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压式压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7366发布日期:2020-12-08 13:1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压式压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干粉压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下压式压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干压成型机械基本上都是专业设计制造,其结构复杂、专用零部件多、制造周期长、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维修配件等待周期长、费用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部分干粉压制成型机采用单向压制,单向压制方式压制的产品易损坏且密度不均匀,还需手动取出产品位置,影响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下压式压粉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下压式压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大部分干粉压制成型机采用单向压制同方式,其结构复杂、专用零部件多、制造周期长、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维修配件等待周期长、费用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单向压制方式压制的产品易损坏且密度不均匀,还需手动取出产品位置,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压式压粉机,包括机身底座,所述机身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顶板、底板、模架柱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周边与模架柱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上液压缸,所述上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顶板并连接移动板的上平面,所述移动板的下平面设置有上冲模座,所述上冲模座内设置有上冲模,所述底板固定在机身底座上方,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设置有导料室,所述导料室内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后端设置有送料油缸活塞杆,所述送料油缸活塞杆贯穿模架柱连接有送料油缸,所述导料室上端设置有送料软管,所述送料软管上端连接有储料室,所述送料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阶梯型圆孔,所述阶梯型圆孔内固定有模具,所述模具型腔内自下而上设置有下凸模,所述下凸模装夹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底部左右两侧横向设置有洞孔,所述洞孔上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中部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设置有芯杆,所述u型架的两端设置有螺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u型架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螺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母,所述下模座底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底板和机身底座间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托板两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托板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机身底座连接下液压缸活塞杆,所述下液压缸活塞杆下端与下液压缸连接。

优选的,上冲模以压罩紧固在上冲模座上,上冲模上套接有上模弹簧。

优选的,螺母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弹簧下方和u型架两侧的上方,弹簧限位芯杆向上运动。

优选的,导料室开口位于阶梯型圆孔上端的左侧。

优选的,弹簧设有两个且为柱型。

优选的,推料板的大小与导料室内槽相匹配,滑板的上涂有特氟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下压式压粉机,通过上模弹簧,对产品进行保压,通过阶梯型圆孔能安装不同模具,从而能压制出不同规格的粉饼、腮红灯化妆品,通过芯杆能将产品顶出,通过储料室和送料软管、送料油缸的组合能自动运料,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下压式压粉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底座、11模架、12顶板、13底板、14模架柱、15移动板、2上液压缸、21活塞杆、3上冲模座、31上冲模、32滑板、33导料室、34推料板、35送料油缸活塞杆、36送料油缸、37上模弹簧、4储料室、41送料软管、42电磁阀、5阶梯型圆孔、51模具、6下模座、61下凸模、7洞孔、71u型架、72t型槽、73芯杆、74螺杆、75弹簧、76螺母、8、托板、81导向杆、82连接杆、83下液压缸、84下液压缸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压式压粉机:包括机身底座1,所述机身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模架11,所述模架11包括顶板12、底板13、模架柱14和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位于顶板12和底板13之间,周边与模架柱14滑动连接,所述顶板12的顶端设置有上液压缸2,所述上液压缸2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塞杆21,所述活塞杆21贯穿顶板12并连接移动板15的上平面,所述移动板15的下平面设置有上冲模座3,所述上冲模座3内设置有上冲模31,所述底板13固定在机身底座1上方,所述底板13上端设置有滑板32,所述滑板32的上端设置有导料室33,所述导料室33内设置有推料板34,所述推料板34的后端设置有送料油缸活塞杆35,所述送料油缸活塞杆35贯穿模架柱14连接有送料油缸36,所述导料室33上端设置有送料软管41,所述送料软管41上端连接有储料室4,所述送料软管41上设置有电磁阀42,所述底板13中部开设有阶梯型圆孔5,所述阶梯型圆孔5内固定有模具51,所述模具51型腔内自下而上设置有下凸模61,所述下凸模61装夹在下模座6上,所述下模座6底部左右两侧横向设置有洞孔7,所述洞孔7上设置有u型架71,所述u型架71中部设置有t型槽72,所述t型槽72内设置有芯杆73,所述u型架71的两端设置有螺杆74固定在底板13上,所述u型架71上套接有弹簧75,所述螺杆7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母76,所述下模座6底端设置有托板8,所述底板13和机身底座1间固定有导向杆81,所述托板8两侧与导向杆81滑动连接,所述托板8底端设置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贯穿机身底座1连接下液压缸活塞杆84,所述下液压缸活塞杆84下端与下液压缸83连接。

