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3013发布日期:2020-03-27 20:50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属于机床外观防护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床整机防护罩多采用左、右对拉门,门拉开的距离要大于最大加工直径,工件才能正常进出加工区域,增大了机床的安装使用占地面积,加工直径大到一定程度的工件还不得不采用双层拉门结构,拉门不但容易晃动,且稳固性差,而较大的防护罩门需要采用人力拉动,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影响了机床加工的生产效率,因此自动升降门结构解决了机床用户厂房面积有限的问题,并能有效使用机床的防护来进行加工,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立式机床用户厂房面积有限,左、右对拉门占地面积大,手动拉门工作强度大、易晃动,影响机床有效防护及加工生产效率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该装置适用于立式机床上,既能有效使用机床的防护来进行加工,能够防止铁屑的蹦出,冷却液的溅出也能有效的利用厂房的使用面积、实现了防护升降门与机床程序的互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包括升降门、左门立柱、直线导套副圆导轨、油缸、油缸下支架、油缸上支架、门上极限撞块、上行程开关、右门立柱、下行程开关、门下极限撞块、滑块连接体、直线导套滑块、油缸上进、出油管和油缸下进、出油管。

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设计成由左、右双油缸推动,左门立柱、右门立柱分别位于升降门的左、右两侧,并在内部设有油缸,两侧油缸的下端分别铰接固定于油缸下支架上,油缸下支架安装固定在左门立柱和右门立柱的底座上,采用球铰接固定,在左门立柱和右门立柱的外侧立板中,固定有上、下各两处支架,直线导套副圆导轨与支架固定连接,四件滑块连接体固定在升降门的两侧,左、右各两件,并处于左门立柱和右门立柱的内部,上端的滑块连接体与直线导套滑块、油缸上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下端的滑块连接体与直线导套滑块固定连接,油缸的推拉杆上端与左门立柱和右门立柱的油缸上支架也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固定在直线导套副圆导轨的上、下两端,门上极限撞块固定连接在上部滑块连接体的上端,门下极限撞块固定连接在下部滑块连接体的下端,上行程开关、下行程开关、上极限撞块和下极限撞块只安装在左门立柱中,油缸上进、出油管和油缸下进、出油管分别位于油缸的上、下两端。上端的滑块连接体与直线导套滑块、油缸上支架的固定连接,组成一个整体部件,这样通过油缸液压系统的作用,直线导套滑块可在直线导套副上滑动,组成一体的这三个部件和下端的滑块连接体与直线导套滑块便可推动升降门沿直线导套副圆导轨导向升降,油缸的推拉杆上端与左门立柱和右门立柱的油缸上支架采用的铰接连接方式,可抵消应力,部分消除安装不正、导向不正而产生的阻力,油缸下端与支架球铰接,也消除安装不正产生的应力,两油缸推拉杆中心线与直线导套副中心线对称布置在升降门的重心所在平面上,简化了受力,把通常采用左、右对拉门设计占用的地面以上空间,移到地面以下,有效的利用了地面以下的空间,两个油缸的油量,采用分流集流阀控制,通调整,使左、右油缸油量相等,可保持左、右油缸推拉杆升降同步,升降门左、右端正,平稳的升降,采用液压锁,可使升降门在关闭状态,液压泵停止工作,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采用双作用的双向油缸,上、下行程末端均带有缓冲阀,减缓门在上、下行程末端产生的强烈撞击,省略了通常设计采用的配重结构,最终有效的实现了升降门的自动升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实用,可防止铁屑蹦出、冷却液溅出,有效的解决了机床整机防护罩升降门的自动升降、手动拉门占地面积大和工作强度大的难题,减少了机床安装使用的占地面积,有效的利用了地面以下的空间,在机床使用厂房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意义重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床加工生产效率,防止机床在运行时操作者及其他人接近加工区域时受到意外的伤害,实现了防护升降门与机床程序的互锁,适用于立式机床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立柱反方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两侧油缸与油缸上支架、油缸下支架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的电磁铁动作表。

图中标号:

