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704发布日期:2020-05-08 13: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铜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绞铜机又称为铜线胶丝机,用于将若干装有细长铜线,按照粗细需求,胶合成符合规格要求的粗铜线。

现有的绞铜机通常包括送线机构和胶合机构,送线机构包括若干个送线轮,胶合机构将若干送线轮上的细铜线归于一起并整体胶合形成粗铜线。

但是现有的送线机构普遍存在送线轮与胶合机构的角度固定,导致细铜线相互缠绕,需要人为调整送线轮的位置,校正过程繁琐,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让工作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送线轮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的多个送线轮,以及多个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送线轮上方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的固定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第一连杆,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另一端的第一导向轮;所述固定杆包括内螺纹段和抵压段,所述内螺纹段处螺纹连接有调节套,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位于调节套和抵压段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线轮的铜线经过第一导向轮后,传输至绞铜机后续的胶合机构;当工作人员发现多个送线轮的铜线存在相互缠绕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可旋拧调节套,降低调节套对于第一连杆的抵压力,由此可以改变第一连杆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一导向轮的位置,进而调整送线轮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在调整完毕之后,旋紧调节套,使调节套端部将第一连杆抵压于抵压段上,由此固定住第一连杆,完成调整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内螺纹段且位于调节套和抵压段之间,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和第二导向轮的作用原理与第一连杆和第一导向轮的作用原理相同,如此可在一个外壳上,利用一个调整装置同时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实现固定或者解除固定,从而可以通过一个调整装置便能调整两个送线轮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套设有传力套,所述传力套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力套可以将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在竖直方向上隔开,由此避免由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导向的铜线之间出现缠绕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中空设置的导向管,所述送线轮的铜线经导向管内腔导至第一导向轮或第二导向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能够避免铜线在从送线轮至第一导向轮或者第二导向轮的过程中发生缠绕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送线轮设置有六个,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三个送线轮,下层设有三个送线轮,上层送线轮分别位于下层相邻两个送线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下两层送线轮在竖直方向上错位,保证每个送线轮传出的铜线相互不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套靠近所述抵压段一侧设有缓冲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胶垫能够避免调节套与第一连杆直接接触,避免发生变形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具有如下优点:

送线轮的铜线经过第一导向轮后,传输至绞铜机后续的胶合机构;当工作人员发现多个送线轮的铜线存在相互缠绕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可旋拧调节套,降低调节套对于第一连杆的抵压力,由此可以改变第一连杆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一导向轮的位置,进而调整送线轮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在调整完毕之后,旋紧调节套,使调节套端部将第一连杆抵压于抵压段上,由此固定住第一连杆,完成调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调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架;

2、送线轮;

3、调整装置;301、外壳;302、固定杆;303、第一连杆;304、第一导向轮;305、螺纹段;306、抵压段;307、调节套;308、第二连杆;309、第二导向轮;310、传力套;311、缓冲胶垫;

4、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用于绞铜机的可调送线角度的送线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的多个送线轮2,以及多个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送线轮2上方的调整装置3;调整装置3包括外壳301、设置于外壳301的固定杆302、一端铰接于固定杆302的第一连杆303,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303另一端的第一导向轮304;固定杆302包括内螺纹段305和抵压段306,内螺纹段305处螺纹连接有调节套307,固定杆302的端部位于调节套307和抵压段306之间。

具体工作原理:送线轮2的铜线经过第一导向轮304后,传输至绞铜机后续的胶合机构;当工作人员发现多个送线轮2的铜线存在相互缠绕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可旋拧调节套307,降低调节套307对于第一连杆303的抵压力,由此可以改变第一连杆303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一导向轮304的位置,进而调整送线轮2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在调整完毕之后,旋紧调节套307,使调节套307端部将第一连杆303抵压于抵压段306上,由此固定住第一连杆303,完成调整工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连杆308,第二连杆308的一端铰接于内螺纹段305且位于调节套307和抵压段306之间,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309;第二连杆308和第二导向轮309的作用原理与第一连杆303和第一导向轮304的作用原理相同,如此可在一个外壳301上,利用一个调整装置3同时对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8实现固定或者解除固定,从而可以通过一个调整装置3便能调整两个送线轮2的出线方向和出线位置,降低生产成本。

机架1上设有中空设置的导向管4,送线轮2的铜线经导向管4内腔导至第一导向轮304或第二导向轮309处;导向管4能够避免铜线在从送线轮2至第一导向轮304或者第二导向轮309的过程中发生缠绕的情况。

固定杆302套设有传力套310,传力套310位于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8之间;传力套310可以将第一导向轮304和第二导向轮309在竖直方向上隔开,由此避免由第一导向轮304和第二导向轮309导向的铜线之间出现缠绕的情况。

送线轮2设置有六个,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三个送线轮2,下层设有三个送线轮2,上层送线轮2分别位于下层相邻两个送线轮2之间;使得上下两层送线轮2在竖直方向上错位,保证每个送线轮2传出的铜线相互不干扰。

调节套307靠近抵压段306一侧设有缓冲胶垫311;缓冲胶垫311能够避免调节套307与第一连杆303直接接触,避免发生变形等情况。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