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810发布日期:2019-11-12 23:3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在小活塞装配过程中对活塞密封圈进行自动装配并对装配完的小活塞进行调压。



背景技术:

活塞作为重型汽车和工程机械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和精度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关键特性的质量指标。密封圈作为小活塞上的关键部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抗腐蚀能力强,不易老化,工作寿命长,耐磨性好。将密封圈准确地安装在小活塞中,要求定位准确,由于实现自动化安装较难,目前大部分装配仍为人工装配,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为生产符合要求的小活塞,还需要对小活塞进行调压,并将不合格的小活塞予以剔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小活塞装配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调压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小活塞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及自动调压功能,并将压力不合格的小活塞舍弃,减少人力成本,可靠性高。保证小活塞密封圈装配的准确性,使得装配过程稳定可靠,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下料机构5及控制台机构,所述上料机构1位于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右侧,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完成安装密封圈后,运送至位于其左侧的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所述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位于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右侧,所述下料机构5位于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左侧,所述控制台机构位于上料机构1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以及下料机构5均安装主体框架上,控制台机构通过通讯线分别与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下料机构5连接。

所述上料机构1是:料架把手102连接在料架隔板A101上,料架隔板A101与横向滑轨104、纵向滑轨105连接,横向滑轨104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小活塞103置于料架隔板A101上,在伺服电机A109、伺服电机B113的驱动下沿横向滑轨104、纵向滑轨105运行;伺服电机A109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球轴承108与滚珠丝杠A106通过丝杆端座107相连,伺服电机A109通过球轴承108与滚珠丝杠A106相连,从而带动料架隔板A101左右运动;伺服电机B113与联轴器A112通过螺钉固定在伺服固定板A111上,伺服电机B113通过联轴器A112与滚珠丝杠B110连接,带动料架隔板A101前后运动;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并与上料滑轨固定板114相连,步进电机115固定在上料滑轨固定板114上,驱动同步带120运动;上料滑轨固定板114上有三个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8和一个直线导轨A125,同步带120由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8限定位置,步进电机115带动三轴气缸A121沿直线导轨A125往复运动;在三轴气缸A121的后面,由双轴气缸A117带动限位垫块116前后运动;在三轴气缸A121的下方,气动手指A123通过夹爪缸固定板A122与三轴气缸A121相连,开闭型夹爪A124与气动手指A123连接,在气动手指A123的驱动下完成对小活塞103的夹取工作。

所述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是:双轴双杆气缸201与缸固定板A202相连,缸固定板A202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双轴双杆气缸201通过密封圈推板连接块203与密封圈推板204相连,密封圈料架206竖直放在密封圈推板204上;密封圈料架挡片207贯穿密封圈料架206的通孔;密封圈送料滑道205在主体框架上,密封圈推板204贯穿其中,光纤固定板208固定在密封圈送料滑道205侧面;对射光纤传感器A209由光纤固定板208固定,压板211与压块210连接,待安装的密封圈由密封圈推板204运送至压板211的圆形凹槽处;缸固定板C217与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相连,双轴气缸B216固定在缸固定板C217上,在双轴气缸B216的下方,气动手指B219通过缸固定板B215与双轴气缸B216相连,芯轴夹爪214与气动手指B219连接,在气动手指B219的驱动下完成对芯轴213的夹取;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通过光纤固定板208固定在主体框架上。

所述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是:缸固定板D301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三轴气缸B302与缸固定板D301连接在一起,缸固定板E303与三轴气缸B302固连,三轴气缸C304安装在缸固定板E303上;缓冲器固定板A305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缓冲器A316固定在缓冲器固定板A305上;角铝递进板A306固定在三轴气缸C304上,由三轴气缸C304驱动其运动;角铝顶板307与角铝递进板A306固连,角铝顶板307的另一侧与角铝递进板B311相接触,在角铝递进板B311的右侧,直线轴承固定板313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直线轴承315安装在角铝递进板B311与直线轴承固定板313之间,直线轴承315内部有滑动轴314;上料挡板固定板309固定在主体框架上,上料挡板308固定在上料挡板固定板309上;小活塞滑道310固定在主体框架上,递进加厚板312与角铝递进板A306相连,由三轴气缸B302、三轴气缸C304驱动;所述角铝递进板B311、递进加厚板312上均装有传感器。

