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9021发布日期:2020-06-26 23:2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的机具,尤其涉及一种可针对目标物进行翻转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架地板装置广泛应用在防静电的机房或无尘室中,其中,针对现有铝合金压铸成型的高架地板,一般需经由开模、熔铝、压铸、成型以及修边等主要五道工序制得。由于在成型过程中,高架地板的表面和底部会有多处毛边,这些瑕疵毛边在安装过程中,一方面会使得高架地板之间无法紧密贴合,也无法与平台框架之间贴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工人安装,且对工人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

然而,现有方式中,须采用人工方式针对成型后的高架地板进行翻转以进行后续加工制程,不仅生产效率不高,且每次翻转都需大量人力而导致费时费力问题。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习知技术的种种缺失,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之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其包括:基台,其具有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定位结构,其枢接于基台的第一工作面上以翻转一目标物,其中,目标物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目标物以其第一表面贴置于定位结构上;带动结构,其设于该基台上以驱动定位结构,使该定位结构受力翻转;以及支撑结构,其设于基台的第二工作面上,以令该定位结构受力翻转而位于该支撑结构上方,使定位结构上的目标物翻转至支撑结构上。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可以是非共平面。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还可包括设于第一工作面上的轴结构,且定位结构枢接轴结构以相对基台进行翻转。例如,轴结构可包含一轴杆及至少一架设所述轴杆的支架,以令定位结构的其中一端侧接合轴杆,使定位结构能相对第一工作面进行翻转。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该带动结构系包含至少一连动该定位结构的齿轮及至少一啮合于齿轮的齿条,且藉由动力组带动所述齿条直线位移,以转动齿轮而一并转动定位结构,致使定位结构翻转。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定位结构上可配置有固定结构,以限制目标物位移而避免偏离定位结构。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第一工作面上可配置有用以顶置定位结构的抵靠结构。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支撑结构是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第二工作面上。

前述的翻转装置中,第二工作面上可配置有导轨,其接合该支撑结构,使支撑结构能沿导轨移动,以令支撑结构靠近或远离定位结构。例如,翻转装置还可包括驱动支撑结构的动力组,其带动支撑结构沿导轨直线移动。

由上可知,本发明中所述的翻转装置,主要藉由定位结构枢接于基台上以将目标物翻转至支撑结构上,故能加快生产时程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人力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衍生而获得其他的附图。

所述附图包括:

图1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应用于生产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1a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a'是图1a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上视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前视示意图;

图1d是图1a的局部后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后视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3a是图1a于使用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图3a于翻转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3c是图3a于翻转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欲翻转的目标物之上视立体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下视立体示意图;及

图4c是图4a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1-运输装置2-铣高装置3-铣边装置4,4'-翻转装置40-轴结构400-支架401-轴杆41-基台41a-第一承载座41b-第二承载座42-定位结构42'-固定结构42a-端侧42b-端侧420-固定部421-转动部422-插孔423-插件43,43'-支撑结构430-位移部44-抵靠结构440-柱体45-导轨47-带动结构470-齿条471-齿轮48,48'-动力组480-推拉杆49-限位开关5-成孔装置9-目标物9a-第一表面9b-第二表面9c-侧面9d-端面90-脚座91-凸缘h-高度差s1-第一工作面s2-第二工作面x,y,z-箭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图1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4适用于生产线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生产线主要包括运输装置1、铣高装置2、铣边装置3以及成孔装置5。

在本实施例中,将运输装置1依据生产线的前期处理与后期处理的运输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且将垂直该运输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箭头方向x),而将沿各装置之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箭头方向z)。应可理解地,该方位系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之配置,并无特别限制。

再者,运输装置1是用于输送(如夹取)目标物9至所需的生产线的加工位置上,故运输装置1可配置于所述铣高装置2、铣边装置3、翻转装置4及成孔装置5周围,以利于将目标物9置放于所述铣高装置2、铣边装置3、翻转装置4及/或成孔装置5上。

目标物9可为高架地板,如图4a、4b及4c所示,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9a(如地板面)与第二表面9b(如底侧端部)及邻接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9a,9b的侧面9c。例如,目标物9可以是大致呈矩形体(如正方形板),目标物9底部(如该第二表面9b之侧,其为高架地板底部)可为蜂巢状,并于目标物9的第二表面9b的四个角落上形成有脚座90,以于所述四个脚座90设置开孔,使用螺丝(图略)分别将四个脚座90固定于高架地板用的支撑脚架(图略)上。具体地,脚座90的端面9d可为微凸出(如第4c图所示之高度差h)该目标物9的第二表面9b,且于第一表面9a的边缘可形成有凸出侧面9c的凸缘91。本实施例中目标物9为高架地板,故以下将目标物9称为高架地板。

图1a至1c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4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翻转装置4设于整个生产线的加工处理流程的后期,其用于针对该目标物9的第一表面9a或第二表面9b进行翻转,例如,将清除毛边后的高架地板翻转而使其第一表面9a朝上。

