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拆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7517发布日期:2020-09-29 18: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拆叠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拆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因而快递包装盒的使用日益广泛。根据国家某部门的监测数据反映,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而2017年“双11”期间产生超过15亿件包裹,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标准保守计算,15亿件快递至少产生30万吨垃圾。庞大的快递订单数据的后面隐藏着的则是快递包装盒大量使用后所造成的快递垃圾及接踵而至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对快递包装盒的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入压扁后的纸箱,一种是自动将纸箱粉碎。但这两种方式在包装盒结构完整性和机器回收容量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回收的包装盒难以再次利用,包装盒回收利用率不到10%,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拆叠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盒不便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装盒拆叠设备,所述包装盒拆叠设备包括:机架、初始定位装置、固定运输装置、拆分装置和压缩储存装置。

本发明的包装盒拆叠设备通过多个装置的巧妙配合,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包装盒的定位、拆分、压扁、压缩和堆叠送出。尤其是通过固定运输装置和拆分装置的配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盒进行夹紧、拆分并且沿棱线压扁,使包装盒能够进行定向变形折叠后再压缩,在回收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破坏,能够较为完整地回收包装盒,为后续回收包装盒及为物流行业二次利用包装盒提供有效帮助,使得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包装盒的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并能够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促使我国加快向绿色物流转变的步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包装盒拆叠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包装盒拆叠设备在增加外壳后的缩小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固定运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固定运输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固定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图1中的固定运输装置的右视图;

图9为图1中的固定运输装置的仰视图;

图10为图5中的固定运输装置压扁包装盒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的拆解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未伸出前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拆解器的拆解流程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一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未伸出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未伸出前部分结构在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未伸出前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二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二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部分结构在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二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一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时部分结构在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一级伸缩杆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时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一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锁紧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4为图11中的多级伸缩装置中锁定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多级伸缩装置;10、一级伸缩机构;11、一级伸缩杆;111、一级安装座;1111、作用面;1112、第一连接面;112、一级杆本体;1121、摩擦环;1122、滑孔;12、一级驱动轮;113、第二抵接面;114、第一阶梯面;121、一级插孔;13、一级顶针;131、一级活动杆;132、一级插杆;133、一级驱动件;134、第一连接块;20、二级伸缩机构;21、二级伸缩杆;21’、伸缩杆;211、二级安装座;2111、第二连接面;212、二级杆本体;2121、锁定插孔;213、第二阶梯面;22、二级驱动轮;22’、驱动轮;221、二级插孔;23、二级顶针;231、二级活动杆;232、二级插杆;233、二级驱动件;234、第二连接块;30、基座;31、套筒;311、第一抵接面;32、螺杆;33、伸缩驱动机构;331、锥齿轮;332、伸缩电机;40、联动机构;41、拉杆;411、第一拉钩;412、第二拉钩;42、铰接杆;50、锁定机构;51、插块;511、第一倾斜面;52、压缩弹簧;53、滑动块;531、第二倾斜面;

200、撑开装置;60、撑杆;70、撑片;80、拆解驱动机构;81、支架;82、转轴;83、拉绳;90、套环;300、包装盒;

600、固定运输装置;610、平移机构;611、滑轨组件;612、轨道;613、滑轨拉动带;6131、第一辊轴;614、滑轨电机;615、滑杆组件;616、柱杆;617、滑杆拉动带;618、滑动座;619、滑杆电机;620、夹板;630、安装支架;631、安装板;632、丝杆;633、导杆;640、丝杆驱动机构;641、丝杆主动齿轮;642、丝杆从动齿轮;643、传动轴;6431、轴承座;650、传送带组件;651、传送带电机;

700、初始定位装置;710:定位伸缩装置;720:定位板;800、划胶器;810、划胶伸缩装置;820:划刀;900、压缩储存装置;910、接收板;911、滚轮;920、压缩伸缩装置;921、压板;930、外送机构;940、卸货挡板;1000、机架;1001、入口通道;1002、出口通道;100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盒拆叠设备,其包括机架1000、初始定位装置700、固定运输装置600、拆分装置和压缩储存装置900,机架1000上设置有从外向内且向下倾斜的入口通道1001。初始定位装置700包括定位伸缩装置710和定位板720,定位伸缩装置710的一端固定于机架1000上且定位伸缩装置710的自由端伸入入口通道1001内,定位板720设置于定位伸缩装置710的自由端上且用于对进入入口通道1001内的包装盒300进行位置调整。固定运输装置600设置于机架1000上且能够移动至入口通道1001的末端,位置调整后的包装盒300能够滑动至固定运输装置600上,固定运输装置600用于夹紧并运输包装盒300。拆分装置包括划胶器800和拆解器,划胶器800用于划开位于固定运输装置600上的包装盒300上的胶带,拆解器用于拆解位于固定运输装置600上的包装盒300。压缩储存装置900包括接收板910、压缩伸缩装置920和外送机构930,接收板910活动安装于机架1000上且用于接收从固定运输装置600上运输来的包装盒300,压缩伸缩装置920的一端固定于机架1000上,压缩伸缩装置920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压板921且压缩伸缩装置920能够驱动压板921靠近或远离接收板910,外送机构930设置于压缩伸缩装置920的下方且用于将包装盒300运送到机架1000外。其中,图2中为包装盒拆叠设备在增加外壳1003后的缩小示意图。

在进行包装盒300的回收处理时,包装盒300以预定方向(即包装盒300的端面对着入口通道1001的侧壁,尤其是带有胶带的端面要保持在靠近划胶器800的一侧)从入口通道1001进入机架1000内并沿着入口通道1001的倾斜底壁滑动至末端。此时,定位伸缩装置710开始伸展而带动定位板720朝包装盒300移动,以使得包装盒300的有胶带的端面被推动到抵接入口通道1001的侧壁上,从而通过相互平行的侧壁与定位板720共同对包装盒300进行摆正。其中,包装盒300的端面是指多个板块相互拼接封闭开口而形成的拼接面,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包装盒300的左侧为端面。

