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气体的铝材钎焊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9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保护气体的铝材钎焊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技术,特别涉及铝材的钎焊方法。
铝材,现代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许多器材和部件采用铝材制作效果令人满意。然而铝材的焊接——特别是结构复杂的部件的制作中的整体钎焊——其技术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众所周知,铝材在焊接温度下表面极易氧化,被氧化的表层是无法焊接的。目前,复杂结构的铝制品的整体钎焊都是用惰性气体对焊接件进行保护下在炉中进行钎焊,保护气体是氩气、氦气或高纯(纯度≥99.999%)氮。钎焊炉大致分为封闭炉和开式炉两种。在封闭炉中钎焊时,首先要将封闭了的炉抽成真空,然后送入保护气体,再进行升温钎焊,这种炉的密闭性要求很高,且操作复杂;其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只能在小规模生产中使用。在开式炉中钎焊时,先用高纯氮气将炉中空气置换干净,然后钎焊过程的自始至终均要通高纯氮,以保证元氧钎焊的质量;其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缺点是要保证大量高纯氮气供应,成本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惰性气体保护下的高质量、高效率的铝材整体钎焊技术。
通常在火焰焊中所使用的铝材焊药,其熔化温度是430℃,对铝材焊接面的保护时间可达10min左右;目前所使用的焊片在600℃下熔化流动性最佳。因此本发明的基点是将焊体在低于焊药熔化温度(400℃左右)下迅速(≤10min)将温度升至600℃,即可实现铝材在无保护气体下的整体钎焊。其具体方法为首先将焊体涂上火焰焊药、夹上焊片并固定妥当,入炉将其预热至400±10℃然后迅速提升炉温,在10min内焊接体温达605±5℃后降温,其焊接率>98%。最适宜的方法是将钎焊炉制成两段炉,前段为预热段,可使焊件预热到400±10℃;后段炉温为800~900℃,可使焊件在10min内达到605±5℃焊件自动传送。这种开式炉不需高纯氮气保护就可实现连续化钎焊铝材部,器件、并可保护焊接率>98%。
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现有技术中铝材整体钎焊必须用惰性气体保护的技术限制,提出了不用气体保护就可实现铝材整体钎焊的方法,取得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效果。
实例1纯铝钎焊。将焊件焊面均涂上火焰焊接焊药,夹上焊片并用夹具固定。将其置于电炉中预热,待焊件温度达400℃时,迅速将其移送至800℃的电炉内,9min焊件升温至600℃,后取出。焊接完好。
实例2汽车用空调蒸发器(防锈铝L3 Y2)制造。使用二段开式电炉,加热功率45kw,焊件链传送,传送速度、炉温、焊件温度皆为自动控制。焊件涂焊药、夹焊片、夹具紧固。入炉传送等皆为流水线连续化生产。预热段焊件控制温度为400±10℃后传至后段(后段炉温800℃±10℃),8~10min焊件升温至605±5℃,出炉。焊接率>98%。
权利要求
1.一种铝材钎焊技术,其特征为无保护气体的铝材钎焊方法,即在铝材焊接部位涂上火焰焊药,夹上焊片,在开式炉中预热至400±10℃后,在10min内迅速升温至605±5℃,完成钎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材焊接技术,其特征为使用开式两段炉,前段可使焊件预热至400±10℃,后段炉温800~900℃,可使焊件温度在10min内升至605℃±℃,焊件传送、温度控制皆为自动控制;涂焊药、夹焊片、夹具紧固、传送、钎焊皆为流水线连续作业。
全文摘要
一种无气体保护的铝材钎焊技术,是将铝材焊面涂上火焰焊药、夹上焊片,置于炉内预热至400±10℃,然后迅速使其升温至600℃,即完成钎焊。与现有技术比较,省去了惰性气体保护,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B23K1/008GK1161263SQ9611520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日
发明者杨昌海, 许加臣 申请人:杨昌海, 许加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