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2152发布日期:2021-02-20 10:3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激光切割是一种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被切割型材,使型材很快被加热至汽化温度,蒸发形成孔洞,通过光束对型材的移动使得孔洞连续形成宽度很窄的切缝,完成对型材切割的技术。
[0003]
激光切割可分为激光汽化切割、激光熔化切割、激光氧气切割和激光划片等几类,其中,激光气化切割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加热工件,使温度迅速上升,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达到型材的沸点,型材开始汽化,形成蒸气,从而对型材进行切割;激光熔化切割是用激光加热使金属材料熔化,然后通过与光束同轴的喷嘴喷吹非氧化性气体,依靠气体的强大压力使液态金属排出,从而形成切口方式进行切割;激光氧气切割是用激光作为预热热源,用氧气等活性气体作为切割气体,喷吹出的气体一方面与切割金属作用,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氧化热,另一方面把熔融的氧化物和熔化物从反应区吹出,对型材进行切割;激光划片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在脆性材料的表面进行扫描,使材料受热蒸发出一条小槽,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型材沿小槽处裂开的方式对型材进行切割,激光切割相比于其他切割方法具有切割质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切割过程中噪声小、可切割型材的种类多等优点。
[0004]
现有的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由上料机构、固定输送机构、激光切割机构和收料机构等几部分组成,其中上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一次可存放的型材数量少,增加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进行加料的频率,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提高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05]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以解决上述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中上料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1.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的形状、直径大小对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参数调整,参数调整好后,向上料架内添加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
[0010]
s2.在上料架上安装有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通过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对上料架内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进行有序下料,使得型材可逐个落至上料机构上,通过上料机构进
行输送;
[0011]
s3.上料架内的型材在上料机构的输送作用下通过卡合矫正机构进行卡合,卡合矫正机构的两侧设有型材筛选机构,通过型材筛选机构对长度小于设定值的型材进行筛选;
[0012]
s4.经过型材筛选机构筛选过的型材在移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固定,并由移动固定机构将型材送入激光切割机构内进行切割,在移动固定机构将经过型材筛选机构筛选过的型材送入激光切割机构后,卡合矫正机构在上料机构的作用下与下一根型材进行卡合并筛选;
[0013]
s5.激光切割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收料机构,切割完的型材可通过收料机构进行输送收集;
[0014]
s6.上料架上安装有缺料警示机构,当上料架内的型材切割完成后,缺料警示机构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操作人员可对上料架内添加新的型材进行切割。
[0015]
进一步地,s2中,所述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盒,便于对下料盒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内部机构因受外力作用受到损坏的风险,减小环境中灰尘等因素对下料盒内部结构的工作状态产生的影响,同时具有避免出现下料盒内部结构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风险,所述下料盒上安装有下料电动机,便于对下料电动机提供动力,便于使得上料架内的型材进行有序落下,所述下料电动机位于下料盒内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起到传递下料电动机动力的作用,所述驱动轮的外侧设有从动件,通过驱动轮与从动件的相互作用使得从动件可在下料电动机进行旋转时带动从动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从动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连接杆,所述支撑连接杆靠近上料架的一侧连接有卡合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在卡合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上料架内的型材可进行有序落下,所述滑动支撑板远离上料架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调节件,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旋转调节件对滑动支撑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起到根据型材大小的不同对滑动支撑板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避免了出现由于上料架内型材直径的不同导致卡合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进行排序时卡死的情况,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外侧设有固定角度分布的驱动齿