当包装盒300的位置被摆正后,定位伸缩装置710开始收缩,定位板720释放包装盒300,包装盒300可以继续向下滑动至固定运输装置600上。固定运输装置600夹持并运输包装盒300,当包装盒300运输到与划胶器800对应的位置时,使划胶器800的自由端接触包装盒300上的胶带,固定运输装置600继续在平移机构610的带动下移动,从而划胶器800能够将包装盒300的端面上的胶带划开。然后,固定运输装置600继续夹持运输包装盒300到与拆解器对应的位置时,固定运输装置600暂停等待拆解器将包装盒300拆解开。拆解器将包装盒300拆解开后,接着,固定运输装置600继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拆开的包装盒300进行压扁折叠(此时未完全压缩),然后将包装盒300运送至接收板910上。压缩伸缩装置920开始伸展以驱动压板921朝接收板910移动,接收板910上的包装盒300被压板921压缩。最后,移开接收板910,被压缩的包装盒300向下掉落到外送机构930上进行堆叠储存。当压缩的包装盒300储存到一定数量后,开启外送机构930经出口通道1002将包装盒300运送到机架1000外。

本发明的包装盒拆叠设备通过多个装置的巧妙配合,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包装盒300的定位、拆分、压扁、压缩和堆叠送出。尤其是通过固定运输装置600和拆分装置的配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盒300进行夹紧、拆分并且沿棱线压扁,使包装盒300能够进行定向变形折叠后再压缩,在回收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破坏,能够较为完整地回收包装盒300,为后续回收包装盒300及为物流行业二次利用包装盒300提供有效帮助,使得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包装盒300的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并能够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促使我国加快向绿色物流转变的步伐。此外,更优选的是各个装置还能够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各个装置在合适的时间点执行预定动作,从而能够大幅提升包装盒拆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和图3,压缩储存装置900还包括均设置于接收板910上的滚轮驱动机构(未图示)和多个滚轮911,滚轮驱动机构(可为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滚轮911转动,以使得接收板910能够沿机架1000上的轨道在接收位置和卸货位置之间移动。在接收位置,接收板910可以接收从固定运输装置600运送来的预压扁的包装盒300,压缩伸缩装置920开始伸展驱动压板921朝接收板910移动,对接收板910上的所有包装盒300进行压缩。当压缩的包装盒300达到一定数量后,滚轮驱动机构驱动接收板910向卸货位置移动,压缩后的包装盒300向下掉落到外送机构930上。之后,滚轮驱动机构驱动接收板910向接收位置移动,进行下一轮的接收和压缩。其中,外送机构930可以为传送带机构等。

其中,为了防止压缩的包装盒300跟随接收板910移动,压缩储存装置900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00上的卸货挡板940(参见图1和图3)。当接收板910处于接收位置时卸货挡板940位于接收板910与固定运输装置600之间,卸货挡板940的上端位置低于固定运输装置600上的包装盒300的最低处(即在安装板631靠近卸货挡板940时卸货挡板940的上端低于传送带组件650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出现妨碍包装盒300从固定运输装置600转移到接收板910上的情况。卸货挡板940的下端所在的水平面到接收板91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2cm,接收板910能够从接收位置经卸货挡板940的下端移动至卸货位置,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卸货挡板940将接收板910上的包装盒300挡住,被挡住的包装盒300则只能向下掉落。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划胶器800包括划胶伸缩装置810和划刀820,划胶伸缩装置81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1000上,且划胶伸缩装置810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划刀820。当固定运输装置600上的包装盒300运输到与划胶器800对应的位置时,划胶伸缩装置810开始伸展并使划刀820接触包装盒300上的胶带,随着固定运输装置600夹持着包装盒300继续移动,划刀820能够将包装盒300的端面上的胶带划开。

如图5至图9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运输装置600包括设置于机架1000上的平移机构610、运输伸缩装置(其可以为多级伸缩装置100或单级伸缩装置)、夹板620、安装支架630、丝杆驱动机构640和传送带组件650。其中,运输伸缩装置的上端(在图12中对应为后端)设置于平移机构610上且能够在平移机构610上移动,运输伸缩装置相对于平移机构610的移动,可以通过在平移机构610上设置电动推杆来驱动,或者,也可以是通过伺服电机和丝杆螺母的配合来实现,而在下文将介绍更优选的实现方式。夹板620固定设置于运输伸缩装置的下端;安装支架630包括安装板631、导杆633和丝杆632,导杆633和丝杆632相互平行设置,导杆633的上端与夹板620连接且导杆633的下端与安装板631连接,丝杆632的上端与夹板620连接且丝杆632的下端与安装板631连接;丝杆驱动机构640能够驱动丝杆632转动以带动安装板631向夹板620靠拢或远离;传送带组件650设置于安装板631上的靠近夹板620的一侧。本实施例固定运输装置600主要应用于运输包装盒300,包装盒300通常呈长方体结构,包装盒300的两相对侧具有开口,包装盒300能够放置在传送带组件650与夹板620之间进行运输。

其中,本实施例的运输伸缩装置可以为多种形式的结构,而且不局限为单级伸缩装置、多级伸缩装置100或者连续伸缩装置,例如,悬挂于平移机构610上的气动伸缩缸、液压伸缩缸、剪式升降机或者尺寸较大的电动推杆等等,只要使夹板620和安装在夹板620上的机构都能够实现上下移动即可。当运输伸缩装置选择采用多级伸缩装置100时,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二级伸缩杆21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夹板620,而基座30设置于平移机构610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包装盒300的大小来选择是只进行第一次伸长还是进行两次伸长。

