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3801发布日期:2019-08-10 00:09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本方案依托天津市滨海新区轨道交通z4线工程,该工程中本单位负责10.924km高架区间桥梁及三座高架车站施工。

在高架车站施工作业中需采用大量弯折形状、长短及直径不同的钢筋作为浇筑梁箱、桥墩等混凝土结构的支撑龙骨,上述施工工艺中不可避免的涉及钢筋切断加工,然而传统手动机械钢筋剪切器剪断钢筋时,钢筋端部断面呈楔形状,钢筋长度误差在5mm左右。在小型钢筋构件加工时(例如模板内部支撑),对构件精度影响较大。

经对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发现与本技术方案最相关的如下专利文献:

一种用于钢材剪切的建筑机械装置的使用方法(cn107756033a)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材剪切的建筑机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主体和支架,支架固定设置于主体底部,主体内部一侧设有小钢筋传送辊,小钢筋传送辊一侧设有若干大钢筋上传送辊,大钢筋上传送辊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大钢筋上传送辊一侧设有第一传动电机,第一传动电机设置于主体外部一侧,大钢筋上传送辊与第一传动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大钢筋上传送辊底部设有大钢筋下传送辊,大钢筋上传送辊与大钢筋下传送辊之间设有钢筋传送通道,钢筋传送通道内部设有钢筋,本发明通过对钢筋与钢板剪切同时分开进行,一方面有利于节约机器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钢材剪切效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利用价值高。

通过对上述公开专利文献的对比分析,申请人认为,本申请中的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更适用于现场施工使用,且与上述专利中的装置结构、使用方法及达到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经分析上述专利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手动机械钢筋剪切器精度低,断口截面形状各异,切断精度低等问题,具有造价成本低、结构简单、切断精度高以及便于刀片更换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装有剪切刀座及后固定支架板,且底座上活动安装有长度均可调的喂料支架;后固定支架板内转动连接有活动压板,该活动压板的一端铰装连接有与剪切刀座滑动配合的剪切刀,且活动压板的顶部固装有压杆。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喂料支架包括多层滑动套装的方钢管,该方钢管的一端与底座螺栓固定连接,且方钢管中部的接缝处安装有固定卡扣;方钢管的一端铰装有缓冲弯杆,该端的方钢管上固装带有紧固螺栓的钢筋固定块;缓冲弯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底座的顶部。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剪切刀座及剪切刀内均固定嵌装有刀片,该刀片沿剪切刀的滑动方向对向设置。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方钢套管的延伸方向与底座的延伸方向垂直。

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筋剪切装置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在活动压板顶部固接压杆;

步骤二:安装喂料支架,喂料支架与底座间采用栓接固定,调整喂料支架标高,并调节固定角度,使喂料支架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垂直;

步骤三:将待切断的钢筋根据长度需求做好标记,将钢筋放置在喂料支架上,切断位置的标记正对刀片切割位置;

步骤四:向下按压压杆切断钢筋;

步骤五:根据刀片损耗情况及时更换剪切刀座及剪切刀内嵌装的刀片。

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通过底座上固定的剪切刀座,以及剪切刀座内水平滑动安装的剪切刀对钢筋进行剪切加工;通过活动压板及压杆为剪切刀提供水平的剪切动力,并且由于压杆的长度远大于剪切刀的长度,此时由固定支架板为活动压板提供支点,由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实现压杆为剪切刀提供成比例的剪切力;通过喂料支架支撑并定位输送待剪切的钢筋;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并调节方钢管的伸出长度;通过钢筋固定快螺栓固定待切割钢筋,防止钢筋切割时发生不可控位移,甚至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问题;通过缓冲弯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方钢管及底座上的支撑方式,缓解钢筋剪切受力时其施加给喂料支架的作用力,避免多次剪切操作后喂料支架与底座的连接角度变化等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的施工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剪切装置剪切后钢筋的的断口形状及长度精度问题,同时该施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喂料快捷、易于安装、可重复利用、易于实现及剪切精度高、断口断面平整等明显优势,是一种具有较高创造性的人工钢筋剪切装置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方钢管;2-固定卡扣;3-喂料支架;4-剪切刀座;5-剪切刀;6-固定支架板;7-活动压板;8-压杆;9-底座;10-钢筋固定块;11-缓冲弯杆;12-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包括底座9,底座顶部固装有剪切刀座4及后固定支架板6,且底座上活动安装有长度均可调的喂料支架3;后固定支架板内转动连接有活动压板7,该活动压板的一端铰装连接有与剪切刀座滑动配合的剪切刀5,且活动压板的顶部固装有压杆8。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喂料支架包括多层滑动套装的方钢管1,该方钢管的一端与底座螺栓固定连接,且方钢管中部的接缝处安装有固定卡扣2;方钢管的一端铰装有缓冲弯杆11,该端的方钢管上固装带有紧固螺栓的钢筋固定块10;缓冲弯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底座的顶部。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剪切刀座及剪切刀内均固定嵌装有刀片12,该刀片沿剪切刀的滑动方向对向设置。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方钢套管的延伸方向与底座的延伸方向垂直。

一种人工钢筋剪切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筋剪切装置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在活动压板顶部固接压杆;

步骤二:安装喂料支架,喂料支架与底座间采用栓接固定,调整喂料支架标高,并调节固定角度,使喂料支架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垂直;

步骤三:将待切断的钢筋根据长度需求做好标记,将钢筋放置在喂料支架上,切断位置的标记正对刀片切割位置;

步骤四:向下按压压杆切断钢筋;

步骤五:根据刀片损耗情况及时更换剪切刀座及剪切刀内嵌装的刀片。

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一种实例: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人工切断直径≤16mm钢筋采用时,保证钢筋端部断面为平面,降低现有技术中楔形断面对钢筋长度精度的影响,可提高钢筋下料精度及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人工钢筋剪切装置在使用时需先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需在活动压板顶部固装压杆,并且在底座一侧沿垂直于底座延伸方向螺栓固装喂料平台,该喂料平台的喂料方向正对刀片的剪切位置,并且通过调节固定卡扣的松紧以及待剪切钢筋的整体长度调节方钢管的伸出长度,调节完成后用缓冲弯杆连接底座及喂料平台;人工钢筋剪切装置组装完成后,需将底座放置在平整的地面或平台上,并根据设计需要在待剪切钢筋上划线标记,而后将带剪切钢筋放置在喂料平台上并由喂料平台上的钢筋固定块螺栓固定钢筋,而此时钢筋的划线标记处应位于刀片的剪切位置;剪切作业时仅需工作人员手持压杆下压,由于压杆长度远大于剪切刀长度,根据最简单的杠杆原理由活动压板推动剪切刀在剪切刀座内滑动,从而为钢筋剪切提供动力;剪切完成后需测量钢筋长度以及钢筋断口平整度,最后根据剪切效果适当更换刀片。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