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2400发布日期:2021-03-02 12:0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货架立柱冲孔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智能化立体仓库的不断发展,货架立柱产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多,货架立柱产品上底面和腰高上需要冲制不同的孔,与拉杆、货架横梁进行连接,通常我们的做法是直接制作模具,各个孔排布在一套模具上进行冲孔加工,这样的设计会产生很多问题,由于实际加工使用的材料和试机料的材料性质不同,材料厚度的变化,滚压成型过程中滚压间隙大小的不同,会使实际成型的圆角和材料延伸长度产生差值,进而造成设计的孔位同成型后的孔位产生偏差,不能达到客户的产品尺寸要求,通常通过多次试机后确定好尺寸再加工新的模具,以后材料变化后还会产生偏差,非常不方便,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重复加工模具的工作量和时间消耗且方便冲床冲孔中心布置的冲孔模具,能够直接根据图纸尺寸设计模具,不用反复试验确定冲孔位置,模具制作时间能提前,不会到生产线完成模具没加工好这种现象,材料材质和板厚变化时可微调模具位置实现板型上的精确位置。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及连接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滚珠导柱导套,该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侧分别通过压条对应固定有相对设置的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该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05]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模板固定于下底座上,该下底座通过定位键定位固定于支撑平台上,冲孔模具进料侧的下模板上固定有进料侧托料板,该进料侧托料板的进料端为方便板料进入的鸭嘴形开口结构,冲孔模具出料侧的下模板上固定有出料侧托料板,该出料侧托料板的进料端为方便板料进入的鸭嘴型开口结构。
[0006]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模板上邻近进料侧托料板的位置通过压字下模垫块固定有压字下模固定板,相对的上模板上固定有压字上模座,并通过螺钉固定有与压字下模固定板相对的压字上模。
[0007]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侧沿板料进料方向依次设有多组冲孔模具单元,每组冲孔模具单元均由上下相对设置的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构成,分别通过导向键和压条对应定位固定于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侧,所述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该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08]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侧沿板料进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冲孔模具单元和第二冲孔模具单元,第一冲孔模具单元由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孔上模和第一冲孔下模构成,第一冲孔上模和第一冲孔下模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上模包括依次叠压设置于上模板上的定位固定板、冲头安装板和冲头固定板,其中定位固定板两侧分别通过导向键和压条定位固定于上模板上,用于通过调松压条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冲头固定板上设有多排用于加工异型孔或/和圆形孔的冲头,第一冲孔下模包括依次叠压设置于下模板上的落料固定板、导向支撑板和冲头导向板,其中落料固定板两侧分别通过导向键和压条固定于下模板上,用于通过调松压条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冲头固定板上的冲头套设于冲头导向板的导向孔内,导向支撑板与冲头导向板之间设有板料进料间隙,导向支撑板、落料固定板及下模板上均设有与冲头相对的冲切落料孔;第二冲孔模具单元与第一冲孔模具单元的结构一致,用于实现板料不同孔位置的可调式冲切成型。
[0009]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冲孔上模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均包括内外组合的内冲孔上模和外冲孔上模,其中外冲孔上模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内冲孔上模外端分别通过贯穿外冲孔上模且设置于上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内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第一冲孔下模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均包括内外组合的内冲孔下模和外冲孔下模,其中外冲孔下模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下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内冲孔下模外端分别通过贯穿外冲孔下模且设置于下模板上的调整机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内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
[0010]
进一步限定,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固定于上模板或下模板上的安装座及通过轴承和螺套安装于安装座上的螺杆构成,螺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冲孔上模或冲孔下模连接,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手柄,通过调节手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冲孔上模或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11]
