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6791发布日期:2021-03-12 11:0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刹车片制造行业中,消音片的铆接方式多为手工操作,即操作工将消音片手动放在半成品产品钢片背板上,背板上的拉伸点穿过消音片的安装孔,人工调节铆头的铆接距离,铆接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完全由人为控制,不稳定,如果个别操作工质量意识淡薄,更会加剧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包括主体、保持装置及支撑柱,所述的主体包括电机、传感器、支撑台a、支撑台b、旋转螺钉、接触器及主轴,所述的主体安装在支撑柱上部,所述的保持装置安装在支撑柱下部,且保持装置通过线路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支撑台a上,且传感器穿过支撑台a,所述的传感器底部抵在旋转螺钉顶部,且旋转螺钉穿过支撑台b,所述的支撑台a及支撑台b一侧设有螺栓,且螺栓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支撑台b一端连接有接触器,所述的接触器底部与主轴底部紧临;所述的主轴安装在主体底部,且主轴通过电机带动。

所述的旋转螺钉调节接触器铆接深度。

所述的传感器感应接触器铆接深度,接触器到达设定位置,主轴铆接停止。

所述的保持装置限制消音片及钢背在铆接过程中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铆接的产品不受人为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产品一致性较好,产品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2为传感器、3为支撑台a、4为支撑台b、5为旋转螺钉、6为接触器、7为主轴、8为保持装置、9为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包括主体、保持装置8及支撑柱9,所述的主体包括电机1、传感器2、支撑台a3、支撑台b4、旋转螺钉5、接触器6及主轴7,所述的主体安装在支撑柱9上部,所述的保持装置8安装在支撑柱9下部,且保持装置8通过线路与传感器2连接;所述的传感器2安装在支撑台a3上,且传感器2穿过支撑台a3,所述的传感器2底部抵在旋转螺钉5顶部,且旋转螺钉5穿过支撑台b4,所述的支撑台a3及支撑台b4一侧设有螺栓,且螺栓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支撑台b4一端连接有接触器6,所述的接触器6底部与主轴7底部紧临;所述的主轴7安装在主体底部,且主轴7通过电机1带动。

所述的旋转螺钉5调节接触器6铆接深度。

所述的传感器2感应接触器6铆接深度,接触器6到达设定位置,主轴7铆接停止。

所述的保持装置8限制消音片及钢背在铆接过程中移动。

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调节旋转螺钉5使接触器6到适当位置,主轴7在电机1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在铆接过程中,保持装置8按压消音片及钢背,使其在铆接过程中不产生移动,铆接结束后,接触器6触发传感器2停止铆接,依次重复相同动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包括主体、保持装置(8)及支撑柱(9),所述的主体包括电机(1)、传感器(2)、支撑台a(3)、支撑台b(4)、旋转螺钉(5)、接触器(6)及主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安装在支撑柱(9)上部,所述的保持装置(8)安装在支撑柱(9)下部,且保持装置(8)通过线路与传感器(2)连接;所述的传感器(2)安装在支撑台a(3)上,且传感器(2)穿过支撑台a(3),所述的传感器(2)底部抵在旋转螺钉(5)顶部,且旋转螺钉(5)穿过支撑台b(4),所述的支撑台a(3)及支撑台b(4)一侧设有螺栓,且螺栓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支撑台b(4)一端连接有接触器(6),所述的接触器(6)底部与主轴(7)底部紧临;所述的主轴(7)安装在主体底部,且主轴(7)通过电机(1)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螺钉(5)调节接触器(6)铆接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感应接触器(6)铆接深度,接触器(6)到达设定位置,主轴(7)铆接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装置(8)限制消音片及钢背在铆接过程中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音片自动铆接装置,其中所述的主体安装在支撑柱上部,所述的保持装置安装在支撑柱下部,且保持装置通过线路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支撑台A上,且传感器穿过支撑台A,所述的传感器底部抵在旋转螺钉顶部,且旋转螺钉穿过支撑台B,所述的支撑台A及支撑台B一侧设有螺栓,且螺栓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支撑台B一端连接有接触器,所述的接触器底部与主轴底部紧临;所述的主轴安装在主体底部,且主轴通过电机带动;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铆接的产品不受人为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产品一致性较好,产品性能优良。

技术研发人员:田式国;陈强;王灿青;王德军;金鑫;徐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宝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