所述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是:无杆气缸401、垫块402安装在滑台缸固定板403上,双轴气缸C404固定在缸固定板F405上,缸固定板F405与缸固定板G417固定连接,缸固定板G417安装在无杆气缸401上,无杆气缸401带动安装在缸固定板G417上的双轴气缸C404运动;在双轴气缸C404的下方,气动手指C406通过夹爪缸固定板C425与双轴气缸C404相连,开闭型夹爪B407与气动手指C406连接,完成对小活塞103的夹取工作;调压固定底板408安装在直线导轨B409上,直线导轨B409固定在移料调压底座410上,移料调压底座410通过直线导轨滑块在滑轨413上往复运动,滑轨413安装在调压底板414上,调压底板414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缓冲器B415安装在缓冲器固定板B426上,缓冲器固定板B426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复动型气缸A416与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7相连,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7与移料调压底座410连接,复动型气缸A416通过驱动移料调压底座410的运动间接实现开闭型夹爪B407的移动;导向套418固定在缸固定板G417上,滑动挡块419安装在导向套418中,滑动挡块缸固定板428固定在缸固定板G417上,复动型气缸B420安装在滑动挡块缸固定板428上,复动型气缸B420驱动滑动挡块419左右运动;在双轴气缸C404的右侧,同样有双轴气缸D421固定在缸固定板G417上,在双轴气缸D421的下方,气动手指D423通过夹爪缸固定板B422与双轴气缸D421相连,开闭型夹爪C424与气动手指D423连接,完成对小活塞的夹取工作。

所述下料机构5是:直线导轨C501通过滑轨垫块A514固定在主体框架上,伺服固定板B502固定在主体框架上,伺服电机C503、联轴器B504固定在伺服固定板B502上,伺服电机C503通过联轴器B504与滚珠丝杠C506连接,带动移动板509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料架隔板B508左右运动;滚珠丝杠C506一端与丝杆端座505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端座A507相连,轴承端座A507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直线导轨D515通过滑轨垫块B516固定在移动板509上,移动板509与直线导轨C501上的滑动块相连在直线导轨C501上左右运动,带动料架隔板B508左右运动;伺服电机D510通过联轴器C511与滚珠丝杠D512连接,带动料架隔板B508前后运动;滚珠丝杠D512通过轴承端座B513固定安装在移动板509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实用。实现小活塞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装配过程可靠,稳定,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可直接应用到自动装配生产线,减少人力成本。

2.实现小活塞自动调压,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小活塞装配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调压困难的缺陷。

