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拉矫机用支撑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2552发布日期:2022-12-07 07: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拉矫机用支撑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矫机用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湿式拉矫机用支撑辊。


背景技术:

2.在冶金及钢铁行业的板带材轧制生产中,由于温度不匀、变形不匀、轧后的冷却、运输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使轧制出来的板带材常常出现波浪和瓢曲等缺陷。所以轧后的板带材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利用矫直设备进行矫正,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拉弯矫直机(即拉矫机)是进行矫正的常用设备,而支撑辊是拉矫机不可缺少的矫正元件。
3.根据拉矫机工作时,板带材是否有液体介质,拉矫机分为湿式和干式。应用于湿式拉矫机的支撑辊,因为周围有大量的水和油液体介质飞溅,必须选用抗腐蚀的材料,确保其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支撑辊是拉矫机的易损件,其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并且装拆方便,可多次修复。
4.传统的支撑辊结构,存在内部滚道不易加工,装配后不适宜拆卸,承受轴向载荷能力差,密封不可靠液体介质易于进入支撑辊内部等不足,影响其正常使用,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湿式拉矫机支撑辊具体使用工况,而提供一种可靠的湿式拉矫机用支撑辊,方便维修,密封性增强,提高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拉矫机用支撑辊,包括轴, 轴中部装有隔圈,隔圈两侧的轴上对称套装有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辊套的内滚道套装于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及隔套外,在辊套两端的内台阶孔内依次由内至外设有座圈、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轴圈,轴圈为空心的阶梯圆柱台,轴圈的大台阶部外端面有两个以上连续内凹的凹槽,各凹槽内装有密封叠环,密封叠环外表面与辊套的内台阶孔涨紧配合,轴圈的小台阶部外套有骨架油封,轴两端的定位槽内固定有防止对应侧轴圈轴向移动的轴用弹性挡圈;辊套外表面由中部的外圆柱面及连接在外圆柱面两端的小锥面组成。
7.所述座圈、轴圈的外壁均与辊套的内台阶孔孔壁间隙配合,座圈、轴圈的内壁均与轴的外圆柱面间隙配合。
8.所述辊套为一筒状结构,辊套的内表面呈阶梯状,内表面中间部位为内滚道,内滚道两端部为孔径一致的内台阶孔,两个内台阶孔的外侧为外台阶孔,内滚道孔径小于内台阶孔孔径,内台阶孔孔径小于外台阶孔的孔径。
9.小锥面的锥角为0.5
°