本发明的固定运输装置600在对包装盒300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完成对包装盒300的压缩。当上一个包装盒300被处理完毕后,平移机构610驱动运输伸缩装置在平面内移动到初始位置,运输伸缩装置控制高度坐标,将夹板620运送到入口通道1001的的倾斜底壁的末端,再使包装盒300进入夹板620与安装板631之间(包装盒300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底壁滑动)。运输伸缩装置垂吊悬挂于平移机构610上,并能够对夹板620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对不同尺寸的包装盒300的处理。当包装盒落到安装板631上同时被传送带组件650带至确定位置后,丝杆驱动机构640驱动丝杆632转动以带动安装板631向夹板620靠拢,从而通过控制安装板631的上升来改变夹板620与安装板631之间的间距,使得夹板620能够夹紧不同尺寸的包装盒300。在此过程中,夹板620与安装板631之间的导杆633起约束导向作用。夹紧包装盒300后,再通过平移机构610和运输伸缩装置改变其各方向坐标,将包装盒300送至各个工作位置。当包装盒300的端面被拆解器完全打开后,安装板631上的传送带组件650再次运动,同时丝杆驱动机构640也驱动安装板631向夹板620进一步靠拢,此时包装盒300在夹板620的夹紧力和传送带组件650的横向力的配合作用下开始沿棱线被压扁,之后包装盒300被平移机构610和传送带组件650相互配合送到接收板910上,而进行下一步的回收压缩处理。然后,丝杆驱动机构640驱动丝杆632反向转动,以带动安装板631远离夹板620,平移机构610再次带动运输伸缩装置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固定运输装置600在对包装盒300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划胶器800和拆解器对包装盒300上相对两侧的开口处的胶带进行拆封。如图10(a)所示,在夹板620与传送带组件650之间夹持了一个包装盒300,当启动传送带组件650后,传送带组件650带动包装盒300的下侧面向图中左边运动,如图10(b)所示,包装盒300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形成速度差,从而使得包装盒300开始沿棱线被压扁。然后,被压扁的包装盒300继续跟随传送带组件650向左运动而被送到接收板910。其中,传送带组件650包括多个辊筒和套设于多个辊筒上的传送带,至少一个辊筒由传送带电机651来驱动,而能够带动整个传送带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5和图6,平移机构610包括滑杆组件615和成对设置的滑轨组件611,成对的滑轨组件611相互平行设置;滑杆组件615位于成对的滑轨组件611之间且滑杆组件615的端部能够在滑轨组件611上滑动;运输伸缩装置的上端滑动设置于滑杆组件615上。具体地,滑杆组件615能够在滑轨组件611上沿x方向滑动,运输伸缩装置能够在滑杆组件615上沿y方向滑动,然后运输伸缩装置又能够在z方向上下伸缩,在xyz三个方向中两两相互垂直而能组成空间坐标系,从而使夹板620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实现不同方向的移动,进而可以帮助将包装盒300运送到三维空间的预定位置。

其中,滑杆组件615和滑轨组件611均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沿预定方向的滑动即可。滑轨组件611可以优选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轨道612和滑轨拉动带613,而滑轨拉动带613可以通过成对的第一辊轴6131转动安装于机架1000上,并由滑轨电机614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辊轴6131旋转,而带动滑轨拉动带613移动。滑杆组件615可以包括成对的滑动座618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柱杆616与滑杆拉动带617;滑动座618一一对应地安装于轨道612上,至少一个滑动座618固定安装于滑轨拉动带613上,滑轨拉动带613能够带动滑动座618在轨道612上沿x方向往复滑动。柱杆616的端部与滑杆拉动带617均设置于滑动座618上,其中,滑杆拉动带617可以通过成对的第二辊轴(未标号)转动安装于滑动座618上,第二辊轴与滑动座618一一对应设置,而设置于滑动座618上的滑杆电机619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辊轴旋转,而带动滑杆拉动带617移动。运输伸缩装置的上端滑动设置于柱杆616上且与滑杆拉动带617固定连接,滑杆拉动带617能够带动运输伸缩装置在柱杆616上沿y方向往复滑动。并且,运输伸缩装置能够由伸缩电机332驱动沿z方向进行伸缩。

再次参见图7至图9,丝杆驱动机构640设置于安装板631上且丝杆驱动机构640包括丝杆电机(未图示)、由丝杆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驱动旋转的传动轴643、设置于传动轴643上的丝杆主动齿轮641以及设置于丝杆632的下端的丝杆从动齿轮642,丝杆主动齿轮641与丝杆从动齿轮642啮合传动,丝杆电机驱动传动轴643旋转,进而通过丝杆主动齿轮641与丝杆从动齿轮642将扭矩传递至丝杆632,从而使安装板631与夹板620能够相对移动,其中丝杆主动齿轮641与丝杆从动齿轮642均可以为锥齿轮。

为了提升平衡性,丝杆632的数量可以为多根,多根丝杆632通过轴承间隔安装于安装板631上,且丝杆632的上端与固定在夹板620上的丝杆螺母连接,夹板620上开设有通孔,丝杆螺母固定安装于该通孔内;为了保证导向的可靠性,导杆63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根,导杆633的下端固定于安装板631上,且导杆633的上端活动套接于夹板620上。其中,最佳的排列方式是丝杆632和导杆633均呈对角线分布,从而平衡安装板631各个角的受力以提升使用寿命。在上述实施例中,丝杆电机和丝杆主动齿轮641设置于安装板631的底面上,传动轴643转动安装在安装板631底面上的轴承座6431内,且传动轴643的两端均设置有丝杆主动齿轮641,丝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直齿轮与传动轴643中部的直齿轮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合理布局各个机构以防止发生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丝杆电机和丝杆主动齿轮641还可以安装于夹板620的上表面,此时,多根丝杆632通过轴承间隔安装于夹板620上,且丝杆632的下端与安装板63螺纹连接;多根导杆633的上端固定于夹板620上,且导杆633的下端活动套接于安装板631上。不管采用哪种安装方式,在导杆633的活动端上的远离固定端一侧均可以设置有限位螺母,以防止导杆633从夹板620或安装板631上脱出。

本实施例固定运输装置600的工作过程为:当上一个包装盒300被运输完毕后,平移机构610驱动运输伸缩装置(即多级伸缩装置100)在平面内移动到初始位置(靠近入口通道1001末端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多级伸缩装置100控制夹板620的高度坐标。然后,伸缩电机332驱动多级伸缩装置100伸出带动夹板620到达预定高度,此时传送带组件650的上表面低于入口通道1001的末端位置,使包装盒300进入夹板620与安装板631之间(重力驱动包装盒300沿入口通道1001的倾斜底壁下落或者也可以为手动放入)。当包装盒300落到传送带组件650上后,丝杆驱动机构640驱动丝杆632转动以带动安装板631向夹板620靠拢,从而通过控制安装板631的上升来改变夹板620与安装板631之间的间距,使得夹板620能够夹紧不同尺寸的包装盒300。夹紧包装盒300后,再通过平移机构610和多级伸缩装置100改变夹板620各方向坐标,将包装盒300送至各个工作位置(对应划胶器800的位置和对应拆解器的位置),之后,安装板631上的传送带组件650开始运动,同时丝杆驱动机构640也驱动安装板631向夹板620进一步靠拢,此时包装盒300在夹板620的夹紧力和传送带组件650的横向力的配合作用下开始沿棱线被压扁。