3.装配过程稳定可靠,保证小活塞密封圈装配的准确性,可直接应用到自动装配生产线,减少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构;2、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3、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4、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5、下料机构;101、料架隔板A;102、料架把手;103、小活塞;104、横向滑轨;105、纵向滑轨;106、滚珠丝杠A;107、丝杠端座;108、球轴承;109、伺服电机A;110、滚珠丝杠B;111、伺服固定板A;112、联轴器A;113、伺服电机B;114、上料滑轨固定板;115、步进电机;116、限位垫块;117、双轴气缸A;118、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9、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20、同步带;121、三轴气缸A;122、夹爪缸固定板A;123、气动手指A;124、开闭型夹爪A;125、直线导轨A;201、双轴双杆气缸;202、缸固定板A;203、密封圈推板连接块;204、密封圈推板;205、密封圈送料滑道;206、密封圈料架;207、密封圈料架挡片;208、光纤固定板;209、对射光纤传感器A;210、压块;211、压板;212、密封圈;213、芯轴;214、芯轴夹爪;215、缸固定板B;216、双轴气缸B;217、缸固定板C;218、对射光纤传感器B;219、气动手指B;301、缸固定板D;302、三轴气缸B;303、缸固定板E;304、三轴气缸C;305、缓冲器固定板A;306、角铝递进板A;307、角铝顶板;308、上料挡板;309、上料挡板固定板;310、小活塞滑道;311、角铝递进板B;312、递进加厚板;313、直线轴承固定板;314、滑动轴;315、直线轴承;316、缓冲器A;401、无杆气缸;402、垫块;403、滑台缸固定板;404、双轴气缸C;405、缸固定板F;406、气动手指C;407、开闭型夹爪B;408、调压固定底板;409、直线导轨B;410、移料调压底座;411、调压杆;412、六角扳手;413、滑轨;414、调压底板;415、缓冲器B;416、复动型气缸A;417、缸固定板G;418、导向套;419、滑动挡块;420、复动型气缸B;421、双轴气缸D;422、夹爪缸固定板B;423、气动手指D;424、开闭型夹爪C;425、夹爪缸固定板C;426、缓冲器固定板B;427、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8、滑动挡块缸固定板;501、直线导轨C;502、伺服固定板B;503、伺服电机C;504、联轴器B;505、丝杆端座;506、滚珠丝杠C;507、轴承端座A;508、料架隔板B;509、移动板;510、伺服电机D;511、联轴器C;512、滚珠丝杠D;513、轴承端座B;514、滑轨垫块A;515、直线导轨D;516、滑轨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及调压设备,实现小活塞密封圈的自动装配及自动调压功能,并将压力不合格的小活塞舍弃。包括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下料机构5及控制台机构,所述上料机构1位于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右侧,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完成安装密封圈后,运送至位于其左侧的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所述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位于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右侧,所述下料机构5位于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左侧,所述控制台机构位于上料机构1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以及下料机构5均安装主体框架上,控制台机构通过通讯线分别与上料机构1、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下料机构5连接。

参见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架隔板A101、料架把手102、小活塞103、横向滑轨104、纵向滑轨105、滚珠丝杠A106、丝杠端座107、球轴承108、伺服电机A109、滚珠丝杠B110、伺服固定板A111、联轴器A112、伺服电机B113、上料滑轨固定板114、步进电机115、限位垫块116、双轴气缸A117、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8、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

所述料架把手102通过螺钉连接在料架隔板A101上,所述料架隔板A101为矩形,上面有6列10排共计60个料孔用来盛放小活塞,料架隔板A101下面有滑动块,滑块与横向滑轨104、纵向滑轨105连接,沿着滑轨运动,滑轨起导向作用。直线导轨104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小活塞103置于料架隔板A101上,料架隔板A101在伺服电机A109、伺服电机B113的驱动下沿横向滑轨104、纵向滑轨105运行。伺服电机A109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球轴承108与滚珠丝杠A106通过丝杆端座107相连,伺服电机A109通过球轴承108与滚珠丝杠A106相连,带动料架隔板A101沿着横向滑轨104左右运动。伺服电机B113与联轴器A112通过螺钉固定在伺服固定板A111上,伺服电机B113通过联轴器A112与滚珠丝杠B110连接,带动料架隔板A101沿着纵向滑轨105前后运动。所述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是矩形薄板,上面有数个通孔,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通过螺钉竖立在主体框架上,起着支撑作用。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通过螺钉与上料滑轨固定板114相连,步进电机115固定在上料滑轨固定板114上,驱动同步带120运动。上料滑轨固定板114上有三个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8和一个直线导轨A125,同步带120由上料同步带张紧座118限定位置。在步进电机115带动三轴气缸A121沿直线导轨A125往复运动。在三轴气缸A121的后面,由双轴气缸A117带动限位垫块116前后运动,其目的是限制三轴气缸A121的运动行程,以防止开闭型夹爪A124撞到料架隔板A101上。所述限位垫块116是L形块,内部有一部分是中空的,便于三轴气缸的轴穿过。在三轴气缸A121的下方,气动手指A123通过夹爪缸固定板A122与三轴气缸A121相连,开闭型夹爪A124通过螺钉与气动手指A123连接,在气动手指A123的驱动下完成对小活塞103的夹取工作。

参见图3所示,所述活塞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2包括双轴双杆气缸201、缸固定板A202、密封圈推板连接块203、密封圈推板204、密封圈送料滑道205、密封圈料架206、密封圈料架挡片207、光纤固定板208、对射光纤传感器A209、压块210、压板211、密封圈212、芯轴213、芯轴夹爪214、缸固定板B215、双轴气缸B216、缸固定板C217、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气动手指B219。