其中,参阅图1,模架11的底板13固定在机身底座1上方,模架柱14固定立在底板13的上方四角处,且顶部与顶板12固定连接,移动板15位于顶板12和底板13之间,上部连接有活塞杆21,移动板15在上液压缸2的工作下,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21、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可以沿模架柱14上下滑动,底板13中部开设有阶梯型圆孔5用来安装模具51,底板13上端设有滑板32,滑板32的上端设有导料室33,导料室33开口位于阶梯型圆孔5上端的左侧,导料室33内设有推料板34,推料板34的后端设有送料油缸活塞杆35,送料油缸活塞杆35贯穿模架柱14连接有送料油缸36,导料室33上端设有送料软管41,送料软管41上端连接有储料室4,送料软管41上设有电磁阀42,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42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滑板32上涂有特氟龙,它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cf2-cf2-]n-,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是当今世界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除熔融碱金属、三氟化氯、五氟化氯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场合,有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耐温优异,启动电磁阀42控制物料运输,当送料软管41将物料运输到导料室33达到一定程度时,关闭电磁阀42,启动送料油缸36,让送料油缸活塞杆35推动推料板34,将导料室33内的物料推送到模具51内,再收回,此时启动上液压缸2,使模具51上冲因安装有上模弹簧37,因而在初压时对粉料预压,在产品出模阶段,模具51上冲在上模弹簧37的作用下对产品保护脱模,模具51型腔内自下而上设有下凸模61,下凸模61装夹在下模座6上,下模座6底部左右两侧横向设有洞孔7,洞孔7上设有u型架71,u型架71中部设有t型槽72,t型槽72内设有芯杆73,u型架71的两端设有螺杆74固定在底板13上,u型架71上套接有弹簧75,螺杆74上设有四个螺母76,分别位于弹簧75下方和u型架71两侧的上方,下模座6底端设有托板8,底板13和机身底座1间固定有导向杆81,托板8两侧与导向杆81滑动连接,托板8底端设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贯穿机身底座1连接下液压缸活塞杆84,下液压缸活塞杆84下端与下液压缸83连接,通过上模压制时对下模同时也产生了压制,此时启动下液压缸83,通过下液压缸活塞杆84推动芯杆73向上运动,将产品顶出,u型架71两端通过弹簧75支撑,松紧由螺母76调节,芯杆73向上运动也受到了限位,受到向下作用力时,可以通过压缩弹簧75适当下移。

工作原理:使用时,因模架11的底板13固定在机身底座1上方,模架柱14固定立在底板13的上方四角处,且顶部与顶板12固定连接,移动板15位于顶板12和底板13之间,上部连接有活塞杆21,移动板15在上液压缸2的工作下,可以沿模架柱14上下滑动,底板13中部开设有阶梯型圆孔5用来安装模具51,底板13上端设有滑板32,滑板32的上端设有导料室33,导料室33开口位于阶梯型圆孔5上端的左侧,导料室33内设有推料板34,推料板34的后端设有送料油缸活塞杆35,送料油缸活塞杆35贯穿模架柱14连接有送料油缸36,导料室33上端设有送料软管41,送料软管41上端连接有储料室4,送料软管41上设有电磁阀42,滑板32上涂有特氟龙,启动电磁阀42控制物料运输,当送料软管41将物料运输到导料室33达到一定程度时,关闭电磁阀42,启动送料油缸36,让送料油缸活塞杆35推动推料板34,将导料室33内的物料推送到模具51内,再收回,此时启动上液压缸2,因模具51上冲因安装有上模弹簧37,因而在初压时对粉料预压,在产品出模阶段,模具51上冲在上模弹簧37的作用下对产品保护脱模,因模具51型腔内自下而上设有下凸模61,下凸模61装夹在下模座6上,下模座6底部左右两侧横向设有洞孔7,洞孔7上设有u型架71,u型架71中部设有t型槽72,t型槽72内设有芯杆73,u型架71的两端设有螺杆74固定在底板13上,u型架71上套接有弹簧75,螺杆74上设有四个螺母76,分别位于弹簧75下方和u型架71两侧的上方,下模座6底端设有托板8,底板13和机身底座1间固定有导向杆81,托板8两侧与导向杆81滑动连接,托板8底端设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贯穿机身底座1连接下液压缸活塞杆84,下液压缸活塞杆84下端与下液压缸83连接,通过上模压制时对下模同时也产生了压制,此时启动下液压缸83,通过下液压缸活塞杆84推动芯杆73向上运动,将产品顶出,u型架71两端通过弹簧75支撑,松紧由螺母76调节,芯杆73向上运动也受到了限位,受到向下作用力时,可以通过压缩弹簧75适当下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