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2956发布日期:2021-09-22 21:5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数控折弯机,其折弯原理是通过上模具压带板料在下模口中的深度(折弯深度)控制折弯角成型,或者将工件压制成与模具一样角度的工件,折弯机上的折弯模具由不同的零件组成,主要通过对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3.cn209969261u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对待加工的工件向折弯机处传送时不便对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和杂质吸除处理,进而折弯机长期折弯携带灰尘和杂质的工件,上模和下模配合对工件折弯过程中灰尘和杂质容易对折弯机的上模和下模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具有对待加工的工件向折弯机处传送时方便对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和杂质吸除处理,避免长期折弯上模和下模配合对工件折弯过程中灰尘和杂质对折弯机的上模和下模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传送腔体,所述传送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红外线长度测量仪,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吸尘箱,所述传送腔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个滚动轮和两个固定轮,两个所述固定轮均位于三个滚动轮的上方,所述传送腔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所述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分别位于出料口的上下两侧并位于三个滚动轮的右侧,所述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吸尘头,所述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二进尘管和第一进尘管,所述第二进尘管和第一进尘管的外侧壁均安装有吸尘风机,所述第二进尘管和第一进尘管的另一端均贯穿传送腔体并与吸尘箱的上端面连通。
6.为了方便根据加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与三个滚动轮之间的距离,提高对不同厚度工件折弯输送时的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轮的前后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传送腔体的上端面安装有四个气缸,四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贯穿传送腔体并分别与四个连接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7.为了方便对吸尘箱内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处理,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吸尘箱的前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抽盒。
8.为了方便观察调节过程中两个固定轮与三个滚动轮之间距离的变化,作为本实用
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传送腔体的前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9.为了提高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与传送腔体之间的稳固程度,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第二进尘管和第一进尘管的左侧,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端与传送腔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0.为了方便控制该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传送腔体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位于进料口的下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对工件折弯加工时,将待加工的工件从进料口放入传送腔体内,开启电机驱动多个滚动轮旋转将工件通过出料口输送到折弯机处,对加工件传送过程中,同时开启两个吸尘风机,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以及杂质通过多个吸尘头分别进入到上吸尘腔和下吸尘腔内,紧接着分别通过第二进尘管和第一进尘管进入到吸尘箱内,从而达到了对待加工的工件向折弯机处传送时方便对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和杂质吸除处理的效果,避免长期折弯上模和下模配合对工件折弯过程中灰尘和杂质对折弯机的上模和下模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
13.2、该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根据折弯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与三个滚动轮之间的距离时,开启两个气缸,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固定轮上下移动,进而完成对两个固定轮与三个滚动轮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达到了方便根据加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与三个滚动轮之间的距离的效果,提高了对不同厚度工件折弯输送时的效率。
14.3、该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处理吸尘箱内的灰尘杂质时,将抽盒拉出吸尘箱外,接着将抽盒内的灰尘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方便对吸尘箱内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处理的效果。
15.综上所述,该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具有对待加工的工件向折弯机处传送时方便对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和杂质吸除处理,避免长期折弯上模和下模配合对工件折弯过程中灰尘和杂质对折弯机的上模和下模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前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剖面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吸尘腔结构图。
20.图中,1、支撑台;101、横板;2、传送腔体;201、观察窗;202、进料口; 203、出料口;204、红外线长度测量仪;3、滚动轮;301、气缸;302、连接杆; 303、连接件;304、固定轮;4、上吸尘腔;401、下吸尘腔;402、吸尘头;403、第一进尘管;404、吸尘风机;405、第二进尘管;406、吸尘箱;407、抽盒;5、连接板;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数控加工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传送腔体2,传送腔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进料口202和出料口203,出料口203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红外线长度测量仪204,支撑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01,横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吸尘箱406,传送腔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个滚动轮3和两个固定轮304,两个固定轮304均位于三个滚动轮3的上方,传送腔体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分别位于出料口203的上下两侧并位于三个滚动轮3的右侧,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吸尘头402,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的外侧壁均安装有吸尘风机404,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的另一端均贯穿传送腔体2并与吸尘箱406的上端面连通。
24.本实施例中:对工件折弯加工时,将待加工的工件从进料口202放入传送腔体2内,开启电机驱动多个滚动轮3旋转将工件通过出料口203输送到折弯机处,对加工件传送过程中,同时开启两个吸尘风机404,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以及杂质通过多个吸尘头402分别进入到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内,紧接着分别通过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进入到吸尘箱406内,从而达到了对待加工的工件向折弯机处传送时方便对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和杂质吸除处理的效果,避免长期折弯上模和下模配合对工件折弯过程中灰尘和杂质对折弯机的上模和下模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固定轮304的前后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303,传送腔体2的上端面安装有四个气缸301,四个气缸301 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302,四个连接杆302的下端均贯穿传送腔体2 并分别与四个连接件3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26.本实施例中:气缸301的型号为:sd50,根据折弯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的距离时,开启两个气缸301,两个连接杆302 带动两个固定轮304上下移动,进而完成对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达到了方便根据加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的距离的效果,提高了对不同厚度工件折弯输送时的效率。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尘箱406的前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抽盒407。
28.本实施例中:处理吸尘箱406内的灰尘杂质时,将抽盒407拉出吸尘箱406 外,接着
将抽盒407内的灰尘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方便对吸尘箱406内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处理的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传送腔体2的前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201。
30.本实施例中:调节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的距离时,通过观察窗201方便观察调节过程中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距离的变化。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两个连接板5分别位于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的左侧,两个连接板5相背的一端与传送腔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2.本实施例中: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的左侧与传送腔体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板5进行固定,提高了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与传送腔体2之间的稳固程度。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传送腔体2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6,控制面板6位于进料口202的下方。
34.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运行时,通过控制面板6方便控制该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对工件折弯加工时,根据折弯工件的厚度调节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的距离时,开启两个气缸301,两个连接杆302带动两个固定轮304上下移动,进而完成对两个固定轮304与三个滚动轮3之间距离的调节,将待加工的工件从进料口202放入传送腔体2 内,开启电机驱动多个滚动轮3旋转将工件通过出料口203输送到折弯机处,对加工件传送过程中,同时开启两个吸尘风机404,加工件上下两端的灰尘以及杂质通过多个吸尘头402分别进入到上吸尘腔4和下吸尘腔401内,紧接着分别通过第二进尘管405和第一进尘管403进入到吸尘箱406内,处理吸尘箱 406内的灰尘杂质时,将抽盒407拉出吸尘箱406外,接着将抽盒407内的灰尘进行处理。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