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9090发布日期:2020-08-07 18:0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袋装弹簧广泛用于生产床垫和沙发的弹簧芯体,在制作袋装弹簧芯体时,将连续的袋装弹簧条裁切成一定长度的袋装弹簧串,然后依次由输送器输送并由推动机构从输送器推到芯体装配设备上,推到芯体装配设备上的袋装弹簧串由喷胶枪喷胶,以便相邻的袋装弹簧串粘结在一起形成弹簧芯体。

然而,现有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仅能生产弹簧规格大小、方向相同的袋装弹簧芯体,不能生产弹簧规格不同的袋装弹簧芯体,限制了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能够生产包括不同规格的弹簧的袋装弹簧芯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包括:输送器,所述输送器用于沿输送方向依次输送多个袋装弹簧串;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用于从所述输送器依次接收多个所述袋装弹簧串;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用于沿推送方向将多个所述袋装弹簧串依次从所述输送器推送至所述转接装置;芯体输送装置,所述芯体输送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相对于传输装置可在转动位置和接收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接收位置,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面不低于所述转向装置的上表面,所述芯体输送装置从所述转接装置接收所述袋装弹簧串并沿所述推送方向输送所述袋装弹簧串以及沿与所述推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所述袋装弹簧串输送至所述转接装置;在所述转动位置,所述转向装置的下表面高于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面,所述转向装置在水平面内可转动以将所述袋装弹簧串旋转预定角度;喷胶枪,所述喷胶枪用于向位于所述转接装置上的所述袋装弹簧串喷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通过将芯体输送装置设置成包括传输装置和相对于传输装置可在转动位置和接收位置之间移动的转向装置,且在接收位置,传输装置的输送面高于转向装置的上表面或与转向装置的上表面平齐,在转动位置,传输装置的输送面低于转向装置的下表面且转向装置可转动,从而在接收位置,传输装置可以接收转接装置上的袋装弹簧串,在从接收位置移动到转动位置时,转向装置可带动袋装弹簧串转动预定角度,以及在从转向位置移动到接收位置时,传输装置可以向转接装置输送转动预定角度后的袋装弹簧串,从而将转动预定后的袋装弹簧串在转接装置上继续与其他袋装弹簧串连接。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可以生产中间部分的弹簧规格可以与外周的弹簧规格不同的袋装弹簧芯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环形输送件、第二环形输送件、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三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四环形输送件两两之间间隔布置以形成间隙,所述转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彼此交叉,且在所述接收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位于所述间隙内,在所述转动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远离所述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装置大体呈十字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袋装弹簧串可被推送至它们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上方,所述第一转接件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为上压板,所述第二转接件为下托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为上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为下环形输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还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设在所述输送器和所述转接装置之间,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中的至少一个翻板在推送位置和喷胶位置之间可翻转,在所述推送位置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袋装弹簧串从所述输送器通过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推送到所述转接装置上,在所述喷胶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翻板避让所述喷胶枪以便所述喷胶枪向所述袋装弹簧串上喷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包括第一输送器和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二输送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送器输送的所述袋装弹簧串,所述第二输送器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一输送器的输送速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手和与所述推手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袋装弹簧串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生产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生产第一弹簧芯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5-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将第一弹簧芯体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上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从接收位置移动至转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8-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将第一弹簧芯体转动90°的过程示意图。

图10-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从转动位置移动至接收位置后将转动90°的第一弹簧芯体输送至转接装置上的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形成第二弹簧芯体的示意图。

图13-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将第二弹簧芯体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上的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从接收位置移动至转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6-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将第二弹簧芯体转动180°的过程示意图。

图18-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从转动位置移动至接收位置后将转动180°的第二弹簧芯体输送至转接装置上的过程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形成袋装弹簧芯体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形成袋装弹簧芯体后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转接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示意图。

附图标记:

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100,输送器11,第一输送器111,第二输送器112,转接装置12,第一转接件121,第二转接件122,推送装置13,推手131,推板132,芯体输送装置14,传输装置141,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转向装置142,第一支撑条1421,第二支撑条1422,环形输送件1441,喷胶枪15,上翻板16,下翻板17,

袋装弹簧芯体200,第一袋装弹簧串21,第二袋装弹簧串22,第三袋装弹簧串23,第四袋装弹簧串24,第五袋装弹簧串25,第一弹簧芯体201,第二弹簧芯体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

