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0818发布日期:2022-08-12 19:3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2.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
3.现有的轧辊进行更换时,一般采用吊机更换,将吊带捆绑在轧辊上,再通过吊机将拆卸的轧辊吊起脱离设备,然后在将旧轧辊放下,将吊带捆绑在新的轧辊上,通过吊机带起转动至设备处安装,但是,通过吊机更换轧辊时,吊起的轧辊在移动过程中会反生摆动,从而导致与设备其它部件发生碰撞,造成设备受损,且吊机带起前需要耗费人工与轧辊连接捆绑,相反耗费人力,需要设计一种便捷更换装置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包括连接支撑机构、连接夹紧机构和轧辊主体,所述连接支撑机构面向连接夹紧机构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架一,且连接夹紧机构面向支撑架一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架二,所述轧辊主体两头安装在连接支撑机构和连接夹紧机构之间,并通过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辅助支撑,所述轧辊主体的下方中部安装有便捷更换装置,所述便捷更换装置包括滑轨底座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设置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转轴贯穿支撑座并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有滑轨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中部与顶板连接,且顶板上端相反两侧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所述两个伸缩气缸伸缩轴上均安装有弧形支撑架,所述连接板底部相反两侧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底部均安装有万向滚珠。
6.优选的,所述滑轨底座外部呈圆环状,并开设有圆形滑槽。
7.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柱底部的万向滚珠与滑轨底座的滑槽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架与轧辊主体处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
9.优选的,所述两个伸缩气缸通过软管与外部气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一的外端安装有控制电箱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电箱还与减速电机和两个伸缩气缸连接的外部气泵电性连接。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管焊接轧辊的更换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控制电箱控制两个伸缩气缸伸出,使其两个弧形支撑架向上移动,与轧辊主体接触后停止工作,无需人工与轧辊主体连接,再通过控制减速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转动与设备分离,更换轧辊主体后进行回位安装即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旋转过程中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架连接支撑,使其轧辊主体不易出现晃动,防止与其它配件发送碰撞,且转动过程中,通过两个支撑柱辅助支撑,两个支撑柱通过万向滚珠在滑轨底座的滑槽中滚动,提高旋转稳定性和支撑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提供,利用便捷更换装置,通过控制电箱控制两个伸缩气缸伸出,使其两个弧形支撑架向上移动,与轧辊主体接触后停止工作,无需人工与轧辊主体连接,再通过控制减速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转动与设备分离,更换轧辊主体后进行回位安装,旋转过程中通过两个支撑柱通过万向滚珠在滑轨底座的滑槽中滚动,提高旋转稳定性和支撑稳定性,操作相对方便快捷,将相对降低人工的使用,提高更换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捷更换装置使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捷更换装置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轨底座与支撑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仰视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连接支撑机构;2、支撑架一;3、轧辊主体;4、连接夹紧机构;5、便捷更换装置;6、支撑架二;51、滑轨底座;511、滑槽;52、支撑座; 521、顶板;53、升降机构;531、连接板;532、伸缩气缸;5321、弧形支撑架; 533、支撑柱;5331、万向滚珠;54、控制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支撑机构1、连接夹紧机构 4和轧辊主体3,连接支撑机构1面向连接夹紧机构4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架一2,且连接夹紧机构4面向支撑架一2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架二6,轧辊主体3两头安装在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之间,并通过支撑架一2和支撑架二6 辅助支撑,其特征在于轧辊主体3的下方中部安装有便捷更换装置5,便捷更换装置5包括滑轨底座51和支撑座52,支撑座52内部设置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转轴贯穿支撑座52并连接有顶板521,顶板521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53,支撑座52底部安装有滑轨底座51;滑轨底座51外部呈圆环状,并开设有圆形滑槽511;支撑架一2的外端安装有控制电箱5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电箱54还与减速电机和两个伸缩气缸532连接的外部气泵电性连接;
22.其中,便捷更换装置5安装在轧辊主体3下方,使用时,通过控制电箱54 控制升降机构53的两个伸缩气缸532伸出,使其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与轧辊主体3接触后停止工作,然后将轧辊主体3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 拆分,再通过控制电箱54控制两个伸缩机构伸出,使其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分离,接下来控制电箱54控制支撑座52中的减速电机旋转,使其带动连接板531,从而带动轧辊主体3缓慢转动,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垂直,旋转过程中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连接支撑,使其轧辊主体3 不易出现晃动,防止与其它配件发送碰撞,且转动过程中,通过两个支撑柱533 辅助支撑,
两个支撑柱533通过万向滚珠5331在滑轨底座51的滑槽511中滚动,提高旋转稳定性和支撑稳定性;最后将旧轧辊主体3搬下,将新的轧辊主体3 调整距离放置到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上,再通过控制电箱54反向控制回位即可进行安装,操作相对方便快捷,将相对降低人工的使用,提高更换时的安全性。
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5给出,升降机构53包括连接板 531,连接板531底中部与顶板521连接,且顶板521上端相反两侧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532,两个伸缩气缸532伸缩轴上均安装有弧形支撑架5321,连接板 531底部相反两侧安装有两个支撑柱533,且两个支撑柱533底部均安装有万向滚珠5331;两个支撑柱533底部的万向滚珠5331与滑轨底座51的滑槽511滑动连接;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与轧辊主体3处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两个伸缩气缸532通过软管与外部气泵连接;
24.其中,通过控制电箱54控制两个伸缩气缸532伸出,使其两个弧形支撑架 5321向上移动,与轧辊主体3接触后停止工作,然后将轧辊主体3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拆分,再通过控制电箱54控制两个伸缩机构伸出,使其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分离。
25.工作原理:
26.使用时,便捷更换装置5安装在轧辊主体3下方,使用时,通过控制电箱 54控制两个伸缩气缸532伸出,使其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向上移动,与轧辊主体3接触后停止工作,无需人工与轧辊主体3连接,然后将轧辊主体3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拆分,再通过控制电箱54控制两个伸缩机构伸出,使其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分离,接下来控制电箱54控制支撑座 52中的减速电机旋转,使其带动连接板531,从而带动轧辊主体3缓慢转动,与连接支撑机构1和连接夹紧机构4垂直,旋转过程中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 连接支撑,使其轧辊主体3不易出现晃动,防止与其它配件发送碰撞,且转动过程中,通过两个支撑柱533辅助支撑,两个支撑柱533通过万向滚珠5331在滑轨底座51的滑槽511中滚动,提高旋转稳定性和支撑稳定性;
27.最后将旧轧辊主体3搬下,将新的轧辊主体3调整距离放置到两个弧形支撑架5321上,再通过控制电箱54反向控制回位即可进行安装,操作相对方便快捷,将相对降低人工的使用,提高更换时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