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1195发布日期:2020-07-21 12:37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检修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液压机包括:外壳、活塞、活塞杆、导向套、o型圈以及压板,在外壳内开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空腔,空腔内伸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安装活塞,活塞均与空腔内壁紧贴,活塞将空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活塞杆外环绕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导向套,导向套导向活塞杆的运动,在导向套与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圈,在外壳上安装有压板,压板将导向套阻挡在空腔内,压板通过第一螺钉与外壳连接,在外壳背离压板的端部凸出形成有安装环,安装环上开设有螺纹孔,在长期使用后o型圈容易损坏,损坏后液压机会出现漏油的现象,因此需要更换,但是仅仅使用徒手方式操作时,一天都很难将导向套与空腔内壁之间的o型圈拔出,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导向套与空腔内壁之间较紧而导致更换o型圈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包括:底座、滑动座、顶板、支撑座、支撑块、导向杆、第一连通组件、第二连通组件、连接组件以及千斤顶,底座上安装有四根导向杆,导向杆顶端均连接至顶板,顶板供液压机外壳穿过,顶板与液压机安装环连接,所有导向杆均穿过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的滑动座,滑动座能在导向杆导向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滑动座上安装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液压机的活塞杆连接,在顶板上安装有第一连通组件和第二连通组件,第一连通组件和第二连通组件分别用于连通液压机的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滑动座,滑动座用于承接拆卸后的压板以及导向套,千斤顶用于放置在滑动座上支撑活塞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拆卸时,首先,将液压机外壳穿过顶板,由于安装环冒出外壳较多,因此外壳不能穿过顶板,安装环位于顶板上方,顶板开设有供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专门穿过的穿孔;然后,将安装环通过第三螺钉与顶板连接,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分别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位于活塞背离导向套一侧,第二油腔位于活塞与导向套之间;随后,使用第一连通组件和第二连通组件将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以使得能够向第一油腔内泵油和将第二油腔内油泵出,或者将第一油腔内油泵出和向第二油腔内泵油;再后,将滑动座通过连接组件将活塞杆连接;再后,开始将第一油腔内油泵出和向第二油腔内泵油,使得第一油腔内机会没有油,活塞杆运动到最顶部,保持此状态;再后,根据液压机型号找到合适和支撑块,因此需要支撑块与支撑座可拆卸连接,以适应更换多种液压机导向套上的o型圈,使得底座通过支撑座和支撑块支撑滑动座,支撑块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保证将千斤顶放入至活塞杆与滑动座后能够支撑活塞杆,也能在将连接组件与活塞杆脱离后,能够移动走压板和导向套;再后,将连接组件与活塞杆脱离,使得连接组件偏离活塞杆正下方,避免连接组件阻碍千斤顶的安装和导向套的拆卸,滑动座下落小段距离后落在支撑块上;再后,将千斤顶放置在滑动座上,千斤顶顶住活塞杆;再后,拆卸掉压板与外壳连接的两个第一螺钉,第一螺钉至少有6个,用两第一螺杆旋入至刚拆卸下来的两个第一螺钉安装位置,在每一第一螺杆上旋上螺帽,之后拆卸掉剩余的第一螺钉;再后,旋转螺帽,使得压板位置慢慢降低,直至压板靠近活塞杆底端,直至压板跌落;再后,将压板移动到与千斤顶紧贴的位置,用另一千斤顶顶住活塞杆且这个千斤顶不在压板环绕内,保持一直有千斤顶顶住活塞杆,由于此时第二油腔内有油,有压强,如果突然失去保持活塞杆压在上方的力,导向套失去压板的支撑力,极有可能活塞杆、第二油腔内油和导向套一起下移,因此需要一直对活塞杆进行支撑;随后,将压板内的千斤顶取下,实现压板拆卸;再后,向第二油腔内供油,实现油压将导向套从外壳内冲出,再慢慢将导向套移动至活塞杆底端;再后,将导向套上的o型圈取下,套上新的o型圈,实现o型圈的更换;再后,将导向套慢慢升高,将导向套压入至外壳内;再后,将压板套在活塞杆外,将压板慢慢升高且套在外壳外;再后,将第一螺钉旋入至压板以及外壳内,实现压板安装,且压板将导向套阻碍在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机的剖视图;

图2为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滑动座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缓冲环以及连接环拆卸掉后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连通组件处的放大图;