如图1-2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100包括输送器11、转接装置12、推送装置13、芯体输送装置14和喷胶枪15。

输送器11用于沿输送方向依次输送多个袋装弹簧串。如图2-4所示,输送方向为从后向前的方向,输送器11可沿从后向前的依次输送多个袋装弹簧串。

转接装置12用于从输送器11依次接收多个袋装弹簧串。如图2-4所示,转接装置12位于输送器11左侧,且转接装置12可依次接收输送器11上的多个袋装弹簧串。

推送装置13用于沿推送方向将多个袋装弹簧串依次从输送器11推送至转接装置12。如图2-4所示,推送方向为从右向左的方向,推送装置13可将输送器11上的多个袋装弹簧串沿从右向左的方向依次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

芯体输送装置14包括传输装置141和转向装置142,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在转动位置和接收位置之间可移动。如图2、图6-11所示,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可上下移动。

在接收位置,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不低于转向装置142的上表面,以从转接装置12接收袋装弹簧串并沿推送方向输送袋装弹簧串以及沿与推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将袋装弹簧串输送至转接装置12。

换言之,传输装置141具有输送袋装弹簧串的输送面,在接收位置时,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与转向装置142的上表面可以平齐,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也可以高于转向装置142的上表面。芯体输送装置14通过传输装置141可接收转接装置12上的袋装弹簧串并将袋装弹簧串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且通过传输装置141可将芯体输送装置14上的袋装弹簧串输送至转接装置12上。

在转动位置,转向装置12的下表面高于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转向装置142在水平面内可转动以将袋装弹簧串旋转预定角度。

换言之,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从接收位置移动至转向位置后,转向装置142的下表面位于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的上方,以使转动装置142在水平面内正常转动。

喷胶枪15用于向位于转接装置12上的袋装弹簧串喷胶以粘接相邻袋装弹簧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通过将芯体输送装置14设置成包括传输装置141和相对于传输装置142可在转动位置和接收位置之间移动的转向装置,且在接收位置,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高于转向装置142的上表面或与转向装置的上表面平齐,在转动位置,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低于转向装置142的下表面且转向装置142可转动,从而在接收位置,传输装置141可以接收转接装置12上的袋装弹簧串,在从接收位置移动到转动位置时,转向装置142可带动袋装弹簧串转动预定角度,以及在从转向位置移动到接收位置时,传输装置141可以向转接装置12输送转动预定角度后的袋装弹簧串,从而将转动预定后的袋装弹簧串在转接装置上继续与其他袋装弹簧串连接。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可以生产中间部分的弹簧规格可以与外周的弹簧规格不同的袋装弹簧芯体200。

具体地,多个袋装弹簧串包括多个第一袋装弹簧串21、多个第二袋装弹簧串22、多个第三袋装弹簧串23、多个第四袋装弹簧串24和多个第五袋装弹簧串25。其中第一袋装弹簧串21中的弹簧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不同,第三袋装弹簧串23中的弹簧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不同,第四袋装弹簧串24中的弹簧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不同,第五袋装弹簧串25中的弹簧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不同。

换言之,第一袋装弹簧串21中的弹簧、第三袋装弹簧串23中的弹簧、第四袋装弹簧串24中的弹簧和均不同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弹簧不同是指弹簧的规格不同,例如弹簧的形状、大小和/或刚度不同。

如图2-4所示,多个第一袋装弹簧串21、多个第二袋装弹簧串22和多个第三袋装弹簧串23被输送器11沿输送方向依次输送,且被推送装置13依次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喷胶枪15在每个袋装弹簧串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时向袋装弹簧串的外侧喷胶,以便与下一个被推送至转接装置12的袋装弹簧串粘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一弹簧芯体201。

其中第一弹簧芯体201的宽度方向与第一袋装弹簧串21的长度方向、第二袋装弹簧串22的长度方向、第三袋装弹簧串23的长度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芯体201中第一袋装弹簧串21的长度方向、第二袋装弹簧串22的长度方向和第三袋装弹簧串23的长度方向均为横向,且多个第一袋装弹簧串21、多个第二袋装弹簧串22和多个第三袋装弹簧串23沿纵向依次布置。第一弹簧芯体201的宽度方向为横向,且第一弹簧芯体20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

如图5-6所示,第一弹簧芯体201形成后,芯体输送装置14通过传输装置141可将第一弹簧芯体201从转接装置12上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此时,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与转向装置142的上表面平齐,即在接收位置。

