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1691发布日期:2019-09-25 01:3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动梁式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作为一种加工设备在工厂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加工效率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工厂使用。目前动梁式数控龙门加工中心都设有冷却液箱,利用冷却液对切削刀具进行降温,但在循环使用中,对切削刀具降温后的冷却液是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冷却,冷却速度慢,影响对切削刀具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可快速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速度快,有利于对切削刀具的降温。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机体100及冷气机200,所述机体100内部设有V型底板110,所述V型底板110将所述机体100内部分为加工腔120及冷却腔130,所述冷气机200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却腔13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V型底板110的底部具有沿所述V型底板11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开口111,所述冷却腔130底部具有冷却液,所述冷却腔130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挡板140及第二挡板150,所述第一挡板140及所述第二挡板150均位于冷却液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40呈倒V型,所述第一挡板140的倒V型顶端具有向下的第一条形槽141,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的位置与所述条形开口111相对应,所述第一条形槽141两侧设有若干第二条形槽142,所述第二条形槽1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条形槽142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连通,所述第二条形槽142底部沿所述第二条形槽14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43;所述第二挡板150呈V型、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40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50的V型底部靠近所述第一挡板140的一侧设有向下的第三条形槽151,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相对应,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上设若干第二通孔152,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两侧设设有若干第四条形槽153,所述第四条形槽15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条形槽15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四条形槽153与所述第三条形槽151连通,若干所述第四条形槽153与若干所述第二条形槽142一一对应,所述第四条形槽15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三通孔154;

所述第一挡板14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挡板150内;所述冷却腔130底壁向上拱起呈锥形,所述冷却腔130底壁与所述第二挡板150之间设有隔板500,所述隔板500为漏斗状、且所述隔板500周沿与所述机体100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500的底端具有第一开口510,所述第一开口510位于所述冷却腔130底壁的锥形顶部的正上方;

所述机体100侧壁上设有通气管300及冷却液管400,所述通气管300及所述冷却液管400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机体100侧壁与所述冷却腔130连通、且所述通气管300位于所述冷却液管400上方,所述通气管300及所述冷却液管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工腔120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形槽与所述第四条形槽均为V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为5mm-10mm。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条形槽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两侧,若干所述第四条形槽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条形槽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液对切削刀具冷却后通过条形开口落于第一条形槽,然后顺着第二条形槽流下,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一通孔落与第四条形槽内,另一部分流至第一挡板末端后落于第二挡板,之后通过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落于冷却腔底部,在这过程中,冷却液成多股流下,同时冷风机对冷却腔内通入冷气,对冷却液进行高效降温,冷却液快速冷却,可增强冷却液对切削刀具的降温效果;同时对冷却液冷却后的冷气通过通气管,进入加工腔,可降低加工腔内的温度,有利于切削刀具的冷却,同时也对安装于加工腔内的主轴电机等其他零件也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另外,漏斗状隔板及冷却腔锥形底壁的设置,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容易沉淀于隔板下方,使循环的冷却液更少粉末杂质,同时也方便于金属粉末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机体100,V型底板110,条形开口111,加工腔120,冷却腔130,第一挡板140,第一条形槽141,第二条形槽142,第一通孔143,第二挡板150,第三条形槽151,第二通孔152,第四条形槽153,第三通孔154,冷气机200,通气管300,冷却液管400,隔板500,第一开口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航空金属件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机体100及冷气机200,所述机体100内部设有V型底板110,所述V型底板110将所述机体100内部分为加工腔120及冷却腔130,所述冷气机200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却腔13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V型底板110的底部具有沿所述V型底板11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开口111,所述冷却腔130底部具有冷却液,所述冷却腔130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挡板140及第二挡板150,所述第一挡板140及所述第二挡板150均位于冷却液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40呈倒V型,所述第一挡板140的倒V型顶端具有向下的第一条形槽141,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的位置与所述条形开口111相对应,所述第一条形槽141两侧设有若干第二条形槽142,所述第二条形槽1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条形槽142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连通,所述第二条形槽142底部沿所述第二条形槽14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43;所述第二挡板150呈V型、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40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50的V型底部靠近所述第一挡板140的一侧设有向下的第三条形槽151,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相对应,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上设若干第二通孔152,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两侧设设有若干第四条形槽153,所述第四条形槽15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条形槽15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四条形槽153与所述第三条形槽151连通,若干所述第四条形槽153与若干所述第二条形槽142一一对应,所述第四条形槽15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三通孔154;

所述第一挡板14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挡板150内;所述冷却腔130底壁向上拱起呈锥形,所述冷却腔130底壁与所述第二挡板150之间设有隔板500,所述隔板500为漏斗状、且所述隔板500周沿与所述机体100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500的底端具有第一开口510,所述第一开口510位于所述冷却腔130底壁的锥形顶部的正上方;

所述机体100侧壁上设有通气管300及冷却液管400,所述通气管300及所述冷却液管400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机体100侧壁与所述冷却腔130连通、且所述通气管300位于所述冷却液管400上方,所述通气管300及所述冷却液管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工腔120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液对切削刀具冷却后通过条形开口111落于第一条形槽141,然后顺着第二条形槽142流下,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一通孔143落与第四条形槽153内,另一部分流至第一挡板140末端后落于第二挡板150,之后通过第二通孔152及第三通孔154落于冷却腔130底部,在这过程中,冷却液成多股流下,同时冷风机对冷却腔130内通入冷气,对冷却液进行高效降温,冷却液快速冷却,可增强冷却液对切削刀具的降温效果;同时对冷却液冷却后的冷气通过通气管300,进入加工腔120,可降低加工腔120内的温度,有利于切削刀具的冷却,同时也对安装于加工腔120内的主轴电机等其他零件也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另外,漏斗状隔板及冷却腔锥形底壁的设置,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容易沉淀于隔板下方,使循环的冷却液更少粉末杂质,同时也方便于金属粉末的回收。

具体地,所述冷风机为蒸发式冷气机200,成本低、效能大,同时环保无污染;所述第一挡板140与所述第二挡板150的两端与所述冷却腔130侧壁通过焊接固定,两侧与所述冷却腔130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冷却腔130的侧壁、并正对于所述第一挡板140及所述第二挡板150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形槽142与所述第四条形槽153均为V型槽;有利于冷却液的流通,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143、所述第三通孔154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条形槽142及所述第四条形槽153的V型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143及所述第三通孔154的直径为5mm-10mm;使冷却液成多股流下,增大冷却液与冷气的接触面积,增强冷气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条形槽14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141两侧,若干所述第四条形槽15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条形槽151两侧;具体地,所述第二条形槽142及所述第四条形槽153数量至少为8,使冷却液成多股均匀流下,增强冷气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