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8525发布日期:2024-05-17 13:0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轮机阀壳是汽轮机中的关键部件,负责控制汽流进出汽缸,确保汽轮机的稳定运行,阀壳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优质合金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能。阀壳的精确制造对于汽轮机的性能至关重要,是保障汽轮机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

2、目前,如图1所述,汽轮机阀壳采用铸造工艺制成,阀壳制作完成后,其内壁较为粗糙,还需对阀壳的内壁进行镗削,使得阀壳便于与汽轮机的其它部分配合。阀壳由阀体27、第一连接管道28、第二连接管道29和多个外凸部30组成,第一连接管道28和第二连接管道29均一体成型在阀体27的外侧壁上并与阀体27内腔连通,第一连接管道28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管道29的长度,且多个外凸部30一体成型在阀壳27的外侧壁上。

3、在对阀壳内壁进行镗削加工时,需要先将阀壳固定在转台上,由于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和多个外凸部分布在阀壳的外侧壁的不同位置,且阀壳的重量较大,因此阀壳难以稳定的固定在转台上,进而使得阀壳内壁镗削加工的精度易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将阀壳稳定的固定在转台上并提高阀壳内壁镗削加工的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轮机阀壳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转台,阀壳放置在转台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阀壳内壁进行镗削的镗削机构,所述转台上沿自身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限位滑槽,所述转台上位于限位滑槽处并沿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多个限位机构,多个所述限位机构沿转台直径方向移动抵接第二连接管道和多个外凸部并对阀壳进行抵接固定,所述转台上位于限位滑槽处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沿转台轴线方向对第一连接管道进行支撑固定,所述转台上位于阀体远离第一连接管道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壳放置在转台上时,先在限位滑槽上滑动多个限位机构,使用多个限位机构对阀壳第二连接管道和多个外凸部的端部进行抵接,从而能够沿水平方向对阀壳进行固定,再使用支撑机构沿竖直方向对第一连接管道进行支撑固定,从而能够沿竖直方向对阀壳进行固定,使得阀壳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转台上,转台带动阀壳进行转动,镗削机构对阀壳内壁进行镗削,转台转动时,配重块对转台进行配平,使得转台能够稳定的转动,从而能够提高阀壳内壁镗削加工的精度。

5、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顶升件、第二顶升件、压板、拉杆、套筒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顶升件和第二顶升件均放置在转台上,所述第一顶升件的顶端抵接第一连接管道外侧壁的底部,所述压板的一端抵接在第二顶升件的顶端,另一端放置在第一连接管道内侧壁的底部,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套筒螺纹设置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拉杆固定设置在套筒的顶端,所述拉杆的顶端穿过压板,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设置在拉杆的顶端并抵紧在压板的顶壁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连接管道进行支撑固定时,先将第一顶升件和第二顶升件安装在转台上,向上升起第一顶升件的升降端并使升降端的顶部抵接第一连接管道外侧壁的底部,向上升起第一顶升件的升降端,将压板放置在第二顶升件升降端的顶部和第一连接管道内侧壁的底部并使压板保持水平,再将第一滑块安装在限位滑槽内,将套筒螺纹安装在第一螺纹杆上并使拉杆穿过压板,最后将第一螺母安装在拉杆的顶端,转动第一螺母使得第一螺母抵紧压板的顶壁,此时,压板和第一顶升件沿竖直方向对第一连接管道形成夹持,从而能够沿竖直方向对阀壳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基座、抵接块、驱动杆、定位板、定位块、多个第二滑块、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二螺母,所述基座沿转台直径方向滑动设置在转台上,所述基座内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抵接块沿转台直径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的移动滑槽内,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基座内并驱动抵接块沿转台直径方向移动,所述抵接块的端部抵接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所述定位板沿垂直基座移动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底部,所述定位块固定设置在定位板的底壁上,所述转台上沿基座移动方向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转台上沿基座移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移动槽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滑动设置在移动槽和定位槽内,多个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内,多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设置在多个第二滑块的顶端并贯穿基座,多个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设置在多个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并地接基座的顶壁,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位于抵接块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进行抵接固定时,先在转台上移动基座,基座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滑块在限位滑槽内滑动,同时基座通过定位板带动定位块在移动槽内滑动,当基座移动至接近阀壳时,滑动定位板,定位板带动定位块移动至定位槽内,即可对基座进行初步定位,再转动第二螺母,即可对基座进行最终固定,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抵接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的端部,从而能够沿水平方向对阀壳进行固定。