此后,如图7所示,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向上移动,以使转向装置142的下表面高于传输装置141的输送面,即从接收位置移动至转向位置。如图8和图9所示,转向装置142在水平面内转动90°以将第一弹簧芯体201在水平面内转动90°。

第一弹簧芯体201转动后,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向下移动,以从转动位置移动至接收位置,如图10所示。

如图11和图12所示,转动后的第一弹簧芯体201通过传输装置141被输送至转接装置12上。同时多个第四袋装弹簧串24被输送器11沿输送方向依次输送,且被推送装置13依次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其中第四袋装弹簧串24的长度等于第一弹簧芯体201的长度。

喷胶枪15可向第一弹簧芯体201横向上的一侧喷胶,以便与最左侧的第四袋装弹簧串24粘接在一起。且在每个第四袋装弹簧串24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时向第四袋装弹簧串24的外侧喷胶,以便与下一个被推送至转接装置12的第四袋装弹簧串24粘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二弹簧芯体202。

如图13和图14所示,转接装置12上形成的第二弹簧芯体202在传输装置141的作用下被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且在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装置142相对。

如图15所示,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向上移动,即从接收位置移动至转向位置。如图16所示,转向装置142在水平面内转动180°以将第二弹簧芯体202在水平面内转动180°。

第二弹簧芯体202转动后,转向装置142相对于传输装置141向下移动,以从转动位置移动至接收位置,如图17所示。

如图18和图19所示,转动后的第二弹簧芯体202通过传输装置141被输送至转接装置12上。同时多个第五袋装弹簧串25被输送器11沿输送方向依次输送,且被推送装置13依次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其中第五袋装弹簧串25的长度等于第四袋装弹簧串24的长度,即与第一弹簧芯体201的长度相同。

如图20所示,喷胶枪15可向第二弹簧芯体202的一侧(即第一弹簧芯体201横向上的另一侧)喷胶,以便与最左侧的第五袋装弹簧串25粘接在一起。且在每个第五袋装弹簧串25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时向第五袋装弹簧串25的外侧喷胶,以便与下一个被推送至转接装置12的第五袋装弹簧串25粘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袋装弹簧芯体20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200能够生产中间为多个沿横向延伸的第二袋装弹簧串22,外周分别为多个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袋装弹簧串21、多个沿纵向延伸的第四袋装弹簧串24、多个沿横向延伸的第三袋装弹簧串23和多个沿纵向延伸的第五袋装弹簧串25,且第一袋装弹簧串21中的弹簧、第三袋装弹簧串23中的弹簧、第四袋装弹簧串24中的弹簧和第五袋装弹簧串25中的弹簧均与第二袋装弹簧串22中的弹簧不同的袋装弹簧芯体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装置141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两两之间间隔布置以形成间隙。

如图2和图8所示,传输装置141包括从右向左的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以及在从左向右的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其中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环形输送件1411和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间隔布置,以使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之间具有间隙。具体地,间隙包括彼此交叉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其中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各自的输送面平齐且形成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与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一环形输送件1412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与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和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转向装置142包括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彼此交叉,且在接收位置,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间隙内,在转动位置,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远离间隙。

如图2和图8所示,转向装置142包括彼此交叉的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其中转动装置142在接收位置时,第一支撑条1421可位于第一间隙内,且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第二间隙内。第一支撑条1421还位于第二间隙内,且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第一间隙内。转动装置142在转动位置时,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在间隙的上方。其中第一支撑条1421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条1421的上表面均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转动装置142在转动位置时,第一支撑条1421位于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上方以使第一支撑条1421的下表面高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且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第二间隙或第一间隙上方以使第二支撑条1422的下表面高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装置142大体呈十字型。换言之,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大体正交,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大体正交。

具体地,转向装置142的下表面设有转轴,且转轴设在第一支撑条1421和第二支撑条1422的连接处,通过驱动转轴可转动转向装置142。

如图2和图5-6所示,转向装置142带动第一弹簧芯体201转动90°之前,转向装置142在接收位置时,第一支撑条1421位于第一间隙且第一支撑条1421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第二间隙且第二支撑条1422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时,转接装置12上形成的第一弹簧芯体201在第一环形输送件1411、第二环形输送件1412、第三环形输送件1413和第四环形输送件1414的作用下被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且在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装置142相对。

