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6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轧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换辊装置的轧机机座,在这种换辊装置中,在机架窗口间可升高和降低的上轧辊的轴承座以及下轧辊的轴承座可以在下降时防止其在轧辊轴向移动的情况下,以闭合状态依次通过底脚安装在穿过机架窗口的支承樑上,且可与轧辊一起沿轴向方向从轧机机座中拉出。
这种类型的轧机机座通常被用来作为串列式冷轧机列上的四辊轧机机座或者作为单台轧机机座用,其换辊的可能性只限于使用同样类型的轧辊组。若采用其它类型的轧辊组,则必须更换整个轧机机座。这种机座尤其适用作为多辊轧机机座,此时,两个工作轧辊用对着支承辊的中间辊支承。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机座的缺点,发展一种轧机机座,它要允许采用不同类型的轧辊组,并在最短的换辊程序内可互相任意更换。
为此,提出一种开始所说的这种型式的轧机机座,其支架是用从一个机架窗口间到另一个机架窗口间的一个直通支撑樑连接构成的,支撑樑上开有使轧件顺利通过的通道。这样,就有可能保留现今所采用的那些轧辊组,和四辊式轧机机架的轴承座,并且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可以经过支撑樑装入和取出轧机机座上的轧辊组。这种支承樑代替了已知的支架并安装在机架立柱上,并在此处起着与支架同样的作用例如,可使轴承座升高和降低同时又作为使轧辊弯曲的液压缸装在支承樑内。在换辊时,软管连续处勿须松开,因为液压管路都紧固在支承樑上。
除此以外,支承樑上最好开有供轴承座底脚滑动的滑行槽。这样,在换装轧辊组时,即使对于那些位于轴承座之间的更换零件,也可以进行最简便、最迅速的手工操作。
本发明还进一步建议,在轧制方向前方的支承樑上、轧件通道的上面和下面,还配置一些相对轧制方向作用的调节缸,用来调整多辊轧机中侧面轧辊位置用的楔形块。这种安排可使多辊轧机中的组合轧辊也能顺利安装,同时还能保证准确、动力连接和使用可靠地调整这些楔形块。
为了使支承樑的结构高度尽可能低,有一种特别好的结构型式,即下前方的楔形块的调节缸都处在相应的滑行槽高度上,为了调整调节缸和楔形块之间的跨距,在滑行槽内,两个轴承座之间要安装一个与轴承座一起移动的调节件以及在另一个滑行槽内也安装一个相应的调节件。相应地在上前方的楔形块的调节缸的前面,也可以在一个对应的滑行槽内安装一个调整跨距的调节件。由于在更换轧辊移动轴承座时不需要这种滑行槽,因此,这里就没有安排这种调节件在轧辊轴线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本结构采用较短的调节缸,所以调节力在楔形块上分布良好。
附图中采用把部分组件分离和局部视图方式,描述了在两种不同类型组合轧辊中本发明轧机机座的换辊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即图1是具有一个工作轧辊组的一种四辊型式;
图2是具有一个组合轧辊组的多辊型式。
顺轧制方向(如箭头所示)右侧轧机立柱1和对应的左侧轧机立柱2,被一根后支承樑3在机架窗口间的内侧面上互相连结起来。而一根前支承樑4则把另两根机架立柱(图上末画出)在机架窗口间的相应侧面上连接起来。支承樑3和4上分别开有容纳上轴承座8的底脚7和下轴承座10的底脚9的滑行槽5和6,如图1所示,在这两个轴承座上分别装有一个四辊式轧机装置的上工作轧辊11和下工作轧辊12。支承樑3和4都开有供轧件穿过的通道13和14。
按照图2所示,以相应的外轮廓形状构成的轴承座15和16是用来安装多辊轧机的轧辊,即上、下工作轧辊17和18以及上、下中间轧辊19和20。侧面中间辊21和支承辊22是安装在四个楔形块23内,只是这些楔形块中的上前方的楔形块被切去,而下前方的楔形块用剖视图加以描述。这些楔形块都可绕转向轴24转动,它们都通过调节板25放在配合件26和27或者支承楔3和4上。楔形块的调整是通过支承樑4中的调节缸来进行。配合件26和27可以在滑行槽5和6内移动,并且可与多辊轧机装置的轴承座15和16一起从轧机机座中拉出来。在上面这排调节缸28的前面有一个相应的配合件(图上末画出),然而这个配合件是固定在支承樑内。为了不妨碍下轴承座10和16升高到使用状态,在支承樑3和4内开有内凹槽29。此外,在支承樑3和4内,在上轴承座8和15的侧翼上,装有使轧辊弯曲的主动弯曲调节缸31以及平衡支承樑(图上末画出)的升降缸30。
权利要求
1.带有一个换辊装置的轧机机座,在其换辊装置中,在机架窗口间可升高和降低的上轧辊的轴承座以及下轧辊的轴承座可以在下降时防止其在轧辊轴向移动的情况下,以闭合状态依次通过底脚安装在穿过机架窗口的支承樑上,且可以轧辊一起沿轴向方向从轧机机座中拉出,其特征是,为了不妨碍轧件通过,支架是作成带有通道(13、14)的,并把从一个机架窗口间到另一个机架窗口间直通起来的支承樑(3、4)。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轧机机座,其特征是,轴承座(8,10 15、16)的升降装置,尤其是作为同时用来使轧辊弯曲的液压弯曲调节缸(31),都是安装在支承樑(3、4)内。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的轧机机座,其特征是,支承樑(3、4)都开有供轴承座(8、10、15、16)的底脚(7、9)通过的滑行槽(5、6)。
4.按照权利要求
1、2或3的轧机机座,其特征是,这个在轧制方向前方的支承樑(4)在其通道(14)的上面和下面,给那些用来调整侧面中间轧辊(21)位置用的多辊轧辊组的楔形块(23),安排了一些逆轧制方向作用的调节缸(28)。
5.根据权利要求
3或4的轧机机座,其特征是,下前方的楔形块(23)的调节缸(28)处于相应的滑行槽(6)的高度上,并且为了在调节缸(28)和楔形块(23)之间搭接,在滑行槽中、轴承座(15、16)的中间,装一个与这些构件一起移动的配合件(27)和一个装在另一个滑行槽(5)内的相应的配合件(26)。
专利摘要
某种轧机机座,为了使换辊的可能性不象现今那样只限于装进同样类型的轧辊组,而是也能应用不同类型的轧辊组,例如多辊轧机机座这样的轧辊组,且能互相任意更换,其支架就应作成带有不妨碍轧件通过的通道(13、14),并有把由一个机架窗口到另一个机架窗口连通起来的支承梁(3、4)。轴承座(15、16)的升降装置作成液压升降缸安装在支承梁(3、4)内。支承梁(3、4)为轴承座底脚(7、9)备有供其移动的滑行槽(5、6)。
文档编号B21B31/10GK87100390SQ87100390
公开日1987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3日
发明者弗里德里克·克鲁特, 弗朗茨·施德洛, 翰斯·迪特·威特曼 申请人:弗里德·克鲁普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