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

文档序号:25019996发布日期:2021-05-11 15: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抛光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杯由内胆和外杯构成,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两者拼接在一起,然后进行焊接,然后在焊接处进行抛光工艺,其中抛光工艺包括粗膜、精膜、精抛等多道工序,因为抛光过程中,工件需要进行转动的转速是非常大的,而焊接过程中,工件需要缓慢转动并且最少仅需要转动一圈即可完成全方面的焊接,所以过程中,抛光的工艺工件自身需要达到的转速是一种,而焊接工艺工件自身需要达到的转速是另一种,如何将两种工艺结合在一台设备上,而且在切换工位的时候转速也进行改变,是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对此,申请人特别提供了一种三联动一自动式四工位焊接抛光机来解决该问题。

同时,申请人在设计中逐步发现,如果通过转盘来实现四个工位的切换,那么用于切换转盘进行转动一个工位幅度(1/4圈)的通常是与其底部主轴相连的电机来进行带动,但是采用大扭矩的电机在停止过程中会因为惯性问题到是转盘继续继续向前转动小幅度角度,所以定位的效果不佳,精准度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部件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盘,转盘的中心处固定设有盘轴,盘轴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并转动设置在该支撑座上,转盘上开设有若干工件轴孔,工件轴孔内自由转动设有工件主轴,工件主轴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块,四个工件轴孔位于以转盘中心为虚拟中心点的虚拟正方形的四角上,转盘的外周圈等均间隔设有若干被动拨杆,支架上固定设有拨动电机,拨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块,转块上设有四根相互之间垂直或共线的主动拨杆,四根主动拨杆处于一虚拟“十”字上,主动拨杆能卡入都相邻的两个被动拨杆之间并将其中的一个被动拨杆拨动以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底面设有四个定位块,四个定位块位于另一虚拟正方形的四角处,定位块上朝向拨动电机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头,拨动电机上设有能够自我复位的停止开关,定位凸头能从侧面切入顶到停止开关上,主动拨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固定设置在转块上,外杆的外端设有与内杆尺寸一致的滑孔,内杆滑动设置在滑孔内,外杆的侧面还开设有与滑孔贯通的螺孔,螺孔内设有螺栓并通过该螺栓顶紧内杆使其相对于外杆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中,所述夹具块的底面开设有一圈第一环槽,工件轴孔周围的转盘表面开设有一圈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密集设有若干滚珠,夹具块随工件主轴放入到工件轴孔后夹具块底面与转轴表面贴合且此时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对应合并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截面横向截面呈圆形,第二环槽的尺寸比第一环槽大使第二环槽与第二环槽分离时滚珠始终处于第二环槽内不会掉落,工件主轴上还固定套设有螺纹柱体,螺纹柱体上还可拆卸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上开设有套孔,套孔内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柱体的外圈设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连接使固定套固定在螺纹柱体上,固定套完全固定在螺纹柱体后固定套的上表面与转盘的底面贴合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处于松懈状态不会产生摩擦,螺纹柱体上还固定设有一圈用于防止固定套转动过度的限位环,转盘的正反表面均开设有第二环槽并设有滚珠。

