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9629发布日期:2022-11-03 04: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


背景技术:

2.柔性折弯中心是一种能够对金属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主要应用于金属板材加工领域。柔性折弯机通过使用简单的模具便可以对金属板材进行各种角度的折弯加工,从而可以获得形状复杂的金属板材;同时折弯中心对的使用能够实现板材的自动折弯,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度工件加工的折弯效率和精度,这对于钣金行业的生产加工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而柔性折弯中心在金属加工方面使用非常的广泛,柔性折弯中心可广泛应用于钢柜壳体领域、厨具领域、家具、通风、制冷、净化、门业、装饰、电梯及其他相关的金属成型领域。
3.目前,市场上的折弯刀一般都是一个整体无法分段的结构,在针对一些需要分段折弯的工件加工时,如折弯的工件一条边上两端需要折弯,而中间部分不折弯时,那么使用常规折弯刀则无法对工件进行折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包括底座、底座内侧中间位置设有的u型刀架,u型刀架开口上端设有的上折弯刀以及底座一侧上折弯刀正下方设有的下折弯刀,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外侧对称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通过安装座连接有副刀,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与副刀相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底座顶部导轨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顶部u型刀架一侧由近到远依次设有的电机二和电机一,所述电机二和电机一均通过电机座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输出轴均延伸至电机座内侧连接有驱动轮。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底座顶部u型刀架的两侧由近到远依次对称设有松紧轮二、传动轮二、松紧轮一和传动轮一,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输出轴上设有的驱动轮分别通过同步带一和同步带二与两个传动轮一和传动轮二相连接,且所述同步带一和同步带二分别与松紧轮一和松紧轮二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同步带一和同步带二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安装座相连接,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使得电机一和电机二驱动同步带一和同步带二进行相反移动,从而能够配合连接组件和安装座、滑块、导轨使用,使得副刀进行同步向内或向外侧移动,即可实现对工件进行分段折弯,实用性更强,使用更方便。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夹持块,一侧所述安装座远离同步下折弯刀一侧壁通过夹持块与同步带一相连接,所述夹持块通过螺栓与一侧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侧所述安装座远离下折弯刀一侧壁通过连接块连接有z字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侧壁与同步带二固定连接,以便将安装座与同步带一或同步带二相连接,从而使其跟随同步带一或
同步带二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远离下折弯刀一侧设有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过安装座内副刀一侧开设的腔室并插入副刀一侧开设的插孔内,所述腔室内固定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挡板和弹簧,所述挡板位于靠近副刀一侧,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侧设有插杆,所述限位环外侧设有限位把手,所述限位把手一侧下壁套设在插杆外壁上,且限位把手上臂内壁面与插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位于限位把手内侧,通过固定机构的使用,使得副刀与安装座之间方便连接固定同时也便于拆分。
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和连接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底部均设有强力磁铁,通过插杆以便对固定杆进行位置限定,避免固定杆插入插孔内一端意外移出。
10.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腔室内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与插杆滑动连接,以便通过弹簧对固定杆产生复位运动的力,同时推动固定杆插入插孔内进行对副刀限制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电机一、电机二、驱动轮、传动轮一、松紧轮一、传动轮二、松紧轮二、同步带一、同步带二配合导轨、滑块、安装座和副刀以及夹持块和连接架的使用,使其能够根据折弯需要调节副刀移动位置,从而实现分段折弯,解决了部分钣金件单边上有多个不同位置需要折弯时,常规折弯中心设备无法分别折弯的问题,提高了折弯工件的多样化;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固定杆、挡板、弹簧的使用,使得导轨与安装座之间方便拆分和固定,同时配合限位环、插杆、限位把手和夹持块、连接块以及强力磁铁的使用,使其能够对固定杆限制固定,避免固定杆插入插孔内一端意外移出,影响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剖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u型刀架;3、上折弯刀;4、下折弯刀;5、副刀;6、导轨;7、滑块;8、安装座;9、固定杆;10、挡板;11、弹簧;12、限位环;13、插杆;14、限位把手;15、电机一;16、电机二;17、驱动轮;18、传动轮一