,所述扩孔芯棒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内径,且两者之差为铁片的厚度。扩孔芯棒从上插入衬套原件中,将衬套原件的铁片向外扩展,使得铁片的两端叠放处分开,并与安装孔内壁紧贴。

所述的扩孔芯棒的底端设有倒角。

所述的压板单元包括顶部的压板气缸以及设置在压板气缸底部的压板,所述压板底部设有倒圆台形凸起,压制时,所述凸起插入经预压的衬套原件中,设置倒圆台形凸起,可以引导贴片的上部向外翻折形成水平的压接部。

所述的工作台的数量至少为3,且所述转台每次转动的角度为360°/N,所述 N为工作台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这种工装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工人的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节约了成本:一个压板做到流畅的加工到位,省去了设备和操作人员,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衬套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好衬套的待加工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转台,2为工作台,3为定位销,4为预压单元,5为压板单元,6 为底板,7为衬套部,8为叠放,9为待加工零件,10为压接部,11为预压气缸, 12为扩孔芯棒,13为倒角,14为压板气缸,15为压板,16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衬套压装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圆形转台1、均匀设置在转台1圆周上的三个工作台2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转台1旁边的预压单元4和压板单元5,工作台2上设有圆形定位销3,安装时,衬套原件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安装孔中,然后放置在上料工位的定位销3上,然后转台1每次转动120°,依次将待加工零件送至预压单元4和压板单元5进行加工。

衬套原件的结构如图2所示,呈T字形,包括环形底板6、一体化设置在底板 6上表面的柱形衬套部7,衬套部7与底板6的内圈连接,衬套部7的由一块铁片围绕形成,且铁片的两侧叠放8。

衬套部7的高度大于安装孔的深度,该设置使得衬套的一端可以翻边形成水平的压接部10,从而通过压接部10、底板6以及衬套部7形成工字型的结构,如图 3所示,从而将衬套原件固定在安装孔内。铁片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的内壁周长,或略大于安装孔内壁周长,使得铁片可以紧贴安装孔内壁,避免铁片与安装孔内壁存在孔隙,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转动,无法满足扭矩要求。

定位销3的直径与底板6的内径相同。

预压单元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顶部的预压气缸11以及设置在预压气缸 11底部的扩孔芯棒12,扩孔芯棒12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内径,且两者之差为铁片的厚度。扩孔芯棒12从上插入衬套原件中,将衬套原件的铁片向外扩展,使得铁片的两端叠放8处分开,并与安装孔内壁紧贴。扩孔芯棒12的底端设有倒角13。

压板单元5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顶部的压板气缸14以及设置在压板气缸 14底部的压板15,压板25底部设有倒圆台形凸起16,压制时,凸起16插入经预压的衬套原件中,设置倒圆台形凸起16,可以引导贴片的上部向外翻折形成水平的压接部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