图6为第二连通组件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外壳10、活塞11、活塞杆12、导向套13、o型圈14、压板15、底座21、滑动座22、顶板23、支撑座24、支撑块25、导向杆26、旋转臂27、旋转环270、第一弹性件28、铰接轴29、悬吊架20、缓冲环30、第一连通组件3、连通头31、软管32、密封圈33、第一弹簧34、第二连通组件4、连接组件5、连接环51、支撑杆52、第二螺钉53、支撑组件6、带动臂61、弧形块62、第一挤压组件7、第二挤压组件8、圆锥台81、第二螺杆82、弹性阻碍组件9、楔块91、移动杆92、第二弹簧93、滚轮94、安装座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压机导向套处o型圈更换系统,包括:底座21、滑动座22、顶板23、支撑座24、支撑块25、导向杆26、第一连通组件3、第二连通组件4、连接组件5以及千斤顶(图中未示),底座21上安装有四根导向杆26,导向杆26顶端均连接至顶板23,顶板23供液压机外壳10穿过,顶板23与液压机安装环连接,所有导向杆26均穿过位于底板与顶板23之间的滑动座22,滑动座22能在导向杆26导向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滑动座22上安装有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与液压机的活塞杆12连接,在顶板23上安装有第一连通组件3和第二连通组件4,第一连通组件3和第二连通组件4分别用于连通液压机的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座24,支撑座24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块25,支撑块25用于支撑滑动座22,滑动座22用于承接拆卸后的压板15以及导向套13,千斤顶用于放置在滑动座22上支撑活塞杆12。

为了实现支撑块25与支撑座24的可拆卸连接,且实现支撑块25与支撑座24的相对位置定位,避免支撑块25安装后没有对滑动座22需要安装千斤顶的地方进行支撑,支撑座24顶面凹陷形成两t形的安装槽,每一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脚,每一滑动脚固定有支撑块25。

为了实现连接组件5与活塞杆12脱离后缓冲环30能够自动旋转到活塞杆12的正下方,以支撑住跌落的压板15和导向套13,缓冲环30的空心设置也为千斤顶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置,保证了千斤顶能够由滑动座22足力地支撑住,在滑动座22上安装有能转动的旋转环270,旋转环270穿过且固定有旋转臂27,旋转臂27一端安装连接组件5,旋转臂27另一端安装缓冲环30,缓冲环30用于承接拆卸后的压板15以及导向套13,在旋转环270与滑动座22的铰接处安装有第一弹性件28,第一弹性件28弹力下能保持缓冲环30位于活塞杆12正下方。

第一弹性件28为卷簧,旋转环270内壁凹陷形成安装槽,卷簧卷积在安装槽内,在滑动座22上安装有导向旋转环270转动的铰接轴29,卷簧内端固定至铰接轴29,卷簧外端固定至安装槽内壁。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环51、两支撑杆52以及若干第二螺钉53,连接环51通过第二螺钉53与活塞杆12连接,连接环51连接有两支撑杆52,滑动座22上开设有供两支撑杆52滑动的滑槽,滑槽以旋转环270中心线为圆心设置,连接环51与旋转臂27一端固定。支撑杆52不能与滑动座22脱离,支撑杆52仅能在滑动座22上滑动,旋转环270也不能从竖直方向上与铰接轴29脱离,旋转环270仅能相对铰接轴29旋转,这样活塞杆12升高时,活塞杆12能够通过连接环51、支撑杆52和旋转环270带动滑动座22升高,支撑杆52的设置避免了因旋转环270与旋转臂27连接处受力过大而容易折断,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在使用千斤顶和缓冲环30的时候支撑千斤顶和缓冲环30的滑槽没有被填充而导致千斤顶和缓冲环30容易损坏,提高千斤顶和缓冲环30的使用寿命,与旋转环270连接有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与缓冲环30正对,支撑组件6用于当缓冲环30与活塞杆12正对时填充滑槽。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支撑组件6,避免支撑组件6影响缓冲环30和支撑杆52的旋转,支撑组件6包括:带动臂61以及两弧形块62,两弧形块62分别设置在两滑槽内,每一弧形块62表面与滑动座22表面均在一个平面上,带动臂61与两弧形块62均连接,两弧形块62支撑缓冲环30,带动臂61与旋转环270固定。由于缓冲环30、带动臂61以及两弧形块62均是相对旋转环270固定,因此两弧形块62一直都是支撑住缓冲环30的,同时弧形块62的顶面与滑动座22表面在一个平面上,保证弧形块62与滑动座22接触处无台阶。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实现了两个液压机同时安装在顶板23上,两液压机镜像对称地安装在顶板23上,第一进出油管和第二进出油管均位于两液压机外壳10之间。