进一步限定,所述冲孔模具的使用需要配合精度较高的送料机构来保证相关孔型间的位置精度和相关尺寸重复性。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开发了对开可调、两重套冲模具设计结构,将平板冲孔的模具分开为2-3组小冲孔模具,单独对开可微调。用于分别冲板型的对称孔,能够应对不同性质材料和板厚的产品,在生产中可以很快调节孔的相对位置,进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能够直接根据图纸尺寸设计模具,不用反复试验确定冲孔位置,模具制作时间能提前,不会到生产线完成模具没加工好这种现象,同时在有两套以上冲孔时,将两套冲孔设计集中在一套模具中,减少材料长度方向的模具尺寸,满足通用冲床的要求,不会因模具长度方向过长更改标准冲床尺寸而增加设备投资费用,方便冲床冲孔中心的布置。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货架立柱和相关产品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半剖俯视图;图5是冲切成型板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滚珠导柱导套,4-压条,5-冲孔上模,6-冲孔下模,7-调整机构,8-下底座,9-定位键,10-进料侧托料板,11-出料侧托料板,12-压字下模垫块,13-压字下模固定板,14-压字上模座,15-压字上模,16-导向键,17-定位固定板,18-冲头安装板,19-冲头固定板,20-冲头,21-落料固定板,22-导向支撑板,23-冲头导向板,24-内冲孔下模,25-外冲孔下模,26-安装座,2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孔模具,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及连接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滚珠导柱导套3,该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侧分别通过压条4对应固定有相对设置的冲孔上模5和冲孔下模6,冲孔上模5和冲孔下模6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该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16]
本发明所述下模板2固定于下底座8上,该下底座8通过定位键9定位固定于支撑平台上,冲孔模具进料侧的下模板2上固定有进料侧托料板10,该进料侧托料板10的进料端为方便板料进入的鸭嘴形开口结构,冲孔模具出料侧的下模板2上固定有出料侧托料板11,该出料侧托料板11的进料端为方便板料进入的鸭嘴形开口结构。
[0017]
本发明所述下模板2上邻近进料侧托料板10的位置通过压字下模垫块12固定有压字下模固定板13,相对的上模板1上固定有压字上模座14,并通过螺钉固定有与压字下模固定板13相对的压字上模15。
[0018]
本发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侧沿板料进料方向依次设有多组冲孔模具单元,每组冲孔模具单元均由上下相对设置的冲孔上模5和冲孔下模6构成,其分别通过导向键16和压条4对应定位固定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侧,所述冲孔上模5和冲孔下模6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该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19]
本发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侧沿板料进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冲孔模具单元和第二冲孔模具单元,第一冲孔模具单元由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孔上模和第一冲孔下模构成,第一冲孔上模和第一冲孔下模均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上模包括依次叠压设置于上模板1上的定位固定板17、冲头安装板18和冲头固定板19,其中定位固定板17两侧分别通过导向键16和压条4定位固定于上模板1上,用于通过调松压条4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冲头固定板19上设有多排用于加工异型孔或/和圆形孔的冲头20,第一冲孔下模包括依次叠压设置于下模板2上的落料固定板21、导向支撑板22和冲头导向板23,其中落料固定板21两侧分别通过导向键16和压条4固定于下模板2上,用于通过调松压条4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第一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冲头固定板19上的冲头20套设于冲头导向板23的导向孔内,导向支撑板22与冲头导向板23之
间设有板料进料间隙,导向支撑板22、落料固定板21及下模板2上均设有与冲头20相对的冲切落料孔;第二冲孔模具单元与第一冲孔模具单元的结构一致,用于实现板料不同孔位置的可调式冲切成型。
[0020]
本发明所述第一冲孔上模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均包括内外组合的内冲孔上模和外冲孔上模,其中外冲孔上模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上模板1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内冲孔上模外端分别通过贯穿外冲孔上模且设置于上模板1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内冲孔上模相对位置的调节;第一冲孔下模为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且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均包括内外组合的内冲孔下模24和外冲孔下模25,其中外冲孔下模25外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下模板2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外冲孔下模相对位置的调节,内冲孔下模24外端分别通过贯穿外冲孔下模25且设置于下模板2上的调整机构7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内冲孔下模24相对位置的调节。
[0021]
本发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固定于上模板1或下模板2上的安装座25及通过轴承和螺套安装于安装座26上的螺杆27构成,螺杆27的一端与对应的冲孔上模5或冲孔下模6连接,螺杆27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手柄,通过调节手柄实现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冲孔上模5或冲孔下模6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板料冲孔位置的微调。
[0022]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为:本发明用于分别冲切不同板型的对称孔,能够应对不同性质材料和板厚的产品,在生产中可以很快通过调整机构调节两侧对开式分体结构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对开位置即调节板料冲孔的相对位置,调整好冲孔上模和冲孔下模对开位置后通过压条压紧固定,进而进行调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能够减少重复加工模具的工作量和时间消耗,同时在有两套以上冲孔时,将两套冲孔设计集中在一套模具中,减少材料长度方向的模具尺寸,满足通用冲床的要求,不会因模具长度方向过长更改标准冲床尺寸,而增加设备投资费用,方便冲床冲孔中心的布置。本发明所述冲孔模具的使用需要配合精度较高的送料机构来保证相关孔型间的位置精度和相关尺寸重复性。
[00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