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1437发布日期:2020-06-12 17:1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用马达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逆变器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在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亦需要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交流电。逆变器通常配套装配于马达上。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逆变器装配于马达壳体上。在逆变器的安装初始阶段,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协同配合,其中一人扶持冷却器,确保其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另外一人则穿入联接螺钉。且在操作过程需始终对逆变器施加一定的压力以确保其相对于马达壳体贴合的紧密性,由此可知,操作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工成本,且对操作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较高。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效率高,对工人劳动技能要求降低,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成本,且确保了较高组装质量的逆变器组装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逆变器组装机构,其包括基板、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第二滑轨滑块组件,顶靠组件、第一直线运动部、第二直线运动部、回复弹簧以及推靠板。第一承力板平行地布置于基板的正上方,且在第一直线运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相对于基板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定向滑动。第一滑轨滑块组件夹设于基板和第一承力板之间。第二承力板布置于第一承力板的正上方,且在第二滑轨滑块组件的辅助下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定向滑动。第二滑轨滑块组件夹设于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且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延伸、布置。回复弹簧连接于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顶靠组件用来支撑、托顶逆变器,其垂直地固定于第二承力板的上平面,且包括顶筒以及顶靠杆。顶靠杆内置于顶筒内,且其在第二直线运动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可自由滑动。第二直线运动部亦与第二承力板相固定。推靠板竖直地固定于第一承力板上,且穿越第二承力板,相应地,在该第二承力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直线运动部包括第一气缸、过渡板。第一气缸固定于基板的下平面。在基板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过渡板即竖放于第二避让孔内,且同时连接第一气缸的活塞缸和第一承力板。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直线运动部包括第二气缸和浮动接头。第二气缸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承力板的下平面上。浮动接头连接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顶靠杆之间。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逆变器组装机构还包括机械限位部。该机械限位部包括初始位机械限位组件、终止位机械限位组件以及布置于两者之间的限位板。初始位机械限位组件包括初始位支撑板和初始位限位螺栓。初始位支撑板固定于基板的上平面。初始位限位螺栓穿设于初始位支撑板内,且沿着前后方向走向进行布置。终止位机械限位组件包括终止位支撑板和终止位限位螺栓。终止位支撑板固定于基板的上平面。终止位限位螺栓穿设于终止位支撑板内,且沿着前后方向走向进行布置。限位板固定于第一承力板的下平面,且正对应于初始位限位螺栓以及终止位限位螺栓。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逆变器组装机构还包括对射光电开关。对射光电开关包括对称地布置于逆变器左、右侧的发射器、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布置于第二承力板的正上方,且跟随第二承力板进行同步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首先借由顶靠组件对逆变器进行托顶、定位,而后在第二直线运动部顶升力的作用进行运动,直至逆变器相对于马达壳体具有正确的相对高度位置,随后在第一直线运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进行运动以将逆变器贴靠于马达壳体上,此时,操作人员依次将联接螺钉穿入、锁紧以将逆变器锁定于马达壳体,最终完成了逆变器的组装进程。由此看来,在逆变器的组装过程中仅需一名工人,且其仅需完成联接螺钉的穿入、拧紧操作即可,省去了人工定位时间,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再者,还降低了对操作工人劳动操作技能的要求。另外,还保证了逆变器在组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受压紧状态,进而确保了其最终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逆变器组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逆变器组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隐去马达壳体)。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主视图。