,所述从动件上设有与驱动轮相匹配的从动齿,通过从动件上从动齿与驱动轮上驱动齿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件可随驱动轮的转动进行移动,同时通过在驱动轮上设置按固定角度分布驱动齿,使得驱动轮在进行旋转运动时,从动件在驱动轮的驱动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下料盒的两侧均开凿有与支撑连接杆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在下料盒的两侧开凿与支撑连接杆相匹配的通孔,使得支撑连接杆可随从动件进行往复运动,当支撑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时可带动卡合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进行往复运动,由于卡合支撑板与滑动支撑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高度差,型材可在卡合支撑板进行移动时落入卡合支撑板与滑动支撑板之间,当滑动支撑板移动时,卡合支撑板对上料架内的型材起到阻挡作用,卡合支撑板与滑动支撑板之间的型材落下,从而实现使得上料架内型材有序落下的目的,所述支撑连接杆上开凿有与旋转调节件相匹配的调节滑槽,通过在支撑连接杆上开凿调节滑槽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型材大小对卡合支撑板与滑动支撑板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由于型材过大或过小导致卡合支撑板与滑动支撑板卡死的情况,所述上料架上开凿有与滑动支撑板相匹配的避位通孔,便于对
滑动支撑板进行高度调整,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的适用性。
[0017]
进一步地,s2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输送带,便于对经过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有序落下的型材起到支撑与运输的作用,所述上料输送带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挡板,避免在上料输送带对型材的运输过程中出现型材滑移的情况,提高上料输送带对型材进行运输的能力,所述上料输送带内设有驱动支撑辊,对上料输送带起到驱动作用,便于带动上料输送带进行移动,所述驱动支撑辊的两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辊,对上料输送带起到支撑变向的作用,所述支撑辊与上料输送带相匹配,通过驱动支撑辊和支撑辊与上料输送带的作用,使得在驱动支撑辊转动的情况下带动上料输送带进行移动,上料输送带带动支撑辊进行转动,从而对落于上料输送带上的型材起到运输作用,所述支撑辊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对驱动支撑辊和支撑辊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所述驱动支撑辊贯穿支撑架设置,所述驱动支撑辊位于支撑架外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带轮,便于传递动力,所述从动带轮的一侧设有驱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通过设置传动带使得驱动带轮在传动带作用下带动从动带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上料输送带对型材起到运输作用,所述驱动带轮的一侧设有驱动电动机,便于为上料输送带进行型材运输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通过设置驱动电动机,使得型材可通过上料输送带进行运输,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
[0018]
进一步地,s3中,所述卡合矫正机构包括本体,一方面对螺纹转轴、支撑轴和卡合机构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型材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的作用,所述本体内设有螺纹转轴和支撑轴,便于对卡合机构进行固定支撑,所述本体上开凿有与支撑轴相匹配的调节槽,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型材的筛选长度进行调整,所述螺纹转轴与支撑轴的外侧均设有卡合机构,便于对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型材起到卡合作用,避免出现型材出现倾斜的情况,降低了后续对型材进行固定时出现卡死或型材变形的情况,所述螺纹转轴靠近上料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传动带轮,便于带动螺纹转轴进行旋转,通过螺纹转轴的旋转带动卡合支撑块进行移动,从而对型材实现卡合运输的作用,所述传动带轮的一侧设有主动带轮便于传递传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所述传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通过在传动带轮和主动带轮之间设置传动皮带,使得主动带轮进行转动带动传动皮带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传动带轮进行旋转,所述本体上开凿有与传动皮带相匹配的避位槽,起到便于安装传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传动皮带的作用,所述传动皮带的一侧连接有传动电动机,便于对螺纹转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得型材在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下可以移动至移动固定机构,避免了型材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降低了上料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上料机构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合支撑块,便于对型材起到卡合支撑的作用,所述卡合支撑块上设有卡合矫正板,所述卡合支撑块上开凿有与卡合矫正板相匹配的滑槽,通过在卡合支撑块上开凿与卡合矫正板相匹配的滑槽,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型材大小的不同对卡合矫正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卡合矫正板对型材进行卡合矫正的效果,所述卡合矫正板的一侧连接有调节旋钮,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调节旋钮对卡合矫正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卡合矫正板进行调整的便捷性,所述卡合支撑块远离卡合矫正板的一侧铰接有辅助矫正板,通过在卡合支撑块上铰接辅助矫正板,使得可以通过辅助矫正板进行旋转使得型材可在挡板的作用下移动至卡合支撑块内,所述辅助矫正板与卡合支撑块之间连