10.所述轴两端的两个环形槽内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外端面与轴圈内表面过盈配合,过盈配合量为0.5mm。
11.所述轴圈的大台阶部外壁与内台阶孔孔壁间隙配合。
12.所述轴圈的小台阶部一端外径逐步减小并形成倾斜的锥面,以便于骨架油封装配。所述轴圈的内孔另一端的内孔口处设有倒角,以利于轴圈装配时顺利通过o型密封圈。
13.所述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由保持架及环布在保持架外壁的若干滚子组成,保持架为圆柱筒状结构,保持架壁厚为滚子直径的1/2~2/3;保持架外壁均匀环布有与滚子一一对应的安装孔。
14.所述密封叠环内表面与对应凹槽的槽底面间隙配合,密封叠环侧面和对应凹槽的侧面也间隙配合;密封叠环为双层环状结构。
15.所述骨架油封外表面与辊套的外台阶孔内壁紧配合,唇口与轴圈的小台阶部表面接触、且过盈配合。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可分别承受板带矫正和跑偏产生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轴两端的轴用弹性挡圈可以方便快捷的装配或拆卸,有利于支撑辊的组装或修复。骨架油封、孔用密封叠环的双重密封及o型密封圈的设置,能可靠地实现密封,防止支撑辊内部润滑脂的溢出及外侧水和油液体介质进入支撑辊内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辊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轴圈的侧视图;
20.图4是轴圈的立体图;
21.图5是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的俯视图;
22.图6是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的侧视图;
23.图中:1、轴,2、弹性挡圈,3、骨架油封,4、密封叠环,5、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6、辊套,6-1、小锥面,6-2、外圆柱面,6-3、内滚道,6-4、内台阶孔,6-5、外台阶孔,7、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7-1、保持架,7-2滚子,8、隔圈,9、座圈,10、轴圈,10-1、凹槽,10-2、凹槽挡边,11、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中,轴1中部的外滚道为直通的圆柱面,隔圈8套装于轴1外滚道正中,两组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7套装于轴1外滚道上,两组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7对称置于隔套8两侧;辊套6内滚道6-3为直通的圆柱面,且套装于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7及隔套8外圆柱面上,承受径向载荷;两个座圈9对称设置于辊套6内台阶孔6-4内,与辊套6内台阶孔6-4小间隙配合,与轴1间隙配合;两个轴圈10对称设置于轴1两端,与轴1间隙配合,与辊套6内台阶孔6-4间隙配合;两组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5对称置于座圈9和轴圈10之间;两组座圈9、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5、轴圈10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在轴1两端的定位槽内的弹性挡圈2卡紧,承受轴向载荷。轴1为实心圆柱结构,其圆柱表面,中间部位为外滚道,靠近两端各有2条对称布置的环形槽,两端加工有平台和销孔。
26.轴1两端的四个环槽内设置均有一个o型密封圈11,o型密封圈11是橡胶密封件,轴圈10内表面与o型密封圈11有总量大于0.5mm的过盈配合量,对轴圈10和轴1配合处进行密封紧固,防止水和油液体介质从轴圈10和轴1配合处进入支撑辊内部;轴圈10为空心的阶梯
圆柱台,轴圈10的大台阶部外端面有两个连续内凹的凹槽10-1,两个凹槽10-1之间有凹槽挡边10-2;密封叠环4分别置于两个凹槽10-1内且涨开,密封叠环4外表面与辊套6内台阶孔6-4涨紧配合,工作时随着辊套6一起旋转;密封叠环4内表面和侧面与对应凹槽10-1的槽底面和侧面间隙配合;凹槽挡边10-2外表面与辊套6内台阶孔6-4间隙配合,两个密封叠环4和凹槽挡边10-2,形成了迷宫式密封,起到第一重密封作用。密封叠环为双层环状结构,是金属密封件。
27.轴圈10的小台阶部外套有骨架油封3,骨架油封3与辊套6外台阶孔6-5紧配合固定,骨架油封3的内唇口与轴圈10外圆柱台阶面设置有合适的过盈量,起到防止支撑辊内油脂溢出和外界水和油进入的第二重密封作用。 在线速度≤10m/s 的工况下,这种双重密封设置能可靠地实现密封,防止支撑辊内部润滑脂的溢出及外侧水和油进入支撑辊内部。
28.图2中,辊套6材料为不锈钢。辊套6外表面由中间的外圆柱面6-2和连接在外圆柱面6-2两端的小锥面6-1和连接组成,其锥角为0.5
°
。辊套6的内表面由内滚道6-3、两处对称布置的内台阶孔6-4、两处对称布置的外台阶孔6-5组成。辊套6的内表面内表面呈阶梯状,内滚道6-3为一直通的圆柱面,易于加工。两处内台阶孔6-4位于内滚道6-3两端,内台阶孔6-4孔径大于内滚道6-3,两处外台阶孔6-5位于两个内台阶孔6-4外侧,内台阶孔6-4孔径小于外台阶孔6-5的孔径。
29.图3、图4中,两个凹槽10-1之间有凹槽挡边10-2。轴圈10的小台阶部一端外径逐步减小并形成倾斜的锥面,以便于骨架油封装配。轴圈10的内孔靠近座圈9一端设有倒角,以利于轴圈装配时顺利通过o型密封圈。
30.图5、图6中,向心滚子和保持架组件7由保持架7-1及环布在保持架7-1外壁的若干滚子7-2组成,保持架7-1为圆柱筒状结构,壁厚为滚子7-2直径的1/2~2/3;保持架7-1外壁均匀环布有与滚子7-2一一对应的安装孔。
31.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