所述双轴双杆气缸201通过螺钉与缸固定板A202相连,缸固定板A202固定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密封圈推板连接块203是矩形块,双轴气缸201通过密封圈推板连接块203与密封圈推板204相连,所述密封圈推板204为矩形薄板,一侧有半圆形凹槽,凹槽可以与小活塞密封圈紧密贴合,密封圈推板204可以推动密封圈运动,便于小活塞密封圈的安装。所述密封圈料架206是一圆柱形筒,上端密封,下端竖直放在密封圈推板204上,由密封圈推板204支撑,密封圈料架206中部开有一个小孔,当密封圈料架206中密封圈用完时,将密封圈料架206取下,补充物料,待物料补充完毕后,将密封圈料架挡片207插在孔中,防止物料从密封圈料架206中掉落。正常开始密封圈装配时,将密封圈料架挡片207抽出,密封圈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密封圈推板204的凹槽处,由密封圈推板204推动到密封圈至合适的位置开始装配。密封圈送料滑道205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对密封圈推板204起固定及限位作用。光纤固定板208通过螺钉固定在密封圈送料滑道205侧面。对射光纤传感器A209通过螺钉由光纤固定板208固定。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A209检测小活塞密封圈是否位于待装配的位置。所述压块210呈圆柱形,内部有轨道、滑块以及弹簧等,滑块可以在弹簧弹力与芯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沿滑道运动。所述压板211位于压块210的上方,通过螺钉与压板211固定连接,压板211中间有一个圆形凹槽,待安装的密封圈由密封圈推板204运送至圆形凹槽处。所述缸固定板C217是矩形薄板,通过螺钉与上料滑轨固定立板119相连。双轴气缸B216通过螺钉固定在缸固定板C217上,在双轴气缸B216的下方,气动手指B219通过缸固定板B215与双轴气缸B216相连,芯轴夹爪214通过螺钉与气动手指B219连接,在气动手指B219的驱动下完成对芯轴213的夹取。所述芯轴213是锥形,便于撑开活塞密封圈,芯轴的顶端有凹槽,与小活塞的最下端相配合,两者配合处的上方是小活塞的凹槽,密封圈212安装于此,这种设计有利于完成对小活塞密封圈的安装。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通过螺钉固定在光纤固定板208上,光纤固定板208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用来检测小活塞的位置以及小活塞密封圈是否已经完成安装。

参见图4所示,所述小活塞递进送料机构3包括缸固定板D301、三轴气缸B302、缸固定板E303、三轴气缸C304、缓冲器固定板A305、角铝递进板A306、角铝顶板307、上料挡板308、上料挡板固定板309、小活塞滑道310、角铝递进板B311、递进加厚板312、直线轴承固定板313、滑动轴314、直线轴承315、缓冲器A316。

所述缸固定板D301是矩形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三轴气缸B302通过螺钉与缸固定板D301连接在一起。缸固定板E303通过螺钉与三轴气缸B302固连,起到对三轴气缸C304的支撑作用。三轴气缸C30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缸固定板E303上。缓冲器固定板A305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所述缓冲器A316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固定板A305上,缓冲器A316起到限位与缓冲的作用。所述角铝递进板A306是矩形板,通过螺钉与三轴气缸C304固定连接,由三轴气缸C304驱动其运动。所述角铝顶板307是L形板,一侧与角铝递进板A306固连,另一侧与角铝递进板B311相接触。对角铝递进板A306、角铝递进板B311起限位作用。在角铝递进板B311的右侧,有直线轴承固定板313,所述直线轴承固定板313也是L形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直线轴承315安装在角铝递进板B311与直线轴承固定板313之间,直线轴承315内部有滑动轴314,滑动轴314与直线轴承315相配合。在角铝递进板B311与直线轴承固定板313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弹力可拉着角铝递进板B311左右移动。所述上料挡板固定板309是L形块,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上料挡板30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上料挡板固定板309上。小活塞滑道3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递进加厚板312通过螺钉与角铝递进板A306相连,由三轴气缸B302、三轴气缸C304驱动其运动。所述角铝递进板B311、递进加厚板312上均装有传感器,检测小活塞是否位于角铝递进板B311、递进加厚板312上合适的位置,以控制小活塞的夹取。

