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9154发布日期:2019-12-17 22:3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底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冷却塔在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冷却塔的正常且稳定的运行,人们在冷却塔的底部设置有底框,从而来确保冷却塔安装的稳定性,而在底框的生产,属现代工业的机械加工行业,原有的底框生产,多采用多段生产,最后凭借组装的形式,单工位作业的方式,严重影响对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采用自动化技术代替原始人工加工的一种新型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有明确保障,匹配更精确,安装更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放料机,所述放料机上卷绕有成卷的钢带,所述放料机的一侧设置有整平机,所述整平机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接触感应器,所述整平机关于接触感应器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机床架,且机床架上一侧设置有进料机、预冲液压、移动主冲液压、固定主冲液压和送料机,所述钢带由放料机依次穿过整平机、接触感应器、进料机、预冲液压、移动主冲液压、固定主冲液压和送料机。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机、进料机和送料机共同组成钢带的传送系统,且传送系统还连接有控制系统,由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自动化流水线。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机的型号选取bcl-300或者bcl-400,且整平机的滚轮直径为φ30,整平机2的滚轮数量为上方7个,下方8个。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感应器可采用激光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的一种,钢带呈抛物线的形状下垂在接触传感器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机、进料机和送料机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采用步进式送料机,且送料机结构主要由输送滚筒、支承组件、伺服驱动装置、涨紧装置、卸料装置、清扫装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生产线,是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一组放料机、整平机、接触感应器、进料机、预冲液压、移动主冲液压、固定主冲液压和送料机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联结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高效的生产出成型底框,自动化生产线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稳、准、快”,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自动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的结构流水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的成型底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料机、2整平机、3钢带、4接触感应器、5进料机、6预冲液压、7移动主冲液压、8固定主冲液压、9送料机、10成型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3,一种冷却塔的底框生产用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放料机1,所述放料机1上卷绕有成卷的钢带3,所述放料机1的一侧设置有整平机2,所述整平机2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接触感应器4,所述整平机2关于接触感应器4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机床架,且机床架上一侧设置有进料机5、预冲液压6、移动主冲液压7、固定主冲液压8和送料机9,所述钢带3由放料机1依次穿过整平机2、接触感应器4、进料机5、预冲液压6、移动主冲液压7、固定主冲液压8和送料机9,放料机1可根据钢带内经的不同,可任意调整材料架上瓦片外径,方便材料放入其材料架中,放料机采用减速机与普通马达同步运作的方式普通马达与减速机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钢带3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且钢带的宽度为200-500mm,钢带的展开程度为10m。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机1、进料机5和送料机9共同组成钢带3的传送系统,且传送系统还连接有控制系统,由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自动化流水线。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机2的型号选取bcl-300或者bcl-400,且整平机2的滚轮直径为φ30,整平机2的滚轮数量为上方7个,下方8个,采用全驱动的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感应器2可采用激光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的一种,钢带3呈抛物线的形状下垂在接触传感器2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机2、进料机5和送料机9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9采用步进式送料机,且送料机9结构主要由输送滚筒、支承组件、伺服驱动装置、涨紧装置、卸料装置、清扫装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原材料的准备,该底框的加工采用钢带3材料;把成卷的钢带3安装在放料机1的转辊上,以便与后续的加工机床一并运作,提高生产效率;放料机1把钢带3放料之后,钢带3经过整平机2,把不平整的钢带3通过上下轧辊,将特定厚度钢带3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整平之后的钢带3进入到进料器5中,其中在进料器5与整平机2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接触感应器4,中部下垂的钢带3与接触感应器4接触,接触感应器4可检测钢带3是否接触目标,用于寻找物体或感知碰撞,从而确定钢带3的输送位置,达到对钢带3进料的控制;是将钢带3压紧,保证下一工序的自动冲孔能正常工作,保证冲孔时孔位不位移;主冲液压分为移动主冲液压7和固定主冲液压8,移动主冲液压7可以自由的移动,实现对不规则的孔位进行冲压,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固定主冲液压8对固定式的孔位实现冲压作业,以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把冲压之后的钢带3进行向下一个工位进行输送,至冷压成型机中,对钢带实现最后工序的加工,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把加工之后的钢带3进行成型加工,达到钢带3加工的最终成型的目的;利用自动切断机实现对钢带3定规格的切断作业,切断之后钢带3输送至收料平台,工人可在收料平台上进行捆扎作业,把捆扎之后的成品入库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