接有复位弹簧,当型材在上料输送带的作用下移动至本体上时,型材在挡板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型材通过对辅助矫正板进行挤压使得辅助矫正板进行旋转,辅助矫正板旋转后型材在挡板的作用下移动至与卡合矫正板接触的位置,此时辅助矫正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卡合矫正板与辅助矫正板的相互配合对型材起到了卡合矫正的作用。
[0020]
进一步地,s3中,所述型材筛选机构包括筛选电动机,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所述筛选电动机的一侧连接有驱动齿轮,便于传递筛选电动机产生的动力,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设有固定外壳,对从动套筒起到保护与固定支撑的作用,所述固定外壳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从动套筒,起到传递筛选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并且带动从动螺纹转轴进行移动的作用,所述从动套筒内设有从动螺纹转轴,从动螺纹转轴在从动套筒的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从动螺纹转轴的移动便于对卡合于卡合支撑块上的型材起到推动的作用,所述从动螺纹转轴远离筛选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推块,便于对卡合于卡合矫正板与辅助矫正板之间的型材进行推移,便于对长度不够的型材进行筛选,所述推块的一侧设有型材收集箱,对筛选出的型材起到收纳的作用,便于操作人员对筛选出的型材进行后续处理,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型材收集箱安装于本体内,所述型材收集箱位于本体外的一侧连接有操作把手,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抽拉操作把手的方式对型材收集箱内收纳的筛选出的型材进行收集处理,提高了型材筛选机构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电动机与驱动齿轮之间连接有安装板,对筛选电动机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所述从动套筒上开凿有与驱动齿轮相匹配的齿槽,便于通过齿槽与驱动齿轮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套筒随驱动齿轮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所述从动套筒上开凿有与从动螺纹转轴相匹配的内螺纹,从动螺纹转轴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螺纹转轴在从动套筒的转动下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长度不够的型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所述卡合支撑块上设有与筛选电动机相匹配的感应器,便于通过对卡合支撑块上型材的感应起到分析型材长度是否符合设定要求的目的,当感应器感应到卡合支撑块上没有型材信号时,可通过控制筛选电动机的动作状态使得推块进行移动,通过推块的移动对卡合于卡合支撑块上的长度不够的型材进行推移,型材在自身重力与推块的推移下落入型材收集箱内进行收集,避免了出现由于型材长度不符合设定值导致激光切割机构无法对型材进行切割的情况,提高了型材切割效率,使得操作人员不用对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进行挑选,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2]
进一步地,s6中,所述缺料警示机构包括控制箱,便于起到控制作用,提高了上料机构使用过程中的自动化,所述控制箱上安装有警示灯,通过设置警示灯,便于对操作人员进行加料提示,所述卡合支撑板上设有与警示灯相匹配的光电感应器,便于对上料架内是否有型材进行感应,当上料架内型材切割完成后,光电感应器通过向控制箱传递信号,控制箱通过控制警示灯进行警示,起到了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向上料架内添加型材的作用,避免了出现由于上料架内没有型材导致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无法运转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对型材进行切割的效率。
[0023]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电动机、驱动电动机、传动电动机、筛选电动机、感应器、警示灯和光电感应器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下料电动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对下料电动机进行控制,起到对上料架内型材进行排序的作用,驱动电动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对上料输送带的输送状态进行控制,传动电动机
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传动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对卡合矫正机构的卡合移动状态起到控制作用,筛选电动机、感应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感应器对型材长度感应,通过向控制箱传递信号,通过控制箱控制筛选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推块在从动螺纹转轴的作用下将型材推至型材收集箱内,从而实现对型材进行筛选的作用,警示灯和光电感应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光电感应器对上料架内有无型材进行感应,通过控制警示灯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达到减小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待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5]