为了实现同时连通两个液压机的第一进出油管,提高安装效率,在两第一进出油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挤压组件7,第一挤压组件7与两第一连通组件3作用,第一挤压组件7用于将两第一连通组件3分别压紧在两第一进出油管上,第一连通组件3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能保持第一连通组件3远离对应的第一进出油管。

为了实现同时连通两个液压机的第二进出油管,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在两第二进出油管之间安装有第二挤压组件8,第二挤压组件8与两第二通组件作用,第二挤压组件8用于将两第二连通组件4分别压紧在两第二进出油管上,第二连通组件4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能保持第二连通组件4远离对应的第二进出油管。

为了避免在将导向套13压入至外壳10内时因有过多油而受到阻碍,减小导向套13压入至外壳10内的难度,每一第二连通组件4均连接有安装座100,每一安装座100均安装有弹性阻碍组件9,弹性阻碍组件9不阻碍压板15和导向套13与外壳10脱离,弹性阻碍组件9用于当第二连通组件4将第二进出油管连通时限制导向套13和压板15靠近外壳10。弹性阻碍组件9实现了当第二进出油管被打开后才能让导向套13靠近外壳10,避免了未断开第二进出油管就让导向套13靠近外壳10的误操作出现,弹性阻碍组件9的设计提示了断开第二进出油管。

每一第一连通组件3和第二连通组件4均包括:连通头31、软管3211、密封圈33以及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为第二弹性件,连通头31一端用于压紧在第一进出油管或第二进出油管上,连通头31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压紧第一进出油管或第二进出油管端面的台阶,台阶上安装有密封圈33,密封圈33与第一进出油管或第二进出油管端面紧贴,连通头31为l形,连通头31能相对顶板23滑动,连通头31另一端连通至软管3211一端,软管3211允许连通头31相对顶板23滑动,软管3211另一端连通至油泵,第一弹簧34一端相对连通头31固定,第一弹簧34另一端相对顶板23固定,第一弹簧34用于保持连通头31远离第一进出油管或第二进出油管。

第二连通组件4安装在悬吊架20上,悬吊架20固定在顶板23上。

第一挤压组件7和第二挤压组件8均包括:圆锥台81以及第二螺杆82,圆锥台81用于挤压两第一连通组件3或两第二连通组件4的连通头31,圆锥台81大端与第二螺杆82连接,第二螺杆82与所在顶板23或者悬吊架20螺纹连接。

第二挤压组件8的螺杆位于水平方向上,安装座100与第二连通组件4的连通头31固定,安装座100能在连通头31带动下在与活塞杆12径向平行的方向上运动。

弹性阻碍组件9包括:楔块91、移动杆92、第二弹簧93以及至少三滚轮94,移动杆92穿过安装座100,移动杆92相对安装座100的移动方向与连通头31相对悬吊架20的移动方向平行,移动杆92一端固定至楔块91大端,楔块91设置有面向外壳10的倾斜面,在楔块91上安装有至少三滚轮94,滚轮94冒出倾斜面,滚轮94能转动,滚轮94用于与压板15和导向套13接触,第二弹簧93为第三弹性件,第二弹簧93一端相对安装座100固定,第二弹簧93另一端相对楔块91固定。

当将导向套13或压板15远离外壳10时,导向套13或压板15与倾斜面上滚轮94接触,导向套13或压板15用过滚轮94挤压楔块91向着远离安装座100移动,由于倾斜面的倾斜,楔块91能够被慢慢挤压着向安装座100靠近,从而允许导向套13或压板15越过楔块91。当将导向套13压入至外壳10内时,导向套13与楔块91的非倾斜面接触,不能使得楔块91慢慢靠近安装座100,楔块91不允许导向套13越过,此时仅有旋转第二挤压组件8的第二螺杆82,实现在第一弹簧34弹力下连通头31带动安装座100和楔块91远离活塞杆12中心线,使得楔块91偏离导向套13和压板15的升降移动空间,从而保证了仅当第二进出油管被打开后才可以安装回导向套13,减轻导向套13被压入至外壳10内的困难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