然后,丝杆驱动机构640驱动丝杆632反向转动,以带动安装板631远离夹板620,此时包装盒300被夹板620释放,就能够在传送带组件650的作用下被送到接收板910上,之后在压缩储存装置900进行下一步的回收压缩处理。接着,平移机构610再次带动多级伸缩装置100移动至初始位置,而此过程中,多级伸缩装置1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缩,以避免安装板631与划胶器800或拆解器产生干涉。伸缩电机332驱动多级伸缩装置100实现两次连续及有序的缩回过程,多级伸缩装置100完全缩回,为下次运输和压扁包装盒300提供准备。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6所示,拆解器包括拆解伸缩装置(可以为多级伸缩装置100或单级伸缩装置)和撑开装置200,其中,拆解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21’和伸缩驱动机构33,伸缩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伸缩杆21’伸缩;撑开装置200包括撑杆60、撑片70和拆解驱动机构80,撑杆60与伸缩杆21’连接,撑片70设置于撑杆60外,拆解驱动机构80用于驱动撑片70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或收缩,以对应使撑片70撑开包装盒300或使撑片70复位到初始收缩状态。本实施例拆解器主要应用于包装盒300,包装盒300通常呈长方体结构,包装盒300的相对两端具有开口。其中,本发明中对“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2中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2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拆解器在对包装盒300进行拆解的过程中,包装盒300上相对两端的开口处的胶带已被划胶器800划开拆封。在撑杆60进入包装盒300前,撑片70处在收缩于撑杆60上的状态,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伸缩杆21’及撑杆60从包装盒300的一侧开口伸入包装盒300内,如图13(a)所示,此时,拆解驱动机构80驱动撑片70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如图13(b)所示;伸缩驱动机构33继续驱动伸缩杆21’及撑杆60向另一侧开口方向运动直至撑片70撑开另一侧开口处的端面,如图13(c)所示。将另一侧开口处盒壁撑开后,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伸缩杆21’及撑杆60缩回,在缩回的过程中,利用已张开的撑片70将未打开的一侧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如图13(d)所示,实现对包装盒300的完整拆解。缩回至包装盒300外的拆解驱动机构80驱动撑片70沿撑杆60的径向收缩,使得撑片70复位后重新收缩于撑杆60上,为下次拆解包装盒300提供准备。本实施例拆解器能实现对包装盒300的完整拆解,对包装盒300拆解的同时不会造成二次破坏。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撑片70为条状弹性片,撑杆60与伸缩杆21’的自由端连接并与伸缩杆21’同轴设置,撑片70的连接端连接撑杆60,撑片70的自由端沿伸缩杆21’的延伸方向延伸;撑开装置200还包括套设于撑片70外的套环90,拆解驱动机构80用于驱动套环90相对撑片70沿伸缩杆21’的伸缩方向滑动,以约束撑片70收缩并贴紧于撑杆60,或对撑片70解除约束以使撑片70的自由端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

具体地,撑片70由弹性材料制成,为条状弹性片,在其自由端不受约束,即在不捆扎的情况下,其自由端会相对连接端翘起,从而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而撑片70的自由端受约束,即在被捆扎的情况下,其自由端则收缩至撑杆60上。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撑杆60与伸缩杆2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伸缩杆21’沿前后方向伸缩,撑片70的后端连接在撑杆60上,撑片70的前端则为撑片70的自由端。当拆解驱动机构80驱动套环90相对撑片70向前滑动时,套环90对撑片70起到约束作用,将撑片70捆扎与撑杆60上,使得撑片70收缩并贴紧于撑杆60;当拆解驱动机构80驱动套环90相对撑片70向后滑动时,套环90逐渐对撑片70解除约束,撑片70的自由端则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以将包装盒300的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

更进一步地,撑片7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撑片70沿撑杆60的周向依次排布。本实施例撑片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撑片70沿撑杆60的周向依次排布。当套环90对撑片70解除约束后,四个撑片70的自由端同步打开,打开后如伞状撑开包装盒300开口处的盒壁。多个撑片70的设计,利于增加与包装盒300开口处的盒壁的作用面积,以便包装盒300开口处的盒壁可全方位地打开。撑片70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发明对撑片70的数量和形状不作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拆解伸缩装置选择采用多级伸缩装置100,拆解驱动机构80包括支架81、转轴82、拉绳83以及拆解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支架81安装于多级伸缩装置100的套筒31上,转轴82转动于支架81,拉绳83的一端绕设于转轴82,拉绳83的另一端连接套环90,拆解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轴82转动,以通过拉绳83拉动套环90沿伸缩杆21’的缩回方向运动并将对撑片70解除约束。多级伸缩装置100还包括基座30,基座30包括套筒31和螺杆32,螺杆32转动安装于套筒31内,支架81安装在套筒31外,伸缩杆21’滑动套设于套筒31内,螺杆32外套设有驱动轮22’,驱动轮22’与螺杆32啮合,伸缩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螺杆32转动并通过驱动轮22’驱动伸缩杆21’相对套筒31伸缩,套环90能在伸缩杆21’缩回时与套筒31的自由端抵接,以使套环90相对伸缩杆21’沿伸缩杆21’的伸出方向运动并约束撑片70收缩并贴紧于撑杆60。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螺杆32转动,使得驱动轮22’带动伸缩杆21’及撑杆60从包装盒300的后侧开口向前伸出并伸入包装盒300内,此时,拆解驱动电机驱动转轴82转动,拉绳83的一端缠绕在转轴82上,使得拉绳83的另一端拉动套环90向后滑动,套环90对撑片70解除约束,撑片70的自由端则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随着伸缩杆21’及撑杆60的继续伸出将包装盒300的前侧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将包装盒300前侧开口处的盒壁撑开后,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螺杆32反向转动,使得驱动轮22’带动伸缩杆21’及撑杆60向后缩回,在缩回的过程中,利用已张开的撑片70将后侧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实现对包装盒300的完整拆解。随着伸缩杆21’及撑杆60的继续缩回,套环90与套筒31的自由端抵接,且套环90随着撑杆60的后退而相对向前滑动,从而对撑片70重新约束,使撑片70收缩并贴紧在撑杆60上,为下次拆解包装盒300提供准备。

