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4443发布日期:2024-03-01 12: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 一种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转轴结构包括芯轴、连接板、压簧、下凸轮片、左齿轮臂、左齿轮、右齿轮、右齿轮臂、上凸轮片以及卡簧,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采用的接料组件包括形成有接料通道的接料基座、设置在接料基座上且位于接料通道相对两侧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设置在接料基座下方的顶升件,其中接料基座上形成有位于接料通道左右侧的贯通槽,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分别插装在左右侧的贯通槽内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形成有与芯轴的芯轴本体相匹配的定位槽,芯轴自轴帽悬挂在接料通道内、芯轴本体竖直插在定位槽内,顶升件驱使芯轴向上运动,第二夹块弹性连接在接料基座上,且具有向第一夹块方向靠近的运动趋势以阻止导料通道内的芯轴进入接料通道;顶升件向下运动时,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相对远离,导料通道和接料通道连通,导料通道内的芯轴能够进入接料通道,以完成芯轴的逐根供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包括顶升座、上下滑动连接在顶升座上的顶升模块、用于驱动顶升模块的顶升动力件、与顶升模块同步运动的辅助模块,其中辅助模块和第二夹块上形成有相配合的斜面,顶升模块向上运动时,两个斜面逐渐脱离,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相对靠近,且第二夹块拦截在导料通道和接料通道之间以阻止导料通道内的芯轴进入接料通道;顶升模块向下运动时,两个斜面逐渐抵触,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相对远离,导料通道和接料通道连通,导料通道内的芯轴能够进入接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的内侧形成有沿着所述接料通道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插接槽,所述第二夹块的内侧设有多个插接部,所述多个插接部能够一一对应插接在所述多个插接槽内,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所对应的供料部包括芯轴供料振动盘、自一端与所述芯轴供料振动盘相衔接且形成有导料通道的导料部件、与所述导料部件另一端部相衔接并形成接料通道的接料组件,多根所述芯轴逐个自所述芯轴供料振动盘运动至所述导料通道上并依次排列,且所述导料部件能够平振并驱使所述芯轴逐个自所述导料通道进入所述接料通道,第一机械手自所述接料通道抓取所述芯轴;所述导料部件上设有满料传感器,当所述满料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导料通道上所述芯轴数量达到设计值时,所述芯轴供料振动盘停止供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中,通过视觉检测调整各对位啮合的位置和角度并保持咬合角度下自左向右依次插装至芯轴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采用的视觉镜头包括设置在传送机构一侧且用于对待组立的部件进行拍摄的第一相机、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上且用于对所述组立载架上已组立部进行拍摄的第二相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左齿轮臂和左齿轮所对应的供料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右齿轮和右齿轮臂所对应的供料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设备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组立机构,其中传送机构位于所述机架上且顶面形成水平的传输面,水平的传输面具有正向传送带和反向传送带,所述传输面上设有多个组立载架;组立机构包括沿着所述水平传输面依次设置的多个组立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立工艺还包括s5、扭力测试,其包括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转轴结构的自动组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芯轴和连接板插装;S2、压簧和下凸轮片的套装;S3、左齿轮臂、左齿轮、右齿轮、右齿轮臂依次对位安装;S4、上凸轮片和卡簧组立。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实现转轴结构各部位依次自动组立,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转轴结构各部件在组立中自动调整和对位,提高组立精度,从而有效提升产品良品率,避免出现多根芯轴之间、以及上下凸轮片和左右齿轮臂端面配合出现对位偏差,使得转轴结构达到所需要的翻转同步度和扭力值,此外,组立效率和组立合格率有着大幅度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阮文强,郁振,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