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7358发布日期:2020-12-08 13:1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类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拉丝蛋白湿胚进行油炸及油炸后的脱油处理。一般地,脱油工序在高速离心机设备中进行,油炸拉丝蛋白胚置于离心筒内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炸拉丝蛋白胚孔隙中的油甩出离心桶,以对油炸拉丝蛋白胚去油。

但是,在高速旋转状态下,油炸拉丝蛋白胚和离心桶内壁间及油炸拉丝蛋白胚相互挤压,会造成胚体变形严重,影响胚体的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滤油装置,以对油炸食品胚体进行滤油,且不会影响油炸食品胚体的形状。

一种滤油装置,包括:

机架;

传送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

挤压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所述挤压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的部分区域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传送机构朝向所述挤压机构的部分与所述挤压机构之间形成挤压空间,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挤压机构错位的部分形成物料承载位;

其中,所述物料承载位向所述挤压空间传动,且所述传送机构上开设有与所述挤压空间连通的滤油孔。

上述滤油装置在对油炸食品胚体进行滤油加工时,例如对油炸拉丝蛋白胚体进行滤油加工时,将油炸食品胚体放置于传送机构的物料承载位上,传送机构运动时便会将物料承载位上的油炸食品胚体传送至挤压空间内,利用挤压机构挤压油炸食品胚体,将油炸食品胚体中的油压出,压出的油滴可从滤油孔流出,完成对油炸食品胚体的滤油工序。同时,对于刚进行完油炸加工的拉丝蛋白胚体,在结束滤油挤压后,因为油炸拉丝蛋白胚体本身还处于较热状态,可基本恢复至挤压前的形状,挤压过程不会对油炸食品胚体的形状产生过多影响,保证油炸食品胚体形状的完整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动轮组,所述第一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外;

并且,所述第一传送带具有位于同一面的承载部和滤油部,所述承载部形成所述物料承载位,所述挤压机构与所述滤油部相对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挤压空间,所述承载部和所述滤油部上均开设有若干所述滤油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传动轮组,所述第二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外,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滤油部之间形成所述挤压空间;

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朝向所述滤油部的挤压部、及与所述挤压部相对间隔的传动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传动部间隔围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径向的相对两侧;

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挤压滚筒组件,所述挤压滚筒组件装配于所述挤压部和所述传动部之间,并与所述挤压部抵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滚筒组件相对所述滤油部的间距可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滚筒组件包括多组,多组所述挤压滚筒组件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布设;

多组所述挤压滚筒组件相对所述滤油部的间距,沿所述物料承载位指向所述挤压空间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滚筒组件与所述挤压部弹性抵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滚筒组件包括挤压滚筒、导杆及弹性调节部,所述导杆沿所述第一传送带指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方向延伸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挤压滚筒的端部及所述弹性调节部套设于所述导杆上,

所述弹性调节部对所述挤压滚筒施加朝向所述挤压部的弹性压力,且所述弹性调节部可沿所述导杆的轴向移动,并推动所述挤压滚筒沿所述导杆浮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还包括与所述挤压机构错位的出料部,所述出料部与所述承载部及所述滤油部位于同一面,所述滤油部位于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出料部之间,所述出料部上也开设有若干所述滤油孔;

所述滤油装置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机架的刮刀,所述刮刀与所述出料部重力方向上的底面抵接;或者

所述刮刀与所述承载部重力方向上的底面抵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油组件,所述集油组件包括集油盒和出油管,所述集油盒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机架,且所述集油盒位于所述滤油部重力方向的底部;

其中,所述集油盒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滤油孔的集油腔,所述出油管与所述集油腔连通,并伸出所述集油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图1所示滤油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0、滤油装置;10、机架;30、传送机构;31、物料承载位;32、第一传送带;321、承载部;323、滤油部;325、出料部;33、滤油孔;34、第一传动轮组;50、挤压机构;52、第二传送带;521、挤压部;523、传动部;54、第二传动轮组;56、挤压滚筒组件;561、导杆;563、挤压滚筒;565、弹性调节部;566、弹性件;568、调节件;70、刮刀;90、集油组件;92、集油盒;94、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附图1及附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滤油装置100,可用于对油炸拉丝蛋白胚体进行滤油处理,同时不会损伤油炸拉丝蛋白胚体的形状。