本发明通过对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上料机构增加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与卡合矫正机构,显著的提高了上料机构进行上料的效率,大大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加料频率,提高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立体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5中c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d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e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正视部分剖视图;
[0037]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0中f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0中g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1.上料架、2.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01.下料盒、202.下料电动机、203.驱动轮、204.从动件、205.支撑连接杆、206.卡合支撑板、207.滑动支撑板、208.旋转调节件、3.上料机构、301.上料输送带、302.挡板、303.驱动支撑辊、304.支撑辊、305.支撑架、306.从动带轮、307.驱动带轮、308.传动带、309.驱动电动机、4.卡合矫正机构、401.本体、402.螺纹转轴、403.支撑轴、404.卡合机构、405.传动带轮、406.主动带轮、407.传动皮带、408.传动电动机、409.卡合支撑块、410.卡合矫正板、411.辅助矫正板、412.复位弹簧、5.型材筛选机构、501.筛选电动机、502.驱动齿轮、503.固定外壳、504.从动套筒、505.从动螺纹转轴、506.推块、507.型材收集箱、508.操作把手、509.感应器、6.移动固定机构、7.激光切割机构、8.收料机构、9.缺料警示机构、901.控制箱、902.警示灯、903.光电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
s1.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的形状、直径大小对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参数调整,参数调整好后,向上料架1内添加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
[0043]
s2.在上料架1上安装有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通过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对上料架1内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进行有序下料,使得型材可逐个落至上料机构3上,通过上料机构3进行输送;
[0044]
s3.上料架1内的型材在上料机构3的输送作用下通过卡合矫正机构4进行卡合,卡合矫正机构4的两侧设有型材筛选机构5,通过型材筛选机构5对长度小于设定值的型材进行筛选;
[0045]
s4.经过型材筛选机构5筛选过的型材在移动固定机构6的作用下进行固定,并由移动固定机构6将型材送入激光切割机构7内进行切割,在移动固定机构6将经过型材筛选机构5筛选过的型材送入激光切割机构7后,卡合矫正机构4在上料机构3的作用下与下一根型材进行卡合并筛选;
[0046]
s5.激光切割机构7的一侧连接有收料机构8,切割完的型材可通过收料机构8进行输送收集;
[0047]
s6.上料架1上安装有缺料警示机构9,当上料架1内的型材切割完成后,缺料警示机构9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操作人员可对上料架1内添加新的型材进行切割。
[0048]
参图2-图6所示,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包括下料盒201,便于对下料盒201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内部机构因受外力作用受到损坏的风险,减小环境中灰尘等因素对下料盒201内部结构的工作状态产生的影响,同时具有避免出现下料盒201内部结构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风险,下料盒201上安装有下料电动机202,便于对下料电动机202提供动力,便于使得上料架1内的型材进行有序落下,下料电动机202位于下料盒201内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203,起到传递下料电动机202动力的作用,驱动轮203的外侧设有从动件204,通过驱动轮203与从动件204的相互作用使得从动件204可在下料电动机202进行旋转时带动从动件204进行往复运动,从动件204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连接杆205,支撑连接杆205靠近上料架1的一侧连接有卡合支撑板206和滑动支撑板207,在卡合支撑板206和滑动支撑板207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上料架1内的型材可进行有序落下,滑动支撑板207远离上料架1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调节件208,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旋转调节件208对滑动支撑板207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起到根据型材大小的不同对滑动支撑板207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在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避免了出现由于上料架1内型材直径的不同导致卡合支撑板206和滑动支撑板207进行排序时卡死的情况,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0049]
其中,驱动轮203的外侧设有固定角度分布的驱动齿,从动件204上设有与驱动轮203相匹配的从动齿,通过从动件204上从动齿与驱动轮203上驱动齿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件204可随驱动轮203的转动进行移动,同时通过在驱动轮203上设置按固定角度分布驱动
