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0664发布日期:2019-10-13 03:0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加工时,由操作人员将需要待加工材料(数控铣床能加工的材质匀可运用此设备装夹,如钢、铜、铝、塑胶等等)固定于加工工作台上,然后进行水平和垂直教正以及分中定位,最后输入加工程序进行加工。目前现有的装夹设备通常采用速干胶水,或材料底部锁螺丝的固定方式。不难看出,上述装夹方式存在操作繁琐,且装夹板上,每个位置的材料都需要独立编制加工程序,大大降低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待加工产品装夹繁琐,提供一种新型的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包含有,

装夹板体,其上陈列有单元装夹工位,各所述单元装夹工位均具有前定位插销槽、侧定位插销槽及后定位滑动槽,所述前定位插销槽、所述侧定位插销槽及所述后定位滑动槽分别处于待加工材料的前面、侧面及后面;

前定位插销,其布置于所述前定位插销槽处,所述前定位插销的后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的前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的前向定位;

侧定位插销,其布置于所述侧定位插销槽处,所述侧定位插销的侧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的侧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的侧向定位;以及,

固定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后定位滑动槽处,所述固定组件具有前活动滑块、后活动滑块、中间挤压块、中间螺丝及中间螺丝底座,所述中间螺丝竖向设置且处于所述中间螺丝底座的上方,所述中间挤压块环绕于所述中间螺丝的上段的外围且与其相固定结合,所述中间挤压块的前面具有自下而上向前斜向的第一斜面,所述前活动滑块的后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面接触的第二斜面,所述前活动滑块的前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的后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的后向定位;

所述中间螺丝的下段延伸入所述中间螺丝底座内,藉由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使得所述中间挤压块能够对所述前活动滑块施加向前的力,以此实现所述前活动滑块前压待加工材料。

作为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挤压块的后面为自下而上向后斜向的第三斜面,所述后活动滑块的前面具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面接触的第四斜面。

作为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的优选方案,在前后相邻的两个单元装夹工位中,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槽与处于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后定位滑动槽相连通,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的后面用于与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的前面相面接触,藉由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使得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中间挤压块能够对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施加向后的力,以此实现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后压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采用前定位插销、侧定位插销及固定组件共同定位待加工材料,装夹方便,既省去底部锁螺丝方式,所需材料底部钻孔攻牙的繁琐操作,又免去速干胶水及脱胶济的使用成本。2.利用不同规格的前定位插销、侧定位插销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待加工材料的定位,灵活多变。3.单元装夹工位的陈列分布,即,容易获得位置坐标,有利于一体化加工的程序编写。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夹装动作前)。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夹装动作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3,图中示出的是数控铣床用材料加工装夹设备。该装夹设备主要由装夹板体1、前定位插销2、侧定位插销3、固定组件4等部件组成。

所述装夹板体1上矩形陈列有单元装夹工位10。所述单元装夹工位1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各所述单元装夹工位10均具有前定位插销槽101、侧定位插销槽102及后定位滑动槽103。所述前定位插销槽101、所述侧定位插销槽102及所述后定位滑动槽103分别处于待加工材料5的前面、侧面及后面。

所述前定位插销2布置于所述前定位插销槽101处。所述前定位插销2的后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5的前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5的前向定位。

所述侧定位插销3布置于所述侧定位插销槽102处。所述侧定位插销3的侧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5的侧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5的侧向定位。

所述固定组件4布置于所述后定位滑动槽103处。所述固定组件4具有前活动滑块41、后活动滑块42、中间挤压块43、中间螺丝44及中间螺丝底座45。所述中间螺丝44竖向设置且处于所述中间螺丝底座45的上方。所述中间挤压块43环绕于所述中间螺丝44的上段的外围且与其相固定结合。所述中间挤压块43的前面具有自下而上向前斜向的第一斜面431。所述前活动滑块41的后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431相面接触的第二斜面411。所述前活动滑块41的前面用于与待加工材料5的后面相面接触,以实现其对待加工材料5的后向定位。所述中间挤压块43的后面为自下而上向后斜向的第三斜面432,所述后活动滑块42的前面具有与所述第三斜面432相面接触的第四斜面421。

所述中间螺丝44的下段延伸入所述中间螺丝底座45内。藉由所述第一斜面431与所述第二斜面411,使得所述中间挤压块43能够对所述前活动滑块41施加向前的力,以此实现所述前活动滑块41前压待加工材料5。再请参见图4和5,装夹前,所述前活动滑块41与待加工材料5间可以存在一间隙。下拧所述中间螺丝44,所述中间螺丝44带动所述中间挤压块43下移,所述所述中间挤压块43又带动所述前活动滑块41沿着所述后定位滑动槽103前移,直至与待加工材料5相抵。再进一步地下拧所述中间螺丝44,所述前活动滑块41始终保证向前趋势以前压待加工材料5。

在前后相邻的两个单元装夹工位10中,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槽101与处于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后定位滑动槽103相连通,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42的后面用于与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2的前面相面接触。藉由所述第三斜面432与所述第四斜面421,使得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中间挤压块43能够对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42施加向后的力,以此实现前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后活动滑块42后压后面的单元装夹工位10中的所述前定位插销2。

再请参见图1和2,对于夹装设备整体来说,利用不同规格的所述前定位插销2、所述侧定位插销3,或弃用部分的所述前定位插销2、所述侧定位插销3及所述固定组件4,可适用不同规格的待加工材料5、可批量装夹材料。

而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