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8629发布日期:2021-04-13 23:0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水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国内常用加工工艺是拉弯,即两端夹持住,靠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模具钣金进行弧度成型,当应力>水切胶条的σs时,实现塑性变形,该种工艺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弧度(特别是单向急弯),但是综合成本比较高,材料利用率也只有85%左右(步留>150mm),同时对于外水切铝芯金的屈服强度要求比较高,若铝芯金屈服强度>弯曲机压力时,还会出现弧度无法成型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摆动公差稳定的水切弧度成型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架、导入轮组、多组从动轮组以及前动力轮组,导入轮组、多组从动轮组以及前动力轮组均安装在主板架上,导入轮组、多组从动轮组以及前动力轮组均由上轮和下轮组成,产品位于各个轮组组成的上轮和下轮之间,多组从动轮组间隔设置在导入轮组和前动力轮组之间,在导入轮组、多组从动轮组以及前动力轮组的后部上均各自设置有提供动力的驱动件。
5.在上述的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所述的前动力轮组与邻近的一组从动轮组之间具有矫正组件,所述的矫正组件包括有矫正调节手柄以及矫正轮,所述的矫正调节手柄上连接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与矫正轮相啮合,矫正轮具有矫正口,产品穿过矫正口。
6.在上述的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所述的从动轮组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
7.在上述的一种水切弧度成型装置,所述的导入轮组旁设置有竖向导向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保证滚弯时的摆动公差,单独成工位的拉弯工艺被取消,节省成本0.55元 /pcs,节省拉弯设备和模具开发费用,滚弯换模轻松时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水切弧度成型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1.图中,主板架1;导入轮组2;从动轮组3;前动力轮组4;上轮5;下轮6;矫正调节手柄7;矫正轮8;调节齿轮9;压力调节组件10;竖向导向轮11;驱动件12;产品13。
12.如图1所示,本水切弧度成型装置,包括主板架1、导入轮组2、多组从动轮组3以及前动力轮组4,导入轮组2、多组从动轮组3以及前动力轮组4均安装在主板架1上,导入轮组2、多组从动轮组3以及前动力轮组4 均由上轮5和下轮6组成,产品13位于各个轮组组成的上轮5和下轮6之间,多组从动轮组3间隔设置在导入轮组2和前动力轮组4之间,在本实施中有三组从动轮组3,在导入轮组2、多组从动轮组3以及前动力轮组4 的后部上均各自设置有提供动力的驱动件12,本专利主要是对水切进行弧度成型,驱动件12可以给各个轮组提供动力,这里导入轮组2主要是方便产品13的导入,从动轮组3主要引导整个产品13向前运动,另外各个轮组都是由上轮5和下轮6组成,其中上轮5主要是起到仿型的作用,下轮6 是支撑的作用,利用上轮5和下轮6结合就实现弧度成型,前动力轮组4 主要作用是使得产品13向前运动,并实现弧度仿型。
13.前动力轮组4与邻近的一组从动轮组3之间具有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有矫正调节手柄7以及矫正轮8,矫正调节手柄7上连接有调节齿轮9,调节齿轮9与矫正轮8相啮合,矫正轮8具有矫正口,产品13穿过矫正口,这里利用矫正轮8可以对产品13的位置进行矫正,利用矫正调节手柄7可以使得调节齿轮9转动,调节齿轮9又会带动矫正轮8转动,从而调节矫正轮8的位置,使得对产品13进行矫正,从动轮组3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10,这里通过压力调节组件10可以调节上轮5的整体压力,提供弧度成型的程度,导入轮组2旁设置有竖向导向轮11,利用竖向导向轮11可以保证产品13进入的准确位置,保证成型的整体质量
14.这里对铝芯金的屈服强度σs值,要求进行区间管理(如σs∈ [160,200],而不是σs≥160)。只要保证σs上限不超过弯曲机的拉力设定值,可以保证任何弧度都能被拉出来,这里滚弯步留30mm即可,能节省产品120+mm,折合约1.2元/pcs,节省了120+mm步留,可以提升产能>10%,折合约0.1元/pcs,节省拉弯设备和模具开发费用101万,滚弯投入约18 万,而且滚弯节拍是拉弯节拍的285%,单独成工位的拉弯工艺被取消,节省成本0.55元/pcs,拉弯模具换模时,作业员劳动强度大(重3t)时间长,滚弯换模轻松时间短;初步核算的经济效益>1.85元/pcs,减少设备模具投入83万。
[001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