如图12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级伸缩装置100还包括一级伸缩机构10和二级伸缩机构20,其中,一级伸缩机构10包括一级伸缩杆11、一级驱动轮12和一级顶针13,一级伸缩杆11滑动套设于套筒31内,一级伸缩杆11对一级驱动轮12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一级驱动轮12轴向窜动。一级驱动轮12套设于螺杆32外并与螺杆32啮合,一级顶针13与一级伸缩杆11连接,一级顶针13用于锁定或释放一级驱动轮12,以配合一级驱动轮12驱动一级伸缩杆11相对套筒31从第一初始位置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或从第一极限位置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二级伸缩机构20包括二级伸缩杆21、二级驱动轮22和二级顶针23,二级伸缩杆21滑动套设于一级伸缩杆11内,二级伸缩杆21对二级驱动轮22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二级驱动轮22轴向窜动。二级驱动轮22套设于螺杆32外并与螺杆32啮合,二级顶针23与二级伸缩杆21连接,二级顶针23用于锁定或释放二级驱动轮22,以配合二级驱动轮22驱动二级伸缩杆21相对一级伸缩杆11从第二初始位置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或从第二极限位置缩回至第二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拆解伸缩装置选择采用多级伸缩装置100时,上述伸缩杆21’为二级伸缩杆21,上述驱动轮22’为二级驱动轮22,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伸出套筒31的自由端,套环90能在二级伸缩杆21缩回时与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初始位置是指一级伸缩杆11不相对套筒31滑动,其自由端靠近套筒31的自由端的位置,而第一极限位置是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向远离套筒31的方向滑动伸出的极限位置;第二初始位置是指二级伸缩杆21不相对一级伸缩杆11滑动,其自由端靠近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的位置,而第二极限位置是指二级伸缩杆21的自由端向远离一级伸缩杆11的方向滑动伸出的极限位置。如图12所示,一级伸缩杆11和二级伸缩杆21的伸出方向为向前的方向,而一级伸缩杆11和二级伸缩杆21的缩回方向为向后的方向。

在多级伸缩装置100需要伸长时,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螺杆32转动,一级顶针13释放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随着螺杆32的转动而转动,暂时处于空转状态,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不进行伸缩,保持在第一初始位置;而二级顶针23锁定二级驱动轮22,二级驱动轮22随着螺杆32的转动而向前移动,进而带动二级伸缩杆21相对于一级伸缩杆11向前滑动伸出,使得二级伸缩杆21从第二初始位置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一次伸长,此时,二级顶针23释放二级驱动轮22,二级驱动轮22处于暂时空转状态。接着,一级顶针13锁定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随着螺杆32的转动而向前移动,进而带动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向前滑动伸出,使得一级伸缩杆11从第一初始位置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二次伸长。可以理解地,由于二级伸缩杆21套装在一级伸缩杆11上,在一级伸缩杆11伸出的过程中,可同时带动二级伸缩杆21继续向前移动,保证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伸长过程。

在多级伸缩装置100需要缩回时,伸缩驱动机构33驱动螺杆32反向转动,一级顶针13锁定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随着螺杆32的反向转动而向后移动,进而带动一级伸缩杆11相对套筒31向后滑动缩回,使得一级伸缩杆11从第一极限位置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一次缩回,此时,一级顶针13释放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重新回到空转状态。接着,二级顶针23锁定二级驱动轮22,二级驱动轮22随着螺杆32的反向转动而向后移动,进而带动二级伸缩杆21相对一级伸缩杆11向后滑动缩回,使得二级伸缩杆21从第二极限位置缩回至第二初始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二次缩回。可以理解地,由于二级伸缩杆21套装在一级伸缩杆11上,在一级伸缩杆11缩回的过程中,可同时带动二级伸缩杆21向后移动,保证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缩回过程。