9、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多个限位机构上,所述第一顶升件的顶端抵接第二连接管道外侧壁底部或外凸部底部,所述压板的一端抵接在第二顶升件的顶端,另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管道内侧壁底部或外凸部顶部,所述套筒螺纹设置在第二螺纹杆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限位机构对第二连接管道和外凸部进行抵接限位后,先将第一顶升件和第二顶升件放置转台上并使第一顶升件抵接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的底部,将压板的一端放置在第一顶升件升降端的顶部,另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管道内侧壁底部或外凸部顶部并使压板保持水平,再将套筒安装在第二螺纹杆上并转动锁紧第一螺母,即可使得压板和第一顶升件沿竖直方向对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形成夹持,从而进一步提高阀壳在竖直方向的固定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多个限位机构上,所述第一顶升件的顶端抵接第二连接管道外侧壁底部或外凸部底部,所述压板的一端抵接在第二顶升件的顶端,另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管道内侧壁底部或外凸部顶部,所述抵接块包括推动块体、抵紧块体和导向块体,所述推动块体滑动设置在基座内并与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动块体靠近阀壳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导向块体设置在推动块体的倾斜侧壁上,所述抵紧块体设置在推动块体的倾斜侧壁上并滑动设置在导向块体上,所述抵紧块体的端部抵接阀壳,所述抵紧块体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螺纹杆,所述套筒螺纹设置在第三螺纹杆上,当推动块体朝靠近阀壳方向移动时,抵紧块体在推动块体和导向块体作用下向下移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一顶升件和第二顶升件放置转台上并使第一顶升件抵接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的底部,将压板的一端放置在第一顶升件升降端的顶部,另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管道内侧壁底部或外凸部顶部并使压板保持水平,再将套筒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并转动第一螺母,使用限位机构对第二连接管道和外凸部进行抵接限位时,推动块体朝靠近阀壳方向移动,推动块体带动抵紧块体抵接在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上,随着推动块体继续移动,推动块体通过导向块体带动抵紧块体向下移动,抵紧块体再通过第三螺纹杆和套筒带动拉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压板和第一顶升件沿竖直方向对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形成夹持。如此设置,推动块体移动时,能够同时使得支撑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行锁紧,从而便于对阀壳进行固定。

13、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内,所述转台上位于配重块两侧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抵接配重块远离阀壳的一侧,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抵接推动块体远离阀壳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台带动配重块转动时,配重块朝远离阀壳方向移动,配重块推动两个杠杆在两个转轴上转动,杠杆的端部抵接推动块体并使推动块体挤压抵紧块体,从而能够提高支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锁紧程度,使得阀壳在转台上固定的更加牢固。

15、优选的,所述基座位于移动滑槽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止逆齿槽,所述杠杆靠近推动块体一端的底壁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移动滑槽内,所述连接块内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连接块靠近两个止逆齿槽的侧壁内均滑动设置有止逆齿条,所述顶块的一端抵接推动块体远离阀壳端部,另一端滑动抵接两个止逆齿条,当连接块带动顶块抵接推动块体时,顶块推动两个止逆齿条滑出连接块并卡接在两个止逆齿槽内,并对推动块体止逆限位固定,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使止逆齿条滑入连接块的弹性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推动杠杆转动时,杠杆带动连接块朝阀壳方向移动,连接块带动顶块抵接推动块体并使推动块体挤压抵紧块体,顶块抵接推动块体时向连接块内滑动并推动两个止逆齿条滑出连接块,两个止逆齿条移动进入两个止逆齿槽内并形成卡接配合,从而能够对推动块体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推动块体不会朝远离阀壳方向移动,进而提高了阀壳的固定效果,当阀壳完成加工后,弹性件推动止逆齿条从止逆滑槽内退出,从而使得连接块可以从移动滑槽内取出。

17、优选的,所述转台内位于第三滑块远离阀壳的一侧插接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三滑块移动抵接挡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杠杆发生故障时,挡块能够通过第三滑块对配重块进行阻挡,使得配重块不会从转台上掉落。

19、优选的,所述镗削机构包括立柱、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和刀头,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升降端,所述刀头设置在平移组件的平移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阀壳内壁进行镗削时,先使用升降组件带动刀头下降移动,使得刀头进入阀壳内部,再使用平移组件带动刀头移动,使得刀头抵接阀壳内壁,当转台带动阀壳进行转动时,刀头即可对阀壳内壁进行镗削。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利用限位机构沿水平方向对阀壳进行限位固定,利用支撑机构沿竖直方向对阀壳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阀壳在转台上固定的更加牢固,转台转动时,配重块对转台进行配平,使得转台能够稳定的转动,从而能够提高阀壳内壁镗削加工的精度;

23、2.借助推动块体、抵紧块体和导向块体,推动块体带动抵紧块体抵接在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上,从而沿水平方向对阀壳进行限位固定,随着推动块体继续移动,推动块体通过导向块体带动抵紧块体向下移动,抵紧块体再通过第三螺纹杆和套筒带动拉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压板和第一顶升件沿竖直方向对第二连接管道或外凸部形成夹持,从而能够沿竖直方向对阀壳进行限位固定,如此,推动块体移动时,能够同时使得支撑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行锁紧,从而便于对阀壳进行固定;

24、3.通过使用杠杆,当转台带动配重块转动时,配重块朝远离阀壳方向移动,配重块推动两个杠杆在两个转轴上转动,杠杆的端部抵接推动块体并使推动块体挤压抵紧块体,从而能够提高支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锁紧程度,使得阀壳在转台上固定的更加牢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