上述的一种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中,所述转轴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盘轴连接在连接孔上,盘轴包括轴体和盖体,轴体的端面开设有盖孔,盖孔的周壁向外通透开设有四个第一锁紧孔,四个第一锁紧孔所在的直线形成另一虚拟“十”字,第一锁紧孔内滑动设有锁紧舌,连接孔的周壁上开设有数量与位置均能与第一锁紧孔对应上的第二锁紧孔,锁紧舌的部分能从第一锁紧孔通入第二锁紧孔内完成轴体与转盘的紧固,锁紧舌的内端设有引导斜面,盖体的底面设有成长方体形的锁紧块,盖体完全盖设在轴体上后锁紧块处于盖孔内,锁紧块的底面四边设有直形倒角,直形倒角形成的斜面与四个锁紧舌的引导斜面相同,锁紧舌的内端上表面还开设有回拉孔,锁紧块的底面设有与回拉孔尺寸一致的拉出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工位切换过程缓慢,所以在停止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惯性而产生干扰因素,定位得十分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转盘被驱动过程的上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盘被驱动过程的下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盘与工件主轴在分离和隐藏部分零件后的上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盘与工件主轴在分离和隐藏部分零件后的下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轴体和盖体从转盘上拆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体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2、盘轴;3、支撑座;4、夹具块;5、被动拨杆;6、拨动电机;7、转块;8、主动拨杆;9、定位块;10、定位凸头;11、停止开关;12、工件主轴;13、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滚珠;16、螺纹柱体;17、固定套;18、限位环;19、连接孔;20、轴体;21、盖体;22、盖孔;23、第一锁紧孔;24、锁紧舌;25、第二锁紧孔;26、引导斜面;27、锁紧块;28、直形倒角;29、回拉孔;30、拉出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焊接抛光机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转盘1,转盘1的中心处固定设有盘轴2,盘轴2的底部设有支撑座3并转动设置在该支撑座3上,转盘1上开设有若干工件轴孔,工件轴孔内自由转动设有工件主轴12,工件主轴12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块4,四个工件轴孔位于以转盘1中心为虚拟中心点的虚拟正方形的四角上,转盘1的外周圈等均间隔设有若干被动拨杆5,支架上固定设有拨动电机6,拨动电机6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块7,转块7上设有四根相互之间垂直或共线的主动拨杆8,四根主动拨杆8处于一虚拟“十”字上,主动拨杆8能卡入都相邻的两个被动拨杆5之间并将其中的一个被动拨杆5拨动以带动转盘1转动,转盘1底面设有四个定位块9,四个定位块9位于另一虚拟正方形的四角处,定位块9上朝向拨动电机6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头10,拨动电机6上设有能够自我复位的停止开关11,定位凸头10能从侧面切入顶到停止开关11上。

每次启动拨动电机6都会驱使转盘1转动1/4圈,这个过程由主动拨杆8逐渐拨动被动拨杆5来完成,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在转盘1换位的过程中拥有极大的平稳性,当定位凸头10从侧面顶到停止开关11后,拨动电机6会停止转动,而由于转盘1的转速缓慢,可以忽略惯性因素带来的影响,最终转盘1平稳地停在1/4圈的位置上,而下一次运作转盘1会从转动1/4的位置停止到转动2/4的位置处,将由下一个定位凸头10来完成停止效果。

而为了改变驱动过程步进和停止的间隔时间,可将主动拨杆8设计成外杆和内杆连在一起的形式,外杆固定设置在转块7上,外杆的外端设有与内杆尺寸一致的滑孔,内杆滑动设置在滑孔内,外杆的侧面还开设有与滑孔贯通的螺孔,螺孔内设有螺栓并通过该螺栓顶紧内杆使其相对于外杆固定,这样,在松开螺栓后,就能调节内杆的位置,变向地调节了整个主动拨杆8的长度,进而提供了调试的功能,便于设计者在实施过程中的调试。

如图3和图4所示,夹具块4的底面开设有一圈第一环槽13,工件轴孔周围的转盘1表面开设有一圈第二环槽14,第二环槽14内密集设有若干滚珠15,夹具块4随工件主轴12放入到工件轴孔后夹具块4底面与转轴表面贴合且此时第一环槽13与第二环槽14对应合并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截面横向截面呈圆形,第二环槽14的尺寸比第一环槽13大使第二环槽14与第二环槽14分离时滚珠15始终处于第二环槽14内不会掉落,工件主轴12上还固定套17设有螺纹柱体16,螺纹柱体16上还可拆卸设有固定套17,固定套17上开设有套孔,套孔内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柱体16的外圈设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连接使固定套17固定在螺纹柱体16上,固定套17完全固定在螺纹柱体16后固定套17的上表面与转盘1的底面贴合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处于松懈状态不会产生摩擦,螺纹柱体16上还固定设有一圈用于防止固定套17转动过度的限位环18,转盘1的正反表面均开设有第二环槽14并设有滚珠15。

