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5868发布日期:2024-03-01 12:2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真空室,具体为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1、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而核聚变真空室其外形大致呈圆环形,高度可达十几米,重量达数十吨,体型巨大,通常将真空室划分为32块扇区分开制造,然后利用焊接将其装配成一个整体,两个1/16真空室扇区焊接过程中需要设计制造专门的对准调节及移动机构来保证焊接的精度。

2、公开号为cn11014253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1/8核聚变真空室对准焊接加工的调节装置,其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目前国内外的托卡马克装置在焊接装配过程中会根据工装的不同而针对性地设不同的调节装置,国内外对于核聚变真空室加工的调节装置只能依靠千斤顶进行托举调节,而利用千斤顶只能进行粗调节,并不能进行精确调节,使得后续焊接的精度较差,其通过斜楔调节机构和托辊调节机构的配合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对核聚变真空室进行水平及倾斜方向的调节,不仅能进行粗调节还能精确调节,为后续焊接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高焊接精度,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3、其先将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分别运送至支撑平台上指定位置后,再通过调节机构等对其进行调整,使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贴合,以便于提高后续焊接的精度,但是其在将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没有设置限位结构,导致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位置相差较大,降低后续调整的效率,且由于将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后,即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后续通过调整支撑平台对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进行调整,影响调整的精度,从而影响焊接的精度,并且其对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单独调整,使其贴合,不便于对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的调整程度直观显示出来,需要多次对照调整,从而影响实际调整的效率,且影响其贴合的精度,进而影响焊接的精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先对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进行限位,然后再将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贴合,使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位置相差较小,方便后续调整,并在限位时,可直观观察限位的程度,从而提高贴合的精准度,进而提高后续焊接的精度。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外侧且以基座的中心点呈镜像对称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内侧均固定设有限位座,限位座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核聚变真空室通过限位槽放置在限位座内,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安装座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转动,使核聚变真空室贴合,第二安装座的内侧且位于限位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用于从核聚变真空室两侧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3、第一限位板,铰接于限位槽的内壁,且呈弧形设计,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套设第一限位板的第一凹槽;

4、第一铰接架,固定设于第二安装座的内侧,且其铰接轴固定设有第一旋转液压缸,第一旋转液压缸的旋转轴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第一旋转液压缸的旋转轴转动以调整第一螺纹杆伸出至第一螺纹管外的长度,从而对核聚变真空室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一螺纹杆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观察第一调节组件调整程度的第一校准组件。

5、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侧的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

6、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呈l形设计,且其靠近基座的一侧均呈倾斜设计,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核聚变真空室进行高度调整的第三调节组件,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第一安装座的内侧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的内部均放置有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用于对第二安装座的移动限位,第四滑槽延伸至第一安装座的顶部。

7、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8、第二限位板,设置于限位槽内,且位于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侧,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凹槽的内壁铰接,第二限位板呈弯折状设计;

9、铰接件,固定设于第二限位板的内侧,且其铰接轴固定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限位座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上端固定套设有滑动套筒,第二滑槽的内壁放置有与滑动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用于对第二螺纹杆限位,第二滑槽的内壁设置有用于观察第二调节组件调整程度的第二校准组件;

10、第二旋转液压缸,固定设于第一安装板的顶部,且其的旋转轴固定设有第二螺纹管,第二螺纹管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的侧壁螺纹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在第一安装座内侧的调节液压缸和用于自锁的自锁组件,调节液压缸的伸缩轴与第二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于调整第二安装座的高度,从而调整核聚变真空室的高度,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观察第三调节组件调节程度的第三校准组件。

12、进一步,所述自锁组件包括;

13、支撑座,固定设于第一安装座内侧,且位于调节液压缸的两侧,支撑座的顶部与调节液压缸的下段顶部水平,支撑座的外侧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滑槽外的一侧固定设有齿板,齿板的顶部固定设有连板,连板与调节液压缸伸缩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且连板的顶部与调节液压缸伸缩轴的顶部水平,支撑座的外侧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齿板啮合的棘轮,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套设齿板的通槽;

14、第二铰接架,固定设于第二安装板的顶部,第二铰接架的铰接轴固定设有与棘轮适配棘爪,棘爪的内侧固定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第三铰接架的铰接轴均延伸至第一安装座的外侧,且均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其中一个铰接轴的侧壁固定设有第一齿轮,第一安装座的外侧且与所述铰接轴水平位置转动设有转轴,转轴的侧壁固定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用于改变对另一铰接轴的传动方向,转轴的侧壁和另一铰接轴的侧壁传动连接。

16、进一步,所述第三校准组件包括;

17、刻度板,固定设于第一安装座的内侧;

18、第三标识块,固定设于第二安装座的底部,且第三标识块的尖端指向刻度板。

19、进一步,所述第二校准组件包括;

20、第二刻度线,设置于第二滑槽的内壁;

21、第二标识块,固定设于第二螺纹管靠近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且位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第二标识块的尖端指向第二刻度线。

22、进一步,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

23、第一刻度线,设置于第一螺纹杆的侧壁,第一螺纹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刻度线设置在第三凹槽内;

24、第一标识块,固定设于第一螺纹管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且位于第一螺纹杆的外侧,第一标识块的尖端指向第一刻度线,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和刻度板的刻度一致,且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设置的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和刻度板的刻度及位置一致。

25、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6、固定件,固定设于第一安装座靠近基座的一侧,且其另一端均固定设有转杆,转杆的侧壁固定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固定件的内侧开设有套设第三齿轮的安装槽,转杆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

27、第三旋转液压缸,固定设于基座的顶部上方,且其的旋转轴和转杆的侧壁固定设有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聚变真空室上的焊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通过先将1/16核聚变真空室放置在镜像对称的限位座内,并在第一校准组件、第二校准组件和第三校准组件的测量校准下,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调整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的位置,使其位置一致,然后将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转动贴合,提高其贴合的精准度,进而提高后续焊接的精度。

30、2、本发明通过第一校准组件、第二校准组件和第三校准组件辅助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调整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的位置,便于实际调整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掌握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偏差的距离,以便于下次贴合前进行调整,便于长期使用。

31、3、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从1/16核聚变真空室两侧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且直接对1/16核聚变真空室进行调整,便于实际调整,且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均设置自锁结构,便于对调整后进行自锁,提高稳定性,便于后续焊接。

32、4、本发明通过使驱动组件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1/16核聚变真空室贴合,提高贴合的精度,从而提高后续焊接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