转向装置142转动90°之后,转向装置142从转向位置向上移动至接收位置,此时第一支撑条1421位于第二间隙内且第二支撑条1422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第二支撑条1422位于第一间隙内且第一支撑条1421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

转向装置142带动第二弹簧芯体202转动180°后,转向装置142从转向位置向上移动至接收位置,此时第一支撑条1421仍位于第二间隙内且第二支撑条1422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第二支撑条1422仍位于第一间隙内且第一支撑条1421的上表面与传输装置14的输送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装置12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袋装弹簧串可被推送至它们之间。如图2-21所示,转接装置12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布置的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第一袋装弹簧串21、第二袋装弹簧串22、第三袋装弹簧串23、第四袋装弹簧串24和第五袋装弹簧串25可分别被推送至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之间。

具体地,第一转接件121位于第二转接件122上方,第一转接件121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由此,在第一弹簧芯体201形成后,如图5-7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上移以远离第一弹簧芯体201,从而利于第一弹簧芯体201从转接装置12上被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且在第二弹簧芯体202形成后,如图13-15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上移以远离第二弹簧芯体202,从而利于第二弹簧芯体202从转接装置12上被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此外,在袋装弹簧芯体200形成后,如图21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上移以远离袋装弹簧芯体200,从而利于袋装弹簧芯体200被输送出来。

此外,芯体输送装置14将转动90°的第一弹簧芯体201输送至第二转接件122上后,如图11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下移以贴合第一弹簧芯体201的上表面,从而便于第四袋装弹簧串24输送至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之间。

芯体输送装置14将转动180°的第二弹簧芯体202输送至第二转接件122上后,如图19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下移以贴合第二弹簧芯体202的上表面,从而便于第五袋装弹簧串25输送至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之间。

可选地,如图2-21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为上压板,第二转接件122为下托板。换言之,转接装置12不具有输送作用,位于转接装置12上的第一弹簧芯体201或第二弹簧芯体202可在推送装置13的作用下被推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且在芯体输送装置14的作用下继续输送,或者,由于第一弹簧芯体201或第二弹簧芯体202的部分在芯体输送装置14上,仅在芯体输送装置14的作用下完全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

可以理解的是,转接装置12并不限于上述形式,例如图22所示,第一转接件121为上环形输送件,第二转接件122为下环形输送件。换言之,转接装置12自身也具有输送作用,位于转接装置12上的第一弹簧芯体201或第二弹簧芯体202可在转接装置12和/或芯体输送装置14的作用下输送至芯体输送装置1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袋装弹簧芯体的生产设备100还包括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设在输送器11和转接装置12之间。

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中的至少一个翻板在推送位置和喷胶位置之间可翻转,在推送位置推送装置13将袋装弹簧串从输送器11通过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推送到转接装置12上,在喷胶位置至少一个翻板避让喷胶枪15以便喷胶枪15向袋装弹簧串上喷胶。

换言之,在推送位置,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均水平设置,输送器11上的袋装弹簧串在推送装置13的推动下可通过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之间的间隔被推送至转接装置13上。在连接位置,上翻板16和下翻板17中的至少一个翻板翻转以便喷胶枪15进入上述间隔向转接装置12上的袋装弹簧串上喷胶。如图2-22所示,上翻板16由水平设置翻转为竖直设置,以使喷胶枪15向袋装弹簧串上喷胶以粘接相邻袋装弹簧串。

具体地,推送装置13每将一个袋装弹簧串推送至第一转接件121和第二转接件122之间后,喷胶枪15向该袋装弹簧串的右侧喷胶,以便与下一个被推送过来的袋装弹簧串粘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器11包括第一输送器11和第二输送器11,第二输送器11用于接收第一输送器11输送的袋装弹簧串,第二输送器11的输送速度和第一输送器11的输送速度不同。由此,输送器11上的袋装弹簧串可通过第一输送器111和第二输送器112质检的速度差被压缩,以便袋装弹簧串的长度符合袋装弹簧芯体的制作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装置13包括推手131和与推手131连接的推板132,推板132与袋装弹簧串相对应。推送装置13包括推手131和与推手131连接的推板132,推板132与袋装弹簧串相对应。如图2-22所示,推板13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二输送器112的输送通道相对应,推手13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在推板132的右侧面。通过推动推手131可驱动推板132带动袋装弹簧串推送至转接装置12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