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7614发布日期:2020-12-08 15:1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配件是构成自动机器人整体的各个单元的一种产品,主要包括机械手配件、传动配件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上自动化的程度也逐渐提高,机器人配件这个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大,近些年来,制造机器人配件的厂家也在飞快地发展中,目前常见的许许多多的配件均为钣金经过冲切后,再对其进行折弯而制成的,冲切后的成品需要人工搬运至下一道工序进行折弯,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台、传入机构、固定机构、压模机构和折弯机构;

所述机架上设置所述工作台;

所述传入机构包括固定架、传动轮、第一气缸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架上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轮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连接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传动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固定块朝着所述传动轮的方向往返运动;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三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对应设置;

所述压模机构包括支撑架、第四气缸、上模、下模、切刀和传送带,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气杆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上模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所述切刀,所述下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转动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转动件连接,另一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切刀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部分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下方;

所述折弯机构包括下压块和成型座,所述下压块与所述上模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座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压块与所述成型座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电机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轮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棒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且所述第一穿孔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棒的外侧,且一第一插杆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一插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板于所述第一调节棒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棒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且所述第二穿孔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穿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棒的外侧,且一第二插杆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插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限位板于所述第二调节棒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棒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棒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棒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棒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尖端凸起,所述尖端凸起与所述切刀活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电机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下模上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延长罩,所述下模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延长罩,所述第一延长罩和所述第二延长罩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轮转动,使得原料能顺着传动轮传入,能很好地抵接传动轮和固定块,进而能很好地进行固定,避免在传动轮传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传入之后,通过打开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驱动第一固定座,第三气缸驱动第二固定座,使得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从原料的两侧抵接原料。当原料传送至下模上方时,此时原料与成型座相抵接,通过第四气缸驱动上模往下移动。上模下压后,下压块与成型座相配合,且与此同时切刀对原料进行切割。在冲压折弯的同时,将原料进行切割,变成一个成型的独立的产品,然后通过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下模转动,使得位于成型座上的加工成型的产品掉落下来,然后第二电机再继续带动下模转动至原位,继续进行加工生产。整体生产效率高,有利于批量化、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压模机构和折弯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机与下模的一方向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限位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包括:机架100、工作台200、传入机构、固定机构、压模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所述工作台200,所述传入机构包括固定架310、传动轮320、第一气缸330和固定块340,所述固定架31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架310上设置第一电机312,所述第一电机312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轮320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320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10上,所述第一气缸330固定于所述固定架310上,且所述第一气缸330的气杆连接所述固定块340,所述固定块340设置于所述传动轮32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气缸330驱动所述固定块340朝着所述传动轮320的方向往返运动。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气缸410、第三气缸420、第一固定座411和第二固定座421,所述第二气缸410和所述第三气缸420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00上,且所述第二气缸41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411,所述第三气缸42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421,所述第二气缸410和所述第三气缸420对应设置,所述压模机构包括支撑架510、第四气缸520、上模530、下模540、切刀550和传送带560,所述支撑架5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00上,且所述第四气缸5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10上,所述第四气缸520的气杆与所述上模530连接,所述上模530靠近所述固定架310的一侧设置所述切刀550,所述下模54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转动件541,所述支撑架510上设置有第二电机511,所述第二电机511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转动件541连接,另一所述转动件54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10上,且所述支撑架510上还设置有底座512,所述切刀550与所述底座512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560部分设置于所述下模540的下方,所述折弯机构包括下压块610和成型座620,所述下压块610与所述上模530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座620与所述下模54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压块610与所述成型座620对应设置。值得一提的是,下模540的下方设置有收料箱,收料箱用于收集折弯成型的产品。

也就是说,通过打开第一电机312,第一电机3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轮320转动,使得原料能顺着传动轮320传入,进一步地,根据原料的厚度来调节固定块340与传动轮320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厚度的原料传入时均能很好地抵接传动轮320和固定块340,进而能很好地进行固定,避免在传动轮320传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传入之后,通过打开第二气缸410和第三气缸420,第二气缸410驱动第一固定座411,第三气缸420驱动第二固定座421,使得第一固定座411和第二固定座421从原料的两侧抵接原料。也就是说,原料在第一固定座411和第二固定座421之间平稳地向前传送。当原料传送至下模540上方时,此时原料与成型座620相抵接,通过第四气缸520驱动上模530往下移动。也就是说,上模530下压后,下压块610与成型座620相配合,且与此同时切刀550对原料进行切割。也就是说,在冲压折弯的同时,将原料进行切割,使得冲压完毕后,变成一个成型的独立的产品,然后通过打开第二电机511,第二电机51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下模540转动,使得位于成型座620上的加工成型的产品掉落至收料箱内,然后第二电机511再继续带动下模540转动至原位,继续进行加工生产。整体生产效率高,有利于批量化、连续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310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板311,所述第一电机312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板311的一面上,所述固定架310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轮320远离所述第一电机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板311,使得第一电机312能进行很好地放置,且通过设置第一轴承,使得传动轮320能更好地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411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棒412和第一限位板700,所述第一限位板700上开设有第一穿孔710,且所述第一穿孔7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20,所述第一限位板700通过所述第一穿孔710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棒412的外侧,且一第一插杆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720内,所述第一插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板700于所述第一调节棒412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座421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棒422和第二限位板800,所述第二限位板80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810,且所述第二穿孔8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20,所述第二限位板800通过所述第二穿孔810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棒422的外侧,且一第二插杆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820内,所述第二插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限位板800于所述第二调节棒422上的位置。所述第一调节棒4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棒4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411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棒42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棒422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座421的一端。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700和第二限位板800,使得不同厚度的原料传入时,第一固定座411和第二固定座421均能很好地对传入的路径进行固定,使得原料能平稳地传入,且通过第一插杆能确保第一限位板700的位置调节完毕后能进行很好地固定,通过第二插杆能确保第二限位板800的位置调节完毕后能进行很好地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510上设置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电机511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面上。所述支撑架510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下模540上远离所述第二电机511的所述转动件541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板,使得第二电机511能进行很好地放置,且通过设置第二轴承,使得转动件541能更好地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53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延长罩,所述下模540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延长罩,所述第一延长罩和所述第二延长罩活动连接。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延长罩和第二延长罩,能使得在折弯时能确保在上模530和下模540中间进行,折弯时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发明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