齿,使得驱动轮203在进行旋转运动时,从动件204在驱动轮203的驱动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下料盒201的两侧均开凿有与支撑连接杆205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在下料盒201的两侧开凿与支撑连接杆205相匹配的通孔,使得支撑连接杆205可随从动件204进行往复运动,当支撑连接杆205进行往复运动时可带动卡合支撑板206和滑动支撑板207进行往复运动,由于卡合支撑板206与滑动支撑板207之间设有一定的高度差,型材可在卡合支撑板206进行移动时落入卡合支撑板206与滑动支撑板207之间,当滑动支撑板207移动时,卡合支撑板206对上料架1内的型材起到阻挡作用,卡合支撑板206与滑动支撑板207之间的型材落下,从而实现使得上料架1内型材有序落下的目的,支撑连接杆205上开凿有与旋转调节件208相匹配的调节滑槽,通过在支撑连接杆205上开凿调节滑槽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型材大小对卡合支撑板206与滑动支撑板207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由于型材过大或过小导致卡合支撑板206与滑动支撑板207卡死的情况,上料架1上开凿有与滑动支撑板207相匹配的避位通孔,便于对滑动支撑板207进行高度调整,提高了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的适用性。
[0050]
参图4-图7所示,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输送带301,便于对经过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2有序落下的型材起到支撑与运输的作用,上料输送带301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挡板302,避免在上料输送带301对型材的运输过程中出现型材滑移的情况,提高上料输送带301对型材进行运输的能力,上料输送带301内设有驱动支撑辊303,对上料输送带301起到驱动作用,便于带动上料输送带301进行移动,驱动支撑辊303的两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辊304,对上料输送带301起到支撑变向的作用,支撑辊304与上料输送带301相匹配,通过驱动支撑辊303和支撑辊304与上料输送带301的作用,使得在驱动支撑辊303转动的情况下带动上料输送带301进行移动,上料输送带301带动支撑辊304进行转动,从而对落于上料输送带301上的型材起到运输作用,支撑辊304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305,对驱动支撑辊303和支撑辊304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驱动支撑辊303贯穿支撑架305设置,驱动支撑辊303位于支撑架305外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带轮306,便于传递动力,从动带轮306的一侧设有驱动带轮307,从动带轮306与驱动带轮307之间连接有传动带308,通过设置传动带308使得驱动带轮307在传动带308作用下带动从动带轮30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上料输送带301对型材起到运输作用,驱动带轮307的一侧设有驱动电动机309,便于为上料输送带301进行型材运输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通过设置驱动电动机309,使得型材可通过上料输送带301进行运输,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
[0051]
参图7-图12所示,卡合矫正机构4包括本体401,一方面对螺纹转轴402、支撑轴403和卡合机构404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型材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的作用,本体401内设有螺纹转轴402和支撑轴403,便于对卡合机构404进行固定支撑,本体401上开凿有与支撑轴403相匹配的调节槽,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型材的筛选长度进行调整,螺纹转轴402与支撑轴403的外侧均设有卡合机构404,便于对上料输送带301输送的型材起到卡合作用,避免出现型材出现倾斜的情况,降低了后续对型材进行固定时出现卡死或型材变形的情况,螺纹转轴402靠近上料机构3的一侧连接有传动带轮405,便于带动螺纹转轴402进行旋转,通过螺纹转轴402的旋转带动卡合支撑块409进行移动,从而对型材实现卡合运输的作用,传动带轮405的一侧设有主动带轮406便于传递传动电动机408产生的动力,传动带轮405与主动带轮406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407,通过在传动带轮405和主动带轮406之间设置传动皮带407,使得主动带轮406进行转动带动传动皮带407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传动
带轮405进行旋转,本体401上开凿有与传动皮带407相匹配的避位槽,起到便于安装传动带轮405、主动带轮406和传动皮带407的作用,传动皮带407的一侧连接有传动电动机408,便于对螺纹转轴402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得型材在卡合机构404的卡合状态下可以移动至移动固定机构6,避免了型材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降低了上料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上料机构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52]
参图8-图9所示,卡合机构404包括卡合支撑块409,便于对型材起到卡合支撑的作用,卡合支撑块409上设有卡合矫正板410,卡合支撑块409上开凿有与卡合矫正板410相匹配的滑槽,通过在卡合支撑块409上开凿与卡合矫正板410相匹配的滑槽,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型材大小的不同对卡合矫正板410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卡合矫正板410对型材进行卡合矫正的效果,卡合矫正板410的一侧连接有调节旋钮,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调节旋钮对卡合矫正板410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卡合矫正板410进行调整的便捷性,卡合支撑块409远离卡合矫正板410的一侧铰接有辅助矫正板411,通过在卡合支撑块409上铰接辅助矫正板411,使得可以通过辅助矫正板411进行旋转使得型材可在挡板302的作用下移动至卡合支撑块409内,辅助矫正板411与卡合支撑块409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12,当型材在上料输送带301的作用下移动至本体401上时,型材在挡板302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型材通过对辅助矫正板411进行挤压使得辅助矫正板411进行旋转,辅助矫正板411旋转后型材在挡板302的作用下移动至与卡合矫正板410接触的位置,此时辅助矫正板411在复位弹簧412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卡合矫正板410与辅助矫正板411的相互配合对型材起到了卡合矫正的作用。