1、升降门,2、左门立柱,3、直线导套副圆导轨,4、油缸,5、油缸下支架,6、油缸上支架,7、门上极限撞块,8、上行程开关,9、右门立柱,10、下行程开关,11、门下极限撞块,12、滑块连接体,13、直线导套滑块,14、油缸上进、出油管,15、油缸下进、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包括升降门1、左门立柱2、直线导套副圆导轨3、油缸4、油缸下支架5、油缸上支架6、门上极限撞块7、上行程开关8、右门立柱9、下行程开关10、门下极限撞块11、滑块连接体12、直线导套滑块13、油缸上进、出油管14和油缸下进、出油管15,所述左门立柱2、右门立柱9分别位于升降门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安装有油缸4,两侧油缸4分别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与油缸下支架5连接,油缸下支架5固定在左门立柱2和右门立柱9的底座上,两侧油缸4的推拉杆上端与左门立柱2和右门立柱9的油缸上支架6也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在左门立柱2和右门立柱9的外侧立板中,固定有上、下各两处支架,两套直线导套副圆导轨3与分别与各自的支架固定连接,滑块连接体12固定在升降门1的两侧,滑块连接体12共四件,分别布置于升降门1两侧的上、下位置,上端的滑块连接体12分别与直线导套滑块13、油缸上支架6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下端的滑块连接体12与直线导套滑块13固定连接,上行程开关8和下行程开关10分别固定安装在左门立柱2中的直线导套副圆导轨3的上、下两端,门上极限撞块7固定连接在上部滑块连接体12的上端,门下极限撞块11固定连接在下部滑块连接体12的下端,门上极限撞块7、上行程开关8、下行程开关10和门下极限撞块11只在一侧有,均布置在左门立柱2内,油缸上进、出油管14和油缸下进、出油管15分别位于油缸的上、下两端。上端的滑块连接体12与直线导套滑块13、油缸上支架6的固定连接,组成一个整体部件,这样通过油缸液压系统的作用,直线导套滑块可在直线导套副上滑动,组成一体的这三个部件和下端的滑块连接体12与直线导套滑块13便可推动升降门1沿直线导套副圆导轨3导向升降。油缸4的推拉杆上端与左门立柱2和右门立柱9的油缸上支架6采用的铰接连接方式,可抵消应力,部分消除安装不正、导向不正而产生的阻力。当上行程开关8与安装于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门上极限撞块7上滑撞击时,上行程开关8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升降门1的上滑过程便立即停止;当下行程开关10与门下极限撞块11下滑撞击时,下行程开关10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升降门1的下滑过程便立即停止。上行程开关8与下行程开关10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控制机械设备的行程和限位保护。油缸4的油量采用分流集流阀控制,通过调整,使液压系统中由同一个油源向两个以上执行元件供应相同的流量(等量分流),再从两个执行元件收集等流量或按比例的回油量,以实现两个执行元件其间的速度保持同步或定比关系,通过调整使左、右两侧油缸4的油量相等,保持升降同步,采用液压锁,防止机床运行时操作者及其他人接近加工区域受到意外伤害,升降门1在机床运行时不允许打开,如果硬打开的话,机床就会停机,实现了防护升降门1与机床程序互锁。在机床正常加工时,泵停止工作,也就是升降门1的关闭状态,因为采用了液压锁,泵可以停止工作,从而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采用双作用油缸4,上、下行程末端均带有缓冲阀,减缓升降门1在上、下行程末端产生的强烈撞击,省略了通常设计采用的配重结构。

该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适用于立式机床上。

使用方法:

本装置固定于地面以下,上半部分完全露出于地面,并由电气系统来控制,当立式机床准备工作时,两侧油缸4的上端推拉杆开始推动升降门1上升,油液从油缸下进、出油管15进入,门上极限撞块7与上行程开关8碰撞后,升降门1停止上升滑行,停留在地面以上的行程位置,起到保护作用,立式机床便可开始工作;当立式机床完成工作后,两侧油缸4的上端推拉杆开始推动升降门1下落,通过油缸上进、出油管14进油和油缸4推拉杆的自重,升降门1下滑至地面以下的行程位置,门下极限撞块11与下行程开关10发生碰撞,升降门1停止下滑,因为是双作用油缸,两根管都是既进油又回油;升降门1主要由液压系统推动,升降门1的升、降位置由上行程开关8和下行程开关10来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