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螺母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0153发布日期:2022-11-30 01: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螺母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铆螺母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铆螺母枪。


背景技术:

2.铆螺母枪又名拉帽枪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分手动及自动两大类。适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领域。铆螺母枪取代传统的焊接螺母,不需要攻牙、焊接,具有方便拉帽等多个优点。
3.现有的自动铆螺母枪在使用时需要手持,当人们手持自动铆螺母枪进行拉帽受到过往人们等外力碰撞而拿持不紧时,容易使铆螺母枪从人们手中滑落,铆螺母枪在掉落过程中碰撞到其它物品和掉落至地面上均易损坏,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铆螺母枪容易从人们手中滑落而发生掉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螺母枪。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螺母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铆螺母枪,包括铆螺母枪体,所述铆螺母枪体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自上而下等距离分布的三个手指槽,所述固定块内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横杆,三个所述横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三个所述弧形板分别位于三个所述手指槽内,三个所述横杆远离弧形板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固定块靠近提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靠近提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转动设置在提拉板一侧。
7.可选的,所述手指槽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软垫,所述弧形板靠近第一硅胶软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软垫。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对手指槽内手指进行夹持时,能通过第一硅胶软垫和第二硅胶软垫对手指槽中人们的手指进行软保护。
9.可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位于三个所述横杆之间,所述螺纹杆一端位于复位弹簧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可对螺纹杆一端进行遮挡和保护。
11.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转动连接在提拉板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板能通过转块对复位弹簧进行连接,在复位弹簧拉力下,提拉板、横杆和弧形板等部件会向手指槽侧移动,从而使弧形板等部件能对手指槽内手指进行夹持。
13.可选的,所述铆螺母枪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动套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螺母枪体可对固定管进行支撑与固定,滑动套管可在固定管外进行滑动。
15.可选的,所述滑动套管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固定管、滑动套管和吸盘之间相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可将铆螺母枪体吸持并固定在台面上,空气可在固定管、滑动套管和吸盘内流通。
17.可选的,所述固定管内壁中部开设有导气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气孔与外界空气连通时,外界空气能通过固定管等部件进入至吸盘内,对吸盘内外气压进行平衡,使吸盘失去吸力。
19.可选的,所述滑动套管靠近铆螺母枪体的一端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壁与固定管外壁配合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对滑动套管和固定管连接处进行密封,使导气孔在滑动套管内部时,外界空气无法再通过导气孔进入至吸盘内。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通过固定块内手指槽的设置,使人们可将手指穿入手指槽来对铆螺母枪进行握持,弧形板等部件配合复位弹簧的拉力能将人们的手指夹持在手指槽内,使人们或铆螺母枪受到外力碰撞后不会使铆螺母枪从人们手中滑落,避免铆螺母枪在掉落过程中碰撞到其它物品或掉落至地面上而发生损坏,旋转螺母还可控制复位弹簧等部件对人们手指夹持的力度,防止夹持力度过大而使人们产生不适感、夹持力度过小而使铆螺母枪易从人们手部脱离,适宜大量推广。