滤油装置100包括机架10、传送机构30及挤压机构50,传送机构30和挤压机构50均装配于机架10上,挤压机构50与传送机构30的部分区域相对间隔设置;传送机构30朝向挤压机构50的部分与挤压机构50之间形成挤压空间,传送机构30与挤压机构50错位的部分形成物料承载位31;其中,物料承载位31向挤压空间传动,且传送机构30上开设有与挤压空间连通的滤油孔33。

在对油炸食品胚体进行滤油加工时,例如对油炸拉丝蛋白胚体进行滤油加工时,将油炸食品胚体放置于传送机构30的物料承载位31上,传送机构30运动时便会将物料承载位31上的油炸食品胚体传送至挤压空间内,利用挤压机构50挤压油炸食品胚体,将油炸食品胚体中的油压出,压出的油滴可从滤油孔33流出,完成对油炸食品胚体的滤油工序。同时,对于刚进行完油炸加工的拉丝蛋白胚体,在结束滤油挤压后,因为油炸拉丝蛋白胚体本身还处于较热状态,可基本恢复至挤压前的形状,挤压过程不会对油炸食品胚体的形状产生过多影响,保证油炸食品胚体形状的完整性。

传送机构30包括第一传送带32和第一传动轮组34,第一传送带32绕设于第一传送轮组外,第一传送带32上开设有若干滤油孔33。第一传送轮组转动时,带动第一传送带32绕第一传送轮组移动。可选地,第一传送轮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传送带32绕设于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外,通过第一主动轮的驱动而传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带32具有承载部321和滤油部323,承载部321形成物料承载位31,挤压机构50与滤油部323先对间隔设置形成挤压空间,如此可在承载部321上放置油炸食品胚体,然后通过第一传送带32的转动,将油炸食品胚体带动至挤压机构50下方,即挤压空间内进行挤压。并且,承载部321和滤油部323上均开设有若干滤油孔33,以允许油滴滴落。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所指的承载部321,为第一传送带32与挤压机构50错开且用于承载油炸食品胚体的部分,本申请中所指的滤油部323,为第一传送带32朝向挤压机构50的部分,随着第一传送带32的传动,承载部321和滤油部323在实时变化,而非第一传送带32某一固定的部分。

挤压机构50包括第二传送带52和第二传动轮组54,第二传送带52绕设于第二传动轮组54外,第二传送带52与滤油部323之间形成挤压空间,且第一传动轮组34和第二传动轮组54的转动方向相反。相当于说,在第一传送带32和第二传送带52之间形成挤压空间,且第一传动轮组34和第二传动轮组54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使第一传送带32和第二传送带52相互面对的一面同时向一个方向移动。例如,在图1所示视角中,第一传送带32的上表面向左移动,第二传送带52的下表面也向左移动,以使油炸食品胚体的上下两侧受到同方向的传送力,油炸食品胚体被卷入挤压空间,进行滤油。

第二传动带包括朝向滤油部323的挤压部521、及与挤压部521相对间隔的传送部,挤压部521和传动部523间隔围设于第二传动组径向的相对两侧,挤压部521和传动部523之间形成有中空区域。挤压机构50还包括挤压滚筒组件56,挤压滚筒组件56装配于挤压部521和传动部523之间,并与挤压部521抵接,如此通过挤压滚筒组件56对挤压部521施加下压力,以进一步挤压油炸食品胚体,提高滤油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滚筒组件56相对滤油部323的间距可调,可根据需求调节挤压滚筒组件56相对滤油部323的间距,进而可以调节挤压空间的高度,以适用于处理不同厚度的油炸食品胚体,或者根据油炸食品胚体的含油量,适应性地调节挤压滚筒组件56的高度,来调节对油炸食品胚体的挤压力大小,在保证不会破坏油炸食品胚体形状的前提下,使滤油效果达到最优。