在二级伸缩杆21伸长的过程中,连接在二级伸缩杆21上的撑杆60从初始位置伸出至工作位置,在二级伸缩杆21缩回的过程中,连接在二级伸缩杆21上的撑杆60从工作位置缩回至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是指撑片70还未张开,且撑杆60还未伸进包装盒300后侧开口的位置,该工作位置是指撑片70张开后撑开包装盒300前侧开口处的盒壁的位置,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即,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伸缩行程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比如,在伸缩行程较短的情况下,只需二级伸缩杆21进行一次伸长后就可实现对包装盒300的拆解,在伸缩行程较长的情况下,多级伸缩装置100需要进行上述两次伸长过程实现对包装盒300的拆解。另外,由于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伸出套筒31的自由端,套环90能在二级伸缩杆21缩回时与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抵接,以通过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的抵接作用,使得套环90在二级伸缩杆21缩回时向前滑动将撑片70约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多级伸缩装置100可以是两级伸缩装置,也可以是三级伸缩装置、四级伸缩装置等,本实施例是以两级伸缩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在三级伸缩装置中,可在两级伸缩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三级伸缩杆,三级伸缩杆可滑动套装在二级伸缩杆21内,且三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21之间的装配方式与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之间的装配以及伸缩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又例如,四级伸缩装置可在三级伸缩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四级伸缩杆,四级伸缩杆可滑动套装在三级伸缩杆内,且四级伸缩杆与三级伸缩杆之间的装配方式与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之间以及三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21之间的装配以及伸缩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多级伸缩装置100采用螺杆32与一级驱动轮12及二级驱动轮22啮合的螺旋传动方式来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地伸缩,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液压驱动或双电机驱动的方式而言,本实施例的多级伸缩装置100无需额外设计油缸及油路回路,不用考虑密封问题,也不会出现油污污染问题,可靠性好,便于维护,且无需另行设计双电机的控制方法及无需增加电路或单片机等,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制作的优点,减轻了设计负担,且本实施例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伸缩过程均在套筒31内进行,占用体积较小,并减轻了多级伸缩装置100的重量,节省成本,在伸缩级数越多的情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另外,本实施例采用螺杆32与装置采用螺杆32与一级驱动轮12及二级驱动轮22啮合的螺旋传动方式,其属于相对精准的机械传动配合,可通过螺杆32的转动圈数来精准控制一级伸缩杆11和二级伸缩杆21的伸缩长度,进而可精准控制整个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伸缩行程,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二级驱动轮22开设有二级插孔221,二级顶针23包括二级活动杆231和分别与二级活动杆231连接的二级插杆232、二级驱动件233,二级活动杆231与二级伸缩杆21滑动配合;在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二级驱动件233能够驱动二级活动杆231带动二级插杆232插入二级插孔221并锁定二级驱动轮22,或在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二级插杆232脱离二级插孔221并释放二级驱动轮22;其中,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二级驱动轮22与螺杆32脱离啮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既指二级伸缩杆21开始伸出前的初始位置,又指二级伸缩杆21完全缩回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二级驱动轮2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棘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与螺杆32啮合的螺母或者类似螺母的转轮,本实施例二级驱动轮22以棘轮为例进行说明。二级插孔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二级插孔221沿二级驱动轮22的周向间隔均匀布置,便于二级插杆232在二级驱动轮22转动的过程中插入任意一个二级插孔221中将二级驱动轮22锁定。具体地,当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二级驱动件233驱动二级活动杆231带动二级插杆232插入任意一个二级插孔221中,以将二级驱动轮22锁定,直至二级驱动轮22驱动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二级驱动件233驱动二级活动杆231带动二级插杆232脱离二级插孔221,从而对二级驱动轮22释放,二级伸缩杆21停止伸出,二级驱动轮22处于空转状态,且二级驱动轮22此时与螺杆32脱离啮合状态,以在后续一级伸缩杆11伸缩过程中二级伸缩杆21不受螺杆32的牵制,从而随着一级伸缩杆11的伸缩而伸缩。

如图12、图14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二级伸缩杆21包括二级安装座211和二级杆本体212,二级杆本体212与二级安装座211连接,二级驱动轮22安装于二级安装座211内,二级安装座211对二级驱动轮22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二级驱动轮22轴向窜动;二级活动杆231滑动穿设于二级安装座211,二级插杆232连接在二级活动杆231远离二级杆本体212的一端,二级驱动件233为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二级安装座211连接,第二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块234与二级活动杆231上远离二级插杆232的一端连接。

具体地,二级杆本体212和二级安装座211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阶梯面213,二级安装座211内形成第二连接面2111,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面2111连接,一级伸缩杆11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面113;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第二连接块234伸出第二阶梯面213并使二级插杆232插入二级插孔221;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抵接面113与第二阶梯面213抵接并推动第二连接块234以使二级活动杆231带动二级插杆232脱离二级插孔221。

本实施例中,二级插杆232连接在二级活动杆231的后端,二级活动杆231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块234。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后端连接第二连接块234,压缩弹簧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面2111。二级伸缩杆21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由于受到压缩弹簧的弹性力,使得与二级活动杆231连接的第二连接块234向前伸出第二阶梯面213,并使的二级插杆232插入二级插孔221,以将二级驱动轮22锁定直至二级驱动轮22驱动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抵接面113和与其前侧的第二阶梯面213抵接,第二抵接面113推动第二连接块234后移,进而带动二级活动杆231相对二级安装座211向后滑动,从而使得二级插杆232脱离二级插孔221,以对二级驱动轮22释放,二级伸缩杆21停止伸出。本实施例的二级伸缩机构20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便于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一次伸长过程。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二级活动杆231还可以为比较小型的电动伸缩杆,以带动二级插杆232移动来锁定或释放二级驱动轮22。

本实施例中,一级驱动轮12开设有一级插孔121,一级顶针13包括一级活动杆131和分别与一级活动杆131连接的一级插杆132、一级驱动件133,一级活动杆131与一级伸缩杆11滑动配合;在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一级插杆132脱离一级插孔121并释放一级驱动轮12,或在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一级驱动件133能够驱动一级活动杆131带动一级插杆132插入一级插孔121并锁定一级驱动轮12;其中,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一级驱动轮12与螺杆32保持啮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既指一级伸缩杆11开始伸出前的初始位置,又指一级伸缩杆11完全缩回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一级驱动轮1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棘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与螺杆32啮合的螺母或者类似螺母的转轮,本实施例一级驱动轮12以棘轮为例进行说明。一级插孔1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一级插孔121沿一级驱动轮12的周向间隔均匀布置,便于一级插杆132在一级驱动轮12转动的过程中插入任意一个一级插孔121中将一级驱动轮12锁定。具体地,当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一级驱动件133驱动一级活动杆131带动一级插杆132脱离一级插孔121,从而对一级驱动轮12释放,一级驱动轮12处于暂时空转状态,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不进行伸缩,保持在第一初始位置,直至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一级驱动件133驱动一级活动杆131带动一级插杆132插入任意一个一级插孔121中,以将一级驱动轮12锁定,直至一级驱动轮12驱动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保证一级伸缩杆11和二级伸缩杆21按序伸缩。其中,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一级驱动轮12与螺杆32保持啮合状态,以保证一级伸缩杆11的正常伸长过程及后续缩回过程。

如图12、图14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级伸缩杆11包括一级安装座111和一级杆本体112,一级杆本体112与一级安装座111连接,一级驱动轮12安装于一级安装座111内,一级安装座111对一级驱动轮12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一级驱动轮12轴向窜动。二级伸缩杆21滑动套设于一级杆本体112内,一级活动杆131滑动穿设于一级安装座111,一级插杆132连接在一级活动杆131靠近一级杆本体112的一端,一级驱动件133为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一级安装座111连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接块134与一级活动杆131上远离一级插杆132的一端连接。

