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矫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6995发布日期:2020-02-11 09:5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矫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矫直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型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型材形状的不规则,挤压成形后会因冷却不均匀而弯曲。通常薄壁部分温度下降快,先产生收缩力,厚壁部分或空心管部分机械积较大,随着温度下降逐渐产生较大收缩力,此时薄壁部分温度已大幅下降,不再产生收缩力或收缩力较小,导致型材截面上受到的收缩力大小不均,型材沿挤压方向往厚壁部分或空心管部分弯曲,冷却速度差异越大,弯曲程度越高。

现有的矫直机大多适用于圆形截面的铝材,不能适用于矩形截面的铝型材,采用拉伸的方式对成形的矩形型材矫直会存在夹具难设计、拉伸后型材长度改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矫直设备,针对矩形截面的铝型材进行有效矫直。

其解决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矫直设备,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固定连接的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左侧开设有出料口,下壳体内部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运输辊组、第一侧矫直辊组、上矫直辊组、第二侧矫直辊组、第二运输辊组,第一运输辊组和第二运输辊组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下壳体内的传送机构,第一侧矫直辊组包括固定在下壳体内部的第一固定矫直辊和与第一固定矫直辊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活动矫直辊,第一活动矫直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有右侧液压缸,右侧液压缸连接有侧泵缸和侧油箱,上矫直辊组包括固定在下壳体内的固定上矫直辊和与固定上矫直辊上下间隔设置的活动上矫直辊,活动上矫直辊固定连接有上压板,上压板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上壳体内的上液压缸,上液压缸连接有上泵缸和上油箱,第二侧矫直辊组包括固定在下壳体内的第二固定矫直辊和与第二固定矫直辊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活动矫直辊,第二活动矫直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固定连接有位于下壳体内的左侧液压缸,左侧液压缸与侧泵缸和侧油箱连接。

优选地,上液压缸与上泵缸之间设有单向阀,上泵缸与上油箱之间设有单向阀,上油箱与上液压缸之间设有上截止阀,上泵缸中转动连接有上螺杆,上泵缸滑动连接有上活塞,上螺杆穿过上活塞并与上活塞螺纹连接,上螺杆伸出上泵缸且固定连接有上手轮。

优选地,左侧液压缸与侧泵缸之间设有单向阀,左侧液压缸与侧油箱之间设有左截止阀,右侧液压缸与侧泵缸之间设有单向阀,右侧液压缸与侧油箱之间设有右截止阀,侧油箱与侧液压缸之间设有单向阀,侧泵缸中转动连接有侧螺杆,侧泵缸滑动连接有侧活塞,侧螺杆穿过侧活塞并与侧活塞螺纹连接,侧螺杆伸出上泵缸且固定连接有侧手轮。

优选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传送带、弹性夹块、安装板,两所述传送带间隔设置在进料口两侧且位于同侧运输辊组上方,所述弹性夹块均布固定在传送带上且工作面朝向进料口,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位于出料口一侧的滑槽,滑槽方向垂直于型材长度方向,滑槽上设有刻度尺,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滑槽上方。

优选地,第一运输辊组、第一侧矫直辊组、上矫直辊组、第二侧矫直辊组、第二运输辊组中的辊子均为直辊且有若干个。

优选地,上螺杆上套设有第一波纹管,第一波纹管的一端与上活塞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侧螺杆上套设有第二波纹管,第二波纹管的一端与侧活塞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比已有技术具有适应于矩形截面型材、两个方向矫直的创新点,具有矫直尺寸可调,对任何矩形截面的型材都能进行矫直的优点,液压控制省力便捷,两方向轮流矫直提高了矫直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运输辊组、第一侧矫直辊组、上矫直辊组、第二侧矫直辊组、第二运输辊组在下壳体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上液压缸、上泵缸、上油箱、左侧液压缸、右侧液压缸与侧泵缸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4给出,一种铝合金型材矫的直设备,包括上壳体1、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的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3、左侧开设有出料口4,下壳体2内部从进料口3至出料口4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运输辊组5、第一侧矫直辊组6、上矫直辊组7、第二侧矫直辊组8、第二运输辊组9,第一运输辊组5和第二运输辊组9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下壳体2内的传送机构,第一侧矫直辊组6包括固定在下壳体2内部的第一固定矫直辊61和与第一固定矫直辊61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活动矫直辊62,第一活动矫直辊62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12,第一压板12固定连接有右侧液压缸13,右侧液压缸13连接有侧泵缸14和侧油箱15,上矫直辊组7包括固定在下壳体2内的固定上矫直辊71和与固定上矫直辊71上下间隔设置的活动上矫直辊72,活动上矫直辊72固定连接有上压板21,上压板2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上壳体1内的上液压缸22,上液压缸22连接有上泵缸23和上油箱24,第二侧矫直辊组8包括固定在下壳体2内的第二固定矫直辊81和与第二固定矫直辊81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活动矫直辊82,第二活动矫直辊82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9,第二压板19固定连接有位于下壳体2内的左侧液压缸20,左侧液压缸20与侧泵缸14和侧油箱15连接。型材在传送机构的夹紧带动下,从进料口3进入矫直设备中,依次经过第一侧矫直辊组6、上矫直辊组7、第二侧矫直辊组8,完成矫正后,再由出口处的传送机构压紧带动下输出,在此过程中第一运输辊组5与第二运输辊组9起到对型材的支撑作用,减少摩擦阻力,上泵缸23向上液压缸22中送入液压油,使上液压缸22带动上压板21向下运动,进而实现活动上矫直辊72的移动;侧泵缸14向左侧液压缸20与右侧液压缸13中同时送入液压油,使第一压板12与第二压板19同时动作以带动第一活动矫直辊62和第二活动矫直辊82运动,实现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调节。