;19、松紧轮一;20、传动轮二;21、松紧轮二;22、同步带一;23、同步带二;24、夹持块;25、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4所示的柔性折弯中心折弯刀自动拼刀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侧中间位置设有的u型刀架2,u型刀架2开口上端设有的上折弯刀3以及底座1一侧上折弯刀3正下方设有的下折弯刀4,底座1顶部设有导轨6,导轨6外侧对称设有滑块7,滑块7与导轨6彼此相扣合,滑块7顶部通过安装座8连接有副刀5,本示例中安装座8的顶壁开设有与副刀5相适配的l形卡槽,以便对副刀5进行一定的限位作用,安装座8内设有与副刀5相连接的固定机构,底座1顶部导轨6一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安装座8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顶部u型刀架2一侧由近到远依次设有的电机二16和电机一15,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转动方向相反,电机二16和电机一15均通过电机座与底座1相连接,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输出轴均延伸至电机座内侧连接有驱动轮17。
22.本示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底座1顶部u型刀架2的两侧由近到远依次对称设有松紧轮二21、传动轮二20、松紧轮一19和传动轮一18,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输出轴上设有的驱动轮17分别通过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23与两个传动轮一18和传动轮二20相连接,且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23分别与松紧轮一19和松紧轮二21的侧壁相贴合,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23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安装座8相连接,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使得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驱动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23进行相反移动,从而能够配合连接组件和安装座8、滑块7、导轨6使用,使得副刀5进行同步向内或向外侧移动,即可实现对工件进行分段折弯,实用性更强,使用更方便。
23.本示例中,连接组件包括夹持块24,一侧安装座8远离同步下折弯刀4一侧壁通过夹持块24与同步带一22相连接,夹持块24通过螺栓与一侧的安装座8固定连接,另一侧安装座8远离下折弯刀4一侧壁通过连接块连接有z字形的连接架25,连接架25的侧壁与同步带二23固定连接,以便将安装座8与同步带一22或同步带二23相连接,从而使其跟随同步带一22或同步带二23移动。
24.本示例中,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8远离下折弯刀4一侧设有的固定杆9,固定杆9一端穿过安装座8内副刀5一侧开设的腔室并插入副刀5一侧开设的插孔内,腔室内固定杆9的外壁上套设有挡板10和弹簧11,挡板10位于靠近副刀5一侧,固定杆9另一端连接有限位环12,限位环12内侧设有插杆13,限位环12外侧设有限位把手14,限位把手14一侧下壁套设在插杆13外壁上,且限位把手14上臂内壁面与插杆13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环12位于限位把手14内侧,本示例中固定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添或减少设置,通过固定机构的使用,使得副刀5与安装座8之间方便连接固定同时也便于拆分。
25.本示例中,夹持块24和连接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插杆13相适配的限位槽,限位槽内底部均设有强力磁铁,通过插杆13以便对固定杆9进行位置限定,避免固定杆9插入插孔内一端意外移出。
26.本示例中,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挡板10和腔室内一侧壁固定连接,限位环12与固定杆9固定连接,且固定杆9与插杆13滑动连接,以便通过弹簧11对固定杆9产生复位运动的力,同时推动固定杆9插入插孔内进行对副刀5限制固定。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使得电机一15和电机二16输出轴上的驱动轮17分别带动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23,从而在传动轮一18、松紧轮一19和传动轮二20、松紧轮二21的作用下进行移动,进而配合夹持块24和连接架25带
动与其相连接的安装座8,使得安装座8带动副刀5和滑块7,从而使得滑块7沿着导轨6进行相对向内或向外移动,使得两个副刀5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即可配合上折弯刀3和下折弯刀4进行对工件折弯处理,解决了部分钣金件单边上有多个不同位置需要折弯时,常规折弯中心设备无法分别折弯的问题,提高了折弯工件的多样化,使用更方便;而当需要将副刀5拆卸进行更换或维护时,只需上拉限位把手14,使得限位把手14带动插杆13上移,直至限位把手14下侧壁内侧壁面与限位环12底面贴合,此时,插杆13插入限位槽内的一端刚好移出到限位槽外侧,之后即可向远离安装座8一侧方向拉动限位把手14从而带动插杆13拉动限位环12和固定杆9移动,使得固定杆9插入插孔内一端逐渐移出,同时弹簧11会跟随固定杆9同步移动并挤压弹簧11,直至固定杆9插入插孔内一端完全移出后即可将副刀5从安装座8一侧拉出完成拆卸;当需要进行安装副刀5时,只需重复上述拆卸副刀5时的步骤,使得固定杆9位于l形卡槽内一端移出后即可将副刀5安装至卡槽内使得副刀5一侧的插孔与固定杆9对应,之后释放对限位把手14的拉力,使得挡板10在弹簧11作用下进行复位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杆9复位运动,使得固定杆9一端插入插孔内实现对副刀5的限制固定,之后即可将下拉限位把手14带动插杆13,使得插杆13下端插入限位槽内并与强力磁铁相连接,实现对固定杆9的限制固定,避免固定杆9插入插孔内一端意外移出,影响固定效果。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