参见图5所示,所述小活塞压力检测与调节机构4包括无杆气缸401、垫块402、滑台缸固定板403、双轴气缸C404、缸固定板F405、气动手指C406、开闭型夹爪B407、调压固定底板408、直线导轨B409、移料调压底座410、调压杆411、六角扳手412、滑轨413、调压底板414、缓冲器B415、复动型气缸A416、缸固定板G417、导向套418、滑动挡块419、复动型气缸B420、双轴气缸D421、夹爪缸固定板B422、气动手指D423、开闭型夹爪C424、夹爪缸固定板C425、缓冲器固定板B426、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7、滑动挡块缸固定板428。

所述无杆气缸401、垫块402通过螺钉安装在滑台缸固定板403上,双轴气缸C404固定安装在缸固定板F405上,缸固定板F40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缸固定板G417上,缸固定板G417安装在无杆气缸401上,由无杆气缸401带动缸固定板G417左右运动,进而带动安装在缸固定板G417上的双轴气缸C404运动。在双轴气缸C404的下方,气动手指C406通过夹爪缸固定板C425与双轴气缸C404相连,开闭型夹爪B407通过螺钉与气动手指C406连接,在气动手指C406的驱动下完成对小活塞103的夹取工作。所述调压固定底板408通过螺钉安装在直线导轨B409上,调压固定底板408沿直线导轨B409往复运动,导轨B409固定安装在移料调压底座410上,移料调压底座410安装在直线导轨滑块上,直线导轨滑块在滑轨413上往复运动。滑轨413通过螺钉安装在调压底板414上,调压底板414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调压杆411是一圆形杆,下端接有六角扳手412用来调节小活塞的压力。所述缓冲器B415通过螺钉安装在缓冲器固定板B426上,缓冲器起到限位以及缓冲的作用,缓冲器固定板B426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复动型气缸A416与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7相连,调压前后气缸连接块427通过螺钉连接在移料调压底座410上,复动型气缸A416通过驱动移料调压底座410的运动来间接实现开闭型夹爪B407的移动。所述导向套418通过螺钉固定在缸固定板G417上,所述滑动挡块419是Z形块,安装在导向套418中,导向套418对滑动挡块419起导向作用。滑动挡块缸固定板42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缸固定板G417上,复动型气缸B420安装在滑动挡块缸固定板428上,复动型气缸B420驱动滑动挡块419左右运动,其目的是限制双轴气缸C404的运动行程,以防止开闭型夹爪B407撞到料架隔板B508上。在双轴气缸C404的右侧,同样有双轴气缸D421通过螺钉固定在缸固定板G417上,在双轴气缸D421的下方,气动手指D423通过夹爪缸固定板B422与双轴气缸D421相连,开闭型夹爪C424通过螺钉与气动手指D423连接,在气动手指D423的驱动下完成对小活塞的夹取工作。

参见图6所示,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直线导轨C501、伺服固定板B502、伺服电机C503、联轴器B504、丝杆端座505、滚珠丝杠C506、轴承端座A507、料架隔板B508、移动板509、伺服电机D510、联轴器C511、滚珠丝杠D512、轴承端座B513、滑轨垫块A514、直线导轨D515、滑轨垫块B516。

所述直线导轨C501通过螺钉固定在滑轨垫块A514上,滑轨垫块A514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所述伺服固定板B502为一矩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上,伺服电机C503与联轴器B504通过螺钉固定在伺服固定板B502上,伺服电机C503通过联轴器B504与滚珠丝杠C506连接,带动移动板509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料架隔板B508左右运动。滚珠丝杠C506一端与丝杆端座505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端座A507相连,轴承端座A50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直线导轨D515通过螺钉固定在滑轨垫块B516上,滑轨垫块B516固定安装在移动板509上,移动板509与直线导轨C501上的滑动块相连,移动板509可以在直线导轨C501上左右运动,带动料架隔板B508左右运动。伺服电机D510通过联轴器C511与滚珠丝杠D512连接,带动料架隔板B508前后运动。滚珠丝杠D512与轴承端座B513相连,轴承端座B5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移动板509上。