具体地,一级杆本体112和一级安装座111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阶梯面114,一级安装座111上背离第一阶梯面114的一侧形成作用面1111,第一连接块134伸出作用面1111;一级安装座111内形成第一连接面1112,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面1112连接,套筒31内面向一级安装座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面311;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第一抵接面311与作用面1111抵接并推动第一连接块134带动一级插杆132脱离一级插孔121;本实施例的多级伸缩装置100还包括联动机构40,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联动机构40拉动处于第一初始位置的一级伸缩杆11开始伸出,一级伸缩杆11带动一级驱动轮12移动以使一级插杆132插入一级插孔121。

本实施例中,一级插杆132连接在一级活动杆131的前端,一级活动杆131的后端连接第一连接块134。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接面1112,压缩弹簧的后端连接连接第一连接块134。一级伸缩杆11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由于第一抵接面311与作用面1111抵接,使得第一连接块134受到向前的推动力,第一连接块134带动一级插杆132前移,从而带动一级活动杆131及一级插杆132前移并脱离一级插孔121,以对一级驱动轮12释放,一级驱动轮12处于暂时空转状态,直至当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即,当二级伸缩杆21完全伸出时,二级伸缩杆21通过联动机构40拉动处于第一初始位置的一级伸缩杆11开始向前伸出,一级伸缩杆11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一级驱动轮12向前移动,作用面1111与第一抵接面311分离,第一连接块134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重新伸出作用面1111,并使得一级活动杆131带动一级插杆132插入任意一个一级插孔121中,以将一级驱动轮12锁定直至一级驱动轮12驱动一级伸缩杆11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本实施例的一级伸缩机构10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便于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第二次伸长过程。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级活动杆131也还可以为比较小型的电动伸缩杆,以带动一级插杆132移动来锁定或释放一级驱动轮1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联动机构40包括拉杆41和铰接杆42,其中,拉杆41与一级杆本体112的内壁滑动连接,拉杆4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拉钩411和第二拉钩412;第一拉钩411钩设于铰接杆42的第一端,一级活动杆131与铰接杆42的第二端抵接,铰接杆42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通过铰接轴与一级杆本体112铰接。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拉钩412钩设于二级伸缩杆21并通过二级伸缩杆21带动拉杆41沿二级伸缩杆21的伸出方向运动,以使铰接杆42的第二端绕铰接轴转动同时拉动处于第一初始位置的一级伸缩杆11伸出一定距离,预压缩的第一弹簧驱动一级安装座111远离第一连接块134,以使一级活动杆131拉动一级插杆132插入一级插孔121;一级伸缩杆11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时,第一抵接面311推动第一连接块134,以使一级活动杆131推动铰接杆42的第二端绕铰接轴反向转动,并通过拉杆41拉动处于第二极限位置的二级伸缩杆21沿一级伸缩杆11的缩回方向运动,以使二级驱动轮22与螺杆32重新啮合。

拉杆41的后端形成第一拉钩411,第一拉钩411钩设于铰接杆42的上端,一级活动杆131与铰接杆42的下端抵接,铰接杆42的中间位置通过铰接轴与一级杆本体112铰接。本实施例的拉杆41的长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具体可以是第一拉钩411到第二拉钩41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铰接轴到第二阶梯面213之间的距离。当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二级伸缩杆21上的第二阶梯面213与第二拉钩412抵接,使得第二拉钩412钩设于第二阶梯面213上,进而通过二级伸缩杆21向前的拉动力来拉动拉杆41前移,拉动前移的过程中拉动铰接杆42的上端前移,而使得铰接杆42的下端向后推一级活动杆131,此时由于第一连接块134和第一抵接面311相互抵接,一级活动杆131不能向后移动,在反作用的情况下使得铰接轴前移,进而拉动处于第一初始位置的一级伸缩杆11开始向前伸出,从而带动一级驱动轮12相对一级活动杆131前移,从而使得一级插杆132插入任意一个一级插孔121中,将一级驱动轮12锁定,一级伸缩杆11开始伸出直至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伸长过程。

而在一级伸缩杆11从第一极限位置向第一初始位置缩回的过程中,一级插杆132保持在锁定一级驱动轮12的状态,直至一级伸缩杆11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时,一级伸缩杆11上的作用面1111与套筒31上的第一抵接面311抵接,第一抵接面311推动一级活动杆131前移,一级活动杆131前移的过程中带动铰接杆42的下端前移,而使得铰接杆42的上端后移,并通过第一拉钩411拉动拉杆41后移,并第二拉钩412通过第二阶梯面213拉动二级伸缩杆21后移,二级伸缩杆21后移的过程中,使得二级驱动轮22与螺杆32重新啮合,同时使得第二阶梯面213与第二抵接面113分离,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二级插杆232重新插入任意一个二级插孔221中,以将二级驱动轮22锁定,进而在螺杆32的反转作用下使得二级伸缩杆21缩回至第二初始位置,即使得二级伸缩杆21完全缩回,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缩回过程。

如图14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多级伸缩装置100还包括锁定机构50,锁定机构50包括插块51、压缩弹簧52和滑动块53,插块51背离二级伸缩杆21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52与一级伸缩杆11连接,二级伸缩杆21的外壁开设有与插块51配合的锁定插孔2121,插块51面向滑动块5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倾斜面511,滑动块53与一级伸缩杆11滑动配合,具体地,一级伸缩杆11的一级杆本体112的自由端设置一摩擦环1121,摩擦环1121套设于二级杆本体212外,滑动块53滑动安装于摩擦环1121上,摩擦环1121还开设有供滑动块53滑动的滑孔1122。滑动块53的背离二级伸缩杆21的一端伸出一级伸缩杆11的外壁,滑动块53面向插块51的一面形成有与第一倾斜面511滑动配合的第二倾斜面531;当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压缩弹簧52驱动插块51插入锁定插孔2121,以将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锁紧;当一级伸缩杆11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缩回时,套筒31推动滑动块53向一级伸缩杆21伸出的方向滑动,以通过第二倾斜面531与第一倾斜面511的滑动配合使插块51脱离锁定插孔2121,以将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解锁。