23.2.人们可在休息时通过吸盘将铆螺母枪吸持并固定在工作台等台面上,防止工作台或铆螺母枪受外力碰撞使铆螺母枪从台面上摔下而发生损坏,且人们只需向上拉起铆螺母枪,便可使外力空气通过导气孔等结构进入吸盘内使吸盘失去吸力,便于人们轻松方便的将铆螺母枪从台面上取下,第一硅胶软垫等部件可在人们手持铆螺母枪时,对人们手指进行软保护,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和提拉板内部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铆螺母枪体与吸盘俯视剖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铆螺母枪体;2、固定块;21、手指槽;22、第一硅胶软垫;23、横杆;24、提拉板;25、弧形板;26、第二硅胶软垫;3、螺纹杆;31、螺母;32、复位弹簧;33、转块;4、固定管;41、滑动套管;42、吸盘;43、导气孔;4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铆螺母枪,参照图1,包括铆螺母枪体1,铆螺母枪体1为现有的自动铆螺母枪,其内部结构均已公开,在此不过多赘述,铆螺母枪体1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铆螺母枪体1可对固定块2进行支撑与固定,固定块2设在铆螺母枪体1手按开关的下方。
30.参照图1-2,固定块2内开设有自上而下等距离分布的三个手指槽21,方便人们将
手指穿过手指槽21对铆螺母枪体1进行拿持,固定块2内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横杆23,固定块2可对横杆23进行支撑与限位。
31.参照图1-2,三个横杆2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5,横杆23可对弧形板25进行支撑与固定,三个弧形板25分别位于三个手指槽21内,使得弧形板25能对手指槽21内手指进行夹持,三个横杆23远离弧形板25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提拉板24,三个横杆23可对提拉板24进行支撑与固定。
32.参照图1-2,手指槽21远离弧形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软垫22,固定块2可通过手指槽21对第一硅胶软垫22进行支撑与固定,弧形板25靠近第一硅胶软垫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软垫26,弧形板25可对第二硅胶软垫26进行支撑与固定,使得弧形板25对手指槽21内手指进行夹持时,能通过第一硅胶软垫22和第二硅胶软垫26对手指槽21中人们的手指进行软保护。
33.参照图1-2,固定块2靠近提拉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螺纹杆3,固定块2可对螺纹杆3进行支撑与固定,螺纹杆3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31,螺母31在螺纹杆3外旋转后会进行横向移动,螺母31靠近提拉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2,螺母31移动后能带动复位弹簧32进行横向移动。
34.参照图1-2,复位弹簧32转动设置在提拉板24一侧,复位弹簧32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33,转块33转动连接在提拉板24一侧,使得提拉板24能通过转块33对复位弹簧32进行连接,转块33由两个直径不一的圆柱体焊接组成,使得转块33可在提拉板24内旋转而不脱离,在复位弹簧32拉力下,提拉板24、横杆23和弧形板25等部件会向手指槽21侧移动,从而使弧形板25等部件能对手指槽21内手指进行夹持。
35.参照图1-2,两个螺纹杆3位于三个横杆23之间,便于各部件的分布,螺纹杆3一端位于复位弹簧32内部,复位弹簧32可对螺纹杆3一端进行遮挡和保护。
36.参照图1与图3,铆螺母枪体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管4,铆螺母枪体1可对固定管4进行支撑与固定,固定管4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动套管41,滑动套管41可在固定管4外进行滑动。
37.参照图1与图3,滑动套管41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盘42,滑动套管41可对吸盘42和固定管4进行连接,吸盘42可将铆螺母枪体1吸持并固定在台面上,固定管4、滑动套管41和吸盘42之间相通,便于空气在固定管4、滑动套管41和吸盘42内流通。
38.参照图1与图3,固定管4内壁中部开设有导气孔43,当导气孔43与外界空气连通时,外界空气能通过固定管4等部件进入至吸盘42内,对吸盘42内外气压进行平衡,使吸盘42失去吸力。
39.参照图1与图3,滑动套管41靠近铆螺母枪体1的一端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内壁与固定管4外壁配合抵接,密封圈44可对滑动套管41和固定管4连接处进行密封,使导气孔43在滑动套管41内部时,外界空气无法再通过导气孔43进入至吸盘42内。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铆螺母枪的实施原理为:
41.使用时人们可将提拉板24向固定块2外侧拉动,然后人们可将手指穿入手指槽21来对铆螺母枪体1进行握持,然后再松开提拉板24,此时在复位弹簧32拉力下,提拉板24、横杆23和弧形板25等部件会向手指槽21侧移动,从而使弧形板25等部件能对手指槽21内手指进行夹持,使人们或铆螺母枪体1受到外力碰撞后不会使铆螺母枪体1从人们手中滑落。
42.当人们需要调节复位弹簧32等部件对人们手指夹持的力度时,人们可旋转两个螺母31,螺母31在螺纹杆3外旋转后会带动复位弹簧32和转块33一边旋转一边横向移动,来对提拉板24和弧形板25等部件进行横向移动,当复位弹簧32距离人们手指越远,弧形板25等部件对人们手持的夹持力度也越小,当复位弹簧32距离人们手指越近,弧形板25等部件对人们手持的夹持力度也越大,从而使人们可将夹持力度调至适合自己的力度范围内。
43.人们可在休息时将铆螺母枪体1侧面的吸盘42按压在台面上,此时吸盘42能将铆螺母枪体1吸持并固定在台面上,防止工作台或铆螺母枪体1受外力碰撞使铆螺母枪体1从台面上摔下而发生损坏,当人们需要将铆螺母枪体1从台面上取下时,人们可将铆螺母枪体1向上拉动,此时固定管4会向滑动套管41外侧移动而使导气孔43暴露在空气中,当导气孔43与外界空气连通时,外界空气能通过固定管4等部件进入至吸盘42内,对吸盘42内外气压进行平衡,使吸盘42失去吸力,便于人们轻松方便的将铆螺母枪体1从台面上取下。
44.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