倘若采用侧边附加轴承的形式来完成转盘1与工件主轴12的转动连接,工件主轴12与转盘1的轴承连接处会受到剪切力,长期使用后十分容易导致轴承的断裂,而采用本设计采用夹具块4的底面与转轴的上表面的贴合面来传递两者的相互摩擦力,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设置了滚珠15来将滑动摩擦改成更为柔顺的滚动摩擦,能够达到轴承的效果,并且受力的是横向表面,所以相比轴承不会产生断裂的现象,寿命也就更长。

在装配的过程中,将工件主轴12嵌入到工件轴孔中,使得第一环槽13盖到滚珠15上并与第二环道配合,然后从下方通过螺纹形式转上固定套17,将工件主轴12进行轴向限位,工件主轴12就会固定在转盘1上不会脱落,注意的是工件主轴12与工件轴孔的内壁要进行间隙配合,即两者之间不会产生摩擦,而由于转盘1的底面与固定套17的顶面也是处于松懈状态所以两者也不会产生摩擦,那么摩擦因数实际上只存在于转盘1与夹具块4的接触面上,在两者直接设置上滚珠15将摩擦力进一步缩小就是本设计的根本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寿命,本设计的转盘1两面都提供了第二环槽14和滚珠15,在一侧滚珠15的实用寿命用尽后,采用另一面进行装配又能进行使用,这种设计能使转盘1与工件主轴12的寿命近乎达到两倍。

所以,为了提供工件主轴12两侧都能与转盘1进行装配的功能,盘轴2与转盘1直接也需要进行可拆卸的设计,因为在工件主轴12切换了装配面后,盘轴2也需要从一面固定到另一面才能投入使用,对此,申请人还对盘轴2进行了如下设计:

如图5~7所示,转轴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19,盘轴2连接在连接孔19上,盘轴2包括轴体20和盖体21,轴体20的端面开设有盖孔22,盖孔22的周壁向外通透开设有四个第一锁紧孔23,四个第一锁紧孔23所在的直线形成另一虚拟“十”字,第一锁紧孔23内滑动设有锁紧舌24,连接孔19的周壁上开设有数量与位置均能与第一锁紧孔23对应上的第二锁紧孔25,锁紧舌24的部分能从第一锁紧孔23通入第二锁紧孔25内完成轴体20与转盘1的紧固,锁紧舌24的内端设有引导斜面26,盖体21的底面设有成长方体形的锁紧块27,盖体21完全盖设在轴体20上后锁紧块27处于盖孔22内,锁紧块27的底面四边设有直形倒角28,直形倒角28形成的斜面与四个锁紧舌24的引导斜面26相同,锁紧舌24的内端上表面还开设有回拉孔29,锁紧块27的底面设有与回拉孔29尺寸一致的拉出销30。

轴体20与转盘1固接后,再将轴体20转动连接在一个底座上,转盘1就能相对于该底座以轴体20为中心进行转动,而由于本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转盘1的正反两面都能进行使用,所以轴体20相对于转盘1就需要是可以拆卸的形式。

平时,因为盖体21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它会较为紧密地压在转盘1的上方,需要拆卸时,将盖体21从轴体20上拆除,为了便于拆除,对此申请人可以提供一种实现思路:可以将盖体21的上表面设计上一层吸磁性材料,然后通过电磁体将盖体21吸出,当然也可以在盖体21上方设计一个拆卸的孔洞以便于撬出都是可取的方案。

然后,盖体21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工具,通过设计在其上的拉出销30从回拉孔29钩入,将锁紧舌24从第二锁紧孔25拉出后,轴体20与转盘1就不再紧密的固定,然后将转盘1反个面再套入轴体20进行对准,并盖上盖体21,在锁紧块27底面的直形倒角28和锁紧块27的引导斜面26相互作用下,就会从四周外扩直到伸入到第二锁紧孔25内重新完成转轴与轴体20的紧固。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