具体地,如图12、图16、图17、图23至图24所示,二级伸缩杆21的二级杆本体212靠近二级安装座211的位置开设有锁定插孔2121,插块51设置在一级杆本体112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插块51的后侧形成第一倾斜面511,第一倾斜面511从后往前向下倾斜,滑动块53的前侧形成的第二倾斜面531,第二倾斜面531从后往前向下倾斜,以与第一倾斜面511匹配。当二级伸缩杆21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二级安装座211滑动至靠近一级杆本体112的自由端的位置,且锁定插孔2121与插块51的位置对应,插块51在压缩弹簧52的弹性作用力下插入锁定插孔2121,从而将一级伸缩杆11和二级伸缩杆21的锁紧,既保证后续一级伸缩杆11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同步伸缩,又能保证当二级伸缩杆21受到向后的外力的作用下,能与一级伸缩杆11保持锁紧状态,保证多级伸缩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而当一级伸缩杆11缩回至第一初始位置时,套筒31的自由端端面与滑动块53的上端抵接,并推动滑动块53向前移动,在滑动块53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块53上的第二倾斜面531与插块51上的第一倾斜面511滑动配合,由于第一倾斜面511和第二倾斜面531的倾斜特点,滑动块53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可将插块51抬起,使得插块51与锁定插孔2121脱离,从而将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解锁,保证后续二级伸缩杆21的正常缩回过程。

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机构33包括伸缩电机332和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331,其中一个锥齿轮331固定套设于螺杆32,另一个锥齿轮331与伸缩电机332连接。伸缩电机332驱动与其连接的锥齿轮331转动,进而驱动套设于螺杆32上的锥齿轮331转动,从而为螺杆32提供原动力,实现螺杆32的转动或反向转动,进而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伸缩过程。为了节省占用空间,本实施例的伸缩驱动机构33可安装在基座30内。本实施例通过单个伸缩电机332为原动力,并采用纯机械结构的方式来设计多级伸缩装置100,结构简单且方便制作,该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伸缩比例可达到2.5以上,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和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的拆解器的工作过程为:需要对包装盒300拆解时,伸缩电机332通过两个锥齿轮331带动螺杆32转动,一级顶针13释放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处于空转状态,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不进行伸缩,保持在第一初始位置;而二级顶针23锁定二级驱动轮22,二级驱动轮22随着螺杆32的转动,而带动二级伸缩杆21相对于一级伸缩杆11从第二初始位置向前滑动伸出至第二极限位置,第二抵接面113与第二阶梯面213抵接并推动第二连接块234以使二级活动杆231带动二级插杆232脱离二级插孔221,二级顶针23释放二级驱动轮22。此时,锁定机构50将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锁定,同时,二级伸缩杆21上的第二阶梯面213拉动拉杆41,通过拉杆41拉动一级伸缩杆11,作用面1111与第一抵接面311分离,第一连接块134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重新伸出作用面1111,并使得一级活动杆131带动一级插杆132插入任意一个一级插孔121中,以实现通过一级顶针13将一级驱动轮12锁定,一级驱动轮12随着螺杆32的转动而带动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向前滑动伸出至第一极限位置。可以理解地,由于锁定机构50的锁定作用,二级伸缩杆21随着一级伸缩杆11的伸出而相对套筒31继续伸出,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伸出过程,在多级伸缩装置100完全伸出后,二级伸缩杆21的二级驱动轮22与螺杆32脱离啮合,而一级伸缩杆11的一级驱动轮12与螺杆32保持在啮合状态,且一级顶针13保持锁定一级驱动轮12;在多级伸缩装置100伸出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在二级伸缩杆21上的撑杆60伸进包装盒300内,拆解驱动电机驱动转轴82转动,进而通过拉绳83带动套环90向后滑动,套环90对撑片70解除约束,撑片70的自由端则沿撑杆60的径向张开,随着二级伸缩杆21及撑杆60的继续伸出将包装盒300的远侧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

将包装盒300远侧开口处的盒壁撑开后,伸缩电机332通过两个锥齿轮331带动螺杆32反向转动,一级驱动轮12随着螺杆32的反向转动而带动一级伸缩杆11相对于套筒31从第一极限位置缩回到第一初始位置,可以理解地,由于锁定机构50的锁定作用,二级伸缩杆21随着一级伸缩杆11的缩回而相对套筒31缩回。当一级伸缩杆11缩回到第一初始位置时,第一抵接面311与作用面1111抵接并推动第一连接块134带动一级插杆132脱离一级插孔121,一级顶针13释放一级驱动轮12,一级驱动轮12重新回到空转状态,此时,锁定机构50将二级伸缩杆21与一级伸缩杆11解锁。同时,一级伸缩杆11上的一级顶针13反向拉动拉杆41,通过拉杆41拉动二级伸缩杆21后移,进而使二级驱动轮22后移并与螺杆32重新啮合,第二阶梯面213与第二抵接面113脱离,由于受到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使得与二级活动杆231连接的第二连接块234向前伸出第二阶梯面213,并使的二级插杆232插入二级插孔221,二级顶针23重新锁定二级驱动轮22,二级驱动轮22随着螺杆32的反向转动,而带动二级伸缩杆21相对于一级伸缩杆11从第二极限位置缩回到第二初始位置,实现多级伸缩装置100的两次连续及有序的缩回过程,多级伸缩装置100完全缩回。在多级伸缩装置100缩回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在二级伸缩杆21上的撑杆60向后缩回,在缩回的过程中,利用已张开的撑片70将后侧开口处的盒壁完全撑开,实现对包装盒300的完整拆解。随着二级伸缩杆21及撑杆60的继续缩回,套环90与一级伸缩杆11的自由端抵接,且套环90随着撑杆60的后退而相对向前滑动,从而对撑片70重新约束,使撑片70收缩并贴紧在撑杆60上,为下次拆解包装盒300提供准备。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发明中的定位伸缩装置710、划胶伸缩装置810、运输伸缩装置和压缩伸缩装置920都可以为单级伸缩装置、多级伸缩装置100或者连续伸缩装置,例如,气动伸缩缸、液压伸缩缸或者尺寸较大的电动推杆等等。当定位伸缩装置710、划胶伸缩装置810、运输伸缩装置和压缩伸缩装置920分别选择采用多级伸缩装置100时,其内部结构、原理和具有的优势与拆解伸缩装置所采用的多级伸缩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原理和具有的优势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