如图1a至图1c及图1a'所示,所述翻转装置4可包括设有轴结构40的基台41、设于该基台41上的定位结构42及设于该基台41上的支撑结构43,且定位结构42的其中一端侧为枢接于轴结构40以相对基台41进行翻转,使定位结构42受力翻转而位于支撑结构43上方,以于运输装置1将目标物9置放于定位结构42上后,定位结构42将目标物9转承至支撑结构43上。

所述基台41可为机具工作台,其具有第一承载座41a与第二承载座41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台41内可配置生产线所需的机电组件,如马达、电线或其它相关机组,并无特别限制。

再者,所述第一承载座41a可具有设置轴结构40的第一工作面s1,且第二承载座41b可具有第二工作面s2,以令该第一工作面s1与该第二工作面s2为非共平面。例如,基于地面,所述第一工作面s1的位置高于第二工作面s2的位置。具体地,翻转装置4与成孔装置5可设于同一加工位置,故翻转装置4与成孔装置5为共用同一第二工作面s2。

所述定位结构42可枢接于基台41的第一承载座41a的第一工作面s1上,以定位承载如图4a至图4c所示的目标物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42可为翻转板架,其接合所述轴结构40。例如,轴结构40可包含轴杆401及两根立设于第一工作面s1前、后侧上以架设轴杆401的支架400,且定位结构42的其中一端侧42a具有如管状的转动部421,以令转动部421接合轴杆401,使定位结构42可相对第一承载座41a进行翻转。

再者,定位结构42的两侧分别配置至少一个固定结构42',将目标物9固定于定位结构42上,并限制目标物9位移而避免偏离定位结构42。例如,固定结构42'可具有至少一个抵靠目标物9的固定部420及至少一个插设于定位结构42(如其插孔422)的插件423。具体地,藉由油压汽缸(图略)推拉该固定结构42',使插件423接合或分离该定位结构42,且固定部420抵靠或分离目标物9。

第一承载座41a的第一工作面s1上可依需求配置有抵靠结构44,以顶置定位结构42的另一端侧42b。例如,抵靠结构44可包含至少一个柱体440,以利于缓冲定位结构42于翻转时的回复动作。

所述支撑结构43可设于基台41的第二承载座41b的第二工作面s2上,以承接目标物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43可为送料板,其以可位移方式设于第二工作面s2上。例如,第二工作面s2上可于对应支撑结构43处设置一组导轨45(如双轨结构),且支撑结构43底侧配置有复数个位移部430(如滑块),以藉由这些位移部430接合导轨45,使支撑结构43能沿导轨45直线移动,令支撑结构43靠近或远离定位结构42,并可沿导轨45移动于定位结构42与成孔装置5之间。具体地,藉由油压或气压组件(其作为动力组48’)拉动支撑结构43,油压或气压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结构43的一端,使支撑结构43沿导轨45直线移动。

另外,基台41的第一承载座41的前侧或后侧可设置有带动结构47,以带动定位结构42进行翻转动作。例如,带动结构47可包含齿轮471与齿条470,如图1d所示,其齿条470啮合其齿轮471,且齿轮471轴接轴结构40的轴杆401,以当该齿条470直线移动时,会带动齿轮471转动,使齿轮471转动轴杆401,以翻转定位结构42而位于支撑结构43上方。具体地,藉由一动力组48(如气压或油压汽缸)的推拉杆480带动齿条470直线进退,以转动齿轮471。较佳地,可于第一承载座41a的第一工作面s1上配置至少一个限位开关49,如图1d所示,以控制推拉杆480的伸缩距离,使齿条470操控齿轮471的旋转幅度,以稳定翻转定位结构42。

图2a至2b是本发明中翻转装置4'的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本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之具体机构的设计,整体设计大致相同,并无增减主要构件,故不再赘述。

如图3a所示,以第一实施例为例,当于生产线上使用翻转装置4时,藉由运输装置1将单一目标物9运送至定位结构42上,此时,目标物9以其第一表面9a贴置于定位结构42上,而第二表面9b朝上外露。

接着,藉由动力组48带动带动结构47以转动轴结构40,使轴结构40得以将定位结构42朝向支撑结构43翻转,如图3b所示,以令目标物9翻转180度后而置放在支撑结构43上,如图3c所示,使目标物9以其第二表面9b贴置于支撑结构43上,而第一表面9a朝上外露。

之后,可依需求藉由另一动力组48'致动支撑结构43沿导轨48滑移(如图3c所示的虚线部分)至所需的位置(如该成孔装置5之加工区中)。同时,藉由轴结构40将定位结构42朝向第一承载座41a的第一工作面s1翻转,以令定位结构42回复至原处,且抵靠结构44顶置定位结构42。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翻转装置4,4'主要藉由所述定位结构42枢接于所述基台41上以将所述目标物9翻转至所述支撑结构43上,故能加快生产时程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人力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