可选地,挤压滚筒组件56包括多组,多组挤压滚筒组件56沿第二传送带52的传送方向布设,多组挤压滚筒组件56相对滤油部323的间距,沿物料承载位31指向挤压空间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多组挤压滚筒组件56中,靠近物料承载位31的一者相对较高,主要用于摊平油炸食品胚体,后面相对较低的剩余挤压滚筒组件56用于挤压摊平后的油炸食品胚体,如此,在挤压前整理好油炸食品胚体的外形,防止挤压过程中在油炸食品表面挤压出褶皱,保证油炸食品胚体的形状不会被挤压变形。

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滚筒组件56与第二传送带52的挤压部521弹性抵接,以对第二传送带52施加弹性压力,进而当油炸食品胚体经过第二传动带下方时,挤压滚筒组件56便会根据油炸食品胚体的实际厚度自适应的浮动来调整到合适高度,不会对油炸食品胚体施加过大的挤压力,防止油炸食品胚体在挤压过程中变形。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挤压滚筒组件56包括导杆561、挤压滚筒563及弹性调节部565,导杆561沿第一传送带32指向第二传动带的方向延伸固定于机架10,挤压滚筒563的端部及弹性调节部565套设于导杆561上,弹性调节部565对挤压滚筒563施加朝向挤压部521的弹性压力,且弹性调节部565沿导杆561的轴向移动时推动挤压滚筒563沿导杆561浮动。

其中,挤压滚筒563的端部及弹性调节部565均套设于导杆561上,弹性调节部565对挤压滚筒563施加弹性压力,进而使挤压滚筒563于第二传送带52的挤压部521弹性抵接,以弹性挤压第二传送带52和第一传送带32之间的油炸食品胚体,保证油炸食品胚体外形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弹性调节部565可以沿导杆561的轴向移送,当弹性调节部565向靠近挤压部521的方向移动时,便会推动挤压滚轮下沉,进而减小挤压空间的间距;或者,弹性调节部565沿导杆561向远离挤压部521的方向移动时,不再下压挤压滚筒563,挤压滚筒563便在第二传送带52的支撑下上浮,增大挤压空间的间距。

具体地,弹性调节部565包括弹性件566和调节件568,调节件568沿导杆561轴向可移动地套设于导杆561外,弹性件566抵接于调节件568和挤压滚筒563端部之间,弹性件566对挤压滚筒563施加弹性压力,并且调节件568移动时挤压或释放弹性件566,进而使挤压滚筒563浮动。可选地,调节件568为螺母,螺母与导杆561螺纹连接。

滤油装置100还包括装配于机架10的刮刀70,刮刀70设置于第一传送带32中空区域内,并与第一传送带32重力方向上的底面抵接,刮刀70用于清除第一传送带32底面上残余的油滴。

具体地,第一传送带32还包括与挤压机构50错位的出料部325,出料部325与承载部321及滤油部323位于同一面,滤油部323位于承载部321和出料部325之间,出料部325上也开设有若干滤油孔33。也就是说,从挤压空间传送出的油炸食品胚体到达出料部325,不再受到挤压机构50的挤压,完成滤油工序。可选地,在整个第一传送带32上都开设有滤油孔33。并且,刮刀70与出料部325重力方向上的底面抵接,或者刮刀70与承载部321重力方向上的底面抵接,以刮除残余的油滴。同时,刮刀70不设置于滤油部323底部,不会与被挤压的油炸食品胚体凸出滤油孔33的部分接触,在去除残余油滴时不会破坏油炸食品胚体的形状,进一步保证油炸食品胚体形状的完整性。

滤油装置100还包括集油组件90,集油组件90包括集油盒92和出油管94,集油盒92可拆卸地装配于机架10,且集油盒92位于滤油部323重力方向的底部;其中,集油盒92具有开口朝向滤油孔33的集油腔,出油管94与集油腔连通,并伸出集油盒92。集油盒92位于第一传送带32滤油部323的底部,当挤压空间内进行挤压滤油时,挤压出的油滴通过滤油孔33便会进入集油盒92,通过集油盒92收集油滴,便于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同时,在集油盒92上装配有与集油腔连通的出油管94,可通过出油管94排出集油腔内的油,以及时清空集油腔,准备承接新的滤油。并且,集油盒92可拆卸装配,便于拆卸清洗集油盒9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