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合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8436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管合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管合拢机构。


背景技术:

1、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工况,需要将两根管子合并成同心设置的一根管子,合拢前通常要在两根管子的侧面均开设一个沿轴向分布的切口槽,以便于两个管子可以在合并时借助自身的切口槽改变截面直径的大小;现有的两根管子在合并时,一般是将其中一根外径较小的内管沿轴向插入到另一根内径较大的外管中,然后依靠拉拔机构拉动内管的内端以使其位于外管外部的部分逐渐伸入到外管中,但随着内管的伸入长度越来越长,并且两根管子尚未合并的部分无法始终保持同心,进而导致两根管子之间的摩擦力越来越大,致使两根管子的合并过程到达一定程度后就越来越难操作,工作效率较低,如果要使两根管子继续进行合并,就只能通过增大拉拔力的方法来实现,但却很容易造成管子变形,所以拉拔力到达一定大小后也无法继续增大了,因此管子合并的长度到达一定数值后就无法继续进行了,也就是说两根管子所能合并的长度受到了限制,所以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大降低了合拢操作的难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突破了合拢长度的限制以扩大了适用范围的双管合拢机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横向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底板、两个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均具备前后平移功能并分别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模块、横向并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顶部且与两个牵引模块均相连以使两个牵引模块在平移时始终保持对中状态的丝杠、以及固定在丝杠一端的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机架右方的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外方管、竖直并活动插入在外方管中的内方管、固定在内方管上端并位于外方管上方的进料块、固定在机架右侧的托架、两个竖直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托架顶部并前后对称设置的槽轮、若干个设于托架顶部并均位于两个槽轮右方且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对位单元、以及穿插螺接在外方管一侧的旋钮螺钉,所述旋钮螺钉的螺纹端顶紧在内方管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块中开设有两个分别前后分布的圆孔,两个所述圆孔之间还嵌入固定有可拆卸的导向芯,所述导向芯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外形成有大圆柱和小圆柱,所述大圆柱和所述小圆柱分别横向伸入到前后两个圆孔中;所述对位单元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托架顶部的分隔块、横向穿插设置在分隔块中的螺杆、套设在螺杆上并位于分隔块前方的大分隔套、以及套设螺接在螺杆上并压紧在大分隔套前端以使大分隔套后端贴合在分隔块前侧外壁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的后端向外形成有小分隔套,所述小分隔套的根部贴合在分隔块后侧外壁上,所述小分隔套的端部向外形成有第一导向圆盘,所述大分隔套的前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导向圆盘。

3、优选地,所述大圆柱的端部以及小所述圆柱的端部还分别形成有大球面和小球面。

4、优选地,所述牵引模块包括横向设置的下板、横向设于下板上方的上板、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上板与下板之间并分别左右分布的牵引带轮、套设在两个牵引带轮上的牵引皮带、固定在下板底部的牵引电机、以及若干个可转动的连接在上板与下板之间并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两个牵引带轮之间的支撑带轮,所述牵引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穿过下板并同心固定在其中一个牵引带轮上,每个所述支撑带轮均滚动压紧在牵引皮带的内侧内壁上。

5、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分别前后设置的座块,所述丝杠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座块中,所述下板的底部还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中还嵌设有内螺纹套。

6、优选地,所述丝杠上形成有两个分别前后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两个所述外螺纹部分别穿插螺接在两个牵引模块中的内螺纹套中。

7、优选地,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还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导向管,每个所述导向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座块中。

8、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下板的内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还固定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横向并朝着另一个下板的方向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横向挤压的方式将内管合拢到外管的内部,同时借助引导组件能有效保证内管和外管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以使内管进入到外管中所收到的阻力大小基本保持不变,进而大大降低了内管与外管合拢操作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只要内管与外管的长度足够长,两者的合拢操作就能一直进行下去,进而突破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合拢长度的限制,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横向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底板、两个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均具备前后平移功能并分别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模块、横向并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顶部且与两个牵引模块均相连以使两个牵引模块在平移时始终保持对中状态的丝杠、以及固定在丝杠一端的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机架右方的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外方管、竖直并活动插入在外方管中的内方管、固定在内方管上端并位于外方管上方的进料块、固定在机架右侧的托架、两个竖直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托架顶部并前后对称设置的槽轮、若干个设于托架顶部并均位于两个槽轮右方且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对位单元、以及穿插螺接在外方管一侧的旋钮螺钉,所述旋钮螺钉的螺纹端顶紧在内方管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块中开设有两个分别前后分布的圆孔,两个所述圆孔之间还嵌入固定有可拆卸的导向芯,所述导向芯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外形成有大圆柱和小圆柱,所述大圆柱和所述小圆柱分别横向伸入到前后两个圆孔中;所述对位单元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托架顶部的分隔块、横向穿插设置在分隔块中的螺杆、套设在螺杆上并位于分隔块前方的大分隔套、以及套设螺接在螺杆上并压紧在大分隔套前端以使大分隔套后端贴合在分隔块前侧外壁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的后端向外形成有小分隔套,所述小分隔套的根部贴合在分隔块后侧外壁上,所述小分隔套的端部向外形成有第一导向圆盘,所述大分隔套的前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导向圆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柱的端部以及小所述圆柱的端部还分别形成有大球面和小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模块包括横向设置的下板、横向设于下板上方的上板、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上板与下板之间并分别左右分布的牵引带轮、套设在两个牵引带轮上的牵引皮带、固定在下板底部的牵引电机、以及若干个可转动的连接在上板与下板之间并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两个牵引带轮之间的支撑带轮,所述牵引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穿过下板并同心固定在其中一个牵引带轮上,每个所述支撑带轮均滚动压紧在牵引皮带的内侧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分别前后设置的座块,所述丝杠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两个座块中,所述下板的底部还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中还嵌设有内螺纹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上形成有两个分别前后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两个所述外螺纹部分别穿插螺接在两个牵引模块中的内螺纹套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还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导向管,每个所述导向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座块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下板的内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还固定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横向并朝着另一个下板的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管合拢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横向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底板、两个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均具备前后平移功能并分别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模块、横向并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顶部且与两个牵引模块均相连以使两个牵引模块在平移时始终保持对中状态的丝杠、以及固定在丝杠一端的手轮;还包括引导组件;本技术大大降低了内管与外管合拢操作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只要内管与外管的长度足够长,两者的合拢操作就能一直进行下去,进而突破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合拢长度的限制,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林,黄伦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象山百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