所述的控制台机构包括控制柜、键盘输入设备、上位工控机、下位控制器、采集卡,其中键盘输入设备、上位工控机、下位控制器、采集卡安装在控制柜内部。所述的下位控制器有四个接口,上行方向的接口与上位工控机线连接,下行方向的接口与一号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二号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三号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线连接采集卡共两个接口,采集卡上行方向的一个接口与上位工控机线连接,下行方向的接口与速度传感器线连接。采集卡将所采集的信号上行传入到上位工控机。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待安装的小活塞摆放在料孔中,伺服电机A109带动料架隔板A101沿着横向滑轨104左右运动,伺服电机B113带动料架隔板A101沿着纵向滑轨105前后运动,同时步进电机115带动三轴气缸A121沿直线导轨A125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气动手指A123和开闭型夹爪A124的运动,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对小活塞103的夹取工作。当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检测到气动手指A123带着待安装的小活塞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控制器发出指令,在双轴双杆气缸的驱动下,密封圈推板204推动密封圈至压板211中间的圆形凹槽处,此时对射光纤传感器A209检测到密封圈212已经运动到合适位置后,控制器控制气动手指B219完成对芯轴213的夹取,并由开闭型夹爪带动芯轴向下运动,芯轴213逐渐撑开密封圈212,随着芯轴的继续向下运动,密封圈逐渐地被安装到了小活塞上。对射光纤传感器B218检测到小活塞密封圈安装完成后,控制器发出指令,气动手指带动小活塞移动到递进送料机构的料架处,并将小活塞放在递进加厚板312的第一个料孔里。同时控制器控制气动手指B219和开闭型夹爪A214带动芯轴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个密封圈的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在开闭型夹爪A124返回至料架103上方夹取下一个小活塞的过程中,双轴气缸A117带动限位垫块116向前运动,限位垫块116运动至三轴气缸A121的上方,限制三轴气缸A121的运动行程,以防止开闭型夹爪A124撞到料架隔板A101上。递进加厚板312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小活塞被放置在递进加厚板312的第一个料孔后,三轴气缸B302驱动递进加厚板312带动小活塞向下运动,随后三轴气缸C304驱动递进加厚板312带动小活塞向左运动,此时小活塞与递进加厚板312分离,弹簧弹力带动角铝递进板B311向左移动,这样小活塞就会被放置在角铝递进板B311的料架里,紧接着三轴气缸B302驱动递进加厚板312向上运动,随后三轴气缸C304驱动递进加厚板312向右运动,这一系列的运动完成后,此时小活塞已经被放置在递进加厚板312的第二个料孔里,完成了对小活塞的送料工作。开闭型夹爪A124会源源不断地带动小活塞到递进加厚板312的第一个料孔里,递进送料机构重复同样的运动过程,以达到运送小活塞的目的。在角铝递进板B311上的传感器检测运送过来的小活塞已经饱和时,控制器会发出信号停止对小活塞的夹取与运送。开闭型夹爪C424夹取已经安装完成的小活塞,运送至活塞调压位置处,复动型气缸A416驱动移料调压底座410向前运动,将调压杆置于活塞调压位置上方,六角扳手通过调整小活塞内部的螺钉来调节活塞压力,通过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压力表来显示小活塞的压力,判断小活塞的压力是否合格,如果小活塞的压力不合格,夹爪B407就会将小活塞夹走,经丢弃到废件箱中,如果检测小活塞的压力符合要求,开闭型夹爪B407会将小活塞夹到下料机构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开闭型夹爪B407向下运动夹持小活塞的过程中,复动型气缸B420会驱动滑动挡块419向左运动,其目的是限制双轴气缸C404的运动行程,以防止在运送小活塞至送料机构的过程中开闭型夹爪B407撞到料架隔板B508上。运送小活塞至料架隔板B508上的料孔后,伺服电机C503通过带动移动板509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料架隔板B508左右运动,伺服电机D510带动料架隔板B508前后运动,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将小活塞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待进一步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