所述上液压缸22与上泵缸23之间设有单向阀,上泵缸23与上油箱24之间设有单向阀,上油箱24与上液压缸22之间设有上截止阀28,上泵缸23中转动连接有上螺杆25,上泵缸23滑动连接有上活塞27,上螺杆25穿过上活塞27并与上活塞27螺纹连接,上螺杆25伸出上泵缸23且固定连接有上手轮26。转动上手轮26,上螺杆25同步转动,由于上活塞27与上泵缸23滑动连接,上泵缸23限制了上活塞27的转动,所以上螺杆25转动时上活塞27在螺旋副的作用下移动,上泵缸23中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进入上液压缸22中,上压板21受到液压力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动矫直辊移动,进而调节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达到所要矫正的高度尺寸。反向转动上手轮26液压油就会从上油箱24中进入上泵缸23。当更换型材时,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也需相应调节,此时打开上截止阀28,上液压缸22中的液压油会流至上油箱24中,上压板21在负压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使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增大。

所述左侧液压缸20与侧泵缸14之间设有单向阀,左侧液压缸20与侧油箱15之间设有左截止阀29,右侧液压缸13与侧泵缸14之间设有单向阀,右侧液压缸13与侧油箱15之间设有右截止阀30,侧油箱15与侧液压缸之间设有单向阀,侧泵缸14中转动连接有侧螺杆16,侧泵缸14滑动连接有侧活塞18,侧螺杆16穿过侧活塞18并与侧活塞18螺纹连接,侧螺杆16伸出上泵缸23且固定连接有侧手轮17。转动侧手轮17,侧螺杆16同步转动,由于侧活塞18与侧泵缸14滑动连接,侧泵缸14限制了侧活塞18的转动,所以侧螺杆16转动时侧活塞18在螺旋副的作用下只能移动,液压油通过单向阀分别进入左侧液压缸20和右侧液压缸13内,第一压板12与第二压板19受到液压力开始带动活动矫直辊向固定矫直辊方向移动,达到所要矫正的宽度尺寸。反向转动侧手轮17液压油就会从侧油箱15中进入侧泵缸14。打开侧截止阀,左侧液压缸20和右侧液压缸13中的液压油会流至侧油箱15中,第一压板12与第二压板19在负压作用下移动,进而使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增大。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传送带10、弹性夹块11、安装板31,两所述传送带10间隔设置在进料口3两侧且位于同侧运输辊组上方,所述弹性夹块11均布固定在传送带10上且工作面朝向进料口3,所述下壳体2上开设有位于出料口4一侧的滑槽32,滑槽32方向垂直于型材长度方向,滑槽32上设有刻度尺,安装板31可拆卸安装于滑槽32上方。位于滑槽32上方的传送带通过滑槽32调节位置,进而调节与另一侧传送带10之间的距离,使两传送带10上的弹性夹块11能够夹紧型材,传送带10移动时弹性夹块11夹紧型材进入进料口3或从出料口4输出,传送带10下方的运输辊承载型材的作用。

所述第一运输辊组5、第一侧矫直辊组6、上矫直辊组7、第二侧矫直辊组8、第二运输辊组9中的辊子均为直辊且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矫直的是矩形的型材,辊子为直辊,辊子的数目越多,矫直后型材精度越高。

所述上螺杆25上套设有第一波纹管33,第一波纹管33的一端与上活塞27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1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侧螺杆16上套设有第二波纹管34,第二波纹管34的一端与侧活塞18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1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螺杆与活塞式螺纹连接,加设波纹管密封有效防止液压油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上手轮26和侧手轮17调节第一侧矫直辊组6、上矫直辊组7、第二侧矫直辊组8,使活动矫直辊与固定矫直辊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所需整形后的尺寸,将铝型材放入进料口3,型材在传送机构、第一运输辊组5与第二运输辊组9的共同作用下被送进第一侧矫直辊组6之间进行第一次宽方向矫直,再进入上矫直辊组7之间进行型材高度方向的矫直,经过高度方向矫直后的型材可能会向两旁挤压,此时再次进入第二侧矫直辊组8之间进行第二次宽方向复矫直,最后从出料口4中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比已有技术具有适应于矩形截面型材、两个方向矫直的创新点,具有矫直尺寸可调,对任何矩形截面的型材都能进行矫直的优点,液压控制省力便捷,两方向轮流矫直提高了矫直精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