1-基板;2-第一承力板;3-第二承力板;31-第一避让孔;4-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第二滑轨滑块组件;6-顶靠组件;61-顶筒;62-顶靠杆;7-第一直线运动部;71-第一气缸;72-过渡板;8-第二直线运动部;81-第二气缸;82-浮动接头;9-回复弹簧;10-推靠板;11-机械限位部;111-初始位机械限位组件;112-终止位机械限位组件;113-限位板;12-对射光电开关;121-发射器;122-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发明中逆变器组装机构两种不同状态下(包括有马达壳体和隐去马达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基板1、第一承力板2、第二承力板3、第一滑轨滑块组件4、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顶靠组件6、第一直线运动部7、第二直线运动部8、回复弹簧9以及推靠板10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承力板2平行地布置于基板1的正上方,且在第一直线运动部7的驱动力作用下相对于基板1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定向滑动。第一滑轨滑块组件4夹设于基板1和第一承力板2之间。第二承力板3布置于第一承力板2的正上方,且在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的辅助下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定向滑动。第二滑轨滑块组件5夹设于第一承力板2和第二承力板3之间,且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延伸、布置。回复弹簧9连接于上述第一承力板2和第二承力板3之间。顶靠组件6用来支撑、托顶逆变器,其垂直地固定于第二承力板3的上平面,且包括顶筒61以及顶靠杆62。顶靠杆62内置于顶筒61内,且其在第二直线运动部8驱动力的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可自由滑动(如图4中所示)。第二直线运动部8亦与第二承力板3相固定。推靠板10竖直地固定于第一承力板2上,且穿越第二承力板3,相应地,在该第二承力板3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31。如此一来,在逆变器的组装过程中仅需一名工人,且其仅需完成联接螺钉的穿入、拧紧操作即可,省去了人工定位时间,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再者,还降低了对操作工人劳动操作技能的要求。另外,还保证了逆变器在组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受压紧状态,进而确保了其最终组装质量。

上述逆变器组装机构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首先借由顶靠组件6对逆变器进行托顶、定位,而后在第二直线运动部8顶升力的作用进行运动,直至逆变器相对于马达壳体具有正确的相对高度位置,随后在第一直线运动部7的驱动力作用下进行运动以将逆变器贴靠于马达壳体上,此时,操作人员依次将联接螺钉穿入、锁紧以将逆变器锁定于马达壳体,最终完成了逆变器的组装进程。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在第一直线运动部7驱动推靠板10顶靠逆变器的进程中,回复弹簧9被逐渐拉长并积蓄弹性势能。而当逆变器组装完成后,第一直线运动部7发生回退动作,第二承力板3在回复弹簧9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承力板2进行自回位动作,为下次逆变器组装进程作好准备。

已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设计结构来满足上述第一直线运动部7的驱动功能,然而,在此推荐一种较优的设计结构以供参考,具体如下:第一直线运动部7主要由第一气缸71和过渡板72构成。第一气缸71固定于基板1的下平面。且在基板1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以供第一气缸71的活塞杆穿越。过渡板72即竖放于第二避让孔内,且同时连接第一气缸71的活塞缸和第一承力板2(如图3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在确保第一直线运动部7基本驱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其设计结构,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便于进行后期维护以及换新操作。

上述第二直线运动部8优选为第二气缸81。然而,如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直接与顶靠杆62固定连接时,可能会因“偏心”、“平衡度精度不良”等原因而导致其活塞杆受力弯曲,进而降低第二气缸81的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鉴于此,上述第二直线运动部8还可增设有浮动接头82。浮动接头82连接于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和顶靠杆62之间(如图4中所示)。

再者,出于确保逆变器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停靠位置的精确性,使其运行处于可控状态,且确保逆变器组装进程的安全性方面考虑,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机械限位部11(如图2中所示)。且推荐参照如下方案进行设计:机械限位部11包括初始位机械限位组件111、终止位机械限位组件112以及布置于两者之间的限位板113。初始位机械限位组件111包括初始位支撑板和初始位限位螺栓。初始位支撑板固定于基板1的上平面。初始位限位螺栓穿设于初始位支撑板内,且沿着前后方向走向进行布置。终止位机械限位组件112包括终止位支撑板和终止位限位螺栓。终止位支撑板固定于基板1的上平面。终止位限位螺栓穿设于终止位支撑板内,且沿着前后方向走向进行布置。限位板113固定于第一承力板2的下平面,且正对应于初始位限位螺栓以及终止位限位螺栓(如图2、3、4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从而有效地限定了逆变器的初始极限位置和末端极限位置,进而确保其组装进行的顺利进行;另外,当需要微调初始极限位置和末端极限位置时,仅需旋动初始位限位螺栓和终止位限位螺栓即可,使得调整过程方便、快捷,易于实施。

最后,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逆变器组装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对射光电开关12(如图2中所示),以用来检测逆变器相对于顶靠组件6是否置入到位,杜绝“漏置”情况的出现。具体实施方案推荐如下:对射光电开关12包括对称地布置于逆变器左、右侧的发射器121、接收器122。发射器121和接收器122均布置于第二承力板3的正上方,且跟随第二承力板3进行同步运动(如图4中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