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9310发布日期:2020-11-27 11:1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装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



背景技术:

为了防治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主要依靠后处理系统来进行控制,为了满足这一标准,国六汽车后处理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加之某些部件重量较大不方便移动搬运,为此就需要一款能够便于组装后处理系统部件的装配线,来便于对汽车后处理系统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汽车后处理系统部件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其便于装配,工作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其包括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放置待组装部件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上均匀分布有装配工位,所述输送轨道端部分别安装有移送机构,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起点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终点之间安装有第一转移轨道,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终点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起点之间安装有第二转移轨道,所述第一转移轨道和所述第二转移轨道分别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且与相应输送轨道平行的转移辊、用于驱动所述转移辊的转移电机;所述移送机构包括与输送轨道连接的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顶出端连接有移送辊架,所述移送辊架上安装有移送辊和用于驱动所述移送辊的移送电机,所述移送辊与输送轨道平行设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转移辊最上端高于所述输送轨道;当所述顶出气缸未顶出时,所述移送辊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下方;

所述顶出气缸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中间,所述安装支架四周通过导向杆与所述移送辊架连接;

所述移送辊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伸入孔和卡接孔,所述顶出气缸通过顶出块与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所述顶出块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卡块和下卡块,所述上卡块和所述下卡块小于所述伸入孔,所述上卡块和所述下卡块大于所述卡接孔;

所述支撑座包括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上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形状与待装配的部件相对应,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限位杆;

所述底板中间开设有圆形缺口,所述支撑板底部对应圆形缺口的位置连接有伸入所述圆形缺口内部的导向轮,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转动把手;

转移轨道底部连接有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连接有阻挡块,当所述阻挡气缸未伸出时,所述阻挡块低于所述转移辊的最上端;当所述阻挡气缸完全伸出时,所述阻挡块高于所述转移辊的最上端;

所述装配工位分别设有带有阻挡块的阻挡气缸,所述装配工位还相应设有急停开关和照明灯,所述急停开关和所述照明灯通过安装架安装于输送轨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装配线对汽车后处理系统部件进行装配时,先将部件放置于第一输送线起点的支撑座上,以流水线的形式经过每个装配工位,装配人员在装配工位对部件进行组装,当到达第一输送线终点时,通过启动顶出气缸将移送辊架连同支撑座一起顶起,然后开启移送电机通过移送辊带动支撑座移动至第二转移轨道上,通过第二转移轨道再转移到第二输送线起点,从而实现支撑座从一条输送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输送轨道,再逐个经过第二输送线上的装配工位,当到达第二输送线终点时,完成装配,将部件取下,支撑座再通过移送机构、第一转移轨道转移至第一输送线起点,实现支撑座的循环流转,便于装配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轨道及转移轨道布置图;

图3为移送机构和转移轨道结构图;

图4为移送机构仰视图;

图5为移送机构主视图;

图6为移送机构俯视图;

图7为顶出气缸结构图;

图8为移送辊架结构图;

图9为支撑座结构图;

图10为支撑座结构爆炸图;

图11为阻挡气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装配线,其包括输送轨道1,输送轨道1可以是皮带、链条等输送方式,输送轨道1上设有用于放置待组装部件的支撑座2,输送轨道上均匀分布有装配工位1-100,装配工位1-100相应设有控制输送轨道1的急停开关1-101和照明灯1-102,急停开关1-101和照明灯1-102通过安装架1-103安装于输送轨道1上方;输送轨道1端部分别安装有移送机构1-1,输送轨道1包括第一输送线1-110和第二输送线1-120,第一输送线1-110的起点和第二输送线1-120的终点之间安装有第一转移轨道3-10,第一输送线1-110的终点和第二输送线1-120的起点之间安装有第二转移轨道3-20,转移轨道3包括支撑架3-1、安装在支撑架3-1上并且与输送轨道1平行的转移辊3-2、用于驱动转移辊3-2的转移电机(图中未示出);再结合图4、图5、图6,移送机构1-1包括与输送轨道1连接的安装支架1-11、安装于安装支架1-11的顶出气缸1-12,顶出气缸1-12顶出端连接有移送辊架1-13,移送辊架1-13上安装有移送辊1-14和用于驱动移送辊1-14的移送电机1-15,移送辊1-14与输送轨道1平行设置。具体的,转移辊3-2最上端高于输送轨道1;当顶出气缸1-12未顶出时,移送辊1-14位于输送轨道1下方,使得移送机构1-1不会干涉输送轨道1的输送工作,同时如图所示,支撑座2两侧支撑于输送轨道1上并通过输送轨道1带动移动,中间一般腾空,使得支撑座2可以在端部被顶出;顶出气缸1-12位于安装支架1-11中间,安装支架1-11四周通过导向杆1-16与移送辊架1-13连接,导向杆1-16与安装支架1-11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顶出移送辊架1-13时,防止移送辊架1-13偏移。