[0053]
参图10-图12所示,型材筛选机构5包括筛选电动机501,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筛选电动机501的一侧连接有驱动齿轮502,便于传递筛选电动机501产生的动力,驱动齿轮502的外侧设有固定外壳503,对从动套筒504起到保护与固定支撑的作用,固定外壳503与驱动齿轮502之间设有从动套筒504,起到传递筛选电动机501产生的动力,并且带动从动螺纹转轴505进行移动的作用,从动套筒504内设有从动螺纹转轴505,从动螺纹转轴505在从动套筒504的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从动螺纹转轴505的移动便于对卡合于卡合支撑块409上的型材起到推动的作用,从动螺纹转轴505远离筛选电动机501的一端连接有推块506,便于对卡合于卡合矫正板410与辅助矫正板411之间的型材进行推移,便于对长度不够的型材进行筛选,推块506的一侧设有型材收集箱507,对筛选出的型材起到收纳的作用,便于操作人员对筛选出的型材进行后续处理,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型材收集箱507安装于本体401内,型材收集箱507位于本体401外的一侧连接有操作把手508,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抽拉操作把手508的方式对型材收集箱507内收纳的筛选出的型材进行收集处理,提高了型材筛选机构5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54]
参图10-图12所示,筛选电动机501与驱动齿轮502之间连接有安装板,对筛选电动机501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从动套筒504上开凿有与驱动齿轮502相匹配的齿槽,便于通过齿槽与驱动齿轮502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套筒504随驱动齿轮502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从动套筒504上开凿有与从动螺纹转轴505相匹配的内螺纹,从动螺纹转轴505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螺纹转轴505在从动套筒504的转动下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长度不够的型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卡合支撑块409上设有与筛选电动机501相匹配的感应器509,便于通过对卡合支撑块409上型材的感应起到分析型材长度是否
符合设定要求的目的,当感应器509感应到卡合支撑块409上没有型材信号时,可通过控制筛选电动机501的动作状态使得推块506进行移动,通过推块506的移动对卡合于卡合支撑块409上的长度不够的型材进行推移,型材在自身重力与推块506的推移下落入型材收集箱507内进行收集,避免了出现由于型材长度不符合设定值导致激光切割机构7无法对型材进行切割的情况,提高了型材切割效率,使得操作人员不用对需要进行切割的型材进行挑选,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55]
参图7所示,缺料警示机构9包括控制箱901,便于起到控制作用,提高了上料机构使用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箱901上安装有警示灯902,通过设置警示灯902,便于对操作人员进行加料提示,卡合支撑板206上设有与警示灯902相匹配的光电感应器903,便于对上料架1内是否有型材进行感应,当上料架1内型材切割完成后,光电感应器903通过向控制箱901传递信号,控制箱901通过控制警示灯902进行警示,起到了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向上料架1内添加型材的作用,避免了出现由于上料架1内没有型材导致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无法运转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对型材进行切割的效率。
[0056]
参图1-图12所示,下料电动机202、驱动电动机309、传动电动机408、筛选电动机501、感应器509、警示灯902和光电感应器903均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下料电动机202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901对下料电动机202进行控制,起到对上料架1内型材进行排序的作用,驱动电动机309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309的运行状态对上料输送带301的输送状态进行控制,传动电动机408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传动电动机408的工作状态对卡合矫正机构4的卡合移动状态起到控制作用,筛选电动机501、感应器509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感应器509对型材长度感应,通过向控制箱901传递信号,通过控制箱901控制筛选电动机50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推块506在从动螺纹转轴505的作用下将型材推至型材收集箱507内,从而实现对型材进行筛选的作用,警示灯902和光电感应器903与控制箱90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光电感应器903对上料架1内有无型材进行感应,通过控制警示灯902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达到减小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待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0057]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8]
本发明通过对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上料机构增加往复式排序下料机构与卡合矫正机构,显著的提高了上料机构进行上料的效率,大大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加料频率,提高了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5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