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及翻边成型模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2148发布日期:2021-02-20 10:3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及翻边成型模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属于冲压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翻边指的是在坯料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上,利用模具的作用,使之沿封闭或不封闭的曲线边缘形成有一定角度的直壁或凸缘的成型方法。翻边是冲压工艺的一种。大型设备的外饰件内侧通常会设置方管连接件,以便于其它元器件的固定。目前,方管连接件与外饰件为分体件,方管连接件焊接于外饰件内侧。将方管连接件设置成单独的零件,虽然便于在外饰件内部的固定,但是会增加外饰件的生产成本。外饰件的材质为镀锌钢板,是一种高强度板,厚度约为3mm-5mm,如果采用翻边工艺在外饰件中成型处方管连接件a(参见图1),连接件的根部在翻边下极容易出现边缘裂痕,强度相应减弱。方管连接件与外饰件的连接处具有四个内凹翻边,为翻边成型工艺中极易开裂的部位。
[0003]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翻边开裂改善方法,以实现在大尺寸外饰件中翻边成型方管连接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及翻边成型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包括:
[0007]
增大方形翻边四个圆弧内凹翻边的r角,使r角半径为8-10mm;
[0008]
在翻边冲头接触外饰件之前,将外饰件的翻边部位的材料加热至 250-300℃;
[0009]
在外饰件的背面距离翻边分模线2倍料厚处成型压印线。
[0010]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1]
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成型模,包括翻边冲头、翻边成型入子、压板和弹性加热块;所述弹性加热块设置于所述翻边成型入子中,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翻边成型入子的上方,所述压板由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所述翻边冲头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方,所述翻边冲头的底部设置有推杆,在所述翻边冲头接触材料之前,推杆将弹性加热块下压。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0013]
1.通过对材料加热使材料变软,在高速冲压状态下,材料急剧流动顺畅,有效地避免了翻边内凹r角处开裂;
[0014]
2.通过增加r角的半径,将翻边内凹r角处变得圆滑,便于材料流动,使得周围的材料能迅速补充进去,有效地避免了翻边内凹r角处开裂;
[0015]
3.在外饰件背面设置压印线,可以避免局部材料过渡拉伸流动,从而避免了外饰件表面开裂,提高了外饰件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外饰件的剖视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中的外饰件的主视图;
[0019]
图3为实施例中的模具的合模示意图;
[0020]
图4为实施例中的模具的开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2]
实施例
[0023]
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开裂改善方法,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0024]
第一种,增大方形翻边四个圆弧内凹翻边的r角,使r角半径为8-10mm,通过增加r角的半径,将翻边内凹r角处变得圆滑,便于材料流动,使得周围的材料能迅速补充进去,有效地避免了翻边内凹r角处开裂;
[0025]
第二种,在翻边冲头接触外饰件之前,将外饰件的翻边部位的材料加热至250-300℃;通过对材料加热使材料变软,在高速冲压状态下,材料急剧流动顺畅,有效地避免了翻边内凹r角处开裂;
[0026]
第三种,在外饰件的背面距离翻边分模线2倍料厚处成型压印线,可以避免局部材料过渡拉伸流动,从而避免了外饰件表面开裂,提高了外饰件的外观质量。
[0027]
第四种,在外饰件预成型方形内孔时在r角的两侧设置有补偿区b(参见图2),补偿区的宽度为0.2倍的料厚,补偿区为圆弧形。
[0028]
前三种方式应组合使用,第四种方式为预选方式,根据外饰件的材质和厚度,以及翻边的形状与前三种方式组合使用。
[0029]
参见图3和4所示的一种大尺寸外饰件翻边成型模,包括翻边冲头10、翻边成型入子20、压板30和弹性加热块40;弹性加热块设置于翻边成型入子中,压板设置于翻边成型入子的上方,压板由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在翻边冲头接触材料之前,压板紧压住外饰件;翻边冲头设置于压板的上方,翻边冲头的底部设置有推杆50,在翻边冲头接触材料之前,推杆将弹性加热块下压。
[0030]
进一步的是,翻边成型入子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在材料地面成型出压印线。
[0031]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