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胀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04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传动胀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机械设备的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进行胀接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液压传动胀管机。
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是机械胀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每根管子的胀管扭矩都不同,现有的控制胀管扭矩的电动控制仪作用不大,操作人员只有凭经验控制,胀紧程度不稳定。易出现过胀(胀过量)和欠胀(未胀牢),过胀时使管子内壁起皮,还会因管壁过度减薄而导致管子断裂和管板变形。胀管时,胀杆不能与管子内孔同轴(同轴时,胀头和管子一道旋转而无法胀管),因而胀后的管子壁厚不均匀。机械胀管器较重,胀管时要牢牢握紧水平方向的两个把手,否则,胀管器会旋转伤人。这种方法胀后管子残余应力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胀管质量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性能良好的液压传动胀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胀杆和胀头。在胀杆1上设置的胀头2为两个三瓣式胀头,每个胀头的三瓣由弹性圈10连为一体。其后设置有定位套3,定位套3的后边设置有三瓣式止动套4,止动套的三瓣也由两个弹性圈连为一体。止动套4的前部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9。胀杆1的后部与液压缸6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液压缸6的外围设置有一个套筒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
1.液压传动胀管机是采用测量控制法,即依靠顶后的胀头直径的精度控制胀后管子的内径,不会产生过胀、欠胀和壁厚不均匀的缺陷,胀紧程度稳定,胀接质量高。
2.胀头在管孔内作直线运动而不是作旋转运动,管子不会产生扭转变形。
3.操作轻便安全。
4.胀后残余应力小,管子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胀头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被胀管子的端部需要翻边时,所用的止动套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回路图。
上述附图中,1为胀杆;2为胀头(2个),每个胀头由三瓣组成,端部分别开有凸和凹梯形槽,两个胀头的凸凹梯形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圆柱面;3为定位套;4为止动套,也由三瓣组成,其三瓣用弹性圈使之成为一体;5为套筒;6为液压缸;7为管子;8为管板,胀管前管子7已插入管板8的孔内;9为行程开关;10为弹性圈;11为用于翻边时的止动套(前端面开有V型槽)。
上述附图所示的结构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液压缸6的活塞杆向左推动装在止动套4孔内的胀杆1,使小于管孔直径的胀头2进入管孔。当胀头2到达预定位置时,定位套3台肩触动装在止动套4前部的行程开关9,使活塞杆换向带动胀杆1右移。胀杆1右移时,其锥形部分顶开直径可变的胀头2(由三瓣组成),并轴向压缩两个胀头2,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当两个胀头被顶开并结合在一起时,止动套4被胀杆1的两个轴肩顶开,内孔直径变大,对定位套3的止推作用消失,胀杆1带动胀头2、定位套3继续右移,完成胀管并右移至管孔外。如果管子需要翻边,就将止动套4换成前端面有V型槽的止动套11。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传动胀管机,包括有胀杆和胀头,其特征在于在胀杆(1)上设置的胀头(2)为两个三瓣式胀头,每个胀头的三瓣由弹性圈(10)连为一体,其后设置有定位套(3),定位套(3)的后边设置有三瓣式止动套(4),止动套的三瓣也由两个弹性圈连为一体,止动套(4)的前部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9),胀杆(1)的后部与液压缸(6)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液压缸(6)的外围设置有一个套筒(5)。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传动胀管机,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胀管机的胀管质量差、不便操作、不安全等弊端。胀杆上的两个胀头由三瓣组成,其三瓣由弹性圈连为一体。胀头后边设置有定位套及三瓣式止动套,止动套的三瓣也由两个弹性圈连为一体。止动套的前部设置一个行程开关。胀杆的后部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液压缸的外围设置有一个套筒。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锅炉、化工机械、制冷机等设备的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胀接。
文档编号B21D39/20GK2214243SQ9423079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6日
发明者潘国祥 申请人:潘国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