另外,如图6、图7、图8所示,移送辊架1-13上开设有连接孔1-17,连接孔1-17包括伸入孔1-18和卡接孔1-19,顶出气缸1-12通过顶出块与连接孔1-17连接,顶出块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卡块1-20和下卡块1-21,上卡块1-20和下卡块1-21小于伸入孔1-18,上卡块1-20和下卡块1-21大于卡接孔1-19;在将顶出气缸1-12与移送辊架1-13连接时,只要先将顶出块伸入伸入孔1-18中,再将顶出块移入卡接孔1-19中,通过上卡块1-20卡在辊架上方,下卡块1-21卡在辊架下方实现连接。

如图9、图10所示,支撑座2包括置于输送轨道1上的底板2-1、位于底板2-1上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上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的形状与待装配的部件相对应,支撑板2-2上还设有限位杆2-4;底板2-1中间开设有圆形缺口,支撑板2-2底部对应圆形缺口的位置连接有伸入圆形缺口内部的导向轮2-5,支撑板2-2上连接有转动把手2-6。后处理系统部件放置在支撑块2-3上,同时通过限位杆2-4进行限位,组装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把手转动支撑板2-2,调整部件的方向。

如图11所示转移轨道3底部连接有阻挡气缸4-1,阻挡气缸4-1连接有阻挡块4-2,当阻挡气缸4-1未伸出时,阻挡块4-2低于转移辊3-2的最上端;当阻挡气缸4-1完全伸出时,阻挡块4-2高于转移辊3-2的最上端,通过控制阻挡气缸4-1伸出阻挡块4-2来阻挡支撑座2移动,另外,装配工位1-111分别设有带有阻挡块4-2的阻挡气缸4-1,可以使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控制支撑座2进入装配工位1-111。

把部件放置在第一输送线1-110起点上的支撑座2上后,随第一输送线1-110带动移动,操作人员在第一输送线1-110的装配工位1-100对部件进行组装,当支撑座2随输送轨道1进行移动到轨道端部并位于移送机构1-1上方,通过顶出气缸1-12将移送辊架1-13连同部件顶起,使移送辊1-14与转移辊3-2位于同一高度,同时能够使支撑座2不受输送轨道1阻挡,再通过开启移送电机1-15对支撑座2进行转移,将其转移到转移轨道3上,转移轨道3继续转移至另一侧的输送轨道1的移送机构1-1上,直到支撑座2到达相应位置,可以通过在相应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支撑座与传感器全部接触后判定其到达相应位置,也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判断控制电机的启闭;到达后关闭移送电机1-15,并使支撑座2下降,从而输送轨道1继续对支撑座2进行输送,当支撑座2位于转移轨道3上时,可以通过开启阻挡气缸4-1进行阻挡,这样装配员在还未完成装配时,可以阻止下一个部件进入相应工位;到达第二输送线1-120后,继续逐个工位进行装配,直到到达第二输送线1-120终点,完成装配并取下部件,支撑座2仍通过移送机构1-1进行顶出、转移并置于第一输送线1-110起点并放置待装配的部件,从而实现支撑座2的循环流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